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用相是品微镜检查活细胞,用光学显微镜存登革兰氏染色细胞。假若合适的话还 可应用其他染色方法,如果显然有突出的形态学特征芋孢(内生孢子)或固著器,那么就 可以根据具有这些性质的类群,确定进一步的鉴定项目。 4)测定群体生长物是否形成色素或其他专一性特征。 5)试对氧的要求。 6)试验猫萄藉(或其他单糖)的异化作用类型:氧化性或发酵性。 )在上述试监的基础上把菌归于属簇,并根据这些属的特征,再选择一些试聆,完成 鉴定。 就像通常发生的那样,如果根据手酹中的资料,不能完成分离物的鉴定时,不要失望 也不要立卸推想分离到的是一个新种。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中的许多句题就是由于人们 过早的下这样的结论而造成的。应当记住,手册中的描述是根据大多数并由熟悉有关方 面的专家提供的有关反应为依据做为种的特征的。编辑通常(但并非总是)刷去那些时常 使种的描述含糊不清的字腿如“一般”,“通常”和“有时”等。当鉴定培养物失收时,就检查 ①菌是否纯,②所使用的试验是否适当,③方法是否令人满意(手册中有几处都强调菜 些特定方洪的必要性。为了准确起见,在试验中螺有一个已知培养物作对照),④品否正 确地使用了手册中的各种检素表和表格。可以这样说,在细菌鉴定中遭成错误的最常见 的原因是在测定形态、革兰氏染色和运动性方面有错误。在多数情况下,把分离物鉴定到 属是没有什么困准的。 但要鉴定到种或亚种就需要有实验室的专门经验, 细菌保藏介绍—模式菌株和 新模式菌株的必要和要求 N.E.Gibbons 参 由于细菌能够在液体和固体培养基内培养,微生物学家就开始与同行交换菌株,以 便提供情报和进行比较。每个研究者除了保存自己的分高物外,还保留一些从其他人那 里得到的菌株,这样就建立起自己的参考和工作的收集物。 大约在本进纪初,布拉接的Frantife业Kril教授感到有必要建立一个菌种保中心 并开始收集培养物,其他工作者可以付费使用。l911年Kra's教授去世后,Era8 t Pribram 敦授接收了保藏的菌种,并在1915年转移到维也的大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几 年,Pribram教授又把收藏的一部分菌种带到了芝加哥的洛约拉(Loyola)大学。1940年 他在一次车祸中去世,而他收藏的菌种下落不明,留在维也纳的那些培养物也在第二次世 界大战中遣到了酸坏 第二个最老的菌种收藏馆是真菌菌种保藏中心办公处(Centraalbureau voor Schi mmelcultures),它是国际植物学家协会在l906年建立的。尽管该协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 时就不存在了,但这个收藏馆在荷兰皇家科学院的主持下一直存在于巴恩。这个收戴馆 成了凳存和供给真菌及鉴定眼务工作的中心。这个保藏馆开始还保存酵母,但在1922年 94
这些蘭株被移到了荷兰的德尔夫特(D1f),在那里进行了金面的研究,并发表了著名的 酵母菌分类和鉴定手册 从此许多其他收藏馆都建立起来,有些是一般性的,有的是专一性的,有的倾向于服务 性质。大约在1946年,P.Hauduroy教授在Lausanne建立了一个中心情报机关“微生物 模式收中,心"(Centre de Collections de Type Microbiens)这个机关除了收藏Hau duroy的分枝杆菌外,没有保存其他培养物,但它提供一些服务性资料。当Lausanne“中 心情报机关”接到素取菌种的请求时,该中心就通知保藏这种菌株的收藏馆,并请它把需 求的菌种寄给申请人。这个中心也收集一些有关命名、分类系统和对研究工作者有用的 分类资料。 1947年Lausanne中心与国际微生物学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icro- biological Societies(IAMS)联合并同它合作,成立了“国际模式菌收藏同盟”(Interna tional Federation of Type Culture Collections),这个同盟计划编写-个世界目录,它 不仅列出菌株目录,而且包括相应的描述。然而,很明显,个别收藏馆的馆长并不像H uuoy教授那样热心,因此,几年后这个同盟镜垮了,只有Lausanne中心继续工作。 1962年,在第八扁国际微生物学会议之后,举行了一次关于菌种收藏的会议,这次会 议上要求IAMS组织一个菌种收藏机构。