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每笔业务结转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于月末一次结转。发出材料按每笔业务结转 材料的计划成本及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假设不考虑其他税费。该企业甲类材料的计划成本的月初余 额700000元,甲类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月初余额为12048元(贷)。该企业10月发生如下业务 (1)7日,从外地采购A材料32000千克,材料价款为3384000元(包含销货方代垫运杂费4000元), 材料尚未运到。根据贷款,增值税额及代垫运杂费的金额,签发为期三个月的商业承兑汇票一张。 (2)15日,本月7日从外地购入的A材料已运到,验收时实际数量为31840千克,经查实短缺的160 千克材料为定额内自然损耗 3)17日,从本市购入B材料1616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1292800元,企业已 用银行存款支付材料价款及增值税,材料己验收入库 (4)19日,从外地购入B材料5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440000元,材料尚未 运到,货款及增值税已通过银行汇出 (5)26日,企业从外地购入A材料1000千克,材料已验收入库,但发票等单据尚未收到,货款未付。 (6)31日,本月26日购入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发票等单据仍未收到。 (7)结转本月收入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 (8)本月份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A材料28000千克,车间一般耗用B材料400千克,管理部门耗用 B材料1600千克。 (9)本月份在建工程领用B材料4000千克,应由在建工程负担的增值税,按材料实际成本和规定的 增值税率17%计算。 (10)本月份销售A材料6000千克,每千克售价120元(不含税),销售价款及收取的增值税已收到 并存入银行。 (11)本月份用A材料4000千克向万达公司投资,双方协商投资额按材料的实际成本作价。计税价格 为材料的实际成本,增值税率为17%。 要求 (1)根据资料计算甲类材料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 (2)根据资料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应交税金"科目应列出明细科目及专栏)。 (3)计算甲类材料月末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和期末资产负债表中甲类材料应计入"存货"项目中的金额。 【答疑编号515,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1)计算甲类材料本月材料成本差异分配率甲类材料本月成本差异分配率 ={-12048+[(33840003184000)+(1292800-1373600)]÷(7000003184000+1373600×100% (2)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 ①借:物资采购 3384000 应交税金一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74600 贷:应付票据 3958600 ②借:原材料 3184000 贷:物资采购 3184000 ③借:物资采购 应交税金一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19776 贷:银行存款 1512576 借:原材料 1373600 贷:物资采购 1373600
按每笔业务结转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于月末一次结转。发出材料按每笔业务结转 材料的计划成本及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假设不考虑其他税费。该企业甲类材料的计划成本的月初余 额 700000 元,甲类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月初余额为 12048 元(贷)。该企业 10 月发生如下业务: (1)7 日,从外地采购 A 材料 32000 千克,材料价款为 3384000 元(包含销货方代垫运杂费 4000 元), 材料尚未运到。根据贷款,增值税额及代垫运杂费的金额,签发为期三个月的商业承兑汇票一张。 (2)15 日,本月 7 日从外地购入的 A 材料已运到,验收时实际数量为 31840 千克,经查实短缺的 160 千克材料为定额内自然损耗。 (3)17 日,从本市购入 B 材料 16160 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 1292800 元,企业已 用银行存款支付材料价款及增值税,材料已验收入库。 (4)19 日,从外地购入 B 材料 5000 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 440000 元,材料尚未 运到,货款及增值税已通过银行汇出。 (5)26 日,企业从外地购入 A 材料 1000 千克,材料已验收入库,但发票等单据尚未收到,货款未付。 (6)31 日,本月 26 日购入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发票等单据仍未收到。 (7)结转本月收入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 (8)本月份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 A 材料 28000 千克,车间一般耗用 B 材料 400 千克,管理部门耗用 B 材料 1600 千克。 (9)本月份在建工程领用 B 材料 4000 千克,应由在建工程负担的增值税,按材料实际成本和规定的 增值税率 17%计算。 (10)本月份销售 A 材料 6000 千克,每千克售价 120 元(不含税),销售价款及收取的增值税已收到 并存入银行。 (11)本月份用 A 材料 4000 千克向万达公司投资,双方协商投资额按材料的实际成本作价。计税价格 为材料的实际成本,增值税率为 17%。 要求: (1)根据资料计算甲类材料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 (2)根据资料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应交税金"科目应列出明细科目及专栏)。 (3)计算甲类材料月末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和期末资产负债表中甲类材料应计入"存货"项目中的金额。 【答疑编号 515,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1)计算甲类材料本月材料成本差异分配率甲类材料本月成本差异分配率 ={-12048+[(3384000-3184000)+(1292800-1373600)]}÷(700000+3184000+1373600)×100% =2.04% (2)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 ①借:物资采购 3384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74600 贷:应付票据 3958600 ②借:原材料 3184000 贷:物资采购 3184000 ③借:物资采购 12928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19776 贷:银行存款 1512576 借:原材料 1373600 贷:物资采购 1373600
