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 必修2遗传与进化 配人教版 1/2Aa(粉色)、l/4aa(白色)门,故F,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为1/2。 挑战·创新 4.(不定项选择题)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 在一些性状遗传中,具有某种遗传因子组成的合子不能完 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 成胚胎发育,导致后代中不存在具有该遗传因子组成的个 验,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 体,从而使性状分离比发生变化,小鼠毛色的遗传就是一 A.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 个例子。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 裂叶的比例为3:1 的研究中发现: B.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①黑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全部为黑色鼠: C.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 ②黄色鼠与黄色鼠杂交,后代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 D.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 2:1: 的比例为1:1 ③黄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 答案AB 1:1。 解析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 请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控制毛色的显性遗 传因子用A表示,隐性遗传因子用a表示)。 羽裂叶的比例为3:1,说明植株甲与另一全缘叶植株均 (1)黄色鼠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黑色鼠的遗 为杂合子,A项符合题意。让全缘叶植株甲进行自花传 传因子组成是 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植株甲为杂合子,杂合子表现 (2)推测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为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B项符合题意。 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说明 (3)写出上述②③两个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 双亲可能都是纯合子,既可能是显性纯合子,也可能是隐 答案(1)Aa aa 性纯合子,或者双亲均表现为显性性状,其中之一为杂合 (2)AA 子,另一个为显性纯合子,因此不能判断植株甲为杂合子, (3) C项不符合题意。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 p Aa Aa 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只能说明一个亲本为杂合 黄色 黄色 子,另一个亲本为隐性纯合子,但无法判断哪一个是纯合 子,哪一个是杂合子,D项不符合题意。 配子 5,豌豆花的腋生、顶生为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遗传因子控 制(用R、r表示)。据下表所示杂交实验结果判断,下列相 关说法错误的是( ) AA Aa Aa aa 杂交 (死亡)黄色黄色黑色 亲本性状 后代性状 组合 ②杂交组合 腋生AX顶生B 腋生与顶生之比约为1:1 Aa 腋生CX腋生D 腋生与顶生之比约为3:1 黄色 黑色 A.两组杂交实验后代中腋生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 配子 概率是2/3 B.腋生A、C、D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 F C.根据两组实验均可判断出腋生为显性性状 Aa aa 黄色 黑色 D.顶生B的遗传因子组成为rr 1 答案C ③杂交组合 解析由杂交组合二腋生CX腋生D→腋生:顶生≈3:1 解析根据②杂交组合黄色鼠后代中出现了黑色鼠,可知 可知,顶生为隐性性状,且双亲杂合(遗传因子组成为 小鼠的毛色中黄色对黑色为显性,其中黑色个体都是纯合 R)。由杂交组合一腋生AX顶生B→腋生:顶生≈1:1 子(aa)。②杂交组合亲本中黄色个体一定为杂合子 可知,腋生A的遗传因子组成为R,顶生B的遗传因子 (Aa),杂合子自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为AA 组成为“。杂交组合一后代中腋生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 (黄色):Aa(黄色):aa(黑色)=1:2:1。而实际生出 为R,杂交组合二后代中腋生个体的缝传因子组成及其 的后代为黄色鼠:黑色鼠=2:1,最可能是因为遗传因子 比例为1/3RR、2/3Rr,两组实验后代中腋生个体的遗传 组成为AA的个体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死亡,所以存活的黄 因子组成相同的概率是2/3,A项正确。腋生A、C、D的 色鼠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由以上分析可知,②杂交组 遗传因子组成相同,都为R,B项正确。由杂交组合一无 合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X Aa,③杂交组合亲本的遗 法得知显隐性关系,C项错误。顶生B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传因子组成为Aa×aa,按照遗传图解的相关要求写出遗 rr,D项正确。 传图解即可。 16
