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glove@smth.org 微生物学教程 周德庆编著
By glove@smth.org 微生物学教程 周德庆编著
录 绪论 1 一、分南广 、什么是微生物 (1 (15 二、人类对微生物世界的认识过程 (1》 第二章微生物的形态和构造(一 《一.)一个差以认识的微生物世界.(1) 原核微生物.(18 《二)人类揭开微生物世界奥秘的 第一节搭菌 历中4 胞的形态构浩及其功能.(们8】 三、微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 18 (5 (一)在医疗保健战线.上的六大 二、群体(菌落)的形态 第二节故线蓝 39) 《二)徽生物在工业发震过程 一,放线德的形态构浩 (40) 中的六个里程殖4 二、故线葱的襞殖· 《三)藏生物学促进了农业的 三、故线的菊特征 第三节蓝细菌 42) 《四)生物与生态和环境保护的 第四节 立克次氏体和 关系 衣原体 (413 (五)微生物学对生物学基型理论 支原体 【44 研究的对献 (8) 二,立克次氏体 443 四、微生物学及其分科. (9) 三、衣原体 〔一)按研究囊生物的基本生命活动 第三章 微生物的形态和构造(二) 规律为目的来分 真核微生物. (二)按生物的应用领城来分 第一节醉母蓝 .(50】 (三)按所研究的徽生物的对案 “、细胞的形态梅遗 (-》纸胞壁 (四)按徽生物所在的生态环境 来各, (三)细胞 (52) (五)按实验技术操作来分.(》 (四)其他细胞构造 物学与其地学科间的 二、解母做的絮殖方式和生活史 53 交叉情况来分 .(10 (一》无性繁殖”(54 第一章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11) (“)右性繁殖 (51 第一节体积小,面积大 ,111 (三)生活史的三类羽 (5 第一节吸收彩,转化快 121 三、母菌的菌落 5 第三节 (12 第二节 丝状真 56 第四节 适应强,易变异 73 菌丝 话应性 13 二、菌丝体及其各种分化形式 、变异性44. 14 (一)营养蘭丝体的特化形态.《5 第五芳分有广,种数多 (15) (二)气生菌丝体的特化形态 44-59
三、真菌的孢子 第三节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 离的落 单纯扩 第四章微生物的形态和构造(三) 促进扩做 108 非细胞型生物. .653 三、主动运逃 第一背 四、蓝团移位.(9) 病的形态构造和化学组分 能四节培养基. .{111) 病裔的大小 (67 一。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 )形态 (67 方法 (三) 三类典型形态的病 70 (一)四个原则.(111 (四)病毒的核酸 (72 种方 二,各类病毒及其紫殖方式 (73) 二 洛养基的种类 *(117 (-)原核生物的病奉一一鉴 (一)按对培养基成分的了制 做坎: 73 来分44444(117 《一)坡物街虚 (二)按培养基外现的物理状态 t84 m118 (87 (三)按培养基的功能来分.(19) 亚利 (89 第六章 微生物的代谢和发酵 类病春 89 第一节 薇生物的影量代谢 二,拟病毒 (90 ,化能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三、阪病毒 (91 和出能. .(125 第三节病喜与实践. (931 (-一》底物脱氯的四美主要途径·(125) 、蓝黄体与发酵工业 (93 ()递氨和凝复. 135】 二、人类和脊惟动物病善病的防治 二、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产能 三物病 病的防治 .(94 四 昆虫病毒用于生物防治 生物氢化和产能 148 病毒在因工程中的应用 (96 (二)自扑微生物的C0:開定.《53} (一)噬菌体可作为原核生物基因 第二节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间的 工限的载体. (6) 联系+ .<158> (二)动物DNA病毒作为动物蓄因 ·、兼用代谢途径 157 了程的裁体.: .(96 二、代谢物回补领序 444(157】 (三》液物病毒作为植物基因工程 (一)合成草酰乙酸(OA)的回补 的休 .(97 (157 (四)昆虫DNA病春作为真核生物 (仁)合成磷酸烯醇丙酮酸(PEP 因工程的载 (97) 的回补顺序 .(158 第五章徽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99) 第三节微生物独特合战代谢途径 第一节微生物的六种营养要紧 (991 举制: .《160月 -。规* t100 一、生物固氨. ,1611 101 一》固复微生物的种举 162 西、生 因子 五、无机垫 (104 抗氧机 .(164 六、 二、微生物结构大分子 ~聚的 第二节散生物的营养类型. (106)
