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西区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总复习质量调查(一) 语文试卷 第卷(选择题,共33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铭记露马脚蛛丝马迹呼之既来.挥之即去 B.福祉口头禅纸醉金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C.融资惠农卡势不两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D.皎洁紧箍咒不惨边幅有则改之,无则加免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世人_霍金,不仅仅因为他是智慧的化身,更因为他是人生的斗士。 ②人可以抛舍很多,但绝不可能抛合养育自己的土地,失去了对它的_。就失 去了良知 ③近年来,一些剧组喜欢跑到风景秀丽的名胜区进行拍摄,这增加了影片的 风光元素,但_给文物和名胜区的保护工作带来麻烦 A.推祟眷恋一方面/另一方面 B.尊祟眷念固然/也 C.尊崇眷恋固然/也 D.推崇眷念一方面/另一方面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在地震中运生是人本能的反应,作为老师在地震时逃生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不知道 范跑跑”(范美忠老师)为什么在逃生后说出“连亲娘也不救”的话来? B.2009年《考试大纲》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一项前的。“*”去掉了,这表明标点 符号将成为今年高考试题的卷面内容。 C.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 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D.枕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 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4.下列备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培养文明道德风尚,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的重要任务 B.能不能获诺贝尔奖,可以当作检验中国教育科技改制和时代变革的一个试纸或者 个标志。 C.参照《中央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如果央企负责人在考核期内降级, 其绩效年薪将会在其基薪的基础上下调一倍左右
- 1 - 天津市河西区 2008—2009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总复习质量调查(一) 语文试卷 第 I 卷(选择题,共 33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铭记 露马脚 蛛丝马迹 呼之既来.挥之即去 B.福祉 口头禅 纸醉金靡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C.融资 惠农卡 势不两立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D.皎洁 紧箍咒 不惨边幅 有则改之,无则加免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世人 霍金,不仅仅因为他是智慧的化身,更因为他是人生的斗士。 ②人可以抛舍很多,但绝不可能抛合养育自己的土地,失去了对它的 。就失 去了良知。 ③近年来,一些剧组喜欢跑到风景秀丽的名胜区进行拍摄,这 增加了影片的 风光元素,但 给文物和名胜区的保护工作带来麻烦. A.推祟 眷恋 一方面/另一方面 B.尊祟 眷念 固然/也 C.尊崇 眷恋 固然/也 D.推崇 眷念 一方面/另一方面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在地震中运生是人本能的反应,作为老师在地震时逃生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不知道 “范跑跑”(范美忠老师)为什么在逃生后说出“连亲娘也不救”的话来? B.2009 年《考试大纲》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一项前的。“*”去掉了,这表明标点 符号将成为今年高考试题的卷面内容。 C.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 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D.枕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 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4.下列备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培养文明道德风尚,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的重要任务. B.能不能获诺贝尔奖,可以当作检验中国教育科技改制和时代变革的一个试纸或者一 个标志。 C.参照《中央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如果央企负责人在考核期内降级, 其绩效年薪将会在其基薪的基础上下调一倍左右