生物学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配人教版 1/2Aa(粉色)、1/4aa(白色)],故F2 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为1/2。 4.(不定项选择题)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 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 验,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 ) A.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 裂叶的比例为3∶1 B.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C.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 D.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 的比例为1∶1 答案 AB 解析 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 羽裂叶的比例为3∶1,说明植株甲与另一全缘叶植株均 为杂合子,A 项符合题意。让全缘叶植株甲进行自花传 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植株甲为杂合子,杂合子表现 为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B项符合题意。 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说明 双亲可能都是纯合子,既可能是显性纯合子,也可能是隐 性纯合子,或者双亲均表现为显性性状,其中之一为杂合 子,另一个为显性纯合子,因此不能判断植株甲为杂合子, C项不符合题意。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 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只能说明一个亲本为杂合 子,另一个亲本为隐性纯合子,但无法判断哪一个是纯合 子,哪一个是杂合子,D项不符合题意。 5.豌豆花的腋生、顶生为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遗传因子控 制(用R、r表示)。据下表所示杂交实验结果判断,下列相 关说法错误的是( ) 杂交 组合 亲本性状 后代性状 一 腋生 A×顶生B 腋生与顶生之比约为1∶1 二 腋生C×腋生D 腋生与顶生之比约为3∶1 A.两组杂交实验后代中腋生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 概率是2/3 B.腋生 A、C、D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 C.根据两组实验均可判断出腋生为显性性状 D.顶生B的遗传因子组成为rr 答案 C 解析 由杂交组合二腋生C×腋生D→腋生∶顶生≈3∶1 可知,顶生为隐性性状,且双亲杂合(遗传因子组成为 Rr)。由杂交组合一腋生 A×顶生B→腋生∶顶生≈1∶1 可知,腋生 A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Rr,顶生 B的遗传因子 组成为rr。杂交组合一后代中腋生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 为Rr,杂交组合二后代中腋生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及其 比例为1/3RR、2/3Rr,两组实验后代中腋生个体的遗传 因子组成相同的概率是2/3,A 项正确。腋生 A、C、D的 遗传因子组成相同,都为Rr,B项正确。由杂交组合一无 法得知显隐性关系,C项错误。顶生B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rr,D项正确。 挑战 创新 在一些性状遗传中,具有某种遗传因子组成的合子不能完 成胚胎发育,导致后代中不存在具有该遗传因子组成的个 体,从而使性状分离比发生变化,小鼠毛色的遗传就是一 个例子。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 的研究中发现: ①黑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全部为黑色鼠; ②黄色鼠与黄色鼠杂交,后代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 2∶1; ③黄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 1∶1。 请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控制毛色的显性遗 传因子用 A表示,隐性遗传因子用a表示)。 (1)黄色鼠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黑色鼠的遗 传因子组成是 。 (2)推测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 (3)写出上述②③两个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 答案 (1)Aa aa (2)AA (3) 解析 根据②杂交组合黄色鼠后代中出现了黑色鼠,可知 小鼠的毛色中黄色对黑色为显性,其中黑色个体都是纯合 子(aa)。② 杂交组合亲本中黄色个体一定为杂 合 子 (Aa),杂合子自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为 AA (黄色)∶Aa(黄色)∶aa(黑色)=1∶2∶1。而实际生出 的后代为黄色鼠∶黑色鼠=2∶1,最可能是因为遗传因子 组成为 AA的个体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死亡,所以存活的黄 色鼠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Aa。由以上分析可知,②杂交组 合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Aa×Aa,③杂交组合亲本的遗 传因子组成为 Aa×aa,按照遗传图解的相关要求写出遗 传图解即可。 16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第1课时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 素养·目标定位 目标素养 知识概览 1.分析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假说 演绎法。 对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分析 2.通过对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解释和验证,培 基因的自由 组合定律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养归纳与演绎的科学思维。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3.对自由组合现象进行解释,闸明自由组合定律。 课前·基础认知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2)纯合黄色皱粒豌豆和绿色圆粒豌豆杂交,F1的性状 1.过程与结果 表现是黄色圆粒,F2中出现的重组性状是黄色皱粒和绿色 黄色圆粒×绿色皱粒 圆粒。() (3)纯合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中的性 F 黄色圆粒 状分离比接近9:3:3:1。