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考纲解读]1.人生价值:价值和价值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判断与价 值选择的客观依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 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价值的实现方式;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 课前预习案 本系构建双基达标我心中有数 体系构建 回顾知识梳理教材 价们厂价值:一事物对主体的①积极意文 与价十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②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 值观 价值观厂含义:人们对事物价值的②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 作用 是④人生的重要向导 含义: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称为①价值判断,在此基础上 作出的选择称为价值选择 价值判 新与价十特点⑤社会历史性阶级性,主体差异性 值选择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⑦客观规律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③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在⑨势动和广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中创造价值 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 根本途径 价值的在个人与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创造与社会的统 实现 中实现价值个性应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a.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中走向成功L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①个人素质 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①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6正误判断 疑难辨析熟知真理 1.正确的价值观是指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价值观。(×) 2.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3.价值判断因具有主体差异性而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4.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5.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6.个人素质越高,人生价值越大。(×) 小题检测 训练检测举一反三 1.价值是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概念。下列能体现哲学意义上的价值的是() ①田野上的花儿开了②这些花儿很漂亮③山上的果树挂满了果实④这些水果真香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1.人生价值:价值和价值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判断与价 值选择的客观依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 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价值的实现方式;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1.正确的价值观是指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价值观。( × ) 2.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 ) 3.价值判断因具有主体差异性而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 ) 4.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 ) 5.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 ) 6.个人素质越高,人生价值越大。( × ) 1.价值是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概念。下列能体现哲学意义上的价值的是( ) ①田野上的花儿开了 ②这些花儿很漂亮 ③山上的果树挂满了果实 ④这些水果真香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D 2.三十多年来,他接手的孕产妇、新生儿没有出现一例重大事故或死亡;三十多年来,他负责的长坪乡土墙 坪村、春溪沟村的病人从没因抢救不及时而病逝。“背篼村医”李朝安用他的背篼背出山民的健康,这说明 A.人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B.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以精神贡献为主 C.人的价值在于得到社会尊重和认可 D.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 答案A 3.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 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哲学依据是 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具有客观 性 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突破社会规律的制约 A.①② B.②③ D.③④ 答案B 4.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隐匿性,以及个别人法制观念和自律意识的欠缺,网民聚集在一起时,往往会出现群 体的情绪化、极端化等非理性现象,甚至引发群体性社会事件,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加强网络舆论引导 已成为发展健康网络文化的重要任务。这表明() A.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B.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 C.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需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D.人民群众也可能成为创造精神财富的阻力 答案C 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 动、靠劳动者创造。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 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这是因为( A.劳动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B.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决定社会历史的性质 C.劳动群众在改造规律中成为历史的创造者 D.劳动群众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 答案A 6.辛勤劳动所带来的收获让我们欢呼雀跃,忙碌工作的成果让我们引以为傲。这表明() 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②社会意识总是具有相对独立性③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④价值判断具有 主体差异性 A.①② B.③④ D.②④ 答案C
答案 D 2.三十多年来,他接手的孕产妇、新生儿没有出现一例重大事故或死亡;三十多年来,他负责的长坪乡土墙 坪村、春溪沟村的病人从没因抢救不及时而病逝。“背篼村医”李朝安用他的背篼背出山民的健康,这说明 ( ) A.人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B.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以精神贡献为主 C.人的价值在于得到社会尊重和认可 D.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答案 A 3.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 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哲学依据是( ) 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具有客观 性 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突破社会规律的制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 B 4.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隐匿性,以及个别人法制观念和自律意识的欠缺,网民聚集在一起时,往往会出现群 体的情绪化、极端化等非理性现象,甚至引发群体性社会事件,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加强网络舆论引导 已成为发展健康网络文化的重要任务。这表明( ) A.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B.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 C.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需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D.人民群众也可能成为创造精神财富的阻力 答案 C 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 动、靠劳动者创造。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 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这是因为( ) A.劳动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B.