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基因突变的自发性和不对应性的证明 在各种基因突变中,抗性突变最为常见。但在过去相当长 时间内对这种抗性产生的原因争论十分激烈。 ➢ 一种观点认为,突变是通过适应而发生的,即各种抗性是由 其环境(指其中所含的抵抗对象)诱发出来的,突变的原因 和突变的性状间是相对应的,并认为这就是“定向变异” ➢ 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基因突变是自发的,且与环境是不相对 的。由于其中有自发突变、诱发突变、诱变剂与选择条件等 多种因素错综在一起,所以难以探究问题的实质。 从1943年起,经过几个严密而巧妙的实验设计,主要攻 克了检出在接触抗性因子前已产生的自发突变株的难题,终 于解决了这场纷争
(四)基因突变的自发性和不对应性的证明 在各种基因突变中,抗性突变最为常见。但在过去相当长 时间内对这种抗性产生的原因争论十分激烈。 ➢ 一种观点认为,突变是通过适应而发生的,即各种抗性是由 其环境(指其中所含的抵抗对象)诱发出来的,突变的原因 和突变的性状间是相对应的,并认为这就是“定向变异” ➢ 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基因突变是自发的,且与环境是不相对 的。由于其中有自发突变、诱发突变、诱变剂与选择条件等 多种因素错综在一起,所以难以探究问题的实质。 从1943年起,经过几个严密而巧妙的实验设计,主要攻 克了检出在接触抗性因子前已产生的自发突变株的难题,终 于解决了这场纷争
➢变量试验 又称波动试 验或彷徨试 验。➢1943年,S. E. Luria 和 M. Delbrück 根据统计学 原理,设计 了左方的实 验。 1. 变量试验fluctuation test
➢变量试验 又称波动试 验或彷徨试 验。➢1943年,S. E. Luria 和 M. Delbrück 根据统计学 原理,设计 了左方的实 验。 1. 变量试验fluctuation test
2.涂布试验 原理与变量试验相同,方法更为简便,且可 计算突变率
2.涂布试验 原理与变量试验相同,方法更为简便,且可 计算突变率
涂布试验中突变率的计算 初始接种量:5 × 104 个/皿 培养5小时,繁殖了12.3代,每个微菌落约含5100个细菌 这时,每个平皿上的细胞数为: 5100 × 5 × 104 ≈ 2.6 ×108个/皿 在6个平板上,比接种时增加的细胞数为: 6 ×(2.6 × 108 − 5 × 104)= 15.6 ×108 在未涂布的平板上共发现28个突变,故 突变率 = 28/15.6 ×108 = 1.8 ×10−8
涂布试验中突变率的计算 初始接种量:5 × 104 个/皿 培养5小时,繁殖了12.3代,每个微菌落约含5100个细菌 这时,每个平皿上的细胞数为: 5100 × 5 × 104 ≈ 2.6 ×108个/皿 在6个平板上,比接种时增加的细胞数为: 6 ×(2.6 × 108 − 5 × 104)= 15.6 ×108 在未涂布的平板上共发现28个突变,故 突变率 = 28/15.6 ×108 = 1.8 ×10−8
平板影印培养不仅 在微生物遗传理论 的研究中有重要应 用,而且在育种时 间和其它研究中均 有应用。 3. 平板影印培养试验 (replica plating)
平板影印培养不仅 在微生物遗传理论 的研究中有重要应 用,而且在育种时 间和其它研究中均 有应用。 3. 平板影印培养试验 (replica pla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