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流体力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工程流体力学 课程类别(必修选修):选修 课程英文名称:Engineering Fluid Mechanics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24/2/1.5 其中实验实贱学时:4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 后续课程支撑:基础工程,岩土与地下工程施工 授课时间:星期二1-2节、3-4节/1-12周 授课地点:松山湖校区/6F-306 授课对象:2020级土木工程3、4班:2020级土木工程1、2班 开课学院: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姓名/职称:田管凤/讲师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1.课前、课间及课后在教室现场答疑:2.课外约定时间集中答疑:3.通过微信、优学院平台,实施线上答疑。 课程考核方式:开卷()闭卷()课程论文()其它() 使用教材:《工程流体力学》,禹华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3月第3版 教学参考资料: 1.《工程流体力学》,薛向东、方程冉、王彩虹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年6月. 2.《工程流体力学》,归柯庭、汪军、王秋颖科学出版社,2019年1月第2版. 课程简介: 工程流体力学课是土木工程专业选修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流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流体静力学分析理论、流体动力学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水流 阻力的影响因素及其确定、有压管路的水力计算、量纲分析等。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流体平衡、运动、能量转换的一般规律、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及工作研究奠定必要的力学基础。 课程教学目标及对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课程教学目标 支撑半业要求指标点 单业要求
1 《 工程流体力学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工程流体力学 课程类别(必修/选修):选修 课程英文名称:Engineering Fluid Mechanics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 24/2/1.5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4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 后续课程支撑: 基础工程,岩土与地下工程施工 授课时间: 星期二 1-2 节、3-4 节/1-12 周 授课地点:松山湖校区/6F-306 授课对象: 2020 级土木工程 3、4 班;2020 级土木工程 1、2 班 开课学院: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姓名/职称:田管凤/讲师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1. 课前、课间及课后在教室现场答疑;2. 课外约定时间集中答疑;3. 通过微信、优学院平台,实施线上答疑。 课程考核方式:开卷()闭卷(√)课程论文()其它( ) 使用教材:《工程流体力学》,禹华谦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年 3 月第 3 版. 教学参考资料: 1. 《工程流体力学》,薛向东、方程冉、王彩虹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 年 6 月. 2. 《工程流体力学》,归柯庭、汪军、王秋颖. 科学出版社,2019 年 1 月第 2 版. 课程简介: 工程流体力学课是土木工程专业选修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流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流体静力学分析理论、流体动力学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水流 阻力的影响因素及其确定、有压管路的水力计算、量纲分析等。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流体平衡、运动、能量转换的一般规律、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及工作研究奠定必要的力学基础。 课程教学目标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课程教学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目标1: 1. 工程知识与问题分析:掌握相关数学、自然科 理解流体物理力学性质,掌握流体静力学基本 1.2掌握房屋建筑工程相关力学基础知识,能建 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应用数学、自然 理论:掌握流体运动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和动 立合适的力学模型并求解,用于推演、分析专业 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 量方程的理论原理和应用方法:掌握管道出流的水 工程问题。 过文献研究分析、解决房屋建筑工程领域复杂工 力计算,理解量纲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目标2: 3.3能采用正确的实验方法对构件、节点、材料 3.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 能够应用流体力学实验方法验证流体运动规 等的性能进行测试,正确完成实验数据采集、处 房屋建筑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 律:能够综合掌握流体力学在土木工程专业实际问 理及分析,并能基于房屋建筑工程专业基本原 实验、收集数据、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 题的应用,培养流体力学分析思维,提高分析解决 理,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得出有效结论。 