D.《2007胡润百富榜》在上海发布.共有800位企业家上榜,26岁的广东女子杨惠 妍以1300亿元问鼎中国首富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昭君出塞是我国历史上体现民族友好的重大事件,不仅促成了汉朝与匈奴间较长时期的 和平相处.而且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千百年来,围绕昭君出塞形成了一种独特的 文化现象,不仅在历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直到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昭君作为和平使者出塞以后,汉朝与匈奴之间五十年左右未爆发战争,边疆地区出现了 三民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人民炽盛,牛马布野”的和平景象.昭君生长于长江 峡的香溪.长江文化孕育了她:采居于长安帝都得皇宫,黄河文化熏陶了她:生活与阴山 大漠.草原文化成就了她.长江文化,黄河文化、中原文化的影响汇聚于一身,使昭君文化 带有深刻的多元性、开放性、包容性.王昭君一生的丰富经历使她有幸体会水乡文明、农耕 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锋与磨合、交流与相融,从而成为沟通中国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特殊 载体和象征 昭君文化现象所提示的华夏一统.胡汉一家,合则两利、分则两伤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形 成的深层原因之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对昭君文化所代表的民族团结文化的 研究,就是要提示和弘扬昭君文化的深刻和历史意义,充分发挥这一文化现象所蕴含的现实 意义和社会功能. 昭君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十分丰富,已经超出传统意义上的历史范畴。包含和融入了现实 生活的方方面面.昭君文化现象的本质.是人民对昭君这个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的认可,事 业魅力的赞许,追求毅力的肯定.作为和平使者与民族友好的象征,千百年来.被尊为昭君 墓,如八拜昭君墓、朱堡昭君墓、南部昭君墓、达拉特旗昭君墓等等,常年受到群众祭拜.史 学家们说得好:“我们不必辨其真伪,只要看到这么多地方的老百姓愿意和她同乡,与她 同根、同宗、同亲,就可以看出她在各族人民心中不可替代的崇高地位.*昭君文化所包含 的团结合作、追求完美、坚忍不拔、默默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与中华民族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相一致,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具体体现 为了弘扬昭君文化,提升城市形象,扩大对外交流,在各方面的努力下,从1999年 起.呼和浩特市开始连续举办旨在“弘扬昭君文化,增强民族团蛄,促进经济发展”的面 向世界的“中国一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时至今日.此节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弘扬昭君文化”这一重大课题的提出,顺民 心,合民意,不仅对挖掘民族文化遗产是一大突破,而且更加确定了王昭君的历史地位和 作用.通过弘扬昭君文化.迅速提高了内蒙古自治区的知名度,扩走了内蒙古自治区的对 外影响.昭君文化属于呼和浩特,属于蒙古,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全人类,因为她 所昭示的文化精神符合人类社会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时代主题 5.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昭君文化包括了团结合作、追求完美、坚忍不拔、默默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 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体现 2
- 2 - D. 《2007 胡润百富榜》在上海发布.共有 800 位企业家上榜,26 岁的广东女子杨惠 妍以 1300 亿元问鼎中国首富.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昭君出塞是我国历史上体现民族友好的重大事件,不仅促成了汉朝与匈奴间较长时期的 和平相处.而且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千百年来,围绕昭君出塞形成了一种独特的 文化现象,不仅在历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直到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昭君作为和平使者出塞以后,汉朝与匈奴之间五十年左右未爆发战争,边疆地区出现了 “三民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人民炽盛,牛马布野”的和平景象.昭君生长于长江 三峡的香溪.长江文化孕育了她;采居于长安帝都得皇宫,黄河文化熏陶了她:生活与阴山 大漠.草原文化成就了她.长江文化,黄河文化、中原文化的影响汇聚于一身,使昭君文化 带有深刻的多元性、开放性、包容性.王昭君一生的丰富经历使她有幸体会水乡文明、农耕 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锋与磨合、交流与相融,从而成为沟通中国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特殊 载体和象征. 昭君文化现象所提示的华夏一统.胡汉一家,合则两利、分则两伤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形 成的深层原因之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对昭君文化所代表的民族团结文化的 研究,就是要提示和弘扬昭君文化的深刻和历史意义,充分发挥这一文化现象所蕴含的现实 意义和社会功能. 昭君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十分丰富,已经超出传统意义上的历史范畴。