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然而这种膜的耐压性非常强,正常状态下,一辆小汽车开过去膜都不会被压破。 ④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完全由膜结构来进行全封闭的大型公共建 ⑤ETFE膜的延展性也很好,它可以被拉伸到自身的三到四倍也不会断裂 A.①④⑤③②B.①⑤④②③C.④①③⑤②D.④⑤③①② 第Ⅱ卷(非选择题136分) 、积累与运用(23分 7、请你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山泉作jao( )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受泉声的感染,鼎湖山年 轻了许多,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都透着一股童zhi( )的生气,使进山之人如 入清che()透明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行至半山,有一补山亭。亭已 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一副ying( )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 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 8、根据提示默写:(10分) (1)那柔曼如提琴者 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 (2)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 ,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 而生活,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4)明月松间照, (5) ,春风不度玉门关。 6)2008年5月8日9时17分,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在这圣火 俯瞰大地的时刻,13亿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用杜甫《望岳》中的句子回答) 9、名著阅读(3分) 如果你想向朋友推荐《格列佛游记》,你会怎样介绍?请写一段简要的推荐词 0、综合性学习(6分 2008年5月18日是我国第十八个法定“全国助残日”,这显示了国家对残疾人的关爱。 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在第十八个“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学校和社区联合开展助残活动,假如你是一 个学生志愿者,你打算怎样为身边的残疾人服务?(2分) (2)在汶川大地震中,许多少年儿童不幸成为残疾人和孤儿,他们的身心需要我们的养 家和帮助。作为学校赴灾区慰问团的一员,面对这些同龄人,你将怎么说?(2分)
26 ③然而这种膜的耐压性非常强,正常状态下,一辆小汽车开过去膜都不会被压破。 ④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完全由膜结构来进行全封闭的大型公共建 筑。 ⑤ETFE 膜的延展性也很好,它可以被拉伸到自身的三到四倍也不会断裂。 A.①④⑤③② B.①⑤④②③ C.④①③⑤② D.④⑤③①② 第Ⅱ卷(非选择题 136 分) 一、积累与运用(23 分) 7、请你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 分) 山泉作 jiāo( )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受泉声的感染,鼎湖山年 轻了许多,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都透着一股童 zhì( )的生气,使进山之人如 入清 chè( )透明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行至半山,有一补山亭。亭已 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一副 yíng( )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 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 8、根据提示默写:(10 分) (1)那柔曼如提琴者, ; ,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 (2)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 ,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 而生活, 。 (3)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 (4)明月松间照, 。 (5) ,春风不度玉门关。 (6)2008 年 5 月 8 日 9 时 17 分,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 , ”在这圣火 俯瞰大地的时刻,13 亿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用杜甫《望岳》中的句子回答) 9、名著阅读(3 分) 如果你想向朋友推荐《格列佛游记》,你会怎样介绍?请写一段简要的推荐词。 10、综合性学习(6 分) 2008 年 5 月 18 日是我国第十八个法定“全国助残日”,这显示了国家对残疾人的关爱。 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在第十八个“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学校和社区联合开展助残活动,假如你是一 个学生志愿者,你打算怎样为身边的残疾人服务?(2 分) (2)在汶川大地震中,许多少年儿童不幸成为残疾人和孤儿,他们的身心需要我们的养 家和帮助。作为学校赴灾区慰问团的一员,面对这些同龄人,你将怎么说?(2 分)
(3)结合“相关链接”,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2分) ☆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省现有残疾人276.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 ☆近年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应邀赴世界各地巡演,他们精妙绝伦的表演,征服了无数观 众。汶川大地震后,他们毅然捐出了100万元人民币用于抗震救灾 ☆"2007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李丽,1岁患小儿麻痹症,40岁时遭遇车祸,下半身完全 瘫痪 在多舛的命运里。她选择了从事公益事业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四年多时间里,她的善 行使20多万人的心灵受到洗礼。 二、阅读理解(53分) )诗歌鉴赏(4分)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l1、《塞下曲》一诗中“杨柳”的含义如何理解?