上游充通大学 SHANGHAI JLAO TONG UNIVERSITY 宗教与社会 第一讲马克思、韦省和涂尔干 强 教师:黄平 N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1日
第一讲 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 教师:黄平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宗教与社会
上游充通大学 一、马克思(1818-1883)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论犹太人问题》、 《〈黑格尔法哲学批 判〉导言》、《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等原著的整理和概括。 强 SHANG 2日日
2 一 、马克思 (1818-1883) 马 克 思 主 义 宗 教 观 : 《论犹太人问题》、 《〈黑格尔法哲学批 判〉导言》、《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等原著的整理和概括
上游充通大粤 马克思的基本观点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1)世界的真正基础存在于物质力量而不是精神观念中,这一原则 成了马克思此后所有思想的哲学基点。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3)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生活 包括社会秩序(或统治) 的维系、社会冲突与社会变迁 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生产 方式,也就是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 (4)人们在全社会性的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决定了其阶级地位,而人 所属的阶级又形塑其意识。这一形塑过程还包括对意识形态的形塑, 所谓意识形态就是对现实或实在的基本假定,人们正是在此基础上来 看待选择、评估选择并做出决定的
马克思的基本观点 (1)世界的真正基础存在于物质力量而不是精神观念中,这一原则 成了马克思此后所有思想的哲学基点。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3)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类社会生活———包括社会秩序( 或统治) 的维系、社会冲突与社会变迁———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生产 方式, 也就是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 (4)人们在全社会性的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决定了其阶级地位, 而人 所属的阶级又形塑其意识。这一形塑过程还包括对意识形态的形塑, 所谓意识形态就是对现实或实在的基本假定, 人们正是在此基础上来 看待选择、评估选择并做出决定的
上游充通大学 马克思与宗教 SHANGHAI JLAO TONG UNIVERSITY 1.马克思关于宗教的论述应该从他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的关系中得到理解。 2.从根本的意义上说,宗教是一种幻觉。人类把由人创造出来的价 值和思想,看成是由异己的或者与人分离的存在物一宗教力量和 神一创造出来的,这就是异化。(费尔巴哈用“异化”这个词来 指与人类不同的神或神力的确立,马克思接受了这一观点,认为宗 教代表了人的自我异化。) 3.宗教教导人们顺从地接受此世已有的条件,并把幸福和报偿推到 来生。由于有来生的许诺,人们的注意力从现实世界的不平等和不 公平转移开来。因此,宗教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宗教的信仰 和价值经常被用来为财富和权力的不平等提供理由。 ©4.传统形式的宗教将会而且应当消失
马克思与宗教 1. 马克思关于宗教的论述应该从他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的关系中得到理解。 2. 从根本的意义上说,宗教是一种幻觉。人类把由人创造出来的价 值和思想,看成是由异己的或者与人分离的存在物——宗教力量和 神——创造出来的,这就是异化。(费尔巴哈用“异化”这个词来 指与人类不同的神或神力的确立,马克思接受了这一观点,认为宗 教代表了人的自我异化。) 3. 宗教教导人们顺从地接受此世已有的条件,并把幸福和报偿推到 来生。由于有来生的许诺,人们的注意力从现实世界的不平等和不 公平转移开来。因此,宗教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宗教的信仰 和价值经常被用来为财富和权力的不平等提供理由。 4. 传统形式的宗教将会而且应当消失
上降充通大学 宗教与社会冲突 SHANGHAI JLAO TONG UNIVERSITY ©马克思思想中的两大中心主题:(1)经济状况 决定人的行为;(2)人类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 史,在每个社会中,拥有财产的富人与必须工作 才能生存的穷人之间存在着永久的冲突。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宗教乃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 态。由于宗教将社会组织的原则是锚定在神圣者 那里的,它便会支配所有的阶级接受现状
宗教与社会冲突 马克思思想中的两大中心主题: (1)经济状况 决定人的行为;(2)人类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 史,在每个社会中,拥有财产的富人与必须工作 才能生存的穷人之间存在着永久的冲突。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 宗教乃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 态。由于宗教将社会组织的原则是锚定在神圣者 那里的, 它便会支配所有的阶级接受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