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北区2015届高三总复习质量检测(一)语文 语文 题号一 「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 I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2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 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 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裨将(pi)戕害( qIang)按捺不住(nai)酾酒临江(sh) B.桎梏(k)商榷(que)皓首穷经(ho)怏怏不乐(ying) C.桑梓(zi)摭拾(zhe)喁喁私语(yu)长歌当哭(dang) D.殷红(yan)孝悌(ti)悄无声息(qiao)铩羽而归(sh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提纲喋血谈笑风声察言观色 B.影碟泄密春光融融仗义直言 C.雾霾忸怩一诺千金死心塌地 D.糟粕脉搏再接再厉珠光宝器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因整体拆除会带来粉尘污染等问题,包河区邀请休闲、餐饮企业,将原本的 老旧厂房“变身”城市新型街区。 ②中国梦既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亚洲各国人民的梦想_。中国人民将 在自己圆梦的过程中,推动亚洲各国人民实现自己的美好梦想。 ③导演把身边的事编写成剧本,把发生在各行各业的典型事例地展现在观众眼 前,为群众贡献精彩文艺节目,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④露天音乐会演出效果很难与剧院相比,也有很多优势,如优美的自然环境能 为高雅艺术带来更多的爱好者、向往者。 A.入驻息息相关栩栩如生尽管/然而 B.入住休戚相关活龙活现虽然/但是 C.入住休戚相关栩栩如生尽管/然而 D.入驻息息相关活龙活现虽然/但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京津冀顺风车大联盟”活动不断进行,最近几天加入津城公益顺风车 的市民也越来越多,从12月14日到17日,短短4天时间就有近200多名新成 员加入
天津市河北区 2015 届高三总复习质量检测(一)语文 语 文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第 Ⅰ卷 1 至 6 页,第Ⅱ卷 7 至 12 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 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 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裨将(pí) 戕害(qiānɡ) 按捺不住(nài) 酾酒临江(shī) B.桎梏(kù) 商榷(què) 皓首穷经(hào) 怏怏不乐(yànɡ) C.桑梓(zǐ) 摭拾(zhé) 喁喁私语(yú) 长歌当哭(dànɡ) D.殷红(yān) 孝悌(tì) 悄无声息(qiǎo) 铩羽而归(shā)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提纲 喋血 谈笑风声 察言观色 B.影碟 泄密 春光融融 仗义直言 C.雾霾 忸怩 一诺千金 死心塌地 D.糟粕 脉搏 再接再厉 珠光宝器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因整体拆除会带来粉尘污染等问题,包河区邀请休闲、餐饮企业 ,将原本的 老旧厂房“变身”城市新型街区。 ②中国梦既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亚洲各国人民的梦想 。中国人民将 在自己圆梦的过程中,推动亚洲各国人民实现自己的美好梦想。 ③导演把身边的事编写成剧本,把发生在各行各业的典型事例 地展现在观众眼 前,为群众贡献精彩文艺节目,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④露天音乐会 演出效果很难与剧院相比, 也有很多优势,如优美的自然环境能 为高雅艺术带来更多的爱好者、向往者。 A.入驻 息息相关 栩栩如生 尽管/然而 B.入住 休戚相关 活龙活现 虽然/但是 C.入住 休戚相关 栩栩如生 尽管/然而 D.入驻 息息相关 活龙活现 虽然/但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京津冀顺风车大联盟”活动不断进行,最近几天加入津城公益顺风车 的市民也越来越多,从 12 月 14 日到 17 日,短短 4 天时间就有近 200 多名新成 员加入