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决定社会历史的性质 C.劳动群众在改造规律中成为历史的创造者 D.劳动群众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 答案 A 6.辛勤劳动所带来的收获让我们欢呼雀跃,忙碌工作的成果让我们引以为傲。这表明( ) 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②社会意识总是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④价值判断具有 主体差异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课堂探究案 生互动讲练结合重难我掌握 考点整合 高考考什么? 考点一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1.价值与价值观 (1)价值: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2)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3)价值观: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 值观。 [提醒]区分价值、人生价值、价值观。价值涵盖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属 客观范畴:人生价值只涵盖人生领域的价值:价值观是对价值的主观反映,属于主观范畴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重难点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 (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重难点 (1)含义: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就是价值判断。人们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 作出的选择,就是价值选择。 (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4)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在阶级 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5)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 标准 要求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 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 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 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回考题探究 高考怎么 考向一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1.(2018·全国卷Ⅰ·23)在高铁时代,我国仍不惜亏损运营81对“慢火车”,2016年运送旅客约3000万 人次。运营近半个世纪的5633、5634次列车仍然运行在大凉山,送大山里的孩子去上学,为当地乡亲出行提 供便利。这种做法反映的价值观道理有(
考点一 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1.价值与价值观 (1)价值: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2)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3)价值观: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 值观。 [提醒] 区分价值、人生价值、价值观。价值涵盖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属 客观范畴;人生价值只涵盖人生领域的价值;价值观是对价值的主观反映,属于主观范畴。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重难点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 (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重难点 (1)含义: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就是价值判断。人们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 作出的选择,就是价值选择。 (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4)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在阶级 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5)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 标准 要求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 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 路 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 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 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考向一 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1.(2018·全国卷Ⅰ·23)在高铁时代,我国仍不惜亏损运营 81 对“慢火车”,2016 年运送旅客约 3 000 万 人次。运营近半个世纪的 5633、5634 次列车仍然运行在大凉山,送大山里的孩子去上学,为当地乡亲出行提 供便利。这种做法反映的价值观道理有( )
①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人们的利益的差异②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③正确的价值选择以正 确的价值判断为前提④价值判断的正确性依赖于价值选择的合理性 C.②③ D.③④ C[②③符合题意:在高铁时代,仍然运行“慢火车”,为当地乡亲提供便利,体现了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 中心的价值导向,该做法坚持了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①错误:价值观影 响人们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但不能导致利益的差异。④错误: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借题发挥■ 不能忽视或扩大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应该辩证认识其导向作用,既不能忽视其导向 作用,也不夸大为决定作用。 考向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2.(2017·全国卷Ⅱ·23)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强调,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 想理论的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上述论断蕴含的价值观道 理是() ①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真理观②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就能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③只有遵循社 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④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最高标准 A.①② B.①④ D[③④入选: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 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这表明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最 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最髙标准。①错:夸大了价值观的作用,价值观并不能决定真 理观。②错:颠倒了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关系。] ■借题发挥■ 命题人通常的设陷方式:一是故意夸大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认为价值观可以起决定作用;二是否认错误价值观 的导向作用,认为错误价值观不起作用;三是颠倒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关系,认为价值判断建立在价值选择 之上。 练中提升 高考怎么办? [易错练] 1.(2014·全国卷Ⅰ·23)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习近平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据是() 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②价值观作为个人行为准则,对人们的行为具有 驱动、制约和规范作用③价值观作为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决定事物的性质和价值④价值观作为一种理 想追求,决定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 A.①② B.①④
