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系列讲座》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土木工程专业系列讲座 课程类别(必徐选修):选修 课程英文名称:Lecture Series of Civil Engineering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82/0.5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0 先体课程:无 后续课程支撑:房屋建筑工程概论、道路桥梁与波河工程概论、工程管理概论 授课时间:14周/星期一910节 授课地点:松山湖小区6E206 授课对:2021土木类1~8班 开课学院: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姓名职称:郑愚教授、余烈教授级高工、艾心荧副教授、胡守旺讲师、吴晓伟副教授、李宁副教授 答聚时间、地点与方式:课堂答疑:课前、课间、课后,教室内答疑:线下答疑:每周四下午可前往土木工程、路桥工程、工程管理教研室答疑:线上 答疑:通过微信、电话、邮件等方式答疑。 课程考核方式:开卷()闭卷()课程论文(√)其它() 使用教材:MS帕拉理查米(印度)著.《土木工程概论》(英文版)(原书第3版) 散学参考资料: [1丁大钧、蒋永生编,《土木工程总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03。 2]江见鲸、叶志明编,《土木工程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土木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大土木工程领域相关专业(建筑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建筑学、工程管理等)的学习内容、研究热点、就业方向、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开拓士木工程视野,培养土木工程意识,建立土木工程事业责任心, 激发土木工程热情及学习动力,为后续专业学习与职业生涯规范奠定良好的认知基础。 课程教学目标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课程教学目标 支撑单业要求指标点 单业要求
1 《土木工程专业系列讲座》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土木工程专业系列讲座 课程类别(必修/选修):选修 课程英文名称:Lecture Series of Civil Engineering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8/2/0.5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 无 后续课程支撑:房屋建筑工程概论、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概论、工程管理概论 授课时间: 1-4 周/星期一/9-10 节 授课地点:松山湖小区 6E206 授课对象: 2021 土木类 1~8 班 开课学院: 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姓名/职称: 郑愚教授、余烈教授级高工、艾心荧副教授、胡守旺讲师、吴晓伟副教授、李宁副教授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课堂答疑:课前、课间、课后,教室内答疑;线下答疑:每周四下午可前往土木工程、路桥工程、工程管理教研室答疑;线上 答疑:通过微信、电话、邮件等方式答疑。 课程考核方式:开卷()闭卷()课程论文(√)其它( ) 使用教材:MS 帕拉理查米(印度)著. 《土木工程概论》(英文版)(原书第 3 版) 教学参考资料: [1] 丁大钧、蒋永生编,《土木工程总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03。 [2] 江见鲸、叶志明编,《土木工程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土木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大土木工程领域相关专业(建筑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建筑学、工程管理等)的学习内容、研究热点、就业方向、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开拓土木工程视野,培养土木工程意识,建立土木工程事业责任心, 激发土木工程热情及学习动力,为后续专业学习与职业生涯规范奠定良好的认知基础。 课程教学目标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课程教学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目标1: 5.1依据国家及大湾区土木工程领域的 5.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土木工程相关的背景知识 了解土木工程领域及其相关各学科所涉及的学习及研究 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产业政策和 和标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设计、 内容,应用领域、现状及发展趋势:了解土木工程概貌和 法律法规,能理解土木工程项目方案对 施工、运行)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 基本建设的国情,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环境、 康、安全、法律、文化、环境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 对所从事的土木工程行业领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初步 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的影响,并理解土木工程师应承担的责任。 的理解。 目标2: 6.1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 6.职业规范:了解中国国情与粤港澳大湾区行业发 理解工程伦理的核心理念,了解土木工程师的职业性质和 德与社会责任感、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 展现状,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 责任,在工程实践中能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 知识和健康的心理,了解中国国情与粤 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行为 法规要求。 