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遗传学 教学课题 绪论 课型数量遗传学 对象动科2002级 第一次课 本科 教学目的1.掌握:数量遗传学的概念及数量遗传学在畜牧业中的地位。 2.熟悉:数量性状、质量性状的概念,数量性状的特征。 教学重点1.数量遗传学的概念以及育种学在畜牧业中的作用 数量性状、质量性状的概念、经济性状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1.数量性状、质量性状的概念的区别 2. Nilsson-Ehle假说 3.微效基因的特点 教学方法启发式 课时安排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10分钟 、畜牧业与数量遗传学 30分钟二、如何理解数量性状、质量性状 40分钟三、数量遗传学的概念 50分钟四、数量遗传学的发展历程 75分钟1、群体遗传学思想 2、数量遗传学思想 85分钟3、数量性状的特征 95分钟五、数量遗传学的任务和内容 结∏1.什么是数量遗传学 2.数量遗传学在畜牧业中的重要作用。 (5分钟) 思考题 数量遗传学与育种学的关系。 2.如何看待数量性状、质量性状
1 数 量 遗 传 学 教 案 教学课题 绪 论 第一次课 课型 数量遗传学 对象 动科 2002 级 本科 教学目的 1.掌握:数量遗传学的概念及数量遗传学在畜牧业中的地位。 2.熟悉:数量性状、质量性状的概念,数量性状的特征。 教学重点 1.数量遗传学的概念以及育种学在畜牧业中的作用。 2. 数量性状、质量性状的概念、经济性状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 1. 数量性状、质量性状的概念的区别 2. Nilsson-Ehle 假说 3. 微效基因的特点 教学方法 启发式 课时安排 10 分钟 30 分钟 40 分钟 50 分钟 75 分钟 85 分钟 95 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一、畜牧业与数量遗传学 二、如何理解数量性状、质量性状 三、数量遗传学的概念 四、数量遗传学的发展历程 1、群体遗传学思想 2、数量遗传学思想 3、数量性状的特征 五、数量遗传学的任务和内容 小 结 (5 分钟) 1.什么是数量遗传学。 2.数量遗传学在畜牧业中的重要作用。 思 考 题 1.数量遗传学与育种学的关系。 2.如何看待数量性状、质量性状
教学课题 第一章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 果型|数量遗传学理 论课 第二次课 对象动科202级本 教学目的1.掌握:使学生了解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及其影响因素。 2.熟悉:有关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教学重点|1.有关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2. Hardy-weinberg定律的内容。 教学难点1. Hardy-weinberg定律的理解 2.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教学方法启发式 课时安排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10分钟 、孟德尔群体以及基因库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有哪些? 20分钟|二、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是描述一个群体遗传状况的主要标志 30分钟1、基因频率(GF)的概念及性质2、基因型频率(GIF)的概念及计算 40分钟 3、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关系:P=D+l/2Hq=1/2H+R 65分钟 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85分钟 、随机交配的概念( random mating),如何理解 结|1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关系 2.描述一个群体遗传状况的主要标志。 (5分钟) 思考题1.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关系 2.如何计算一个群体的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 2
2 教学课题 第一章 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 第二次课 课型 数量遗传学理 论课 对象 动科2002级本 科 教学目的 1. 掌握:使学生了解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及其影响因素。 2. 熟悉:有关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教学重点 1. 有关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2. Hardy-weinberg 定律的内容。 教学难点 1. Hardy-weinberg 定律的理解。 2. 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教学方法 启发式 课时安排 10 分钟 20 分钟 30 分钟 40 分钟 65 分钟 85 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一、孟德尔群体以及基因库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有哪些? 二、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是描述一个群体遗传状况的主要标志 1、基因频率(GF)的概念及性质 .2、基因型频率(GTF)的概念及计算 3、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关系: P=D+1/2H q=1/2H+R 4、 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三、随机交配的概念(random mating),如何理解。 小 结 (5 分钟) 1. 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关系。 2. 描述一个群体遗传状况的主要标志。 思 考 题 1.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关系。 2.如何计算一个群体的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
教学课题 果型 第一章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 数量遗传 学理论课 对象 动科2002 第三次 级本科 教学目的 1掌握:使学生掌握 Hardy- weinberg定律的要点 熟悉:平衡状态下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关系 教学重点 1、如何正确理解 Hardy- weinberg定律 2、利用 Hardy- weinberg定律进行有关的计算 教学难点 l、 Hardy- weinberg定律的理解 2、生物学证明 Hardy- weinberg定律 匚教学方法启发式 课时安排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10分钟 、 Hardy-weinberg定律的要点 20分钟|1、随机交配情况下 2、大群体中 30分钟3、平衡状态下 40分钟二、生物学证明 50分钟 Hardy- weinberg定律的意义 65分钟四、影响 Hardy-weinberg 3平衡的因素 1、突变( mutation) 2、选择 3、遗传漂变 4、迁徙 5、同型交配 结1.影响 Hardy- weinberg平衡的因素。 2. Hardy- weinberg定律的意义。 (5分钟) 思考题1.同一群体内个体之间遗传变异的原因是什么?。 2.同一物种内不同群体间遗传变异的原因是什么?