() 1⑧ 答案(1)√(2)×(3)/ 性状类型: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园粒绿色皱粒 F2 微训练下列有关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豌豆杂交实 比例: 9:3:3:1 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2.分析 AF,自交后,F2出现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两种新性状 (1)性状的显隐性 组合 粒色 B.对每一对性状进行分析,分离比都接近3:1 显性 黄色 C.F2的性状表现有4种,其比例接近9:3:3:1 性状粒形 圆粒 D.Fz中出现绿色圆粒,说明控制绿色和圆粒的遗传因 子在遗传中相互影响 粒色绣色 答案D ②隐性 解析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豌豆杂交实验中,F,出现了 性状粒形 皱粒」 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两种新性状组合,且分析每一对性状, 分离比都接近3:1,说明每一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 (2)相对性状的分离比 律。控制种子形状的遗传因子的遗传与控制子叶颜色的遗 粒色 黄色:绿色=3:1 传因子的遗传是互不千扰的。 F每对相对性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状的分离比 粒形圆粒:皱粒=3:L 1.理论解释 微判断基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 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2)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 (1)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的性状表 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现与亲本中黄色圆粒作为母本还是父本无关。() (3)F,产生的雕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且数量相等。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17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第1课时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 素养·目标定位 目 标 素 养 知 识 概 览 1.分析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假说— 演绎法。 2.通过对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解释和验证,培 养归纳与演绎的科学思维。 3.对自由组合现象进行解释,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课前·基础认知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过程与结果 2.分析 (1)性状的显隐性 ① ② (2)相对性状的分离比 微判断 1 基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 的性状表 现与亲本中黄色圆粒作为母本还是父本无关。( ) (2)纯合黄色皱粒豌豆和绿色圆粒豌豆杂交,F1 的性状 表现是黄色圆粒,F2 中出现的重组性状是黄色皱粒和绿色 圆粒。( ) (3)纯合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 中的性 状分离比接近9∶3∶3∶1。( ) 答案 (1)√ (2)× (3)√ 微训练 下列有关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豌豆杂交实 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F1 自交后,F2 出现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两种新性状 组合 B.对每一对性状进行分析,分离比都接近3∶1 C.F2 的性状表现有4种,其比例接近9∶3∶3∶1 D.F2 中出现绿色圆粒,说明控制绿色和圆粒的遗传因 子在遗传中相互影响 答案 D 解析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豌豆杂交实验中,F2 出现了 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两种新性状组合,且分析每一对性状, 分离比都接近3∶1,说明每一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 律。控制种子形状的遗传因子的遗传与控制子叶颜色的遗 传因子的遗传是互不干扰的。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理论解释 (1)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 (2)F1 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 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3)F1 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且数量相等。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17
生物学 必修2遗传与进化 配人教版 2.遗传图解 (1)由测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可推知: (1)过程图解 ①杂种子一代产生的配子的比例为1:1:1:1: 黄色圆粒绿色皱粒 ②杂种子一代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R。 YYRR x yyrr (2)通过测交实验的结果可证实: ①F产生4种类型且比例相等的配子: 配子 YR yr ②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了分离,不同 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YyRr(黄色圆粒) 微思考从数学角度分析,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 减数分裂 验中,F2的9:3:3:1的数量比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 验中的3:1的数量比有什么联系? 配子,YR 提示从数学角度分析,(3:1)2的展开式为9:3:3: Yr yR yr 1,即9:3:3:1的比例可以表示为两个3:1的乘积。