B.整治盲道被占,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盲道的监管和维护,建立常态化管理, 完善制度保障。 C.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大幕刚刚落下,官方即公布了徐才厚案件侦办的进展情况 宣布了徐才厚被开除军籍,取消上将军衔的消息。 D.我们必须把消灭盗版现象当作一项长期任务来抓,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盗版 市场繁荣的重要原因是许多软件的售价畸高造成的。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它既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史书 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作者相传为孔子 B.《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 作,与《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 C.鲁迅的《狂人日记》收在短篇小说集《彷徨》中,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 部白话小说,作品鲜明地表现了对愚弱国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D.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著名戏剧家、诗人,代表作有喜剧《仲夏夜 之梦》、《威尼斯商人》和四大悲剧《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奥 赛罗》、《李尔王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古气候研究敲响气候变暖警钟 过去5亿年里,地球高温期一般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时期相吻合,反之 亦然。目前,科学家正研究地球历史上的气候变迁,以预测今后大气中二氧化碳 浓度上升时地球气候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而不仅仅依靠计算机模型的预测。 研究地球历史上的气候变迁可利用各种各样的线索。岩石可以揭示它们形成时期 的环境信息,如许多岩石只能在有液态水的地方才会形成。测量南极冰盖中微气 泡里的二氧化碳含量,能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但可回溯的时间并不 长。要了解更久远时期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必须用间接方法,如建立模型来研 究各种长期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的因素。这些模型能显示数千万年来大气中 二氧化碳平均含量的变化,但是无法提供短期波动的信息。测量植物叶片化石的 气孔密度,也可以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另外,还可以测量浅海贝类 化石中硼、钙的比例,因为这个比例和这些贝类生长时的海洋酸度有关,而海洋 酸度又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相关联。 硏究过去的气候变化能够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气候敏感性。气候敏感性,是指当大 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时的辐射强迫所产生的全球平均温度变化。根据相关 硏究,如果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每增加一倍,地球平均气温 将上升1摄氏度。但是,当地球气候变暖时,很多因素都会跟着一起变化。例如, 气候变暖使大气中包含更多水蒸气,而水蒸气是一种强力的大气保温气体;气候 变暖还会减少积雪和缩小海冰的覆盖范围,这将导致被反射回太空的太阳辐射减 少,从而导致气温进一步升高。 联合国有关机构最近预测:在考虑了这些反馈效应之后,计算机模型得出的气候 敏感性在2~4.5摄氏度之间,最佳估计值为3摄氏度。其实,计算机模型只考 虑了对变暖效应的快速反馈,而那些几十年或几百年之后才会显现的反馈,例如 陆地冰原范围的变化则被忽略了。因此,真正的气候敏感性可能比计算机模型预 测的更高
B.整治盲道被占,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盲道的监管和维护,建立常态化管理, 完善制度保障。 C.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大幕刚刚落下,官方即公布了徐才厚案件侦办的进展情况, 宣布了徐才厚被开除军籍,取消上将军衔的消息。 D.我们必须把消灭盗版现象当作一项长期任务来抓,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盗版 市场繁荣的重要原因是许多软件的售价畸高造成的。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它既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史书, 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作者相传为孔子。 B.《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 作,与《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 C.鲁迅的《狂人日记》收在短篇小说集《彷徨》中,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 部白话小说,作品鲜明地表现了对愚弱国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D.