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工程问题的能力。 目标3: 6.2理解并能在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土木工程师 6. 职业规范:了解中国国情与粤港澳大湾区特 理解流体力学与土木工程的关系,培养学生具 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尤其是工程师所肩负的 点,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 有主动学习、探究科学的学习态度,养成理论联系 公众安全与健康的责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专 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行为 实际、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职业道德。 业规范及标准,并能够在工程实践中自觉履行责 规范,做到责任担当、贡献国家、服务社会。 任。 理论散学进程表 周 授课数 学时 散学 次 敦学主题 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程思政融入点) 师 数 模式 教学方法 作业安排 支撑课 程目标 课程思政作业1: 流体力学与土木工程的关系:工程流体力学的研究任 目标3 1 绪论 田管凤 线上 课堂讲授 要求学生每人阅读2篇 务和发展简史(重点)。 流体力学工程实践应用
2 目标 1: 理解流体物理力学性质,掌握流体静力学基本 理论;掌握流体运动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和动 量方程的理论原理和应用方法;掌握管道出流的水 力计算,理解量纲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1.2 掌握房屋建筑工程相关力学基础知识,能建 立合适的力学模型并求解,用于推演、分析专业 工程问题。 1. 工程知识与问题分析:掌握相关数学、自然科 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应用数学、自然 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 过文献研究分析、解决房屋建筑工程领域复杂工 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目标 2: 能够应用流体力学实验方法验证流体运动规 律;能够综合掌握流体力学在土木工程专业实际问 题的应用,培养流体力学分析思维,提高分析解决 工程问题的能力。 3.3 能采用正确的实验方法对构件、节点、材料 等的性能进行测试,正确完成实验数据采集、处 理及分析,并能基于房屋建筑工程专业基本原 理,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得出有效结论。 3.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 房屋建筑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 实验、收集数据、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 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目标 3: 理解流体力学与土木工程的关系,培养学生具 有主动学习、探究科学的学习态度,养成理论联系 实际、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职业道德。 6.2 理解并能在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土木工程师 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尤其是工程师所肩负的 公众安全与健康的责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专 业规范及标准,并能够在工程实践中自觉履行责 任。 6. 职业规范:了解中国国情与粤港澳大湾区特 点,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 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行为 规范,做到责任担当、贡献国家、服务社会。 理论教学进程表 周 次 教学主题 授课教 师 学时 数 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程思政融入点) 教学 模式 教学方法 作业安排 支撑课 程目标 1 绪论 田管凤 1 流体力学与土木工程的关系;工程流体力学的研究任 务和发展简史(重点)。 线上 课堂讲授 课程思政作业 1: 要求学生每人阅读 2 篇 流体力学工程实践应用 目标 3
课程思政融入点:介绍工程流体力学发展简史和应用 文献,选择1篇撰写学 实践,了解国内外研究学者科学贡献,培养学生主动探 习笔记。 究的科学态度和爱国情怀。 1 流体的定义和特征:流体连续介质模型(准点)。 线上 课堂讲授 目标1 流体主要物理性质:作用在流体上的力(重点):重力 流体物理性质 习题作业1: 田管凤 2 作用下静止液体的压强分布:流体静止微分方程(难 线上 课堂讲授 和应力特征 流体物理力学性质 目标1 点)。 液体静力学分 3 田管凤 2 液体相对静止:静止液体作用在平面上的总压力(重 习题作业2: 线上 课堂讲授 目标1 析 点):静止液体作用曲面总压力计算(难点)。 静止液体作用平面压力 描述流体运动的方法、概念和基本方程(重点)。 课程思政作业2: 1 课程思政融入点:介绍流体运动力学模型,与固体运 要求学生分析比较流体 目标3 线上 课堂讲授 流体运动连续 动相关知识点比较分析,培养学生深入学习、认真细 运动和固体运动的异同 4 田管凤 性方程 致、创新思考的力学思维和科学精神。 点,撰写文字说明。 流体运动连续性方程基本理论(滩点):流体运动连续 线上 课堂讲授 目标1 性方程的应用(重点)。 田管凤 伯努利方程的原理及意义(难点):伯努利方程的应用 习题作业3: 5 伯努利方程 线上 课堂讲授 目标1 (重点)。 伯努利方程的应用 动量方程的原理及意义(难点):动量方程的应用( 习题作业4: 6 动量方程 田管凤 线上 课堂讲授 目标2 点)。 动量方程的应用 量纲分析和相 田管凤 2 量纲分析的原理、方法和应用(重点),相似原理(难 线下 课堂讲授 目标1 似原理 点)