港澳大湾区特点,爱国奉献。 规范,做到责任担当、贡献国家、服务社会。 目标3: 10.1认识和了解未来社会发展、建筑业 理解土木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专业知识、应用的发展变化与 技术进步及学科交叉融合所带来的职 10.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交叉融合,使其具备自主终身学习的意识与主观能动性。 业挑战,进而具有自主终身学习的意识 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与主观能动性。 理论教学进程表 周 授课散 学时 教学慎式 支撑课 次 教学主题 散学内容(重点、难点、课程思政融入点) 敦学方法 作业安排 师 数 (线上/线下) 程目标 建筑工程专业方 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解读(重点):建筑工程 知识与能力作业& 向学习内容及要 课堂讲授/ 目标一 艾心荧 2 行业发展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重点):建筑 线上 思政作业1:观看记 求、就业方向及 工程行业人才需求、就业方向及职业发展规划制定 互动讨论 录片《超级工程》, 目标二 职业发展规划 (难点) 参与话题讨论:大国
2 目标 1: 了解土木工程领域及其相关各学科所涉及的学习及研究 内容,应用领域、现状及发展趋势;了解土木工程概貌和 基本建设的国情,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所从事的土木工程行业领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初步 的理解。 5.1 依据国家及大湾区土木工程领域的 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产业政策和 法律法规,能理解土木工程项目方案对 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环境、 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5.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土木工程相关的背景知识 和标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设计、 施工、运行)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 康、安全、法律、文化、环境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 的影响,并理解土木工程师应承担的责任。 目标 2: 理解工程伦理的核心理念,了解土木工程师的职业性质和 责任,在工程实践中能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 法规要求。 6.1 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 德与社会责任感、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 知识和健康的心理,了解中国国情与粤 港澳大湾区特点,爱国奉献。 6. 职业规范:了解中国国情与粤港澳大湾区行业发 展现状,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 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行为 规范,做到责任担当、贡献国家、服务社会。 目标 3: 理解土木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专业知识、应用的发展变化与 交叉融合,使其具备自主终身学习的意识与主观能动性。 10.1 认识和了解未来社会发展、建筑业 技术进步及学科交叉融合所带来的职 业挑战,进而具有自主终身学习的意识 与主观能动性。 10.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理论教学进程表 周 次 教学主题 授课教 师 学时 数 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程思政融入点) 教学模式 (线上/线下) 教学方法 作业安排 支撑课 程目标 1 建筑工程专业方 向学习内容及要 求、就业方向及 职业发展规划 艾心荧 2 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解读(重点);建筑工程 行业发展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重点);建筑 工程行业人才需求、就业方向及职业发展规划制定 (难点) 线上 课堂讲授/ 互动讨论 知识与能力作业& 思政作业 1:观看记 录片《超级工程》, 参与话题讨论:大国 目标一 目标二
基建与大国工匠,内 课程思政融入点:通过介绍国内房屋建筑领域重点尖 端工程项目(上海中心大厦),了解房屋建筑工程领 课堂讲授/ 容可以是超级工程 线上 所涉及的尖端技术、 目标三 域的尖端前沿技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大国工 互动讨论 先进人物事迹、专业 匠精神与自主学习意识,增进专业热情及学习兴趣。 认识及感悟等。 知识与能力作业: 调研国内外桥梁建 设发展历程,尤其我 路桥工程专业师资和人才培养方案解读(重点):路 国近年取得辉煌成 课堂讲授/ 胡守旺 桥工程行业人才需求、就业方向及职业发展规划制定 线上 就,完成1篇不少于 互动讨论 (难点) 400字的关于桥梁工 程发展报告,可重点 路桥工程专业方 介绍某一座桥或者 目标一 向学习内容及要 2 某一类桥梁。 目标二 求、就业方向及 职业发展规划 路桥工程专业发展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重 知识与能力作业& 目标三 点):粤港澳大湾区路桥工程行业人才需求、就业方 思政作业2:查阅资 向及职业发展规划制定(难点) 料,参与话题讨论: 课堂讲授/ 余烈 课程思政融入点:通过介绍我国近年特大跨桥梁建设 线上 路桥行业的过去、今 历史性成就,例如港珠澳大桥等,激发学生对路桥专 互动讨论 天和明天,内容可以 业兴趣,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荣誉感、大国工匠情 是典型重大路桥工 怀及自主和终身学习意识,立志为我国桥梁工程领先 程所涉及的尖端技 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术、先进人物事迹、 3
