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得分,但可根据其女儿和其他雌性亲属的评分来对其进行间接评定。 4个特征性状得分的计算公式分别是: 般外貌=0.2(体高+后肢侧望+蹄角度)+0.1(强壮度+体深+尻角度) 乳用特征=0.3棱角清秀度+0.2(尻长+尻宽)+0.1(后肢侧望+蹄角度+后房宽 度) 体躯容量=0.2(体髙+强壮度+体深+尻宽度)+0.1(尻长+尻宽) 泌乳系统=0.2(前房附着+后房高度+乳房深度)+0.1(悬垂形状+乳头后望) 最后将各特征性状得分再加权合并为体型整体得分,各特征性状的加权值为 匚部位 公牛 公牛 母牛 般外貌0.45 0.30 体躯0.25 0.20 乳用特征|0.30 0.20 泌乳器官 0.30 各部位的等级分和整体等级分都可按其得分将其划分为等级:E(优秀):90分以 上:V(优良):85~89分;G+(较好):80~84分;G(好):75~79分;F(中): 65~74分;P(差):64分以下。 用等级分的计算各个性状、各特征性状和整体的育种值。对于公牛一般还要将这 些育种值进行标准化,再绘制出横柱形图。注意公牛虽然其本身并无泌乳器官,但可 通过其女儿和其他雌性亲属的信息获得其泌乳器官的育种值 第八节记录系统 性能测定结果的记录是性能测定工作的最后环节,完整、统一和规范化的记录系 统对于保证测定结果的有效利用是必不可少的。杂乱无章的记录仅仅是文字和数据的 堆积,不仅不便于整理利用,而且也容易丢失 性能测定的记录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临时性记录,一类是永久性记录。前者是指 在测定现场对测定结果所做的记录,后者是要长期保存的记录。临时性记录一般要在 经过一定处理后转为永久性记录,供育种分析利用 二、系谱记录 作为一头种畜或后选种畜,要求要有尽可能完整的系谱记录。所谓系谱就是一个 个体的父母亲及其祖先的编号,如果有一个完整的育种资料数据库管理系统,实际上 只要准确记录了个体和其父、母亲编号,就可以非常方便地追溯出它的所有祖先,但 为了管理的方便仍需要制作出种畜的系谱卡片。目前系谱卡主要以横式系谱表示 祖父祖父父亲 祖母母亲 /超母祖母父亲 祖母母亲 种畜个体 外超女外祖父父亲 外祖父母亲 母 外祖母外祖母父亲 外祖母母亲 三、临时性记录 临时性记录有2种记录方式
16 系统得分,但可根据其女儿和其他雌性亲属的评分来对其进行间接评定。 4 个特征性状得分的计算公式分别是: 一般外貌 = 0.2(体高+后肢侧望+蹄角度)+ 0.1(强壮度+体深+尻角度) 乳用特征 = 0.3 棱角清秀度+0.2(尻长+尻宽)+ 0.1(后肢侧望+蹄角度+后房宽 度) 体躯容量 = 0.2(体高+强壮度+体深+尻宽度)+ 0.1(尻长+尻宽) 泌乳系统 = 0.2(前房附着+后房高度+乳房深度)+ 0.1(悬垂形状+乳头后望) 最后将各特征性状得分再加权合并为体型整体得分,各特征性状的加权值为: 部位 公牛 母牛 部位 公牛 母牛 一般外貌 乳用特征 0. 45 0. 30 0. 30 0. 20 体 躯 泌乳器官 0. 25 0. 20 0. 30 各部位的等级分和整体等级分都可按其得分将其划分为等级:E(优秀):90 分以 上;V(优良):85~89 分;G+(较好):80~84 分;G(好):75~79 分;F(中): 65~74 分;P(差):64 分以下。 用等级分的计算各个性状、各特征性状和整体的育种值。对于公牛一般还要将这 些育种值进行标准化,再绘制出横柱形图。注意公牛虽然其本身并无泌乳器官,但可 通过其女儿和其他雌性亲属的信息获得其泌乳器官的育种值。 第八节 记录系统 性能测定结果的记录是性能测定工作的最后环节,完整、统一和规范化的记录系 统对于保证测定结果的有效利用是必不可少的。杂乱无章的记录仅仅是文字和数据的 堆积,不仅不便于整理利用,而且也容易丢失。 性能测定的记录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临时性记录,一类是永久性记录。前者是指 在测定现场对测定结果所做的记录,后者是要长期保存的记录。临时性记录一般要在 经过一定处理后转为永久性记录,供育种分析利用。 二、系谱记录 作为一头种畜或后选种畜,要求要有尽可能完整的系谱记录。所谓系谱就是一个 个体的父母亲及其祖先的编号,如果有一个完整的育种资料数据库管理系统,实际上 只要准确记录了个体和其父、母亲编号,就可以非常方便地追溯出它的所有祖先,但 为了管理的方便仍需要制作出种畜的系谱卡片。目前系谱卡主要以横式系谱表示: 种畜个体 外祖母母亲 外祖母父亲 外祖母 外祖父母亲 外祖父父亲 外祖父 母 祖母母亲 祖母父亲 祖母 祖母母亲 祖父父亲 祖父 父 三、临时性记录 临时性记录有 2 种记录方式:
1.手工记录也就是将测定结果记录在纸上,但要根据育种方案事先设计好各 种统一的规范化的记录表格,将测定结果直接填入表格中。这样,一可提高工作效率, 二可减少漏记、错记等现象的发生的可能性,三是便于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这是一 种传统的记录方式。 2.自动记录这是一种随着计算机信息科学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记录方 式,这种记录方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很常见了,如图书馆中对图书的借还登记, 超级市场中商品岀售的登记和价格核算等等。近年来,这种记录方式在家畜的生产管 理和性能测定中也逐渐开始应用。自动记录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避免由于手工操作 所容易出现的错误,而且可以直接传输到计算机中转为永久性记录。记录系统一般由 计算机,佩带在动物个体身上或固定在个体笼位上的含有个体标号的电子标记(如磁 卡、条形码、脉冲转发器等),该电子标记的阅读器和计算机软件组成。下面介绍几 种目前已在使用的自动记录系统 (1)蛋鸡个体产蛋数无纸记录系统这种记录系统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已出 现,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家禽研究室于1991年也研制出了一种蛋鸡个体产蛋 数无纸记录系统。该系统由一台便携式电脑(又称掌上型电脑),固定在鸡舍内个体 笼位上的条形码,一个笔型光电扫描器(又称光笔)和相应的计算机软件组成。光笔 与便携式电脑相连,用光笔扫描条形码将个体代码读入,再输入该鸡的当日产蛋情况 (数量、正常或破软蛋),该便携式电脑可储存4800只鸡1周的产蛋数据;然后将便 携式电脑与计算机相连,通过专门的软件,即可将便携式电脑中储存的数据转到计算 机中,成为永久性记录。 (2)鸡个体耗料量自动测定系统个体耗料量是一项比较难测定的性能指标 手工测定费时费力,容易出现误差,尤其在一笼饲养数只鸡时,几乎不可能测定个体 的耗料量。法国科学家 Picard等硏制岀了一种个体耗料量自动测定装置,它可在完 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测定出同一笼内各只鸡的实际耗料量。该装置是在笼外安装 个带有电子称的专用食槽,电子称通过多通道卡与计算机相连,由计算机以0.167s 的时间间隔连续测定每个食槽的重量变化,在每只鸡身上都固定有一个电子脉冲转发 器(雏鸡固定在头前方,成年鸡埋在鸡冠内),在食槽上装有电子脉冲接收天线, 鸡将头伸出笼外到食槽中采食时,接收天线就可以接收到由电子脉冲转发器发出的表 明该几、鸡个体编号的信号,这一信号由解码器处理后,通过多通道卡传输到计算机, 在计算机内,通过专用软件对所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就可获得每只鸡的采食次数、 时间、采食量等数据 (3)奶牛产奶量测定系统这一系统是在每头泌乳牛的脖子上套一个含有个体 号码信息的磁卡,在挤奶器上装一个磁卡感应器和电子计量器,它们从磁卡上读到的 信息和泌乳量的信息传到计算机中,再经过特定软件的处理,就可得到奶牛产奶量的 记录。 类似的自动测定系统还可用在个体体重的测定、猪和牛采食量的测定、蛋品质的 测定、羊毛品质的测定等等。总体来说,这种自动测定系统由于成本相对较高,在家 畜育种中尚未大规模使用。 四、永久性记录 无论是在手工记录还是自动记录所得的临时性记录都要经过处理,将需要长期保 存的信息转成永久性记录长期保存,供育种分析和经营管理利用。保存的期限在不同 的畜种中有不同的要求,世代间隔长的畜种要求保存的期限就要长一些。对于遗传噢 和遗传参数估计来说,一般要求至少保存上溯5个世代的记录,这就要求不仅要保存
