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Textbook Series for 21st Century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供基础、预防、临床、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医学微生物学 第五版 主编陆德源 应人民g生装版祛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第五轮教材修订说明 为话应我园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经卫生部临床医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 会审议,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决定从1998年开始进行临床医学专业教材第五轮修订。在总 结第四轮教材编写质量,使用情况的基础上,提出第五轮修订要面向21世纪,遵循培养目 标,适用于本科五年制教学需要:突出教材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五性 (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的特点,注重教材的整体优化及编写的标准 化、规范化。同时决定第五轮教材的修订分两批进行,第二批修订是由全国高等医药教材 建设研究会和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共同组织的。全套教材共50种,第五轮修订40种,新增 10种,并有26种是五、七年制共用教材。随着学科发展的需要,教材名称以及必修课与 选修课的科目也有所调整。 五年制五轮教材目录 必修课教材 △1.《医用高等数学》第三板 主编张选群 15,《病理生理学》第五版 主编金惠铭 △2,《医学物理学3第五版 主编湖新跟 16.《药理学》第五版 主编金有缆 △3.《转础化学》第五版 主编魏期 △17.《医学心理学》第三版 主编姜乾金 副主编祁嘉义 △18.《法医学》第三版 主编王保捷 △4.《有积化学》第五版 主编吕以仙 19.《论断学》第五版 主编陈文彬 副主编浩阳 副主编王友孝 △5.《医学物学)第五版 主编左低 20.《医学影像学)第四版 辛编景恩桌 △6.《系统解剖学》第五版 主编柏树令 21.《内科学》第五版 主编叶任离 7.《的部解剖学》第五版 主篮彭落 副主编陆再英 8.《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五版 主编郭仲艺 22.《外科学)第五版 主编吴在药 △9,《生物化学》第五版 主编周爱镯 副主编邦树 主编查储民 23.《妇产科学》第五版 主编乐杰 0.《生理学)第五版 主编姚禁 24.《儿科学)第五版 主编王慕迟 酚主编乔使天 25.《神经病学》第四板 主编王撞治 山.《医学微生物学》第五板 主编陆德疼 主编罗祖明 △12.《人体寄生虫学》第五版 主缓磨希美 26.《精神病学》第四版 主编部伟 △13.《低学免疫学第三版 主编阵慰 27.《传染病学》第五版 主编彭文 14.《辆理学》第五版 主需衫元毕 28.《眼科学》第五版 主编惠廷年 。1
2从.《耳與咽喉科学)第五版 主编时新泉 34.《生学》第五版 主编仲来裙 副主编孙爱华 副主编刘移民 △.《口腔科学第五版 主编张志思 35.《预防医学》第三板 主躺叶事苹 △31.《皮肤性病学》第五版 主编张¥军 △36.《中医学》第五版 主编郑字 △32.《核医学》第五版 主编幸少林 △37.《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二版 主编郭案 副主编张水华 剧主编扬长兴 33.《演行病学》第五板 主编王建华 △38.《体育》第二版 主编装海泓 选修课教材 △39.《细胞生物学) 主编凌治萃 45.《临床流行籁学》 主编王家良 △40.《医学分子生物学) 主编冯作化 △46.《康复医学》第二版 主编南登跑 △41.《医学遗传学》 主编株梦 △47.《医学文献检索》 主编方平 42.《临床药理学)第二版 主编徐叔云 △48.《卫生法》 主编赵同刷 43.《医学统计学)第三版 主编马就荣 △49.《医学导论》 主编文历阳 △44.《医学伦理学》 玉编丘祥兴 △50.《全科医学概论》 主编伤秉算 注:△者为五、七年制共用敦材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临床医学专业 第四届教材评审委员会 主任委员装法祖 副主任委员杨光华 委 员 (以烂氏笔画为序) 方圻(特邀)卢永德乐杰许积德 朱元珏朱学骏乔链天吴恩惠陈文彬 陆美芳武忠弼(特邀)郑树周申 周东海金有豫金惠铭金魁和南潮 钟世镇谈一飞彭文伟蓝永绥 ·2
第五版前言 1998年11月,卫生部在杭州市召开了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第五轮规划 教材修订工作会议。会议再次强调了五年制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 通科医师:规划教材一定要体现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特(特定 对象、特定要求、特定限制)和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适用性)。 同时,这次会议巧逢千年之交,会议要求教材修订工作要努力适应21世纪社会进步和 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根据杭州会议精神,以及兄弟院校使用《医学微生物学》规划教材第四版后的意见 和我们的实践体会,我们编写小组对该版教材的内容、编排等方面进行了逐章逐节的讨 论和修订。在教材内容上作了进一步的精选:大力时诚与培养目标关联不大的微生物学 专科性资料;补充近年来发展较成熟的新成就,尤其是充实与感染病、免疫病等发病和 免疫机制,指导诊断和防治这类疾病的有关“三基”内容。在章节编排上也有部分的调 整:例如将“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章移至“棒状杆菌属”和“分枝杆菌属”两章之 前,使之更符合它们间的生物学位置:“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杯状病毒和星状病卷 都能引起腹泻,组成“急性胃肠炎病毒”新章;近年来对“朊粒”的本质及其危害性认 识较深,但其生物学地位尚未确定,故将此独立章暂置于书末。为便于查阅,本版新增 素引栏,共收录了主要与医学徽生物学有关的条目503条。建议医学徽生物学课程的教 学时数为70~90学时。 本版教材修订工作之能顺利完成,获得了国内方方面面同道们的大力支持。谢念 铭、袁曾解、王济中、俞树荣、庄辉、李德荣等专家无私提供了珍贵的图片;学术秘书 刘晶星教授为本版教材的组织、编修等花了很大精力;肖家祁副主任技师、时晓东老师 和彭琦老师为本教材的制图付出了辛勤劳动。在此,一并子以真诚的感谢。 限于我们的学术水平和编写能力,本版教材中定有错误和欠妥之处,盼请同道们继 续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陆德源 2000年5月1日 3
目 录 绪论 第一节微生物 .(1) 第二节微生物学. .(2) 第三节医学徽生物学.(7) 第一篇细菌学 第1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9) 第一节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第二节细菌的结构 第三节细菌形态与结构检查法 .(26) 第2章细菌的生理 (28) 第一节细菌的理化性状 (28} 第二节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29) 第三节 细菌的新陈代谢与能重转换 .(33) 第四节细茵的人工培养 810+0+4 **”(36》 第五节细菌的分类 (39) 第3章消毒与灾蕾.(43)》 第一节物理消毒灭菌法 g.(43) 第二节化学消毒灭菌法 第三节影响消毒灭蕾效果的因素 .(48) 第4章噬菌体. .(50) 第二节赠菊体的生物学性状 .(50) 第二节毒性噬菌体.(52) 第三节温和噬蘑体 . .(53) *54】 第5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56) 第一节细菌的变异现象 .(56) 第二节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