包含和融入了现实 生活的方方面面.昭君文化现象的本质.是人民对昭君这个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的认可,事 业魅力的赞许,追求毅力的肯定.作为和平使者与民族友好的象征,千百年来.被尊为昭君 墓,如八拜昭君墓、朱堡昭君墓、南部昭君墓、达拉特旗昭君墓等等,常年受到群众祭拜.史 学家们说得好: “我们不必辨其真伪,只要看到这么多地方的老百姓愿意和她同乡,与她 同根、同宗、同亲,就可以看出她在各族人民心中不可替代的崇高地位.*昭君文化所包含 的团结合作、追求完美、坚忍不拔、默默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与中华民族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相一致,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具体体现. 为了弘扬昭君文化,提升城市形象,扩大对外交流,在各方面的努力下,从 1999 年 起.呼和浩特市开始连续举办旨在“弘扬昭君文化,增强民族团蛄,促进经济发展”的面 向世界的“中国一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时至今日.此节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弘扬昭君文化”这一重大课题的提出,顺民 心,合民意,不仅对挖掘民族文化遗产是一大突破,而且更加确定了王昭君的历史地位和 作用.通过弘扬昭君文化.迅速提高了内蒙古自治区的知名度,扩走了内蒙古自治区的对 外影响.昭君文化属于呼和浩特,属于蒙古,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全人类,因为她 所昭示的文化精神符合人类社会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时代主题. 5.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昭君文化包括了团结合作、追求完美、坚忍不拔、默默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 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体现
B.昭君文化与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相一致,是中 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体现 C.老百姓愿意和她同乡,与她同根、同宗、向亲.可以看出她在人民心中有着不可替 代的崇高地位 D.昭君文化所代表的民族团结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仍发挥着现实意 义和社会功能 6.下列内容对“昭君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昭君出塞促成了汉朝与匈奴问50年左右未爆发战争,出现了“人民炽盛,牛马布野” 的和平景象 B.昭君文化带有深刻的内涵,体现来水乡文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锋与磨合、 交流与相融 C昭君文化现象所揭示的华夏一统、胡汉一家.合则两利、分则两伤是中华民族凝聚力 形成的深层原因之一。 D.昭君文化现象的本质.是人民对王昭君这个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的认可,事业魅力 的赞许,追求毅力的肯定。 7.下列论述不属于“昭君文化”的影响的一项是() A.王昭君一身汇聚了长江文化、黄河文化、草原文化的影响,昭君文化成为沟通中国 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特殊载体和象征 昭君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十分丰富,已经超出传统意义上的历史范畴,完全融入了现 实生活的方方面面。 C.提出“弘扬昭君文化”课题.顺民心,合民意,不仅对挖掘民族文化遗产是一大突 破,而且更加确定了王昭君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D.昭君文化属于呼和浩特.属于蒙古,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全人类.因为她所 昭示的文化精神符合人类社会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时代主题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晏王旦,字子明,大名莘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及第.迁通判郑州.表请天下建常平 仓,以塞兼并之路.真宗即位,拜中书舍人,帝素贤旦,尝奏事退,目送之曰:“为朕致太 平者,必斯人也。”逾年,以工部侍郎参知政事.契丹犯边,从幸澶州.雍王元份留守东京。 通暴疾,命旦驰还.权留守事.旦曰:“愿宣寇准.臣有所陈.”准至.旦奏曰:“十日之闻 未有捷报。时当如何?”帝默然良久,曰:“立皇太子.”旦既至京,直入禁中,下令甚严, 使人不得传播.及驾还,旦子弟及家人皆迎于郊.忽闻后有驺呵声,惊视之,乃旦也. 宫禁火灾。旦驰入,帝曰:“两朝所积,朕不妄费,一朝殆尽,诚可惜也。”旦对曰:“陛 下富有天下.财帛不足忧.所虑者政令赏罚之不当.臣备位宰府,天灾如此,臣当罢免 继上表待罪.帝乃降诏罪己,许中外封事言得失.后有言荣王宫火所延,非天灾,请置狱劾, 当坐死者百余人.旦独请曰:“始火时,陛下已罪诏天下,臣等皆上章待罪.今反归咎于人, 何以示信?且火虽有迹,宁知非天谴耶?”当坐者皆免
