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数据采集系统 第一节野外数据采集 仪器设备的电子化; 记录存储在磁介质或内存里; 数据的编码交换,为后续工作直接提供服务。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对测量产生了革命性 的影响;
第二章 数据采集系统 第一节 野外数据采集 一、传统测量与全站仪(Total Station)测量 仪器设备的电子化; 记录存储在磁介质或内存里; 数据的编码交换,为后续工作直接提供服务。 二、GPS与RS •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对测量产生了革命性 的影响;
GPS系统: 1. NAVSTAR/GPS Navigation Satellite Timing And Ranging/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美国,经方案论证(1974-1978)、系统论证(19791987)、生产试验( 1988-1993),卫星颗数为21+3,卫星轨道面数为6,高度为20220公里。 耗资200亿美圆 2. GLONASS 前苏联,卫星颗数为24+1,1996年1月18日正常运行。 3. NAVSAT 西欧欧洲空间局(ESA)正在筹建
GPS系统: 1. NAVSTAR/GPS Navigation Satellite Timing And Ranging/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美国,经方案论证(1974-1978)、系统论证(1979-1987)、生产试验( 1988-1993),卫星颗数为21+3,卫星轨道面数为6,高度为20220公里。 耗资200亿美圆。 2. GLONASS 前苏联,卫星颗数为24+1,1996年1月18日正常运行。 3. NAVSAT 西欧欧洲空间局(ESA)正在筹建
GPS系统组成 1.GPS工作卫星及其星座 2.地面监控系统 3.GPS信号接受机
GPS系统 组成: 1. GPS工作卫星及其星座 2. 地面监控系统 3. GPS信号接受机
GRS的特点: 1.定位精度高 50公里内106100-500公里1071000公里以上109 2.观测时间短 相对静态定位,20公里内:15-20分钟 快速静态定位,15公里内:1-2分钟 动态相对定位:几秒 3.测站间无需通视 4.可提供三维坐标 GPS水准可满足四等水准精度 5.操作简便 6.全天候作业 7.功能多,应用广 测量、导航、测速、测时
GPS的特点: 1. 定位精度高 50公里内 10-6 100-500公里 10-7 1000公里以上 10-9 2. 观测时间短 相对静态定位,20公里内:15-20分钟 快速静态定位,15公里内:1-2分钟 动态相对定位:几秒 3. 测站间无需通视 4. 可提供三维坐标 GPS水准可满足四等水准精度 5. 操作简便 6. 全天候作业 7. 功能多,应用广 测量、导航、测速、测时
RS( Remote Sensing)对路线综合优化设计提供基础数据的 支撑。 “遥感”一词产生于60年代初期,意思是遥远的感知 目标辐 介质 遥感器 目标信息的 射信息 传输 (收集、传递信息)处理、判释 应用 人工辐射源
• RS(Remote Sensing) 对路线综合优化设计提供基础数据的 支撑。 “遥感”一词产生于60年代初期,意思是遥远的感知。 目标辐 射信息 遥感器 (收集、传递信息) 目标信息的 处理、判释、 应用 介质 传输 人工辐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