说 YYRR YYRr YyRR YyRr YR 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可以表示为它们各自遗传结果 黄色圆粒 黄色圆粒黄色圆粒 黄色圆粒 的乘积,即9:3:3:1来自(3:1)2。 Yr YYRr YYrr YyRr Yyrr 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 ·微判断2基于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及其 F, YyRR YyRr yyRR yyRr 验证方法,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yR 黄色圆粒 黄色圆粒 绿色圆粒绿色圆粒 (1)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YyRr Yyrr yyRr yyrr ( yr 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 (2)F1能产生YR,Yr、yR、yr4种类型的配子。( (3)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9种。() (2)F1产生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F2遗传 因子的组合形式有9种,性状表现有4种:黄色圆粒:黄色 (4)F2的遗传因子组成有4种,比例为9:3:3:1。 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 ()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5)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形成的雌 配子或雄配子都是4种,且两种配子的数量一样多。() 1.验证方法:测交法。 2.遗传图解 (6)测交实验必须有一隐性纯合子参与。() (7)测交实验结果只能证实F1产生配子的种类,不能证 杂种子 隐性纯合子 明不同配子间的比例。()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亲本 YyRr yyrr 答案(1)×(2)√(3)×(4)×(5)×(6)/ (7)X 配子 YRYr yR yr 测交后代YyRr Yyrr yyRr yyrr 比例 1:1:1:1 课堂·重难突破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F为黄色圆粒,说明黄色对绿色为显性 圆粒对皱粒为显性 (2)结论 重难归纳 F,中除了出现两个亲本性状外,还出现 了两个非亲本性状,即重组类型 1.两对相对性状是指豌豆的粒色(黄色和绿色)和粒形 「粒∫圆粒占9/16+316=3/41符合】每对性 (圆粒和皱粒)。 形1皱粒占3/16+1/16=1/4」3:1状的遗 (3)分析 粒[黄色占9/16+3/16=3141符合 传都遵 2.实验过程及分析 循分离 P 黄色圆粒 × 绿色皱粒 色1绿色占3/16+1/16=1/4J3:1 定律 (纯种) (纯种) 综合分析两对相对性状:黄色圆粒所占的比例为 F 黄色圆粒 (1)实验 (3/4)×(3/4)=9/16,绿色圆粒所占的比例为(1/4)× 过程 1® (3/4)=3/16,黄色皱粒所占的比例为(3/4)×(1/4)=3/16, F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 绿色皱粒所占的比例为(1/4)×(1/4)=1/16,即黄色圆粒:绿 9:3:3:1 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9:3:3:1。 18
生物学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配人教版 2.遗传图解 (1)过程图解 (2)F1 产生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F2 遗传 因子的组合形式有9种,性状表现有4种:黄色圆粒∶黄色 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1.验证方法:测交法。 2.遗传图解 (1)由测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可推知: ①杂种子一代产生的配子的比例为1∶1∶1∶1; ②杂种子一代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YyRr。 (2)通过测交实验的结果可证实: ①F1 产生4种类型且比例相等的配子; ②F1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了分离,不同 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微思考 从数学角度分析,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 验中,F2 的9∶3∶3∶1的数量比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 验中的3∶1的数量比有什么联系? 提示 从数学角度分析,(3∶1)2 的展开式为9∶3∶3∶ 1,即9∶3∶3∶1的比例可以表示为两个3∶1的乘积。说 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可以表示为它们各自遗传结果 的乘积,即9∶3∶3∶1来自(3∶1)2。 微判断 2 基于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及其 验证方法,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F1 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 ) (2)F1 能产生 YR、Yr、yR、yr4种类型的配子。( ) (3)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9种。( ) (4)F2 的遗传因子组成有4种,比例为9∶3∶3∶1。 ( ) (5)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 形成的雌 配子或雄配子都是4种,且两种配子的数量一样多。( ) (6)测交实验必须有一隐性纯合子参与。( ) (7)测交实验结果只能证实F1 产生配子的种类,不能证 明不同配子间的比例。( ) 答案 (1)× (2)√ (3)× (4)× (5)× (6)√ (7)× 课堂·重难突破 一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重难归纳 1.两对相对性状是指豌豆的粒色(黄色和绿色)和粒形 (圆粒和皱粒)。 2.实验过程及分析 综合分 析 两 对 相 对 性 状:黄 色 圆 粒 所 占 的 比 例 为 (3/4)×(3/4)=9/16,绿 色 圆 粒 所 占 的 比 例 为 (1/4)× (3/4)=3/16,黄色皱粒所占的比例为(3/4)×(1/4)=3/16, 绿色皱粒所占的比例为(1/4)×(1/4)=1/16,即黄色圆粒∶绿 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9∶3∶3∶1。 