这个机构在1963年建立起来了,并在改组 IAMS时变为“世界菌种收藏联盟”(World Federation of Culture Collections),它收 集了52个国家中329个收戴馆的资料,并发表了第一本《世界微生物菌种保藏目录” [World Directory of Collections of Cultures of Microorganisms (Martin and Sker- man1972)。 下一步就是收集各保囊馆保囊菌株的有关资料,随后是一些重要菌株,大概最后是所 有菌株的详细资料。 关于用IBM(细菌学方法情报)(Information on Baeteriological Metheds)卡片积 累单个菌株资料的方法已经试过了(Quadling和Martin,1968),并且方法学正在扩大 (Rogo5a等,1971)。将来,手册的准备工作,无舜问应该通过消除偏见,弄清可疑点,指 出无疑义的关系以及筒化编辑工作等方法来进行。即是应用计算机技术,在国家和国际 的基础上收集这一类资料的工作也仍然是一个庞大的任务,当然也只有依靠那些对分类 学和分类工作有兴趣的人们的合作,这项工作才能成功。 在合作的规划中,标准方法最为重要。在规划中每个收藏馆都应该用大家同意的方 式保存黄种,并使用已被认可的分类系统。为了达到这些目的,世界同盟将举行由各收藏 馆的馆长和工作人员参加的训练班,并同国际系统分类细蓝学委员会(ICSB)及其司法委 员会,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和有关团体密切协作。 收藏培养物的必要 为了使微生物学能够顺利发展,就必须使在刊物中所描述或提到的有机体的培养物 对每个独立的研究都是可以得到的。由于微生物学家是要死亡的,同时在其一生中他们 的工作兴趣也是变化的,因此就有必要建立收藏馆保证收廉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因素 有些微生物学家把自己的一生都花费在一群或二群有机体上,并盘立起一个大的专 一性的收藏馆,而另一些微生物学家却抛弃了过去的受好,其兴趣从一群有机体又转移到 104
另一群有机体上,这两种作况在有机体的保意方面都会发生问题。专一性的保藏馆可能 变成如此之大和如此专一,以至难以为原来热情的馆长我到一个合意的接班人。兴趣带 变的工作者很少关心系统方面的问题,这使分类学家更关心菌种的保毯。 直到本世纪什年代,保藏馆存在的主要理由还是对分类学和流行病学的研究有价值, 在卅年代,微生物生理学和生物化学方面的萌发的兴趣更使人感到保裁笛种的必要,尤 其是那些能产生某一特异性化合物或提高其量的菌种。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培养物收藏 机构的价值。 近来,在细菌遣传学的研究中,分离到许多突变体,这些突变体又需要专一的收藏 馆。其中有些突变体在营养和生化途径的研究中与基因定位(genetie1oci)有关 求 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环境会议上承认了基因库和微生物收藏馆的重要性。 摸式株和新模式株 许多微生物学家对命名并不是特别有兴趣,并且有时对此产生的问题不了解或不关 心。几年以前,我曾素取嗜盐细菌几个新种的培养物,著者对我的回答是,他没有保留培养 物,并说,当他希要时他将再去分离那些培养物。这就表明他们忽视分类学的连续性,页 不幸地是缺乏负责精神。所叙述的有机体并没有被很好的描述,并且就像一个“孤儿” 样,充斥于分类文献之中,这就给手册和同类工作的著者留下了一个头痛的向题。 关于管理模式株的正式要求写在国际细茧命名法规之中(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for Bacteria). 当“个著者描述一个新的有机体,并定为新种时,所描述的菌株就成了这个新种的模 式株,而这个名称就成了命名的榄式名。如果描述是以几个菌株为依据的,那么著者应当 指定其中的一个作为模武株。 当一个种被定为一个新属时,那么这个种就成了这个新属的模式种。如果有几个种 被定为一个新属,那么著者应指定其中的一个作为模式种。从此以后,模式种就带有一个 指定给它作种名形容词。 这个有机体有可能再被分类到别的属中,但除了语法上有要求 外,这个种名的形容词是保留不变的。 当在原始描述中只有一个种被描述和命名·那么不管著者是否指定,这个种自然就变 成模式种。如果在一个属中描述了几个种,而著者又没有指定那个是模式种,那么以后的 若者就可以指定它们中间一个作模式种。 如果原著者的培养物一个也没保留下来,那么熟悉这些种或群的工作者就可以正式 推荐并指定-个现存的茵株作新模式。