(2分) 12、体会“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中“晓”“宵”所表达的意象。(2分) (二)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18分) 忆读书 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 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七岁 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 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 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 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 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 为我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部分 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
27 (3)结合“相关链接”,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2 分) ☆据 2006 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省现有残疾人 276.1 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 39%。 ☆近年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应邀赴世界各地巡演,他们精妙绝伦的表演,征服了无数观 众。汶川大地震后,他们毅然捐出了 100 万元人民币用于抗震救灾。 ☆"2007 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李丽,1 岁患小儿麻痹症,40 岁时遭遇车祸,下半身完全 瘫痪。 在多舛的命运里。她选择了从事公益事业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四年多时间里,她的善 行使 20 多万人的心灵受到洗礼。 二、阅读理解(53 分) (一)诗歌鉴赏(4 分)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1、《塞下曲》一诗中“杨柳”的含义如何理解?(2 分) 12、体会“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中“晓”、“宵”所表达的意象。(2 分) (二)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18 分) 忆 读 书 冰心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 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七岁 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 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 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 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 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 为我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部分。 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
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 合”的结局。 这时我同时还看了母亲针线筐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 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因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 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 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 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一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 气愤填胸!—一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 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写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 的《荡寇志》强多了 《精忠说岳》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虽然岳飞是我从小就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 英雄。在此顺便说一句,我酷爱古典诗词,但能够从头背到底的,只有岳武穆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那一首,还有就是李易安的《声声慢》,她的那几个叠字——“寻寻觅觅 凄凄惨惨戚戚……”写得十分动人,尤其是以“寻寻觅觅”起头,描写尽了“如有所失” 的无聊情绪。 到我十一岁时,回到故乡的福州,在我祖父的书桌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 花女遗事》,使我对外国小说引起了广泛的兴趣,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 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 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才尝到了“满纸荒唐 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 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 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 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本文选用时有删 节) 13、“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2分) 14、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4分) (1)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 (2)我决定咬了牙… 15、“…一知半解地读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越看越懂”的含义是什么?请用自己