18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情境体验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 分析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讨论下列问题。 (1)F,的重组性状和亲本性状分别有哪些?它们在F, 重难归纳 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多少? 1.对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分析 提示重组性状为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两种重组性状 YYRR(黄色圆粒)×yyrr(绿色皱粒) 在F2中所占的比例均为3/16,因此重组性状在F2中所占 的比例共为3/8:亲本性状为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其中黄 YyRr(黄色圆粒) 色圆粒在F2中所占的比例为9/16,而绿色皱粒在F2中所 ⊙ 占的比例为1/16,因此亲本性状在F2中所占的比例共为 F2 YR_ YIr yyR yyrr 5/8。 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 (2)如果将杂交亲本改为纯种黄色皱粒和纯种绿色圆 3:3:1 粒,F,的重组性状和亲本性状分别有哪些?它们在F,中所 1/16YYRR 2/16YYRr 1/16YYrr 1/16yyRR 1/16yyrr 2/16YyRR 4/16YyRr 2/16Yyrr 2/16vyRr 占的比例分别是多少? 提示重组性状为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其中黄色圆粒 2.相关结论 在F2中所占的比例为9/16,而绿色皱粒在F2中所占的比 F,配子 例为1/16,因此重组性状在F2中所占的比例共为5/8。亲 YR 本性状为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两种亲本性状在F2中所占 的比例均为3/16,因此亲本性状在F2中所占的比例共为 YR YYRR YyRR YYRr --YyRr 3/8。 A yR YyRR yyRR YyRr yyRr 典例剖析 R Yr YYRr YyRr YYrd-Yyrr 下图表示豌豆杂交实验中F,自交产生F,的统计结果。 yr YyRr yyRr Yyrr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yyrr (1)双显性状(黄色圆粒)可用直角三角形A的三条边 F2 表示,占9份,共有4种遗传因子组合形式,比例为YYRR: 黄色 绿色 黄色 绿色 YYRr:YyRR:YyRr=1:2:2:4 圆粒 圆粒 皱粒 皱粒 (2)一隐一显性状(绿色圆粒)可用直角三角形B的三 数量315 108 101 32 个角表示,占3份,有2种遗传因子组合形式,比例为 A.该结果能够说明黄色和圆粒是显性性状 yyRR:yyRr=1:2。 B.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一显一隐性状(黄色皱粒)可用直角三角形C的三 C.F的性状表现不能确定 个角表示,占3份,有2种遗传因子组合形式,比例为 D.亲本的性状表现不能确定 YYrr:Yyrr=1:2. (4)双隐性状(绿色皱粒)占1份,只有1种遗传因子组 答案C 合形式,即yr。所以,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 解析F1自交产生的F2中,黄色:绿色≈3:1,圆 绿色皱粒=9:3:3:1。 粒:皱粒≈3:1,说明黄色和圆粒是显性性状,A项正确。 (5)①纯合子(YYRR、YYrr、yyRR、yyrr)共占(I/16)X F2中4种性状表现比例为9:3:3:1,说明这两对相对性 4,即1/4。 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项正确。根据F2中4种性 ②双杂合子(YyRr)占4/16,即1/4。 状表现及其比例可知,F只表现显性性状,一定是黄色圆 ③单杂合子(YyRR、YYRr、Yyr、yyRr)共占(2/I6)X 粒,C项错误。亲本可能是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也可能是 4,即1/2。 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D项正确。 (6)亲本类型(Y_R+yyr),共占9/16+1/16=10/16, 学以致用 即5/8。 重组类型(Yrr十yyR),共占(3/16)×2=6/16,即 让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的黄色非甜玉米(YYSS)与白色 3/8。 甜玉米(yyss)杂交,F2中得到白色甜玉米80株,那么理论上 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F,中性状表现不同于双亲的杂合子植株约为( (1)方法:测交,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A160株 B.240株 (2)目的 C.320株 D.480株 ①测定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 答案C ②测定F1的遗传因子组成。 解析F2中白色甜玉米占1/16,为80株,性状表现不 ③判定F,在形成配子时遗传因子的行为。 同于双亲的杂合子(Yyss和yySs)占1/4,80×4=320(株)。 19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分析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讨论下列问题。 (1)F2 的重组性状和亲本性状分别有哪些? 它们在F2 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多少? 提示 重组性状为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两种重组性状 在F2 中所占的比例均为3/16,因此重组性状在 F2 中所占 的比例共为3/8;亲本性状为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其中黄 色圆粒在F2 中所占的比例为9/16,而绿色皱粒在 F2 中所 占的比例为1/16,因此亲本性状在 F2 中所占的比例共为 5/8。 (2)如果将杂交亲本改为纯种黄色皱粒和纯种绿色圆 粒,F2 的重组性状和亲本性状分别有哪些? 它们在F2 中所 占的比例分别是多少? 提示 重组性状为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其中黄色圆粒 在F2 中所占的比例为9/16,而绿色皱粒在 F2 中所占的比 例为1/16,因此重组性状在F2 中所占的比例共为5/8。