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篇现代大型油船的结构、设备及安全管理措施1第一章石油与运输.第一节石油的组成及其性质12第二节石油的分类与分级,3第三节石油及其制品的特性.5第四节石油运输概况第二章油船...9第一节概述..9第二节10油船的分类14第三章货油系统第一节货油泵.14第二节18扫舱泵.19第三节喷射泵第四节20自动扫舱系统第五节货油监控系统(CARGOMASTER)简介3135第四章情性气体系统(IGS)35第一节概述.37第二节情气系统(IGC)的构成设备及其作用48第三节安全控制装置.49第四节情性气体系统(IGC)的基本运行(操作)54第五节其它船舶情性气体系统的要求58第五章油船洗舱第一节概述58第二节58洗舱系统.第三节洗舱程序6570第四节洗舱作业的安全防范措施第五节74洗舱作业的实施,第六节80油舱检验.第六章82原油洗舱(COW)82第一节概述.第二节83对原油洗舱(COW)设备和人员的要求第三节84原油洗舱(COW)方法.第四节85卸货和COW计划.87第七章透气系统及油舱除气作业87第一节透气方式及透气系统布置89第二节附属装置92第三节油舱除气.第八章安全管理100第一节100一般安全
目录 第一篇 现代大型油船的结构、设备及安全管理措施 . 1 第一章 石油与运输 . 1 第一节 石油的组成及其性质. 1 第二节 石油的分类与分级. 2 第三节 石油及其制品的特性. 3 第四节 石油运输概况. 5 第二章 油 船 . 9 第一节 概 述. 9 第二节 油船的分类. 10 第三章 货油系统 . 14 第一节 货油泵. 14 第二节 扫舱泵. 18 第三节 喷射泵. 19 第四节 自动扫舱系统. 20 第五节 货油监控系统(CARGO MASTER)简介. 31 第四章 惰性气体系统(IGS) . 35 第一节 概述. 35 第二节 惰气系统(IGC)的构成设备及其作用. 37 第三节 安全控制装置. 48 第四节 惰性气体系统(IGC)的基本运行(操作). 49 第五节 其它船舶惰性气体系统的要求. 54 第五章 油船洗舱 . 58 第一节 概述. 58 第二节 洗舱系统. 58 第三节 洗舱程序. 65 第四节 洗舱作业的安全防范措施. 70 第五节 洗舱作业的实施. 74 第六节 油舱检验. 80 第六章 原油洗舱(COW) . 82 第一节 概述. 82 第二节 对原油洗舱(COW)设备和人员的要求. 83 第三节 原油洗舱(COW)方法. 84 第四节 卸货和 COW 计划. 85 第七章 透气系统及油舱除气作业 . 87 第一节 透气方式及透气系统布置. 87 第二节 附属装置. 89 第三节 油舱除气. 92 第八章 安全管理 . 100 第一节 一般安全. 100
第二节静电灾害及其一般预防101112第三节油船消防116第四节石油毒性与急救.120第二篇现代液化气船舶的结构、设备及安全管理措施120第九章液化气与运输.120第一节液化气体的定义和液化气货品的种类121第二节常见的液化气货品.第三节气体液化的主要方法和液化气船的种类131137第十章液化气体的性质.137第一节液化气体的基本性质.141第二节液化气体的物理性质.第三节液化气体的化学性质146第十一章液化气船的设计及构造原则155第一节液化气船的安全布置与要求.155第二节158液化气船液货舱及货物围护系统.166第三节液化气船的设计原则及结构特点.176第四节液化气船的船舶检验和发证.179第十二章液化气船货物操作设备及附属系统第一节货物管路和阀门179181第二节液货泵.第三节186货物压缩机.第四节191货物加热器和蒸发器第五节情性气体系统.192第六节195压力释放系统.第七节应急切断系统198第十三章201液化气体再液化原理及再液化装置第一节201热力学基础。第二节221液化气体再液化原理.第三节227再液化装置的功用与类型第四节231再液化装置的应用实例及相关设备234第十四章液化天然气船的技术特征和液货舱技术234第一节液化天然气船的技术特征及技术开发重点.第二节237液化天然气船液货舱结构形式.第三节244液化天然气船液货舱绝热技术第十五章251液化气船液货装卸作业第一节251液化气船营运流程.第二节251干燥与惰化第三节驱气.254第四节预冷.255第五节装货.258第六节载货航行.262第七节卸货..265