3 教学课题 第一章 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 第三次 课型 数量遗传 学理论课 对象 动科 2002 级本科 教学目的 1.掌握:使学生掌握 Hardy-weinberg 定律的要点。 2.熟悉:平衡状态下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关系 教学重点 1、如何正确理解 Hardy-weinberg 定律。 2、利用 Hardy-weinberg 定律进行有关的计算 教学难点 1、Hardy-weinberg 定律的理解 2、生物学证明 Hardy-weinberg 定律。 教学方法 启发式 课时安排 10 分钟 20 分钟 30 分钟 40 分钟 50 分钟 65 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一、Hardy-weinberg 定律的要点 1、随机交配情况下 2、大群体中 3、平衡状态下 二、生物学证明 三、Hardy-weinberg 定律的意义 四、影响 Hardy-weinberg 平衡的因素 1、 突变(mutation) 2、选择 3、遗传漂变 4、迁徙 5、同型交配 小 结 (5 分钟) 1.影响 Hardy-weinberg 平衡的因素。 2. Hardy-weinberg 定律的意义。 思 考 题 1.同一群体内个体之间遗传变异的原因是什么?。 2.同一物种内不同群体间遗传变异的原因是什么?
教学课题 课型数量遗传学 第二章通径系数 理论课 对象「动科2002级 第四次 本科 教学目的掌握:1、通径系数概念和公式。 悉:定理 教学重点1通径系数的公式的理解 2、决定系数的理解 教学难点 定理1、2、3、4的理解 教学方法|启发式 课时安排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10分钟 、变量之间的关系 1、平行关系 2、因果关系 二、通径系数的概念及理解 20分钟 Y.x 30分钟 通径系数和相关系数、回归系数的区别与联系。 40分钟 四、决定系数的概念 50分钟 60分钟 定理(一)2、定理(二) 75分钟 3、定理(三)4、定理(四) 结1四个定理 2.通径系数和相关系数、回归系数的区别与联系 (5分钟) 思考题|1.从方向性上分析,通径系数、回归系数的区别与联系? 2.从单位性上分析,通径系数、相关系数的区别与联系?
4 教学课题 第二章 通径系数 第四次 课型 数量遗传学 理论课 对象 动科 2002 级 本科 教学目的 1 .掌握:1、通径系数概念和公式。 .熟悉:定理 1、2、3、4。 教学重点 1.通径系数的公式的理解 2、决定系数的理解 教学难点 定理 1、2、3、4 的理解 教学方法 启发式 课时安排 10 分钟 20 分钟 30 分钟 40 分钟 50 分钟 60 分钟 75 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一、变量之间的关系 1、 平行关系 2、 因果关系 二、通径系数的概念及理解 y X Y x Py x b . . = 三、通径系数和相关系数、回归系数的区别与联系。 四、决定系数的概念 五、定理: 1、 定理(一) 2、定理(二) 3、定理(三) 4、定理(四) 小 结 (5 分钟) 1.四个定理。 2. 通径系数和相关系数、回归系数的区别与联系 思 考 题 1.从方向性上分析,通径系数、回归系数的区别与联系? 2. 从单位性上分析,通径系数、相关系数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课题 第二章通径系数 课型|数量遗传学 理论课 对象动科2002级 第五次 本科 教学目的掌握:通径链的追溯规则。 熟悉:总定理 教学重点 通径链的追随规则 教学难点 通径链的追随规则 教学方法启发式 课时安排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10分钟 通径链的追随规则 20分钟 1、通径的方向 (1)只能先退后进 (2)可以连续后退或连续前进 30分钟 2、只能改变一次方向 3、相关线 40分钟 (1)邻近的通径必须以尾端与相关线连接 (2)一条通径链内最多有一条相关线 (3)不同的通径链可重复通过同一相关线 50分钟 避免重复 65分钟|二、有关通径链的总定理 、举例具体应用通径链的追溯规则 75分钟 85分钟 四、举例具体应用总定理 1.总定理 2.通径链的追溯规则 (5分钟) 计算题 根据通径链的追溯规则计算该系谱? 2.根据总定理计算本题共有多少符合追溯规则的通径链?
5 教学课题 第二章 通径系数 第五次 课型 数量遗传学 理论课 对象 动科 2002 级 本科 教学目的 1 掌握 :通径链的追溯规则。 熟悉 :总定理。 教学重点 .通径链的追随规则 教学难点 .通径链的追随规则 教学方法 启发式 课时安排 10 分钟 20 分钟 30 分钟 40 分钟 50 分钟 65 分钟 75 分钟 85 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一、.通径链的追随规则 1、 通径的方向 (1) 只能先退后进 (2) 可以连续后退或连续前进 2、 只能改变一次方向 3、 相关线 (1) 邻近的通径必须以尾端与相关线连接 (2) 一条通径链内最多有一条相关线 (3) 不同的通径链可重复通过同一相关线。 4、 避免重复 二、有关通径链的总定理 y X Y x Py x b . . = 三、举例具体应用通径链的追溯规则。 四、举例具体应用总定理 小 结 (5 分钟) 1.总定理。 2. 通径链的追溯规则 计算题 1.根据通径链的追溯规则计算该系谱? 2. 根据总定理计算本题共有多少符合追溯规则的通径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