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著名戏剧家、诗人,代表作有喜剧《仲夏夜 之梦》、《威尼斯商人》和四大悲剧《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奥 赛罗》、《李尔王》。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古气候研究敲响气候变暖警钟 过去 5 亿年里,地球高温期一般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时期相吻合,反之 亦然。目前,科学家正研究地球历史上的气候变迁,以预测今后大气中二氧化碳 浓度上升时地球气候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而不仅仅依靠计算机模型的预测。 研究地球历史上的气候变迁可利用各种各样的线索。岩石可以揭示它们形成时期 的环境信息,如许多岩石只能在有液态水的地方才会形成。测量南极冰盖中微气 泡里的二氧化碳含量,能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但可回溯的时间并不 长。要了解更久远时期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必须用间接方法,如建立模型来研 究各种长期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的因素。这些模型能显示数千万年来大气中 二氧化碳平均含量的变化,但是无法提供短期波动的信息。测量植物叶片化石的 气孔密度,也可以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另外,还可以测量浅海贝类 化石中硼、钙的比例,因为这个比例和这些贝类生长时的海洋酸度有关,而海洋 酸度又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相关联。 研究过去的气候变化能够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气候敏感性。气候敏感性,是指当大 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时的辐射强迫所产生的全球平均温度变化。根据相关 研究,如果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每增加一倍,地球平均气温 将上升 1 摄氏度。但是,当地球气候变暖时,很多因素都会跟着一起变化。例如, 气候变暖使大气中包含更多水蒸气,而水蒸气是一种强力的大气保温气体;气候 变暖还会减少积雪和缩小海冰的覆盖范围,这将导致被反射回太空的太阳辐射减 少,从而导致气温进一步升高。 联合国有关机构最近预测:在考虑了这些反馈效应之后,计算机模型得出的气候 敏感性在 2~4.5 摄氏度之间,最佳估计值为 3 摄氏度。其实,计算机模型只考 虑了对变暖效应的快速反馈,而那些几十年或几百年之后才会显现的反馈,例如 陆地冰原范围的变化则被忽略了。因此,真正的气候敏感性可能比计算机模型预 测的更高
由于现有的气候模型无法考虑长期反馈的影响,要获得更确切的气候敏感性,唯 的途径是研究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为了使结果更 准确,科学家研究了和现在相似的上新世早期(约450万年前)的气候,当时大 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约为400ppm(1ppm=百万分之一),仅比现在高一点,但当时 的地球平均气温却比现在高3摄氏度,海平面比现在高25米。而永久冰盖面积 也比现在小。对上新世的研究发现,当时的气候敏感性为二氧化碳浓度每增加 倍,平均气温升高4.5摄氏度 如果现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那么可以预见,短期内地球平均气温会 升高3摄氏度左右,而且在接下去的几百年里,气温还将持续攀升,被全球气候 变暖困扰的人类将面临更大的危机。 6.下列关于“气候敏感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的条件下,气候敏感性越髙表明地球平均气 温上升幅度越大。 B.要获得更确切的气候敏感性,目前只能够硏究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 加对气候的影响 C.联合国有关机构用计算机模型预测气候敏感性时,充分考虑了随着气候变暖 而变化的各种因素。 D.不同时期气候敏感性不完全相同,研究上新世早期气候敏感性对认识今天气 候变暖颇有价值。 7.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地球过去的气候变化中,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必然伴随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上升;反过来,全球平均气温降低则意味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 B.地球平均气温的上升会造成地球积雪的减少和海冰覆盖范围的缩小,这样将 使得来自太空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会导致地球平均气温进一步升高 C.植物叶片气孔的疏密程度与其生长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相关,根据植物 叶片化石的气孔疏密程度,可分析这种植物生长年代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D.