- 3 - B.昭君文化与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相一致,是中 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体现. C.老百姓愿意和她同乡,与她同根、同宗、向亲.可以看出她在人民心中有着不可替 代的崇高地位. D.昭君文化所代表的民族团结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仍发挥着现实意 义和社会功能. 6.下列内容对“昭君文化”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昭君出塞促成了汉朝与匈奴问 50 年左右未爆发战争,出现了“人民炽盛,牛马布野” 的和平景象。 B.昭君文化带有深刻的内涵,体现来水乡文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锋与磨合、 交流与相融。 C 昭君文化现象所揭示的华夏一统、胡汉一家.合则两利、分则两伤是中华民族凝聚力 形成的深层原因之一。 D.昭君文化现象的本质.是人民对王昭君这个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的认可,事业魅力 的赞许,追求毅力的肯定。 7.下列论述不属于“ ....昭君文化”.的影响的一项是( ) A.王昭君一身汇聚了长江文化、黄河文化、草原文化的影响,昭君文化成为沟通中国 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特殊载体和象征. B.昭君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十分丰富,已经超出传统意义上的历史范畴,完全融入了现 实生活的方方面面。 C.提出“弘扬昭君文化”课题.顺民心,合民意,不仅对挖掘民族文化遗产是一大突 破,而且更加确定了王昭君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D.昭君文化属于呼和浩特.属于蒙古,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全人类.因为她所 昭示的文化精神符合人类社会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时代主题.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1 题。 晏王旦,字子明,大名莘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及第.迁通判郑州.表请天下建常平 仓,以塞兼并之路.真宗即位,拜中书舍人, 帝素贤旦,尝奏事退,目送之曰:“为朕致太 平者,必斯人也。”逾年,以工部侍郎参知政事.契丹犯边,从幸澶州.雍王元份留守东京。 通暴疾,命旦驰还.权留守事.旦曰:“愿宣寇准.臣有所陈.”准至.旦奏曰:“十日之闻 未有捷报。时当如何?”帝默然良久,曰:“立皇太子.”旦既至京,直入禁中,下令甚严, 使人不得传播.及驾还,旦子弟及家人皆迎于郊.忽闻后有驺呵声,惊视之,乃旦也. 宫禁火灾。旦驰入.帝曰:“两朝所积,朕不妄费,一朝殆尽,诚可惜也。”旦对曰:“陛 下富有天下.财帛不足忧.所虑者政令赏罚之不当.臣备位宰府,天灾如此,臣当罢免.” 继上表待罪.帝乃降诏罪己,许中外封事言得失.后有言荣王宫火所延,非天灾,请置狱劾, 当坐死者百余人.旦独请曰:“始火时,陛下已罪诏天下,臣等皆上章待罪.今反归咎于人, 何以示信?且火虽有迹,宁知非天谴耶?”当坐者皆免.
天禧初,进位太保.寇准数短旦.旦专称准.一日,帝曰:“朕方以大事托卿,而卿 疾如此.卿万一有不讳,使朕以天下事付之谁乎?。旦曰:"知臣莫若君,惟明主择之 再三问,不对.因曰:“试以卿意言之.”旦强起举笏曰:“以臣之愚,莫如寇准.”帝 曰:“准性刚褊,卿更思其次.”旦曰:“他人,巨所不知也。臣病困,不能久侍.”遂 辞退.后旦没岁余.竞用准为相.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命旦驰还,权留守事 权:暂代官职 B.及驾还,旦子弟及家人皆迎于郊 驾:帝王 C.臣备住宰府 备:满足 D.当坐死者百余人 坐:因犯……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表请天下建常平仓,以塞兼并之路 ②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B(①惊视之,乃旦也. ②候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①所虑者政令赏罚之不当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①且火虽有迹。宁知非天谴耶 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10.下列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王旦深谋远虑的一组是() ①表请天下建常平仓 ②十日之间未有捷报时,当如何 ③所虑者政令,罚之不当 ④且火虽有迹,宁知非天谴耶 ⑤请置狱劾,当坐死者百余人 ⑥寇准数短旦,旦专称准 A.④⑤⑥B.①③⑤C.①②③D.②④⑥ 11.下列各旬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契丹入侵时,王旦先随皇帝到澶州,后派回京城代理雍王处理留守事宜,他严令禁 人传播.直到战争结束,他家里的人还不知道他回了京城,还以为他在前线,专门到郊外迎 接他 B.宫中失火,真宗很痛心两朝积蓄的财物一朝殆尽,王旦则认为财物事小,政令赏罚 不当事大,首先要求罢免自己,使得真宗下诏检讨了自己的错误.后来有人发现不是天灾, 而是人祸,要杀一百多人,王旦说服真宗不要追究
