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混凝土结构设计 课程类别(必徐选修):必修 课程英文名称: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56/4/3.5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0 先课程: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结构力学 后续课程支撑: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土木工程施工、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造与设计、组合结构、工程结构加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授课时间:星期二、四1-2节114周 授课地点:松山湖校区/6C101 授课对象:2019级土木工程3、4班 开课学院: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姓名职称:刘良坤/讲师庞书孟讲师 答聚时间、地点与方式: 1课堂:每次课前、课间及课后,在教室进行现场答疑: 2.课外:每四下午5-6节学生可到12G303进行集中答疑: 3.线上:通过邮件、QQ及(企业)微信等网络通信方式进行个别答疑。 课程考核方式:开卷()闭卷(√)课程论文()其它() 使用教材: 1.《混凝土结构设计》(第4版),沈蒲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教学参考资料: 2.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5.顾祥林,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第1版
1 《混凝土结构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混凝土结构设计 课程类别(必修/选修):必修 课程英文名称: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56/4/3.5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结构力学 后续课程支撑: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土木工程施工、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造与设计、组合结构、工程结构加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授课时间:星期二、四 1-2 节/1-14 周 授课地点:松山湖校区/ 6C-101 授课对象:2019 级土木工程 3、4 班 开课学院: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姓名/职称:刘良坤/讲师 庞书孟/讲师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 1.课堂:每次课前、课间及课后,在教室进行现场答疑; 2.课外:每四下午 5-6 节学生可到 12G303 进行集中答疑; 3.线上:通过邮件、QQ 及(企业)微信等网络通信方式进行个别答疑。 课程考核方式:开卷()闭卷()课程论文()其它() 使用教材: 1.《混凝土结构设计》(第 4 版),沈蒲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年。 教学参考资料: 2.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5.顾祥林,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第 1 版
6.李爱群等,混凝土结构(中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六版。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限选课。主要学习常用混凝土民用与工业房屋结构的方案选择,结构布置,分析模型选取,内力分析与组合,并 能按有关专业规范正确进行结构构件设计和构造处理,掌握整个房屋的结构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开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房屋结构程序, 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其他专业课程结合,使学生初步具备房屋结构设计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结构设计工作奠定良 好的基础。 课程教学目标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课程教学目标 支撑华业要求指标点 华业要求 目标1: 1.了解建筑结构的组成和类型,了解建筑结构设计 的步骤、内容和一般原则:理解建筑结构上的作用与荷 载的定义、荷载分类及其四种代表值:理解建筑结构的 功能要求和极限状态以及建筑结构按近似概率极限状态 1.2掌握土木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能建立 1.工程知识与问题分析:掌握相关数学、自 设计法的思路及其实用设计表达式: 合适的数学模型或力学模型并求解,用于推演、 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应用数 2.了解双向板及其支承梁的受力特点和内力计算方 分析专业工程问题。 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 法:理解单层工业厂房荷载的特点、最不利荷载布置和 1.5能够利用系统的土木工程专业知识,对复杂 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解决土木工程 排架结构的受力特点。熟练掌握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 土木工程问题进行准确识别与建模、分析与设 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计算方法和施工图的绘制:深刻理解塑性铰和连续梁板 计、方案设计与比较。 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概念。 3.掌握排架结构内力计算方法,带吊车单层工业厂 房柱的设计:熟练掌握现浇多层框架的近似计算方法 -分层法、反弯点法和D值法,掌握框架梁、柱的设 2