3 课程思政融入点:介绍工程流体力学发展简史和应用 实践,了解国内外研究学者科学贡献,培养学生主动探 究的科学态度和爱国情怀。 文献,选择 1 篇撰写学 习笔记。 1 流体的定义和特征;流体连续介质模型(难点)。 线上 课堂讲授 目标 1 2 流体物理性质 和应力特征 田管凤 2 流体主要物理性质;作用在流体上的力(重点);重力 作用下静止液体的压强分布;流体静止微分方程(难 点)。 线上 课堂讲授 习题作业 1: 流体物理力学性质 目标 1 3 液体静力学分 析 田管凤 2 液体相对静止;静止液体作用在平面上的总压力(重 点);静止液体作用曲面总压力计算(难点)。 线上 课堂讲授 习题作业 2: 静止液体作用平面压力 目标 1 4 流体运动连续 性方程 田管凤 1 描述流体运动的方法、概念和基本方程(重点)。 课程思政融入点:介绍流体运动力学模型,与固体运 动相关知识点比较分析,培养学生深入学习、认真细 致、创新思考的力学思维和科学精神。 线上 课堂讲授 课程思政作业 2: 要求学生分析比较流体 运动和固体运动的异同 点,撰写文字说明。 目标 3 1 流体运动连续性方程基本理论(难点);流体运动连续 性方程的应用(重点)。 线上 课堂讲授 目标 1 5 伯努利方程 田管凤 2 伯努利方程的原理及意义(难点);伯努利方程的应用 (重点)。 线上 课堂讲授 习题作业 3: 伯努利方程的应用 目标 1 6 动量方程 田管凤 2 动量方程的原理及意义(难点);动量方程的应用(重 点)。 线上 课堂讲授 习题作业 4: 动量方程的应用 目标 2 7 量纲分析和相 似原理 田管凤 2 量纲分析的原理、方法和应用(重点),相似原理(难 点)。 线下 课堂讲授 目标 1
水头损失的两种形式:粘性流体运动的两种流态(重 习题作业5: 8 沿程水头损失 田管凤 2 线下 课堂讲授 目标1 点):流体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难点)。 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 边界层理论和 田管凤 2 边界层理论(难点):圆管湍流速度分布:沿程损失因 9 线下 目标1 局部水头损失 课堂讲授 数变化规律:局部水头损失计算(重点) 孔口、管嘴和 田管凤 孔口、管嘴出流:短管和长管水力计算(重点):长管 习题作业6: 10 线下 课堂讲授 目标2 有压管道流动 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难点)。 有压管流的水力计算 合计 20 实践散学进程表 周 授课 学 项目 支撑课 次 实验项目名称 教师 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程思政融入点) 时 类型 教学方式 程目标 了解流体运动的能量转化规律,加强对伯努利方程的理解(重点): 虚拟仿真实验, 实验一:伯努利实验 田管凤 验证 目标2 理解伯努利能量方程的物理意义及几何意义(难点)。 一人一组。 11 测定流体的动量修正系数(重点);验证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总流的 虚拟仿真实验, 实验二:动量方程实验 田管凤 验证 目标2 动量方程(难点)。 一人一组。 测定流体雷诺数(重点):管流的流态判别准则理解与应用(难点)。 课程思政融入点:采用雷诺实验演示流体的两种流态,要求学生处 虚拟仿真实验, 实验三:雷诺实验 田管凤 验证 一人一组。 目标2 理实验数据必须坚持实事求实、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理 12 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精神。 实验四:局部水头损失 测量局部水头损失与局部阻力系数的方法(重点):验证圆管局部 虚拟仿真实验, 田管凤 验证 实验 阻力系数公式(难点)。 一人一组。 目标2 合计
4 8 沿程水头损失 田管凤 2 水头损失的两种形式;粘性流体运动的两种流态(重 点);流体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难点)。 线下 课堂讲授 习题作业 5: 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 目标 1 9 边界层理论和 局部水头损失 田管凤 2 边界层理论(难点);圆管湍流速度分布;沿程损失因 数变化规律;局部水头损失计算(重点)。 线下 课堂讲授 目标 1 10 孔口、管嘴和 有压管道流动 田管凤 2 孔口、管嘴出流;短管和长管水力计算(重点);长管 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难点)。 线下 课堂讲授 习题作业 6: 有压管流的水力计算 目标 2 合计 20 实践教学进程表 周 次 实验项目名称 授课 教师 学 时 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程思政融入点) 项目 类型 教学方式 支撑课 程目标 11 实验一:伯努利实验 田管凤 1 了解流体运动的能量转化规律,加强对伯努利方程的理解(重点); 理解伯努利能量方程的物理意义及几何意义(难点)。 验证 虚拟仿真实验, 一人一组。 目标 2 实验二:动量方程实验 田管凤 1 测定流体的动量修正系数(重点);验证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总流的 动量方程(难点)。 验证 虚拟仿真实验, 一人一组。 目标 2 12 实验三:雷诺实验 田管凤 1 测定流体雷诺数(重点);管流的流态判别准则理解与应用(难点)。 课程思政融入点:采用雷诺实验演示流体的两种流态,要求学生处 理实验数据必须坚持实事求实、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理 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精神。 验证 虚拟仿真实验, 一人一组。 目标 2 实验四:局部水头损失 实验 田管凤 1 测量局部水头损失与局部阻力系数的方法(重点);验证圆管局部 阻力系数公式(难点)。 验证 虚拟仿真实验, 一人一组。 目标 2 合计 4
课程考核 评价依据及成绩比例(%) 课程目标 支排毕业要求指标点 权重(%) 作业 实验 期末考试 目标1 1.2 16 0 30 46 目标2 3.3 e 8 30 46 目标3 6.2 8 0 0 8 总计 32 e 60 100 备注:1)根据《东莞理工学院考试管理规定》第十二条规定:旷课3次(或6课时)学生不得参加该课程的期终考核。2)各项考核标准见附件所示。 大纲编写时间:2022年2月22日 系(部)审查意见: 我系(专业)课程委员会已对本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审查,同意执行。 系(部)主任签名: 日期:2022年2月23日 J
5 课程考核 课程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评价依据及成绩比例(%) 权重(%) 作业 实验 期末考试 目标 1 1.2 16 0 30 46 目标 2 3.3 8 8 30 46 目标 3 6.2 8 0 0 8 总计 32 8 60 100 备注:1)根据《东莞理工学院考试管理规定》第十二条规定:旷课 3 次(或 6 课时)学生不得参加该课程的期终考核。2)各项考核标准见附件所示。 大纲编写时间:2022 年 2 月 22 日 系(部)审查意见: 我系(专业)课程委员会已对本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审查,同意执行。 系(部)主任签名: 日期: 2022 年 2 月 2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