对上新世早期的研究发现: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即使幅度不大的上升也 会造成平均气温升高,进而导致海平面上升,从而使永久冰盖面积缩小。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球上有一些岩石是能够在没有液态水的地方形成的。 B.分析南极冰盖微气泡里面的气体能够间接了解数千万年以来的大气成分。 C.测量贝类化石中硼、钙的比例有助于了解特定年代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D.变暖效应的长期反馈使地球气温上升可以持续数百年。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贾谊 [明]李贽° 班固赞曰:“刘向称‘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其论甚美,通达国体,虽古之 伊、管未能远过也。使时见用,功化必盛,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追观孝文 玄默躬行,以移风俗,谊之所陈略施行矣。及欲改定制度,以汉为土德,色上黄, 数用五,及欲试属国,施五饵三表以系单于,其术固以疏矣。谊亦天年早终,虽 不至公卿,未为不遇也。凡所著述五十八篇,掇其切要于事者著于《传》云。 李卓吾曰:班氏文儒耳,只宜依司马氏例以成一代之史,不宜自立论也。立论则 不免搀杂别项经史闻见,反成秽物矣。班氏文才甚美,其于孝武以前人物,尽依
由于现有的气候模型无法考虑长期反馈的影响,要获得更确切的气候敏感性,唯 一的途径是研究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为了使结果更 准确,科学家研究了和现在相似的上新世早期(约 450 万年前)的气候,当时大 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约为 400ppm(1ppm=百万分之一),仅比现在高一点,但当时 的地球平均气温却比现在高 3 摄氏度,海平面比现在高 25 米。而永久冰盖面积 也比现在小。对上新世的研究发现,当时的气候敏感性为二氧化碳浓度每增加一 倍,平均气温升高 4.5 摄氏度。 如果现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那么可以预见,短期内地球平均气温会 升高 3 摄氏度左右,而且在接下去的几百年里,气温还将持续攀升,被全球气候 变暖困扰的人类将面临更大的危机。 6.下列关于“气候敏感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的条件下,气候敏感性越高表明地球平均气 温上升幅度越大。 B.要获得更确切的气候敏感性,目前只能够研究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 加对气候的影响。 C.联合国有关机构用计算机模型预测气候敏感性时,充分考虑了随着气候变暖 而变化的各种因素。 D.不同时期气候敏感性不完全相同,研究上新世早期气候敏感性对认识今天气 候变暖颇有价值。 7.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地球过去的气候变化中,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必然伴随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上升;反过来,全球平均气温降低则意味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 B.地球平均气温的上升会造成地球积雪的减少和海冰覆盖范围的缩小,这样将 使得来自太空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会导致地球平均气温进一步升高。 C.植物叶片气孔的疏密程度与其生长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相关,根据植物 叶片化石的气孔疏密程度,可分析这种植物生长年代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D.对上新世早期的研究发现: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即使幅度不大的上升也 会造成平均气温升高,进而导致海平面上升,从而使永久冰盖面积缩小。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地球上有一些岩石是能够在没有液态水的地方形成的。 B.分析南极冰盖微气泡里面的气体能够间接了解数千万年以来的大气成分。 C.测量贝类化石中硼、钙的比例有助于了解特定年代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D.变暖效应的长期反馈使地球气温上升可以持续数百年。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贾 谊 [明]李贽① 班固赞曰:“刘向称‘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其论甚美,通达国体,虽古之 伊、管未能远过也。使时见用,功化必盛,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追观孝文 玄默躬行,以移风俗,谊之所陈略施行矣。及欲改定制度,以汉为土德,色上黄, 数用五,及欲试属国,施五饵三表以系单于,其术固以疏矣。谊亦天年早终,虽 不至公卿,未为不遇也。凡所著述五十八篇,掇其切要于事者著于《传》云。” 李卓吾曰:班氏文儒耳,只宜依司马氏例以成一代之史,不宜自立论也。立论则 不免搀杂别项经史闻见,反成秽物矣。班氏文才甚美,其于孝武以前人物,尽依