一】在细质中的合成 :(166 (202 (二)在绍中的合 (6 二)液体培养 (三》 在细满外的台成. (166) 第五节 有害效生物的控制.*.(20 第四节徽生物的代选澳控与发酵 一、几个基本概念.(20 生产 (169 (一灭南. 4+(20月 一、酯活姓的资皆,+,(引70) ()汽毒 (一)反愤抑制的类型: 170) 《二】防孩4 4444442051 (二)反捷花制的机制 11731 〔四)化疗. 4205 二,酶合成的调节 174 二、物理杀莉因意的代表 一高强4(205 合成调节的类型 .(206 酶合成调节的机制 三、代速调控在发酵了业中的 因素 .(208 应用(177) (三)商温对培养基成分的有害 (一)应用普养缺陷型菌株以解除 能南及其防1止 (209 正誉的反佛围芳 177) 三、化学杀菊剂成制消剂. n(213) (二)应用抗反馈调节的突变株解 (·】表面消餐剂 ,(2105 反馈节, (178 一)抗代演药物的代表 (三)控制细胞膜的透性 (179 类药物 212 第七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n(183 214 第一节测定生长紫殖的方法· (183) 第八章微生物的造传变异和 一、测生长最. 183 膏种 (2201 《一)直接法. 第-节 津传序异的物基础,21 (二)间接法. 三个经典实翰 (221 )经典转化实验 (22 (18 )体染实验 (222 闻接法 184 《三)植物病毒的建实 (222 第二节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二、透传物质在电胞内的存在部位和 一、细菌的个体生长和同步生长 (186 方式 .(223 二、典型生长曲线 (186) 《一)十木水平 1223) 《一)证烯期 t187) 《:)原核生物的质粒 4.(227 ()指数期 188) 第二节基因突变 229 三)稳定期 基因 (25 四)衰亡期 (一突变类型 微生物的连峡培养 19 (》突变黎. 第三节影响做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193 (三)爽变的特点.,《230 ,阁度. (193 (四)基因变变的自发性和不对应 二、复气 (194 性的证明. (231 H 198 (五)基因突变的机制 .234 第四节测生物法 EE-44 199) (六)素外线对DNA的损伤及其 实酸室 (241 变与育种 22 二)液体培养 20 (一)自发突变与育 (242 二,生产实找中的生物培荞装置 (202 (“)诱变育种 (241
第三节基因 ,(254 关系. .(295 一,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 (255 三、寄生. (297 (一)转化44.44* (255 (一)徽生物间的寄生关系4.(297》 (二)转导 (257) (二)微生物与植物间的资生 〔三》接合 (260 关系 4(298 (四》原生质体融合 1263 (三)激生物与动物间的斋生 二、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 关系. (一)有性杂交 264 四、括抗 年性 26 第四节基因工阵 267 第三节微生物在自然界质循环中的 暴因工程的基本操作: (258 作用 *(2的9 二、基因工程的应用和发漫前景: (269) 第五节湖种的竟退、复壮和保藏 (271) 二、煎察循环· (301) 一,茵种的養退和复壮. (2711 三、硫赛循环与金黑的绳脑领这 t3043 《一》寰的防止 271 四、的循环 3053 (二)蓝种 的复壮 .272 五、铁的循环 菌种的保装 (273 第四节 处的生物学原理 第九章 微生物的生态 (278) 污水处理中的特殊生物 第一节版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与 微生物处理污水的原理 307 葡种密减的开发 (278 三、污水处理的主要装置. (308】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一)节能型污水处理装置 +m30 《一》生体外的正督蓝群 (二)耗能型污水处理装置 (309) 生物 (2 (三)产能型污水处理装量 )水中的徽 3 28 2 第五节 《五)工农业严品上的微生物 (285 沼气发 的三个阶段 (六)极端环境下的激生物· (288 甲院形政的生化机制 (314 二、菌种资遂的开发 (2901 产甲烧蓝的C0,间化途径 (316) 《一)奖幽指增 2911 第十章传染与免疫 (S10) (二)富集培养 . 201 第一节 (巴)纯利 传西 与传染病 )任能测定 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 32 第二节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 (一〉病原菌 相互关系.4 (292 二》宿主的免力.(324 互生 (292 (三》环境因素· ·(325 (一)藏生物闻的互生关系 t293) 三、传染的三种可能结局+.++.(325 ()人体肠道正常曹群 (一〉隐性传染 ,4,325 (三)混菌培养与生产实. (二)带菌状 共生 1 325 徽生物间的共生关系 (295) 第二节 非特 年性免收 (二)微生物与植物间的共生 “、屏瘴结构 ·(32 关系444*+.(295 《一】皮肤与粘漠+.44*. (325 (三)徽生物与动物间的共生 (】屏难结构 (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