- 4 - 天禧初,进位太保.寇准数短旦.旦专称准.一日,帝曰:“朕方以大事托卿,而卿 疾如此.卿万一有不讳,使朕以天下事付之谁乎?。旦曰:”知臣莫若君,惟明主择之.一 再三问,不对.因曰:“试以卿意言之.”旦强起举笏曰:“以臣之愚,莫如寇准.”帝 曰:“准性刚褊,卿更思其次.”旦曰:“他人,巨所不知也。臣病困,不能久侍.”遂 辞退.后旦没岁余.竞用准为相.,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命旦驰还,权.留守事 权:暂代官职 B.及驾.还,旦子弟及家人皆迎于郊 驾:帝王 C.臣备.住宰府 备:满足 D.当.坐死者百余人 坐:因犯……罪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表请天下建常平仓,以塞兼并之路 ②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B ①惊视之,乃旦也. ②候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C ①所虑者政令赏罚之不当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 ①且火虽有迹。宁知非天谴耶 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10.下列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王旦深谋远虑的一组是( ) ①表请天下建常平仓 ②十日之间未有捷报时,当如何 ③所虑者政令,罚之不当 ④且火虽有迹,宁知非天谴耶 ⑤请置狱劾,当坐死者百余人 ⑥寇准数短旦,旦专称准 A.④⑤⑥ B.①③⑤ C.①②③ D.②④⑥ 11.下列各旬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 一 A.契丹入侵时,王旦先随皇帝到澶州,后派回京城代理雍王处理留守事宜,他严令禁 人传播.直到战争结束,他家里的人还不知道他回了京城,还以为他在前线,专门到郊外迎 接他. B.宫中失火,真宗很痛心两朝积蓄的财物一朝殆尽,王旦则认为财物事小,政令赏罚 不当事大,首先要求罢免自己,使得真宗下诏检讨了自己的错误.后来有人发现不是天灾, 而是人祸,要杀一百多人,王旦说服真宗不要追究.
C.皇帝非常信任王旦,王旦却不愿意干预皇帝时继承人选的安排,并且说了解臣子谁 也比不上国君,请皇上自己选择 D.王旦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寇准专门说他的坏话。他却总是称赞寇准的好处,并且 坚持向皇帝推荐寇准,才使寇准有机会成为一代名相. 第卷非选择题,共117分) 四、120分)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7分) ①帝素贤旦,尝奏事退,目送之曰:“为朕致太平者,必斯人也.*3分) 译文: ②两朝所积,朕不妄费,一朝殆尽.诚可惜也(2分) 译文 ③今反归咎于人,何以示信?(2分) 译文: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 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于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 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于郑国,栋也。栋折榱(cui, 椽子)崩,侨(子产的名)将厌{通‘压’:下同)焉,敢不尽言?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 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 果行此,必有所害.譬如田猎.射御贯邇通“惯”),则能获禽,若未尝登车射御.则败绩厌 覆是惧,何暇思获 13.把文中没有标点的句子用/断开.(3分) 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 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注]①海: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②横笛:笛子 从军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③新声:新的乐曲.④关山:山川关隘。指山川阻隔的故乡 14.两首诗中征人的形象有何不同?在刻画人物的手法上有什么不同?其效果如何?(5分)
- 5 - C.皇帝非常信任王旦,王旦却不愿意干预皇帝时继承人选的安排,并且说了解臣子谁 也比不上国君,请皇上自己选择. D.王旦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寇准专门说他的坏话。他却总是称赞寇准的好处,并且 坚持向皇帝推荐寇准,才使寇准有机会成为一代名相.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117 分) 四、120 分) 1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7 分) ①帝素贤旦,尝奏事退,目送之曰:“为朕致太平者,必斯人也.*(3 分) 译文: ②两朝所积,朕不妄费,一朝殆尽.诚可惜也(2 分) 译文: ③今反归咎于人,何以示信?(2 分) 译文: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 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于产曰: “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 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于郑国,栋也。栋折榱(cui, 椽子)崩,侨(子产的名)将厌(通‘压’:下同)焉,敢不尽言?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 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 果行此,必有所害.譬如田猎.射御贯(通“惯”),则能获禽,若未尝登车射御.则败绩厌 覆是惧,何暇思获?- 13.把文中没有标点的句子用/断开.(3 分) 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 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注]①海: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②横笛:笛子.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③新声:新的乐曲.④关山:山川关隘。指山川阻隔的故乡。 14.两首诗中征人的形象有何不同?在刻画人物的手法上有什么不同?其效果如何?(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