亲 本性状为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两种亲本性状在F2 中所占 的比例均为3/16,因此亲本性状在 F2 中所占的比例共为 3/8。 典例剖析 下图表示豌豆杂交实验中F1 自交产生F2 的统计结果。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结果能够说明黄色和圆粒是显性性状 B.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F1 的性状表现不能确定 D.亲本的性状表现不能确定 答案 C 解析 F1 自交产生的 F2 中,黄色∶绿色 ≈3∶1,圆 粒∶皱粒≈3∶1,说明黄色和圆粒是显性性状,A 项正确。 F2 中4种性状表现比例为9∶3∶3∶1,说明这两对相对性 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项正确。根据F2 中4种性 状表现及其比例可知,F1 只表现显性性状,一定是黄色圆 粒,C项错误。亲本可能是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也可能是 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D项正确。 学以致用 让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的黄色非甜玉米(YYSS)与白色 甜玉米(yyss)杂交,F2 中得到白色甜玉米80株,那么理论上 F2 中性状表现不同于双亲的杂合子植株约为( ) A.160株 B.240株 C.320株 D.480株 答案 C 解析 F2 中白色甜玉米占1/16,为80株,性状表现不 同于双亲的杂合子(Yyss和yySs)占1/4,80×4=320(株)。 二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 重难归纳 1.对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分析 2.相关结论 (1)双显性状(黄色圆粒)可用直角三角形 A 的三条边 表示,占9份,共有4种遗传因子组合形式,比例为YYRR∶ YYRr∶YyRR∶YyRr=1∶2∶2∶4。 (2)一隐一显性状(绿色圆粒)可用直角三角形 B的三 个角表 示,占 3 份,有 2 种 遗 传 因 子 组 合 形 式,比 例 为 yyRR∶yyRr=1∶2。 (3)一显一隐性状(黄色皱粒)可用直角三角形 C的三 个角表 示,占 3 份,有 2 种 遗 传 因 子 组 合 形 式,比 例 为 YYrr∶Yyrr=1∶2。 (4)双隐性状(绿色皱粒)占1份,只有1种遗传因子组 合形式,即yyrr。所以,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 绿色皱粒=9∶3∶3∶1。 (5)①纯合子(YYRR、YYrr、yyRR、yyrr)共占(1/16)× 4,即1/4。 ②双杂合子(YyRr)占4/16,即1/4。 ③单杂合子(YyRR、YYRr、Yyrr、yyRr)共占(2/16)× 4,即1/2。 (6)亲本类型(Y_R_+yyrr),共占9/16+1/16=10/16, 即5/8。 重组类型(Y_rr+yyR_),共占(3/16)×2=6/16,即 3/8。 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1)方法:测交,即让F1 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2)目的 ①测定F1 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 ②测定F1 的遗传因子组成。 ③判定F1 在形成配子时遗传因子的行为。 19
生物学 必修2遗传与进化 配人教版 (3)结果及结论 D.遗传因子组成出现概率的大小顺序为④>③ ①F经减数分裂产生4种配子,YR:Yr:yR:yr= ②>① 1:1:1:1。 答案D ②F,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 解析由题表可知,①为YYRR,②为YyRR,③为 ③证实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 YYRr,④为YyRr,性状表现都是双显性个体。YYRR只出 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现了1次,YyRr共出现了4次。由题表可知,遗传因子组成 ?情境还塑 出现概率的大小顺序为④>②=③>①。 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若测交后代有两种性状, 且数量比为1:1,试分析F的遗传因子组成。 学以致用 提示由于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配子yT,所以测交后 南瓜所结果实中白色(A)对黄色(a)为显性,盘状(B)对 代的性状及其比例由F产生的配子决定。测交后代表现出 球状(b)为显性,两对遗传因子独立遗传。若让遗传因子组 两种性状且比例为1:1,说明F1能够产生两种配子且比例 成为AaBb的白色盘状南瓜与某南瓜”杂交,子代性状表现 为1:l,其遗传因子组成可能为yyRr、Yyr、YYRr或 及其比例如下图所示,则“某南瓜”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 YyRR。 典例剖析 3/8 ☐白色盘状 ☐白色球状 下表是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得到的F:的遗传 写黄色盘状 因子组成,其中部分遗传因子组成并未列出,仅用数字表示。 1/8 四黄色球状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配子 YR Yr yR Yr A.AaBb YR ① ③ YyRR YyRr B.Aabb Yr YYRr YYrr ④ Yyrr C.aaBb yR ② YyRr yyRR yyRr D.aabb 答案B Yr YyRr Yyrr yyRr Yyrr 解析由题图可知,子代中白色:黄色=3:1,说明亲 A.①②③④的性状表现都一样 本都是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均为Aa:盘状:球状=1:1, B.在此表格中,YYRR只出现1次 说明属于测交类型,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BbXbb。所以 C.在此表格中,YyRr共出现4次 “某南瓜”的道传因子组成为Aabb。 随堂训练 1.下列关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现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abb。 3.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这两对遗传因子独立遗传)的水 A.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 稻自交,自交后代中两对遗传因子都是纯合子的个数占总 B.