司马氏之旧,又甚有见,但不宜更添论赞于后也。何也?论赞须具旷古双眼,非 区区有文才者所能措也。刘向亦文儒也,然筋骨胜,肝肠胜,人品不同,故见识 亦不同,是儒而自文者也。虽不能超于文之外,然与固远矣。 汉之儒者咸以董仲舒为称首,今观仲舒不计功谋利之云,似矣。而以明灾异 下狱论死,何也?夫欲明灾异,是欲计利而避害也。今既不肯计功谋利矣,而欲 明灾异者何也?既欲明灾异以求免于害,而又谓仁人不计利,谓越无一仁又何 也?所言自相矛盾矣。且夫天下曷尝有不计功谋利之人哉!若不是真实知其有利 益于我,可以成吾之大功,则乌用正义明道为耶?其视贾谊之通达国体,真实切 用何如耶? 班氏何知,知有旧时所闻耳,而欲以贬谊,岂不可笑!董氏章句之儒也,其 腐固宜。虽然,董氏特腐耳,非诈也,直至今日,则为穿窬之盜矣。其未得富贵 也,养吾之声名以要朝廷之富贵,凡可以欺世盗名者,无所不至。其既得富贵也, 复以朝廷之富贵养吾之声名,凡所以临难苟免者,无所不为。岂非真穿窬之人哉! 是又仲舒之罪人,班固之罪人,而亦敢于随声雷同以议贾生。故余因读贾、晁 子经世论策,痛班氏之溺于闻见,敢于论议,遂为歌曰:驷不及舌,慎莫作孽! 通达国体,刘向自别。三表五饵,非疏匪拙。彼何人斯?千里之绝。汉廷诸子, 谊实度越。利不可谋,何其迂阔!何以用之?皤须鹤发。丛容庙廊,冠冕佩玦。 世儒拱手,不知何说 (选自《焚书》卷五) 【注】①李贽,字卓吾,别号宏甫、温陵居士等。明代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家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固赞曰赞:称赞 B.以移风俗移:改变 C.非区区有文才者所能措也措:办到 D.三表五饵,非疏匪拙疏:浅薄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虽不至公卿,未为不遇也/虽世殊事异 B.而以明灾异下狱论死/以勇气闻于诸侯 C.而欲明灾异者何也/而母立于兹 D.痛班氏之溺于闻见/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11.以下各句子中,全都表现欺世盗名的“穿窬之人”的行径的一组是() ①欲明灾异,是欲计利而避害 ②养吾之声名以要朝廷之富贵, ③董氏特腐耳,非诈也 ④复以朝廷之富贵养吾之声名 ⑤凡所以临难苟免者,无所不为 ⑥而亦敢于随声雷同以议贾生 A.①②④B.②③⑤ C.②⑤⑥D.③④⑥ 1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向认为贾谊通晓国家治理之道,如果能得到重用,一定能让国家兴盛,却 被庸臣残害,很让人痛惜 B.李卓吾认为,班固的文章很有文采,他对孝武以前的人物,都按照司马氏的 旧论,很有见解
司马氏之旧,又甚有见,但不宜更添论赞于后也。何也?论赞须具旷古双眼,非 区区有文才者所能措也。刘向亦文儒也,然筋骨胜,肝肠胜,人品不同,故见识 亦不同,是儒而自文者也。虽不能超于文之外,然与固远矣。 汉之儒者咸以董仲舒为称首,今观仲舒不计功谋利之云,似矣。而以明灾异 下狱论死,何也?夫欲明灾异,是欲计利而避害也。今既不肯计功谋利矣,而欲 明灾异者何也?既欲明灾异以求免于害,而又谓仁人不计利,谓越无一仁又何 也?所言自相矛盾矣。且夫天下曷尝有不计功谋利之人哉!若不是真实知其有利 益于我,可以成吾之大功,则乌用正义明道为耶?其视贾谊之通达国体,真实切 用何如耶? 班氏何知,知有旧时所闻耳,而欲以贬谊,岂不可笑!董氏章句之儒也,其 腐固宜。虽然,董氏特腐耳,非诈也,直至今日,则为穿窬之盗矣。其未得富贵 也,养吾之声名以要朝廷之富贵,凡可以欺世盗名者,无所不至。其既得富贵也, 复以朝廷之富贵养吾之声名,凡所以临难苟免者,无所不为。岂非真穿窬之人哉! 是又仲舒之罪人,班固之罪人,而亦敢于随声雷同以议贾生。故余因读贾、晁二 子经世论策,痛班氏之溺于闻见,敢于论议,遂为歌曰:驷不及舌,慎莫作孽! 通达国体,刘向自别。三表五饵,非疏匪拙。彼何人斯?千里之绝。汉廷诸子, 谊实度越。利不可谋,何其迂阔!何以用之?皤须鹤发。从容庙廊,冠冕佩玦。 世儒拱手,不知何说。 (选自《焚书》卷五) 【注】①李贽,字卓吾,别号宏甫、温陵居士等。明代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家。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班固赞曰 赞:称赞 B. 以移风俗 移:改变 C.非区区有文才者所能措也 措:办到 D.三表五饵,非疏匪拙 疏:浅薄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虽不至公卿,未为不遇也/虽世殊事异 B.而以明灾异下狱论死/以勇气闻于诸侯 C. 而欲明灾异者何也/而母立于兹 D.痛班氏之溺于闻见/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11.以下各句子中,全都表现欺世盗名的“穿窬之人”的行径的一组是( ) ①欲明灾异,是欲计利而避害 ②养吾之声名以要朝廷之富贵, ③董氏特腐耳,非诈也 ④复以朝廷之富贵养吾之声名 ⑤凡所以临难苟免者,无所不为 ⑥而亦敢于随声雷同以议贾生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1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向认为贾谊通晓国家治理之道,如果能得到重用,一定能让国家兴盛,却 被庸臣残害,很让人痛惜。 B.李卓吾认为,班固的文章很有文采,他对孝武以前的人物,都按照司马氏的 旧论,很有见解