第二节 静电灾害及其一般预防. 101 第三节 油船消防. 112 第四节 石油毒性与急救. 116 第二篇 现代液化气船舶的结构、设备及安全管理措施 . 120 第九章 液化气与运输 . 120 第一节 液化气体的定义和液化气货品的种类. 120 第二节 常见的液化气货品. 121 第三节 气体液化的主要方法和液化气船的种类. 131 第十章 液化气体的性质 . 137 第一节 液化气体的基本性质. 137 第二节 液化气体的物理性质. 141 第三节 液化气体的化学性质. 146 第十一章 液化气船的设计及构造原则 . 155 第一节 液化气船的安全布置与要求. 155 第二节 液化气船液货舱及货物围护系统. 158 第三节 液化气船的设计原则及结构特点. 166 第四节 液化气船的船舶检验和发证. 176 第十二章 液化气船货物操作设备及附属系统 . 179 第一节 货物管路和阀门. 179 第二节 液货泵. 181 第三节 货物压缩机. 186 第四节 货物加热器和蒸发器. 191 第五节 惰性气体系统. 192 第六节 压力释放系统. 195 第七节 应急切断系统. 198 第十三章 液化气体再液化原理及再液化装置 . 201 第一节 热力学基础. 201 第二节 液化气体再液化原理. 221 第三节 再液化装置的功用与类型. 227 第四节 再液化装置的应用实例及相关设备. 231 第十四章 液化天然气船的技术特征和液货舱技术 . 234 第一节 液化天然气船的技术特征及技术开发重点. 234 第二节 液化天然气船液货舱结构形式. 237 第三节 液化天然气船液货舱绝热技术. 244 第十五章 液化气船液货装卸作业 . 251 第一节 液化气船营运流程. 251 第二节 干燥与惰化. 251 第三节 驱气. 254 第四节 预冷. 255 第五节 装货. 258 第六节 载货航行. 262 第七节 卸 货. 265
272第八节液货舱换装货品.275第九节液货舱检修前的准备工作278第十六章液化气船的安全管理278第一节液化气船的应变部署和应急程序.第二节液化气船船岸安全管理..287293第三节液化气船“船岸安全检查表”第四节液化气船的港口国监督.298312参考文献
第八节 液货舱换装货品. 272 第九节 液货舱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275 第十六章 液化气船的安全管理 . 278 第一节 液化气船的应变部署和应急程序. 278 第二节 液化气船船岸安全管理. 287 第三节 液化气船“船岸安全检查表”. 293 第四节 液化气船的港口国监督. 298 参考文献 . 312
第一篇现代大型油船的结构、设备及安全管理措施第一章石油与运输第一节石油的组成及其性质由于地壳的变迁,古代动、植物的遗体便被压在地层深处,在缺氧、高温和高压的条件下,逐渐变化成石油。通常把开采出来的未经加工的石油叫做原油,因而也把原油称作石油,原油的颜色一般为褐色或黑色,在其凝点以上为粘稠液体,在其凝点以下则呈膏状物或固体。它有着特殊的气味,密度远远小于1,比水轻,不溶解于水,能燃烧。原油经炼制后的产品叫做石油制品。原油的主要成分是由碳和氢两种元素(共占组成石油元素的96%99%)组成的碳氢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简称烃,它是石油加工利用的主要对象。