④借:物资采购 440000 应交税金一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74800 贷:银行存款 514800 ⑤暂不作会计分录 ⑥借:原材料 100000 贷:应付账款 100000 ⑦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33840003184000)+(1292800-1373600=119200(元) 借:材料成本差异 l19200 贷:物资采购 119200 ⑧借:生产成本 2800000 制造费用 34000 管理费用 136000 贷:原材料 2970000 借:生产成本57120制造费用693.60 管理费用 2774.40 贷:材料成本差异 60588 ⑨借:在建工程 405915.12 贷:原材料 340000 材料成本差异 6936 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58979.12{(400×85)×(1+2.04%)×17%} ⑩借:银行存款 8424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一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22400 借:其他业务支出 612240 贷:原材料 600000 材料成本差异 12240 ⑪,借:长期股权投资 477547.20 贷:原材料 400000 材料成本差异 8160 应交税金一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938720 (3)期末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中甲材料的金额 期末库存甲材料的实际成本 (700000+3184000+1373600+100000-2970000-340000-600000-400000) +(-12048+119200-60588-6936-12240-8160) 1047600+19228=1066828(元) 期末资产负债表上甲类材料计入”存货"项目金额=1066828+4400=1506828(元) 其中440000是本月19日购入的B材料计入"物资采购"的金额 2.甲企业包装物核算采用实际成本核算,并采用五五摊销法摊销。有关资料如下 (1)203年4月初,销售商品同时领用库存未用包装物100件,每件实际单位成本9元,共计9000 元,租期1个月,每件租金为2340元,租金于出租时一次收取,押金为每件95元。租金和押金收到 存入银行
④借:物资采购 44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74800 贷:银行存款 514800 ⑤暂不作会计分录 ⑥借:原材料 100000 贷:应付账款 100000 ⑦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3384000-3184000)+(1292800-1373600)=119200(元) 借:材料成本差异 119200 贷:物资采购 119200 ⑧借:生产成本 2800000 制造费用 34000 管理费用 136000 贷:原材料 2970000 借:生产成本 57120 制造费用 693.60 管理费用 2774.40 贷:材料成本差异 60588 ⑨借:在建工程 405915.12 贷:原材料 340000 材料成本差异 6936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58979.12 {(4000×85)×(1+2.04%)×17%} ⑩借:银行存款 8424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72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22400 借:其他业务支出 612240 贷:原材料 600000 材料成本差异 12240 ⑪借:长期股权投资 477547.20 贷:原材料 400000 材料成本差异 816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9387.20 (3)期末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中甲材料的金额 期末库存甲材料的实际成本 =(700000+3184000+1373600+100000-2970000-340000-600000-400000) +(-12048+119200-60588-6936-12240-8160) =1047600+19228=1066828(元) 期末资产负债表上甲类材料计入"存货"项目金额=1066828+440000=1506828(元) 其中 440000 是本月 19 日购入的 B 材料计入"物资采购"的金额。 2.甲企业包装物核算采用实际成本核算,并采用五五摊销法摊销。有关资料如下: (1)2003 年 4 月初,销售商品同时领用库存未用包装物 100 件,每件实际单位成本 90 元,共计 9000 元,租期 1 个月,每件租金为 23.40 元,租金于出租时一次收取,押金为每件 95 元。租金和押金收到 存入银行
(2)2003年5月,租赁期满,收回包装物80件已入库,并退回押金,其余20件未收回,没收押金(含 增值税) 要求:编制包装物出租的有关会计分录(列示包装物二级科目)。 【答疑编号514,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1)2003年4月出租包装物时 借:包装物-出租包装物 9000 贷:包装物库存未用包装物 9000 (2)2003年4月收到押金时 借:银行存款 9500 贷:其他应付款 (3)2003年4月收到租金 借:银行存款 2340 贷:其他业务收入 2340 (4)2003年4月末摊销50% 借:其他业务支出 4500 贷:包装物-包装物摊销 4500 (5)2003年5月收回80件包装物入库 借:包装物-库存已用包装物80件×90=7200 贷:包装物-出租包装物 (6)2003年5月退回80件押金 借:其他应付款80件×95=7600 贷:银行存款 7600 (7)2003年5月没收20件押金 借:其他应付款 20件×95=19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901.1×17%-276.07 其他业务收入 623.93 (8)5月摊销未收回20件包装物的摊余价值 借:其他业务支出20件×90×50%=90 贷:包装物-包装物摊销 900 同时注销未收回20件包装物账面成本 借:包装物包装物摊销20件×90=1800 贷:包装物-出租包装物 1800 3wE公司为一般纳税人企业,2003年2月没收逾期未退回包装物押金为23400元(含税),增值税率 为17%,消费税率为10%。 要求 (1)编制没收逾期未退回包装物押金会计处理的分录。 (2)假定上述资料改为没收逾期未退回包装物加收押金,其他资料不变,编制没收逾期未退回包装物 加收押金会计处理的分录。 【答疑编号513,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2)2003 年 5 月,租赁期满,收回包装物 80 件已入库,并退回押金,其余 20 件未收回,没收押金(含 增值税)。 要求:编制包装物出租的有关会计分录(列示包装物二级科目)。 