2 6.李爱群等,混凝土结构(中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六版。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限选课。主要学习常用混凝土民用与工业房屋结构的方案选择,结构布置,分析模型选取,内力分析与组合,并 能按有关专业规范正确进行结构构件设计和构造处理,掌握整个房屋的结构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开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房屋结构程序, 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其他专业课程结合,使学生初步具备房屋结构设计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结构设计工作奠定良 好的基础。 课程教学目标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课程教学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目标 1: 1.了解建筑结构的组成和类型,了解建筑结构设计 的步骤、内容和一般原则;理解建筑结构上的作用与荷 载的定义、荷载分类及其四种代表值;理解建筑结构的 功能要求和极限状态以及建筑结构按近似概率极限状态 设计法的思路及其实用设计表达式; 2.了解双向板及其支承梁的受力特点和内力计算方 法;理解单层工业厂房荷载的特点、最不利荷载布置和 排架结构的受力特点。熟练掌握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 计算方法和施工图的绘制;深刻理解塑性铰和连续梁板 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概念。 3.掌握排架结构内力计算方法,带吊车单层工业厂 房柱的设计;熟练掌握现浇多层框架的近似计算方法 ——分层法、反弯点法和 D 值法,掌握框架梁、柱的设 1.2 掌握土木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能建立 合适的数学模型或力学模型并求解,用于推演、 分析专业工程问题。 1.5 能够利用系统的土木工程专业知识,对复杂 土木工程问题进行准确识别与建模、分析与设 计、方案设计与比较。 1. 工程知识与问题分析:掌握相关数学、自 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应用数 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 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解决土木工程 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计方法。 目标2: 2.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开发)针 1.能够根据规范分析计算结构的荷载及按近似概率极 2.2能够合理利用土木工程专业知识和使用基本 限状态设计法进行分析。 对土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设计工具,对特定土木工程进行结构构件、节点、 设计(开发)满足土木工程特定需求的体系、 2.能够根据单层工业厂房荷载的特点、最不利荷载布置 施工方案设计,使其在功能上满足项目要求,性 结构、构件(节点)或者施工方案,并能够 和排架结构的受力特点对其进行结构设计。 能上满足规范要求。 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 3.能够合理的进行多层框架结构的设计,并正确使用计 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算机专用程序进行结构设计,判断手算的合理性。 目标3: 1.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参与、积极进取、崇尚科学、探究 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思想意识: 62理解并能在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土木工程师 6.职业规范:了解中国国情与粤港澳大湾区 2.在学习结构设计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 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尤其是工程师所肩负的 行业发展现状,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 得到一定的训练,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和总结,逐步形 公众安全与健康的责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专 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 成科学的学习观和方法论。 业规范及标准,并能够在工程实践中自觉履行责 程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做到责任担当、贡 3.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和科学合理的工程思维,培养 任。 献国家、服务社会。 学生土木工程专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养成理论联系实 际、科学严谨、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职业 道德。 理论教学进程表 教学模式 周次 教学主题 授课教师 学时数 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程思政融入点) 教学 支捧课 作业安排 (线上/混 方法 程目标
3 计方法。 目标 2: 1. 能够根据规范分析计算结构的荷载及按近似概率极 限状态设计法进行分析。 2. 能够根据单层工业厂房荷载的特点、最不利荷载布置 和排架结构的受力特点对其进行结构设计。 3. 能够合理的进行多层框架结构的设计,并正确使用计 算机专用程序进行结构设计,判断手算的合理性。 2.2 能够合理利用土木工程专业知识和使用基本 设计工具,对特定土木工程进行结构构件、节点、 施工方案设计,使其在功能上满足项目要求,性 能上满足规范要求。 2.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开发)针 对土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设计(开发)满足土木工程特定需求的体系、 结构、构件(节点)或者施工方案,并能够 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 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目标 3: 1. 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参与、积极进取、崇尚科学、探究 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思想意识; 2. 在学习结构设计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 得到一定的训练,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和总结,逐步形 成科学的学习观和方法论。 3. 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和科学合理的工程思维,培养 学生土木工程专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养成理论联系实 际、科学严谨、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职业 道德。 6.2 理解并能在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土木工程师 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尤其是工程师所肩负的 公众安全与健康的责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专 业规范及标准,并能够在工程实践中自觉履行责 任。 6. 职业规范:了解中国国情与粤港澳大湾区 行业发展现状,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 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 程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做到责任担当、贡 献国家、服务社会。 理论教学进程表 周次 教学主题 授课教师 学时数 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程思政融入点) 教学模式 (线上/混 教学 方法 作业安排 支撑课 程目标