17 1. 手工记录 也就是将测定结果记录在纸上,但要根据育种方案事先设计好各 种统一的规范化的记录表格,将测定结果直接填入表格中。这样,一可提高工作效率, 二可减少漏记、错记等现象的发生的可能性,三是便于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这是一 种传统的记录方式。 2. 自动记录 这是一种随着计算机信息科学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记录方 式,这种记录方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很常见了,如图书馆中对图书的借还登记, 超级市场中商品出售的登记和价格核算等等。近年来,这种记录方式在家畜的生产管 理和性能测定中也逐渐开始应用。自动记录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避免由于手工操作 所容易出现的错误,而且可以直接传输到计算机中转为永久性记录。记录系统一般由 计算机,佩带在动物个体身上或固定在个体笼位上的含有个体标号的电子标记(如磁 卡、条形码、脉冲转发器等),该电子标记的阅读器和计算机软件组成。下面介绍几 种目前已在使用的自动记录系统。 ⑴ 蛋鸡个体产蛋数无纸记录系统 这种记录系统在 20 世纪 70 年代末就已出 现,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家禽研究室于 1991 年也研制出了一种蛋鸡个体产蛋 数无纸记录系统。该系统由一台便携式电脑(又称掌上型电脑),固定在鸡舍内个体 笼位上的条形码,一个笔型光电扫描器(又称光笔)和相应的计算机软件组成。光笔 与便携式电脑相连,用光笔扫描条形码将个体代码读入,再输入该鸡的当日产蛋情况 (数量、正常或破软蛋),该便携式电脑可储存 4800 只鸡 1 周的产蛋数据;然后将便 携式电脑与计算机相连,通过专门的软件,即可将便携式电脑中储存的数据转到计算 机中,成为永久性记录。 ⑵ 鸡个体耗料量自动测定系统 个体耗料量是一项比较难测定的性能指标, 手工测定费时费力,容易出现误差,尤其在一笼饲养数只鸡时,几乎不可能测定个体 的耗料量。法国科学家 Picard 等研制出了一种个体耗料量自动测定装置,它可在完 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测定出同一笼内各只鸡的实际耗料量。该装置是在笼外安装一 个带有电子称的专用食槽,电子称通过多通道卡与计算机相连,由计算机以 0.167s 的时间间隔连续测定每个食槽的重量变化,在每只鸡身上都固定有一个电子脉冲转发 器(雏鸡固定在头前方,成年鸡埋在鸡冠内),在食槽上装有电子脉冲接收天线,当 鸡将头伸出笼外到食槽中采食时,接收天线就可以接收到由电子脉冲转发器发出的表 明该几、鸡个体编号的信号,这一信号由解码器处理后,通过多通道卡传输到计算机, 在计算机内,通过专用软件对所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就可获得每只鸡的采食次数、 时间、采食量等数据。 ⑶ 奶牛产奶量测定系统 这一系统是在每头泌乳牛的脖子上套一个含有个体 号码信息的磁卡,在挤奶器上装一个磁卡感应器和电子计量器,它们从磁卡上读到的 信息和泌乳量的信息传到计算机中,再经过特定软件的处理,就可得到奶牛产奶量的 记录。 类似的自动测定系统还可用在个体体重的测定、猪和牛采食量的测定、蛋品质的 测定、羊毛品质的测定等等。总体来说,这种自动测定系统由于成本相对较高,在家 畜育种中尚未大规模使用。 四、永久性记录 无论是在手工记录还是自动记录所得的临时性记录都要经过处理,将需要长期保 存的信息转成永久性记录长期保存,供育种分析和经营管理利用。保存的期限在不同 的畜种中有不同的要求,世代间隔长的畜种要求保存的期限就要长一些。对于遗传噢 和遗传参数估计来说,一般要求至少保存上溯 5 个世代的记录,这就要求不仅要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