【答疑编号 514,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1)2003 年 4 月出租包装物时 借:包装物-出租包装物 9000 贷:包装物-库存未用包装物 9000 (2)2003 年 4 月收到押金时 借:银行存款 9500 贷:其他应付款 9500 (3)2003 年 4 月收到租金 借:银行存款 2340 贷:其他业务收入 2340 (4)2003 年 4 月末摊销 50% 借:其他业务支出 4500 贷:包装物-包装物摊销 4500 (5)2003 年 5 月收回 80 件包装物入库 借:包装物-库存已用包装物 80 件×90=7200 贷:包装物-出租包装物 7200 (6)2003 年 5 月退回 80 件押金 借:其他应付款 80 件×95=7600 贷:银行存款 7600 (7)2003 年 5 月没收 20 件押金 借:其他应付款 20 件×95=19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900/1.17×17%=276.07 其他业务收入 1623.93 (8)5 月摊销未收回 20 件包装物的摊余价值 借:其他业务支出 20 件×90×50%=900 贷:包装物-包装物摊销 900 同时注销未收回 20 件包装物账面成本 借:包装物-包装物摊销 20 件×90=1800 贷:包装物-出租包装物 1800 3.WE 公司为一般纳税人企业,2003 年 2 月没收逾期未退回包装物押金为 23400 元(含税),增值税率 为 17%,消费税率为 10%。 要求: (1)编制没收逾期未退回包装物押金会计处理的分录。 (2)假定上述资料改为没收逾期未退回包装物加收押金,其他资料不变,编制没收逾期未退回包装物 加收押金会计处理的分录。 【答疑编号 513,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1) 借:其他应付款 234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0 其他业务收入 23400/1.17=20000 借:其他业务支出 20000×10%=2000 货: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2000 (2)没收包装物加收押金.对于逾期未退回而没收包装物加收押金,扣除应交增值税、应交消费税后 的金额转入"营业外收入 借:其他应付款 234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0 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营业外收入 18000 4大华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2004年9月26日大华公司与M公司签订销售 合同:由大华公司于2005年3月6日向M公司销售笔记本电脑10000台,每台1.5万元。2004年12 月31日大华公司库存笔记本电脑13000台,单位成本141万元。2004年12月31日市场销售价格为每 台1.3万元,预计销售税费均为每台005万元。大华公司于2005年3月6日向M公司销售笔记本电脑 10000台,每台1.5万元。大华公司于2005年4月6日销售笔记本电脑100台,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 12万元。货款均已收到。大华公司是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要求:编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会计分录,并列示计算过程。编制有关销售业务的会计分录。 【答疑编号512,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由于大华公司持有的笔记本电脑数量13000台多于已经签订销售合同的数量10000台 因此,销售合同约定数量10000台,应以销售合同约定的销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超过的部分3000台 可变净值应以一般销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 (1)有合同约定: ①可变现净值=10000×1.5-10000×0.05=14500(万元) ②账面成本=10000×1.41=14100(万元) ③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0 (2)没有合同的约定: ①可变现净值=3000×1.3-3000×0.05=3750(万元) ②账面成本=3000×1.41=4230(万元) ③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4230-3750=480(万元) (3)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一一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48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4800000 (4)2005年3月6日向M公司销售笔记本电脑10000台 借:银行存款 1755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1.5=150000000 应交税金一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550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10000×1.41=141000000 贷:库存商品 1410000000
【正确答案】 (1) 借:其他应付款 234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 其他业务收入 23400/1.17=20000 借:其他业务支出 20000 ×10%=2000 货: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2000 (2)没收包装物加收押金.对于逾期未退回而没收包装物加收押金,扣除应交增值税、应交消费税后 的金额转入 "营业外收入". 借:其他应付款 234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 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2000 营业外收入 18000 4.大华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2004 年 9 月 26 日大华公司与 M 公司签订销售 合同:由大华公司于 2005 年 3 月 6 日向 M 公司销售笔记本电脑 10000 台,每台 1.5 万元。2004 年 12 月 31 日大华公司库存笔记本电脑 13000 台,单位成本 1.41 万元。2004 年 12 月 31 日市场销售价格为每 台 1.3 万元,预计销售税费均为每台 0.05 万元。大华公司于 2005 年 3 月 6 日向 M 公司销售笔记本电脑 10000 台,每台 1.5 万元。大华公司于 2005 年 4 月 6 日销售笔记本电脑 100 台,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 1.2 万元。货款均已收到。大华公司是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7%。 要求:编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会计分录,并列示计算过程。编制有关销售业务的会计分录。 【答疑编号 512,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由于大华公司持有的笔记本电脑数量 13000 台多于已经签订销售合同的数量 10000 台。 