每一对遗传因子的传递都遵循分离定律 数的( C.F,中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相互融合 A.1/8 B.1/4 D.F2中有16种配子组合方式、9种遗传因子组成和4种 C.3/8 D.1/2 性状表现 答案B 答案C 解析AaBb的自交后代有4种性状表现,每一种性状表 解析F1中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是独立的、互不 现中都有1份是纯合子,共占4/16,即1/4。 千扰的,不相融合。 4.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发生于下图中的哪个过程?() 2.父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母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AaBb,其F,不可能出现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AaBh①AB:Ab:aB:b=1:1:1:1②雌,锥配 A.AABb B.Aabb 子随机结合②子代有9种遗传因子组合形式①子代 C.AaBb D.aabb 有4种性状组合 答案D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父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产生的配子的造传 答案A 因子组成为AB、Ab:母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产生 解析自由组合是在个体产生配子时发生的。题图中① 的配子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B、Ab、aB、ab,F,中不可能出! 表示AaBb产生4种数量相等的配子,即决定同一性状的 20
生物学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配人教版 (3)结果及结论 ①F1 经减数分裂产生4种配子,YR∶Yr∶yR∶yr= 1∶1∶1∶1。 ②F1 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YyRr。 ③证实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 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若测交后代有两种性状, 且数量比为1∶1,试分析F1 的遗传因子组成。 提示 由于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配子yr,所以测交后 代的性状及其比例由F1 产生的配子决定。测交后代表现出 两种性状且比例为1∶1,说明F1 能够产生两种配子且比例 为1∶1,其 遗 传 因 子 组 成 可 能 为 yyRr、Yyrr、YYRr或 YyRR。 典例剖析 下表是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得到的F2 的遗传 因子组成,其中部分遗传因子组成并未列出,仅用数字表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配子 YR Yr yR Yr YR ① ③ YyRR YyRr Yr YYRr YYrr ④ Yyrr yR ② YyRr yyRR yyRr Yr YyRr Yyrr yyRr Yyrr A.①②③④的性状表现都一样 B.在此表格中,YYRR只出现1次 C.在此表格中,YyRr共出现4次 D.遗传因子组成出现概率的大小顺序为 ④ > ③> ②>① 答案 D 解析 由 题 表 可 知,① 为 YYRR,② 为 YyRR,③ 为 YYRr,④为 YyRr,性状表现都是双显性个体。YYRR只出 现了1次,YyRr共出现了4次。由题表可知,遗传因子组成 出现概率的大小顺序为④>②=③>①。 学以致用 南瓜所结果实中白色(A)对黄色(a)为显性,盘状(B)对 球状(b)为显性,两对遗传因子独立遗传。若让遗传因子组 成为 AaBb的白色盘状南瓜与“某南瓜”杂交,子代性状表现 及其比例如下图所示,则“某南瓜”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答案 B 解析 由题图可知,子代中白色∶黄色=3∶1,说明亲 本都是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均为 Aa;盘状∶球状=1∶1, 说明属于测交类型,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Bb×bb。所以 “某南瓜”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Aabb。 随堂训练 1.下列关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 B.每一对遗传因子的传递都遵循分离定律 C.F1 中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相互融合 D.F2 中有16种配子组合方式、9种遗传因子组成和4种 性状表现 答案 C 解析 F1 中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是独立的、互不 干扰的,不相融合。 2.父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AABb,母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AaBb,其F1 不可能出现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答案 D 解析 父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AABb,产生的配子的遗传 因子组成为 AB、Ab;母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AaBb,产生 的配子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AB、Ab、aB、ab,F1 中不可能出 现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abb。 3.遗传因子组成为 AaBb(这两对遗传因子独立遗传)的水 稻自交,自交后代中两对遗传因子都是纯合子的个数占总 数的( ) A.1/8 B.1/4 C.3/8 D.1/2 答案 B 解析 AaBb的自交后代有4种性状表现,每一种性状表 现中都有1份是纯合子,共占4/16,即1/4。 4.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发生于下图中的哪个过程? ( ) AaBb ① →AB∶Ab∶aB∶ab=1∶1∶1∶1 ② →雌、雄配 子随机结合 ③ →子代有9种遗传因子组合形式 ④ →子代 有4种性状组合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A 解析 自由组合是在个体产生配子时发生的。题图中① 表示 AaBb产生4种数量相等的配子,即决定同一性状的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