除非司法委员会(Judicial Commission)后来接受 并支持批评的意见之外,这个推荐发表在国际系统分类细菌学杂志(1 nternational Jour- 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上就变为有效了。不需多说,模式株和新模式株应该 存放在一个(最好是几个)主要的菌种收藏馆中,这样,它们就保存下来并可用于研究。 模式种和模式株在分类和命名上是这样的重要,因此在本版中,根据它们的定义和 华主要收藏馆的目录号码,试图鉴定尽可能多的榄式。在附录中还列出了所提到的收藏 馆的名单。还准备了另外的些目录(Sneath和S:erman,1966,Hedrie等1G66) 由于模式培养物是根据命名规则指定出来的,所以从分类学和鉴定的目的来说,它并
不一定是最有用的。换句话说,尽管在选轻新模式时,这些方面是应该考虑的,但像这样 些正式指定的培莽物并不一定必须是“典型”的或是特征性的 数值分类学家曾提出 种概念,即在比较分离物的阳性特征和分离物之间相似性的基础上计算假设的“平均值 成“中间”有机体(Liston等,1963)Tsukamura和Mizuno,1988)。这些是数学抽象,并不 是真实的有机体。另一个可能是指定一个实际葱株作为生理学模式,这个菌应与中间 潮株非常相似(Liston等,1963)或者非常接近一群类似菌株的年心点或“重心点”(Qu- adling,1967). 另外,一些人喜欢势意簇群,他们从一群星罗棋布的菌株中指定几株,以此表示种内 可以允许的变化范围。这样一个“群体概念”(population concept)是由Gordon(167) 提出来的。 一个修改的方法可以用传统的命名模式来实现,那就是指定出一个带名字的 菌(nomenifer),并伴随普指定几个参考菌株,这些菌株有共同的核心特征,说明种内可接 受的形态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和抗原的变异性。这可能就是“座模式” 关于怎样使用“模式”,在国际法规中色经指出,并已变得具有更为普遍的意义。第 个模式培养物收藏馆的命名就考虑到对“模式”的正确使用。这个术语现在已变得更有昔 遍意义了。培养物收激馆保存模式种、模式株和新模式的同时,又保戴典型整株、非典型 菌株、参考菌株、生物型、血清型及噬菌体型等等,这时它们不仅对系统分类半家而且对所 存细菌学家都具有很火的卧值,并且对这个专题本身的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 十九个部分的检索表 .第一部分第16页 I,化能香养 A,化能自养 1.由氨、酰和铁化合物的氧化获得能盘,不从C0,产甲烷 滑动 .第二都分第8头可 4a,细胞不滑动 b,纽胞有鞘. .结三部分第157页 bb。细胞无骑, 第十二部分第81面 么.不氧化氯、院和装化合物,不从C0,产生印烷. 第十 B。化能异养 细胞滑动 “·第二部分第8肚页 2.细跑不情动(十九部分内有例外) ,细胞丝状,有稍 mm.第三部分第157国 谁。细胞非丝状,无箱 ,b。二分裂法繁殖,但并不等分,具有鞭毛,毛发以外的附属物或生繁殖 ·第四部分第180因 bb.非如上述 。,细胞无優硬界限 d.印胞燃旋形具有知咆壁. .第五都分第207页 ”dd。绍胞北旋形知的骑, ,第十九部分第1283 c心,细胞有蛋界限
d.革兰氏刚性 c,严格的细胞内寄生菌 .第十八部分第1228可 eo.非如上述 了。弯曲籽遭. .第六部分第245旷 什.非弯曲杆菌 。杆菌 .第七部分第274到 .第八部分第382页 hbb,厌到 *+*4*.第九部分第539页 ?。球菌成球杆菌 ,笔十部分第591页 第七部分第274页 第八都分第382页 dd.苹兰氏阳性 。球菌 广,形成苹泡 第十五部分第729页 。不形成非孢 剪十四部分第660页 .杆菌或丝状体 ∫,产生芽孢 第十五部分第729页 印.不产生举孢 名。直杆蓝 +第十六部分第797 第十七部分第830页 。不规则的杆菌(状杆菌形)成趋于丝状体成丝状 第十七部分第30页 重要注解 一致本版使用者 1,由于在属的描述中列举的特征,通常在种的描述中来再列出,所以使用書也缫底要读属的描述 又要读种的述,才能对种有全面完整的了解。 在表格 ,所有分类单位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并未悦明,而列于脚注之中。 3.在表格中符号的意义通常如下(脚注中明确指出的例外), 十,90%以上的菌株阳性 一,90%以上的藏株销性 d,11一89%的藏株阳性 (),反应菇迟 W,反应 D,不同分类单位中反立不同(一个属中的个种或一个科中的几个属) V,曹株的不稳定性(非善栋司的楚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