28 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 合”的结局。 这时我同时还看了母亲针线筐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 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因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 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 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 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 气愤填胸!——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二 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写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 的《荡寇志》强多了。 《精忠说岳》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虽然岳飞是我从小就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 英雄。在此顺便说一句,我酷爱古典诗词,但能够从头背到底的,只有岳武穆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那一首,还有就是李易安的《声声慢》,她的那几个叠字——“寻寻觅觅…… 凄凄惨惨戚戚……”写得十分动人,尤其是以“寻寻觅觅”起头,描写尽了“如有所失” 的无聊情绪。 到我十一岁时,回到故乡的福州,在我祖父的书桌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茶 花女遗事》,使我对外国小说引起了广泛的兴趣,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 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 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才尝到了“满纸荒唐 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 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 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 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本文选用时有删 节) 13、“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4 分) (1)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决定咬了牙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一知半解地读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越看越懂”的含义是什么?请用自己
的话加以说明。(2分) 16、根据文意进行归纳整理:作者喜欢读哪些作品?不喜欢读哪些作品?喜欢和不喜欢的 理由是什么?(6分) 17、从作者对读书的回忆中,你得到什么启发?你对语文学习有什么新的认识?(4分) (三)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18分) 太阳路 贾平凹 小的时候,我们最猜不透的是太阳。那么一个圆盘,红光光的,偏悬在空中,是什么 绳儿系着的呢?它出来,天就亮了,它回去,天就黑了;庄稼不能离了它,树木不能离了 它,甚至花花草草的也离不得它。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宝贝啊!我们便想有一天突然能到太 阳上去,那里一定什么都是红的,光亮的,那该多好,但是我们不能:想得痴了,就去缠 着奶奶讲太阳的故事 “奶奶,太阳是住在什么地方呀?” “是住在金山上的吧。 “去太阳上有路吗?” “当然有的。” “啊,那怎么个走呀?” 奶奶笑着,想了想,拉我们走到门前的那块园地上,说:“咱们一块来种园吧,你们每 人种下你们喜爱的种子,以后什么就会知道了。 奶奶教了一辈子学,到处都有她的学生,后来退休了就在家耕作这块园地,她的话我 们是最信的。到了园地,我们松了松土,施了施肥,妹妹种了一溜眉豆,弟弟种了几行葵 籽。我将十几枚仙桃核儿埋在篱笆边上,希望长出一片小桃林来。从此,我们天天往园地 里跑,心急得像贪嘴的猫儿。10天之后,果然就全发芽了,先是拳拳的一个嫩黄尖儿,接 着就分开两个小瓣,肉肉的,像张开的一个小嘴儿。我们高兴地大呼小叫。奶奶就让我们 5天测一次苗儿的高度,插根标记棍儿。有趣极了,那苗儿长①得生快,标记棍儿竟一连 插了几根,一次比一次长②出一大截来;一个月后,插到6根,苗儿就相对生叶,直噌噌 长得老高了。 可是,太阳路的事,却没有一点迹象。我们又问起奶奶,她笑了:“苗儿不是正在路上走 着吗 这却使我们莫名其妙了。 傻孩子!”奶奶说,“苗儿5天一测,一测一个高度,这一个高度,就是一个台阶:顺 着这台阶上去,不是就可以走到太阳上去了吗?
29 的话加以说明。(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根据文意进行归纳整理:作者喜欢读哪些作品?不喜欢读哪些作品?喜欢和不喜欢的 理由是什么?(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从作者对读书的回忆中,你得到什么启发?你对语文学习有什么新的认识?(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18 分) 太 阳 路 贾平凹 小的时候,我们最猜不透的是太阳。那么一个圆盘,红光光的,偏悬在空中,是什么 绳儿系着的呢?它出来,天就亮了,它回去,天就黑了;庄稼不能离了它,树木不能离了 它,甚至花花草草的也离不得它。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宝贝啊!我们便想有一天突然能到太 阳上去,那里一定什么都是红的,光亮的,那该多好,但是我们不能;想得痴了,就去缠 着奶奶讲太阳的故事。 “奶奶,太阳是住在什么地方呀?” “是住在金山上的吧。” “去太阳上有路吗?” “当然有的。” “啊,那怎么个走呀?” 奶奶笑着,想了想,拉我们走到门前的那块园地上,说:“咱们一块来种园吧,你们每 人种下你们喜爱的种子,以后什么就会知道了。” 奶奶教了一辈子学,到处都有她的学生,后来退休了就在家耕作这块园地,她的话我 们是最信的。到了园地,我们松了松土,施了施肥,妹妹种了一溜眉豆,弟弟种了几行葵 籽。我将十几枚仙桃核儿埋在篱笆边上,希望长出一片小桃林来。从此,我们天天往园地 里跑,心急得像贪嘴的猫儿。10 天之后,果然就全发芽了,先是拳拳的一个嫩黄尖儿,接 着就分开两个小瓣,肉肉的,像张开的一个小嘴儿。我们高兴地大呼小叫。奶奶就让我们 5 天测一次苗儿的高度,插根标记棍儿。有趣极了,那苗儿长①得生快,标记棍儿竟一连 插了几根,一次比一次长②出一大截来;一个月后,插到 6 根,苗儿就相对生叶,直噌噌 长得老高了。 可是,太阳路的事,却没有一点迹象。我们又问起奶奶,她笑了:“苗儿不是正在路上走 着吗?” 这却使我们莫名其妙了。 “ 傻孩子!”奶奶说,“苗儿 5 天一测,一测一个高度,这一个高度,就是一个台阶;顺 着这台阶上去,不是就可以走到太阳上去了吗?