合式/线下 建筑结构的组成和类型,荷载的分与计算:结构设计 方法 重点:建筑结构的组成和类型,荷载的分类,竖向荷 课程思政作业1:要 载,雪荷载,风荷载的计算:结构的功能和可靠度的 求学生每人至少阅 读两篇与混凝土结 概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正常使用极限 构有关的文章或书 1绪论 刘良坤 4 状态设计表达式。 线上 讲授 籍,并针职业精神提 目标3 难点:荷载代表值的概念,荷载效应组合计算和分项 交读后感。主题(职 业精神培养) 系数的取值。 课程思政融入点:介绍混凝土结构的组成与分类,明 确各组成的重要功能,培养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扮演好 自身角色,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 现浇楼盖结构形式,单向板肋梁楼盖的内力分析、计 算、设计 现浇楼盖的 重点:现浇楼盖的结构形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步 结构形式,单 第一次作业:单向板 刘良坤 4 骤:板、次梁、主梁的计算简图:板、次梁、主梁按 线上 讲授 目标2 向板肋梁楼 肋梁楼盖计算 弹性方法进行内力计算。 盖的设计 难点:理解楼盖上荷载的传递路径,各类构件实际支 承条件与计算简图的联系与差异。 内力重分布、塑性铰 单向板肋梁 刘良坤 4 重点: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线上 讲授 目标2 楼盖的设计 难点:望性铰和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概念
4 合式/线下 1 绪论 刘良坤 4 建筑结构的组成和类型,荷载的分与计算;结构设计 方法 重点:建筑结构的组成和类型,荷载的分类,竖向荷 载,雪荷载,风荷载的计算;结构的功能和可靠度的 概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正常使用极限 状态设计表达式。 难点:荷载代表值的概念,荷载效应组合计算和分项 系数的取值。 课程思政融入点:介绍混凝土结构的组成与分类,明 确各组成的重要功能,培养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扮演好 自身角色,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 线上 讲授 课程思政作业 1:要 求学生每人至少阅 读两篇与混凝土结 构有关的文章或书 籍,并针职业精神提 交读后感。主题(职 业精神培养) 目标 3 2 现 浇楼 盖的 结构形式,单 向 板肋 梁楼 盖的设计 刘良坤 4 现浇楼盖结构形式,单向板肋梁楼盖的内力分析、计 算、设计 重点:现浇楼盖的结构形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步 骤;板、次梁、主梁的计算简图;板、次梁、主梁按 弹性方法进行内力计算。 难点:理解楼盖上荷载的传递路径,各类构件实际支 承条件与计算简图的联系与差异。 线上 讲授 第一次作业:单向板 肋梁楼盖计算 目标 2 3 单 向板 肋梁 楼盖的设计 刘良坤 4 内力重分布、塑性铰 重点: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难点:塑性铰和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概念。 线上 讲授 目标 2
单向板、梁的构造及算例 单向板肋梁 刘良坤 重点:单向梁、板配筋的构造要求:单向板肋形楼盖 线上 目标2 楼盖的设计 设计例题。 双向板肋梁 重点: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步骤:按弹性理论计算双 线上 第二次作业:楼盖的 刘良坤 4 讲授 目标1 楼盖设计 向板。 类型及其力学原理 双向板的塑性理论、构造,楼梯的计算与构造 双向板肋梁 第三次作业:楼梯的 重点:按塑性理论计算双向板:双向梁、板配筋的构 楼盖设计、楼 刘良坤 4 线上 讲授 类型及其内力传递 目标1 造要求:楼梯的类型,板式楼梯的计算和构造要求。 梯设计 关系 难点:塑性铰线法求解板弯矩。 单层厂房的 单层厂房结构形式、组成、布置 结构形式、结 > 刘良坤 重点:单层厂房的结构组成与传力路线:单层厂房的 线下 讲授 目标1 构组成和结 结构布置。 构布置 课程思政作业2:要 排架计算的方法 求学生每人至少阅 重点:计算简图,荷载计算:用剪力分配法计算等高 读2篇有关剪力分 8 排架计算 刘良坤 4 排架。 线下 讲授 配法在混凝土结构 目标3 课程思政融入点:介绍剪力分配法,了解剪力与侧移 应用的文章或书籍, 刚度的关系,培养学生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使命感。 并提交感想。主题 (工程责任感) 排架计算:单 排架柱内力组合及吊车梁设计 9 刘良坤 4 线下 第四次作业:排架计 讲授 层厂房柱:吊 目标2 重点:内力组合:排架柱的二阶效应:牛腿:吊车梁。 算
5 4 单 向板 肋梁 楼盖的设计 刘良坤 4 单向板、梁的构造及算例 重点:单向梁、板配筋的构造要求;单向板肋形楼盖 设计例题。 线上 目标 2 5 双 向板 肋梁 楼盖设计 刘良坤 4 重点: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步骤;按弹性理论计算双 向板。 线上 讲授 第 二次作业 :楼盖的 类型及其力学原理 目标 1 6 双 向板 肋梁 楼盖设计 、 楼 梯设计 刘良坤 4 双向板的塑性理论、构造,楼梯的计算与构造 重点:按塑性理论计算双向板;双向梁、板配筋的构 造要求;楼梯的类型,板式楼梯的计算和构造要求。 难点:塑性铰线法求解板弯矩。 线上 讲授 第 三次作业 :楼梯 的 类型及其内力传递 关系 目标 1 7 单 层厂 房的 结构形式、结 构 组成 和结 构布置 刘良坤 4 单层厂房结构形式、组成、布置 重点:单层厂房的结构组成与传力路线;单层厂房的 结构布置。 线下 讲授 目标 1 8 排架计算 刘良坤 4 排架计算的方法 重点:计算简图,荷载计算;用剪力分配法计算等高 排架。 课程思政融入点:介绍剪力分配法 ,了解剪力与侧移 刚度的关系 ,培养学生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使命感。 线下 讲授 课程思政作业 2 : 要 求学生每人至少阅 读 2 篇有关剪力分 配法在混凝土结构 应用的文章或书籍 , 并提交感想 。主题 (工程责任感) 目标 3 9 排架计算;单 层厂房柱;吊 刘良坤 4 排架柱内力组合及吊车梁设计 重点:内力组合;排架柱的二阶效应;牛腿;吊车梁。 线下 讲授 第 四次作业 :排架计 算 目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