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秀味 蔡妙英 等编著 常见细菌系统 鉴定手册 科学出旅社
食品伙伴网http://www.foodmate.net
序 本书是《一般细菌常用鉴定方法》(科学出版社,1978)的再版,它实用性强,已 成为细菌工作者不可缺少的工具书。由于近年来细菌系统学和鉴定方法领域发展迅速, 原版中所列内容已不敷使用,促使此书新版的诞生。本书编写的宗旨在于将细菌分类的 最新进展介绍给细菌学领域的科研人员,除了常见细菌属的描述和传统的鉴定方法外, 还包括近年来发现的新的细菌种群和新的鉴定手段,是教学和科研上的一本非常实用的 手册。应当说明的是:①书中所涉及的并非所有已描述的细菌,而是较为常见的种群; ②为了使用方便,各章节仍按所涉及细菌种群的表观特征,如形态、生理和营养类型等 顺序编排,但这种编排形式并不表示它们的系统发育关系;③鉴定方法部分介绍的是普 遍用于常见细菌种群的方法,一些用于某些细菌种群的特殊方法未全包括。 本书分两大部分——细菌鉴定的检索系统和常用的鉴定方法。旨在使读者遵循检索 表中关键的鉴定特征,根据其测定结果和属及种的描述进行核对,从而达到鉴定的目 的。 第一部分,常见细菌属的描述,分为10章,分别是光合细菌、产芽孢细菌、好氧 或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发酵杆菌、好氧或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非发酵杆菌、厌氧的革兰 氏阴性球菌、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和弯曲杆菌、好氧或兼性厌氧革兰氏阳性球菌、好 氧或兼性厌氧革兰氏阳性杆菌、厌氧的革兰氏阳性杆菌和球菌、古菌。 第二部分,常用的鉴定方法,共7章,分别是基本方法;形态特征鉴定;培养及生 理特征测定;生化特征测定;核酸特征测定;数值分类、多相分类、编码鉴定和自动化 鉴定;菌种保藏。 编者 1999年6月 .i. 食品伙伴风
食品伙伴网http://www.foodmate.net
使用说明 】.检索系统和细菌译名主要根据以下出版物 (1)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Vol.1-4.1984-1989 (2)Bergey's Manual of Determinative Bacteriology,9th Edition,1994. (3)The Prokaryotes 2nd Edition,1991. (4)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1992-1999 (5)“细菌名称(第二版)”蔡妙英等,科学出版社,1996. 2.鉴定方法 表型特征以《一般细菌常用鉴定方法》(科学出版社,1978)为基础,补充目前应 用旷泛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细胞化学分析、数值鉴定方法及快速鉴定方法等。 3.表格中符号的标准定义 +,≥90%菌株为阳性: -,≥90%菌株为阴性 d,11%一89%菌株为阳性: V,菌株间不稳定的反应(不同于“d”): D,在不同分类单位中呈不同的反应(一个属中的种间或一个科中的属间): NT,未测定; ND,未测定: G.不生长。 其他符号见各表另注。 4.缩写 《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Bergey's Manual of Determinative Bacteriology)简写为(伯杰 手册》 《伯杰氏系统细学手册》(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简写为伯杰 系统手册》: International Joum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国际系统细菌学杂志)缩写为“I. J.S.B.”。 食品伙作网http:lm,fooatc,nct
食品伙伴网http://www.foodmate.net
目 录 使用说明 绪论. 第一部分常见细曹属的特征描述 第一章光合细蓝. .(9) 第二章产芽孢细菌. .(43) 第三章好氧或兼性厌氧发酵型革兰氏阴性杆蓝 .(66) 第四章好氧或兼性厌氧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蓝 第五章 严格厌氧的革兰氏阴性球菌. 444(192 第六章革兰氏阴性、厌氧直杆、弯杆和螺杆菌 .(195》 第七章革兰氏阳性好氧和兼性厌氧球菌.(242) 第八章好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阳性杆菌 (267) 第九章厌氧的革兰氏阳性杆菌和球菌.(295) 第十章古菌 .(314) 第二部分常见细蓝的鉴定方法 第十一章基本方法. .(349)》 第十二章形态特征.(353) 第十三章培养及生理特征 .(364) 第十四章生化特征侧定 第十五章 核酸特征测定 (399】 第十六章数值鉴定和自动化鉴定 (413) 第十七章菌种保藏方法 (418) 食品伙网http:/ food
食品伙伴网http://www.foodmate.net
绪 论 生物进化或生命的系统发育学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热点,也是生命科学的心 自达尔文的进化论至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一有为细南进化研究这个“黑洞”所闲 惑,由于缺少这个生物学多样性极为丰富的群体面使得生命的进化研究不能成为一完 整的学科。直到I977年Wocse的rRNA生命树才使得细菌进化研究看到联光,更重要 的是第二生命一古菌的发现首次在进化研究中包折了所有的生命。 一、原核生物系统发育研究的进辰 1,16 SrRNA大分子在进化研究中的应用及古菌的发现 多年来科学家们 一白认为地球上:的生命由原核生物和真核尘物两大类成,直到 70年代后期这个概念才受到Woc研究的挑战。1977年,W0:等在:研究60多种不 同细装的16 SIRNA字列后。发型了.,群序列奇特的细装- 一一产甲烷细菌,他们认为这 是地球上的第二生命形式,命名为占细茵(Archaebacteriu),后改名为古闲(A chaea)。Wcee之所以选择16 S+RNA作为研究生物进化的大分子,是因为它具有如下 特点:①作为雀白质合成的必要场所,16SRN存在于所有生物的细胞中并执行相问 的功能;②具有分子计时器的特点,分子序列变化缓慢,能跨越整个生命进化过程: 分子中含有进化速度不同的区域,用于进化程度不同的生物之间的系统发有研究。他 在比较了3大类生物的核糖体小亚基RNA序列后,发现三域生物间的序列相似性都低 于60%,域内的序列相似性高丁0%,因而认为生命是由细菌域(Bacteria)、古阅 域(Archaca)和真核生物域(Eucarya)所构成,并由此构建了一个生命进化总树。之 后,人们也将其他序列保守的生命大分子用于生命进化研究中,如RNA聚合酶的亚 基,延伸因子EF-Tu,ATPase等,其研究结果也支持Wee的二域生命学说。最近 一个产甲烷古菌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也证实它们代表了一种特殊的小命形式。 古菌是 一群其有独特的基因结构或系统发育生物大分子序列的单细胞牛物,通常 活在地球上极端的生境或生命出现初期的自然环境中,营白养和片养生活、具有特殊的 生理功能,如在超高温、高酸碱度、高盐及尤氧状态。它们具有独特的细胞结构,如细 胞壁骨架为蛋白质或假肽聚糖,细胞膜含甘油醚键,以及代谢中的两作用方式既不同于 细菌义不同于真核生物。近年的研究发现,尽管占销在细胞大小、结构及基因组结构方 面与细谐相似,但共在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能协志系统发育的信息物质方面却更类似于 真核生物,因而山前普遍认为:古菌是细消的形式,良核生物的内辆 根据woce的RNA生命树,占南城由界组成: (1)晴泉古菌界(Crenarchacota):包括极端嗜热和超嗜热的元素硫代谢古芮或咯 酸嗜热菌; (2)广域古菌界(Euryarchacota):包括极端嗜热菌;产甲烷菊和嗜盐细菌 食品伙件网http:/,foodate,.not
食品伙伴网http://www.foodmat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