我们大吃一惊,原来这每一棵草呀,树呀,就是一条去太阳的路吗?这通往太阳的路, 满世界看不见,却到处都存在着啊! 奶奶问我们:“这路怎么样呢?” 妹妹说:”这路太陡了 弟弟说:“这路太长了。” 我说:“这路没有谁能走到头的。” 奶奶说:“是的,太阳的路是陡峭的台阶,而且十分漫长,要走,就得用整个生命去攀 登。世上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在这么走着,有的走得高,有的走得低,或许就全要在半 路上死去。但是,正是在这种攀登中,是庄稼的,才能结出果实:是花草的,才能开出花 絮:是树木的,才能长成材料。” 我们都静静地听着,站在暖和的太阳下,发现着每一条路和在每一条路上攀登的生命 那我们呢?”我说,“我们怎么走呢?” 奶奶说:“人的一辈子也是一条陡峭的台阶路,需要拼全部的力气去走。你们现在还 小,将来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就得多爬几个这样的台阶,虽然艰难,但毕竟是一条向太阳 愈走愈近的光明的路。” 18、第1段表现出小的时候“我们”的什么特点?(用一两个词语概括)(2分) 19.“那苗儿长①得生快,标记棍儿竟一连插了几根,一次比一次长②出一大截来。”结合 句意,分别说说加点的两个“长”的含义。(4分) 长① 20、“天天往园地里跑”和“高兴地大呼小叫”分别表现了“我们”怎样的心情?(4分) 21、通向太阳的路是一条怎样的路?试着用下面的表述形式概括。(4分 通往太阳的路,是一条 通往太阳的路,是一条 2、“正是在这种攀登中,是庄稼的,才能结出果实:是花草的,才能开出花絮:是树木 的,才能长成材料。”这句话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用一两个句子谈谈你的理解。(2分) 23、这篇文章用奶奶的话作结,有什么作用?(2分) (四)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3分) 玫瑰树根 地下同地上一样,有生命,有一群懂得爱和憎的生物
30 我们大吃一惊,原来这每一棵草呀,树呀,就是一条去太阳的路吗?这通往太阳的路, 满世界看不见,却到处都存在着啊! 奶奶问我们:“这路怎么样呢?” 妹妹说:”这路太陡了。” 弟弟说:“这路太长了。” 我说:“这路没有谁能走到头的。” 奶奶说:“是的,太阳的路是陡峭的台阶,而且十分漫长,要走,就得用整个生命去攀 登。世上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在这么走着,有的走得高,有的走得低,或许就全要在半 路上死去。但是,正是在这种攀登中,是庄稼的,才能结出果实:是花草的,才能开出花 絮:是树木的,才能长成材料。” 我们都静静地听着,站在暖和的太阳下,发现着每一条路和在每一条路上攀登的生命。 “那我们呢?”我说,“我们怎么走呢?” 奶奶说:“人的一辈子也是一条陡峭的台阶路,需要拼全部的力气去走。你们现在还 小,将来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就得多爬几个这样的台阶,虽然艰难,但毕竟是一条向太阳 愈走愈近的光明的路。” 18、第 1 段表现出小的时候“我们”的什么特点?(用一两个词语概括)(2 分) ________________ 19.“那苗儿长①得生快,标记棍儿竟一连插了几根,一次比一次长②出一大截来。”结合 句意,分别说说加点的两个“长”的含义。(4 分) 长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长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天天往园地里跑”和“高兴地大呼小叫”分别表现了“我们”怎样的心情?(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通向太阳的路是一条怎样的路?试着用下面的表述形式概括。(4 分) 通往太阳的路,是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通往太阳的路,是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正是在这种攀登中,是庄稼的,才能结出果实:是花草的,才能开出花絮:是树木 的,才能长成材料。”这句话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用一两个句子谈谈你的理解。(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这篇文章用奶奶的话作结,有什么作用?(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3 分) 玫瑰树根 地下同地上一样,有生命,有一群懂得爱和憎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