石油中还含有硫、氮、氧等元素,其含量虽只有1%~3%,但他们与碳氢形成的硫化物、氮化物、氧化物和胶质、沥青等非烃化合物的含量常达10%~20%,它们是石油产品中的不良成份,须在精制过程中尽量除去,此外,石油中还会有微量的氯、碘、砷、磷、钟、钠、铁、镍等元素,对石油制品影响不大。石油中的烃类按其结构的不同,大体分为烧烃(甲烧、乙烷、丙烧)、环烷烃、芳香烃和不饱和烃等类。不同烃类对各种石油产品的影响各不相同。总之,石油是由各种烃类和非烃类化合物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根据石油中的碳含量和主要烃类成分的不同,大体上可分为低硫、含硫和高硫的石腊基石油、环烷基石油和中间基石油三种。石腊基石油含烷烃较多;环烷基石油含环烷烃、芳香经较多:中间基石油介于两者之间。我国大庆原油属于低硫一一石腊基石油。这种原油硫含量低,含腊量高,凝点高,能生产出优质的灯用煤油、柴油、溶剂油、润滑油和商品石腊。直馏汽油馏分的感铅性好,每kg汽油加入1.3g四乙基铅后,辛烷值可提高20个单位以上。辽河原油的硫含量低,轻质馏分多,属低硫中间一一石腊基石油,是一种质量较好的原油,其汽油馏分辛烷值高达62%。渣油经氧化后可制取石油建筑沥青。胜利原油硫质含量高(1.9%),密度大(0.91左右),含腊量高(15%一21%),属含硫一一中间基石油。印度尼西亚的米纳斯原油则属低硫一一石腊基石油,类似于大庆原油,其倾点超过30℃,在常温下呈固体状态。几种国产原油的主要性质见表1-11
1 第一篇 现代大型油船的结构、设备及安全管理措施 第一章 石油与运输 第一节 石油的组成及其性质 由于地壳的变迁,古代动、植物的遗体便被压在地层深处,在缺氧、高温和高 压的条件下,逐渐变化成石油。通常把开采出来的未经加工的石油叫做原油,因而 也把原油称作石油,原油的颜色一般为褐色或黑色,在其凝点以上为粘稠液体,在 其凝点以下则呈膏状物或固体。它有着特殊的气味,密度远远小于 1,比水轻,不 溶解于水,能燃烧。原油经炼制后的产品叫做石油制品。 原油的主要成分是由碳和氢两种元素(共占组成石油元素的 96%~99%)组成 的碳氢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简称烃,它是石油加工利用的主要对象。石油中还含有 硫、氮、氧等元素,其含量虽只有 1%~3%,但他们与碳氢形成的硫化物、氮化物、 氧化物和胶质、沥青等非烃化合物的含量常达 10%~20%,它们是石油产品中的不 良成份,须在精制过程中尽量除去,此外,石油中还会有微量的氯、碘、砷、磷、 钾、钠、铁、镍等元素,对石油制品影响不大。 石油中的烃类按其结构的不同,大体分为烷烃(甲烷、乙烷、丙烷)、环烷烃、 芳香烃和不饱和烃等类。不同烃类对各种石油产品的影响各不相同。 总之,石油是由各种烃类和非烃类化合物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根据石油中的 碳含量和主要烃类成分的不同,大体上可分为低硫、含硫和高硫的石腊基石油、环 烷基石油和中间基石油三种。石腊基石油含烷烃较多;环烷基石油含环烷烃、芳香 烃较多;中间基石油介于两者之间。 我国大庆原油属于低硫——石腊基石油。这种原油硫含量低,含腊量高,凝点 高,能生产出优质的灯用煤油、柴油、溶剂油、润滑油和商品石腊。直馏汽油馏分 的感铅性好,每 kg 汽油加入 1.3g 四乙基铅后,辛烷值可提高 20 个单位以上。 辽河原油的硫含量低,轻质馏分多,属低硫中间——石腊基石油,是一种质量 较好的原油,其汽油馏分辛烷值高达 62%。渣油经氧化后可制取石油建筑沥青。 胜利原油硫质含量高(1.9%),密度大(0.91 左右),含腊量高(15%—21%), 属含硫——中间基石油。 印度尼西亚的米纳斯原油则属低硫——石腊基石油,类似于大庆原油,其倾点 超过 30℃,在常温下呈固体状态。 几种国产原油的主要性质见表 1-1