3 课程思政融入点:通过介绍国内房屋建筑领域重点尖 端工程项目(上海中心大厦),了解房屋建筑工程领 域的尖端前沿技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大国工 匠精神与自主学习意识,增进专业热情及学习兴趣。 线上 课堂讲授/ 互动讨论 基建与大国工匠,内 容可以是超级工程 所涉及的尖端技术、 先进人物事迹、专业 认识及感悟等。 目标三 2 路桥工程专业方 向学习内容及要 求、就业方向及 职业发展规划 胡守旺 1 路桥工程专业师资和人才培养方案解读(重点);路 桥工程行业人才需求、就业方向及职业发展规划制定 (难点) 线上 课堂讲授/ 互动讨论 知识与能力作业: 调研国内外桥梁建 设发展历程,尤其我 国近年取得辉煌成 就,完成 1 篇不少于 400 字的关于桥梁工 程发展报告,可重点 介绍某一座桥或者 某一类桥梁。 目标一 目标二 目标三 余烈 1 路桥工程专业发展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重 点);粤港澳大湾区路桥工程行业人才需求、就业方 向及职业发展规划制定(难点) 课程思政融入点:通过介绍我国近年特大跨桥梁建设 历史性成就,例如港珠澳大桥等,激发学生对路桥专 业兴趣,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荣誉感、大国工匠情 怀及自主和终身学习意识,立志为我国桥梁工程领先 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线上 课堂讲授/ 互动讨论 知识与能力作业& 思政作业 2:查阅资 料,参与话题讨论: 路桥行业的过去、今 天和明天,内容可以 是典型重大路桥工 程所涉及的尖端技 术、先进人物事迹
专业认识及感悟等。 工程管理专业方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解读(重点):行业发展 向学习内容及要 吴晓伟 1 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重点):行业人才需求、 知识与能力作业& 求、就业方向及 就业方向及职业发展规划制定(难点) 思政作业3:查阅资 职业发展规划 料,参与话题讨论: 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解读(重点):行业发展现 建筑与工程管理行 目标一 状、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重点):行业人才需求、 课堂讲授/ 业的过去、今天和明 就业方向及职业发展规划制定(难点) 线上 目标二 建筑学专业方向 互动讨论 天,内容可以是典型 课程思政融入点:通过介绍自鲁布革水电站等早期建 学习内容及要 重大工程所涉及的 目标三 李宁 1 筑物的由来,进而深度解读工程管理专业,犹如一颗 求、就业方向及 先进管理技术、先进 融技术与管理于一体的璀璨明珠,指导我国工程建设 职业发展规划 人物事迹、专业认识 取得了一次又一次重大突破,为我国工程建设提供了 及感悟等。 强大助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与自豪感,激发学生 终身学习,为我们建筑工程作出伟大的贡献。 科学研究与升学 目标一 郑愚 2 土木工程领域科学研究热点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研 线上 课堂讲授/ 深造 究生学习特点及方向选择。 互动讨论 目标三 合计 8 课程考核 评价依据及成绩比例(%) 课程目标 支撑半业要求指标点 作业 线上话题讨论 课程论文 目标一 5-1 7 20 30 57
4 专业认识及感悟等。 3 工程管理专业方 向学习内容及要 求、就业方向及 职业发展规划 吴晓伟 1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解读(重点);行业发展 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重点);行业人才需求、 就业方向及职业发展规划制定(难点) 线上 课堂讲授/ 互动讨论 知识与能力作业& 思政作业 3:查阅资 料,参与话题讨论: 建筑与工程管理行 业的过去、今天和明 天,内容可以是典型 重大工程所涉及的 先进管理技术、先进 人物事迹、专业认识 及感悟等。 目标一 目标二 目标三 建筑学专业方向 学 习 内 容 及 要 求、就业方向及 职业发展规划 李宁 1 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解读(重点);行业发展现 状、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重点);行业人才需求、 就业方向及职业发展规划制定(难点) 课程思政融入点:通过介绍自鲁布革水电站等早期建 筑物的由来,进而深度解读工程管理专业,犹如一颗 融技术与管理于一体的璀璨明珠,指导我国工程建设 取得了一次又一次重大突破,为我国工程建设提供了 强大助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与自豪感,激发学生 终身学习,为我们建筑工程作出伟大的贡献。 4 科学研究与升学 深造 郑愚 2 土木工程领域科学研究热点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研 究生学习特点及方向选择。 线上 课堂讲授/ 互动讨论 目标一 目标三 合计 8 课程考核 课程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评价依据及成绩比例(%) 作业 线上话题讨论 课程论文 目标一 5-1 7 20 30 57
目标二 6-1 3 10 20 33 目标三 10-1 0 0 10 10 总计 0 30 60 100 备注:)根据《东壳理工学宽考试管理规定)第土二条规定:旷课3次(或6课时)学生不得参加该课程的期终考核。)各项考核标准见附件所示。 大纲编写时间:2022年2月25日 系(部)审查意见: 我系(专业)课程委员会已对本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审查,同意执行。 系(部)主任签名: 日期:2022年2月25日 备注: J
5 目标二 6-1 3 10 20 33 目标三 10-1 0 0 10 10 总计 10 30 60 100 备注:1)根据《东莞理工学院考试管理规定》第十二条规定:旷课 3 次(或 6 课时)学生不得参加该课程的期终考核。2)各项考核标准见附件所示。 大纲编写时间:2022 年 2 月 25 日 系(部)审查意见: 我系(专业)课程委员会已对本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审查,同意执行。 系(部)主任签名: 日期:2022 年 2 月 25 日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