因此,销售合同约定数量 10000 台,应以销售合同约定的销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超过的部分 3000 台 可变净值应以一般销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 (1)有合同约定: ①可变现净值=10000×1.5-10000×0.05=14500(万元) ②账面成本=10000×1.41=14100(万元) ③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0 (2)没有合同的约定: ①可变现净值=3000×1.3-3000×0.05=3750(万元) ②账面成本=3000×1.41=4230(万元) ③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4230-3750=480(万元) (3)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4800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4800000 (4)2005 年 3 月 6 日向 M 公司销售笔记本电脑 10000 台 借:银行存款 1755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1.5=150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5500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0000×1.41=141000000 贷:库存商品 1410000000
(5)2005年4月6日销售笔记本电脑100台,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1.2万元 借:银行存款 140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200000(100×1.2=120) 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04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1410000(100×1.41=141) 贷:库存商品 410000 因销售应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480÷4230×141=16(万元) 借:存货跌价准备160000 贷:管理费用 160000 四、综合题。 甲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并按备抵法进行会计处理。该公司各期期末存货 帐面实际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如下(单位:元): 帐面实际成本可变现净值 第一年末2500023500 第二年末3000026000 第三年末3200031000 第四年末3300034000 要求:计算各期期末存货跌价损失,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答疑编号519,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由于本期末“存货跌价损失准备”科目应有余额(2500023500=150元)大于本期期初“存货跌价损 失准备”科目余额(0),则补提或计提的“存货跌价损失准备”等于本期期末“存货跌价损失准备”科 目应有余额减去本期期初“存货跌价损失准备”科目余额等于1500-0=1500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 15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第二年: 由于本期期末“存货跌价损失准备”科目应有余额3000026000=4000元,大于本期期初“存货跌价损 失准备”科目余额(1500元),则补提或计提的“存货跌价损失准备”等于本期期末“存货跌价损失准 备”科目应有余额减去本期期初“存货跌价损失准备”科目余额等于4000-1500=2500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 贷:存货跌价准备2500 第三年 由于本期期末“存货跌价损失准备”科目应有余额32000-31000=1000元,小于本期期初“存货跌价损 失准备”科目余额(4000元),则冲销的“存货跌价损失准备”等于本期期末“存货跌价损失准备”科 目应有余额减去本期期初“存货跌价损失准备”科目余额等于(10004000=-3000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存货跌价准备3000 贷:管理费用 3000
(5)2005 年 4 月 6 日销售笔记本电脑 100 台,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 1.2 万元 借:银行存款 140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200000 (100×1.2=12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4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410000(100×1.41=141) 贷:库存商品 1410000 因销售应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480÷4230×141=16(万元) 借:存货跌价准备 160000 贷:管理费用 160000 四、综合题。 1.甲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并按备抵法进行会计处理。该公司各期期末存货 帐面实际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如下(单位:元): 帐面实际成本 可变现净值 第一年末 25 000 23 500 第二年末 30 000 26 000 第三年末 32 000 31 000 第四年末 33 000 34 000 要求:计算各期期末存货跌价损失,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答疑编号 519,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第一年: 由于本期末“存货跌价损失准备”科目应有余额(25000-23500=1500 元)大于本期期初“存货跌价损 失准备”科目余额(0),则补提或计提的“存货跌价损失准备”等于本期期末“存货跌价损失准备”科 目应有余额减去本期期初“存货跌价损失准备”科目余额等于 1500-0=1500 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 1 5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1 500 第二年: 由于本期期末“存货跌价损失准备”科目应有余额 30000-26000=4 000 元,大于本期期初“存货跌价损 失准备”科目余额(1500 元),则补提或计提的“存货跌价损失准备”等于本期期末“存货跌价损失准 备”科目应有余额减去本期期初“存货跌价损失准备”科目余额等于 4000-1500=2500 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 2 5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2 500 第三年: 由于本期期末“存货跌价损失准备”科目应有余额 32000-31000=1000 元,小于本期期初“存货跌价损 失准备”科目余额(4000 元),则冲销的“存货跌价损失准备”等于本期期末“存货跌价损失准备”科 目应有余额减去本期期初“存货跌价损失准备”科目余额等于(1000-4000=-3000 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存货跌价准备 3 000 贷:管理费用 3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