表 1-1几种国产原油的主要性质性质原大庆胜利辽河油名密度,g/cm,20℃0. 8610.90050.8662运动粘度,厘池,50℃23. 8583. 369.05凝点,℃312817含腊量,%吸附法25. 7614. 6含腊量,%蒸馏法......13. 5......沥青质,%5. 10. 120. 17硅胶胶质,%17. 9623. 214. 4残碳,%2. 996. 43. 591. 06. 0水分,%0.833444闪点(开口),℃23(开口)低硫石腊基含硫中间基低硫中间一石腊基第二节石油的分类与分级一、石油的分类石油有两大类,即原油及其制品一一成品油。1.原油原油可分为酸性原油,添加原油和特殊原油。酸性原油一—含硫化氢量超过10μ(10ppm)的原油。添加原油一一掺进石油气或其它烃类液体的原油。特殊原油一一从运输装卸的意义出发,异于普通原油的原油,如高挥发原油高流动点原油和高粘度原油等。2.成品油(石油制品)成品油,通常也分为两大类,即白油和黑油。白油也称清油(CLAENOIL)。白油包括汽油,透平油,煤油,溶剂油和石脑油以及轻柴油(GASOIL),润滑油等化工产品。黑油包括燃料油、船用柴油、渣油和沥青等。除石油类外,油船载运的还有动、植物油。(动、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各种高级脂肪酸的混合甘油脂)。常温下为固体或半固体的动、植物油习惯上叫做脂肪。液态油类又可根据它们在空气中能否干燥的情况分为:干性油、半干性油和非干性油三种。动植物油都能燃烧,但其燃点都较高,而且不易挥发,因此,运输中比较安全,故多属于普通货。在运输干性油时应注意容器的密封,否则容易被空气氧化而硬化变质。二、石油的分级2
2 几种国产原油的主要性质 表 1-1 性质 原 油名 大 庆 胜 利 辽 河 密度,g /cm,20℃ 0.861 0.9005 0.8662 运动粘度,厘沲,50℃ 23.85 83.36 9.05 凝点,℃ 31 28 17 含腊量,% 吸附法 25.76 14.6 . 含腊量,% 蒸馏法 . . 13.5 沥青质,% 0.12 5.1 0.17 硅胶胶质,% 17.96 23.2 14.4 残碳,% 2.99 6.4 3.59 水分,% 0.83 1.0 6.0 闪点(开口),℃ 34 44 23(开口) 低硫石腊基 含硫中间基 低硫中间—石腊 基 第二节 石油的分类与分级 一、石油的分类 石油有两大类,即原油及其制品——成品油。 1.原油 原油可分为酸性原油,添加原油和特殊原油。 酸性原油——含硫化氢量超过 10μ(10ppm)的原油。 添加原油——掺进石油气或其它烃类液体的原油。 特殊原油——从运输装卸的意义出发,异于普通原油的原油,如高挥发原油, 高流动点原油和高粘度原油等。 2.成品油(石油制品) 成品油,通常也分为两大类,即白油和黑油。白油也称清油(CLAEN OIL)。 白油包括汽油,透平油,煤油,溶剂油和石脑油以及轻柴油(GAS OIL),润滑 油等化工产品。黑油包括燃料油、船用柴油、渣油和沥青等。 除石油类外,油船载运的还有动、植物油。(动、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各种高 级脂肪酸的混合甘油脂)。常温下为固体或半固体的动、植物油习惯上叫做脂肪。 液态油类又可根据它们在空气中能否干燥的情况分为:干性油、半干性油和非干性 油三种。动植物油都能燃烧,但其燃点都较高,而且不易挥发,因此,运输中比较 安全,故多属于普通货。在运输干性油时应注意容器的密封,否则容易被空气氧化 而硬化变质。 二、石油的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