C.作者认为董仲舒的言行自相矛盾,是寻章摘句的儒生。 D.文章论点明确,赞美了贾谊,也兼评了董仲舒,对班固褒扬,而对刘向贬抑, 认为他不及班固。 第Ⅱ卷 四、(21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若不是真实知其有利益于我,可以成吾之大功,则乌用正义明道为耶?(3分) 译文: (2)虽然,董氏特腐耳,非诈也,直至今日,则为穿窬之盗矣。(3分) 译文 (3)从容庙廊,冠冕佩玦。(2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问题。(8分) 浪淘沙 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宋]陆游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清泪 浥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1)“阳关常恨不堪闻”一句中“阳关”指的是什么?为何“不堪闻”?(2分) (2)“一江离恨恰平分”一句中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简要赏析。(3分) (3)“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3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谨庠序之教,。(《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会桃花之芳园,。(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3)出师未捷身先死,。(杜甫《蜀相》) (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苏轼《定风波》 (5)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 消逝的放学路上 王开岭 “小呀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说我 懒呀,没有学问我无脸见爹娘。” 30年前的儿歌倏然苏醒,当我经过一所小学的时候。 下午4点半,方才还空荡荡的小街,像迅速充胀的救生圈,被各式私车和眼巴巴 的家长塞满了。 开闸了,小人儿鱼贯而出,大人们蜂拥而上。一瞬间,无数的昵称像蝉鸣般绽放, 在空中结成一团热云。这个激动人心的场面,只能用“失物招领”来形容。 就在这时,那首歌突然跃出了记忆,一字不差。我觉得像被什么拍了下肩,它就 在耳畔奏响了。这支叫《读书郎》的儿歌,陪伴了我整个童年和红领巾季节。那
C. 作者认为董仲舒的言行自相矛盾,是寻章摘句的儒生。 D.文章论点明确,赞美了贾谊,也兼评了董仲舒,对班固褒扬,而对刘向贬抑, 认为他不及班固。 第Ⅱ卷 四、(21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⑴若不是真实知其有利益于我,可以成吾之大功,则乌用正义明道为耶?(3 分) 译文: ⑵虽然,董氏特腐耳,非诈也,直至今日,则为穿窬之盗矣。(3 分) 译文: ⑶从容庙廊,冠冕佩玦。(2 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问题。(8 分) 浪淘沙 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宋]陆游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 浥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⑴“阳关常恨不堪闻”一句中“阳关”指的是什么?为何“不堪闻”?(2 分) ⑵“一江离恨恰平分”一句中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简要赏析。(3 分) ⑶“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3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5 分) ⑴谨庠序之教,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⑵会桃花之芳园,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⑶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⑷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⑸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五、(21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20 题。 消逝的放学路上 王开岭 “小呀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说我 懒呀,没有学问我无脸见爹娘。” 30 年前的儿歌倏然苏醒,当我经过一所小学的时候。 下午 4 点半,方才还空荡荡的小街,像迅速充胀的救生圈,被各式私车和眼巴巴 的家长塞满了。 开闸了,小人儿鱼贯而出,大人们蜂拥而上。一瞬间,无数的昵称像蝉鸣般绽放, 在空中结成一团热云。这个激动人心的场面,只能用“失物招领”来形容。 就在这时,那首歌突然跃出了记忆,一字不差。我觉得像被什么拍了下肩,它就 在耳畔奏响了。这支叫《读书郎》的儿歌,陪伴了我整个童年和红领巾季节。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