①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人们的利益的差异 ②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③正确的价值选择以正 确的价值判断为前提 ④价值判断的正确性依赖于价值选择的合理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②③符合题意:在高铁时代,仍然运行“慢火车”,为当地乡亲提供便利,体现了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 中心的价值导向,该做法坚持了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①错误:价值观影 响人们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但不能导致利益的差异。④错误: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不能忽视或扩大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应该辩证认识其导向作用,既不能忽视其导向 作用,也不夸大为决定作用。 考向二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2.(2017·全国卷Ⅱ·23)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强调,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 想理论的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上述论断蕴含的价值观道 理是( ) ①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真理观 ②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就能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 ③只有遵循社 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④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最高标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③④入选: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 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这表明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最 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最高标准。①错:夸大了价值观的作用,价值观并不能决定真 理观。②错:颠倒了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关系。] 命题人通常的设陷方式:一是故意夸大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认为价值观可以起决定作用;二是否认错误价值观 的导向作用,认为错误价值观不起作用;三是颠倒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关系,认为价值判断建立在价值选择 之上。 [易错练] 1.(2014·全国卷Ⅰ·23)2013 年 1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习近平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据是( ) 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②价值观作为个人行为准则,对人们的行为具有 驱动、制约和规范作用 ③价值观作为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决定事物的性质和价值 ④价值观作为一种理 想追求,决定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A[此题可用排除法。③④中“决定”说法夸大了价值观的作用,错误,排 [提醒]价值观都有导向作用,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价值观。不同性质的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不同,正确价 值观起积极的导向作用,错误价值观起消极的导向作用。不能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理解为决定作用 2.“PX”即对二甲苯,其毒性跟酒精差不多。可是有人却出于某种目的,将百度百科词条中“PX”的毒性由 “低毒”改成“剧毒”。清华大学化工系学生发现这一情况后,连续6天日夜坚守,36次修正被反复篡改的 词条,在网络上成功捍卫了“PX”低毒属性这一科学常识。这场特殊的科学保卫战表明() A.认识的发展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B.正确的认识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 C.正确的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 D.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 D[本题的题眼是“连续6天日夜坚守,36次修正被反复篡改的词条”。“修正被反复篡改的词条”,意味 着保持词条中“PX”已有的属性,不属于认识发展的问题,A项与题意不符:也不是表明认识经过实践检验从 而验证其正确性的问题,B项与题意不符: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但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客观标准,故C 错误。] 提醒]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具有主体差异性,但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客观标准,不因人而异。 [模拟练] 3.(2019·河南开封模拟)北京大学校长用自身经历勉励本科毕业生:“吃亏就是占便宜。小的时候,我以为 它是懦弱的借口:大一些的时候,我把它当作面对失败的理由:成年以后,我把它作为远离名利的信念。”由 此可见() ①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起着导向作用②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坚定的理想信 念④价值判断往往是因人而异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A[北京大学校长把“吃亏就是占便宜”作为远离名利的信念,体现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①符合题意;在人 生的不同阶段,对“吃亏就是占便宜”的理解不同,体现了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②符合题意;“吃 亏就是占便宜”并不是理想信念,排除③;④在材料中不能得到体现,应排除。 4.(2019·山东青岛质检)2017年6月9日,公安部召开全国户籍制度改革专题视频培训会,强调要加快农业 转移人口市民化,让他们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实现市民梦。这一改革体现的唯物史观道理是() ①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②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③遵从群众意愿, 完全破除旧体制制约④通过调整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C[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市民梦,这体现了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作岀正确的价值选择,①正确 户籍制度改革是在调整上层建筑而不是生产关系,②不选,④正确:③说法错误,我们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 立场上,而不是遵从意愿,“完全破除旧体制制约”的说法也是错误的。] 回考点整合 高考考什么? 考点二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1.人生价值
C.②③ D.③④ A [此题可用排除法。③④中“决定”说法夸大了价值观的作用,错误,排除。] [提醒] 价值观都有导向作用,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价值观。不同性质的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不同,正确价 值观起积极的导向作用,错误价值观起消极的导向作用。不能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理解为决定作用。 2.“PX”即对二甲苯,其毒性跟酒精差不多。可是有人却出于某种目的,将百度百科词条中“PX”的毒性由 “低毒”改成“剧毒”。清华大学化工系学生发现这一情况后,连续 6 天日夜坚守,36 次修正被反复篡改的 词条,在网络上成功捍卫了“PX”低毒属性这一科学常识。这场特殊的科学保卫战表明( ) A.认识的发展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B.正确的认识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 C.正确的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 D.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 D [本题的题眼是“连续 6 天日夜坚守,36 次修正被反复篡改的词条”。“修正被反复篡改的词条”,意味 着保持词条中“PX”已有的属性,不属于认识发展的问题,A 项与题意不符;也不是表明认识经过实践检验从 而验证其正确性的问题,B 项与题意不符;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但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客观标准,故 C 错误。 ] [提醒] 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具有主体差异性,但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客观标准,不因人而异。 [模拟练] 3.(2019·河南开封模拟)北京大学校长用自身经历勉励本科毕业生:“吃亏就是占便宜。小的时候,我以为 它是懦弱的借口;大一些的时候,我把它当作面对失败的理由;成年以后,我把它作为远离名利的信念。”由 此可见( ) ①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起着导向作用 ②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坚定的理想信 念 ④价值判断往往是因人而异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北京大学校长把“吃亏就是占便宜”作为远离名利的信念,体现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①符合题意;在人 生的不同阶段,对“吃亏就是占便宜”的理解不同,体现了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②符合题意;“吃 亏就是占便宜”并不是理想信念,排除③;④在材料中不能得到体现,应排除。] 4.(2019·山东青岛质检)2017 年 6 月 9 日,公安部召开全国户籍制度改革专题视频培训会,强调要加快农业 转移人口市民化,让他们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实现市民梦。这一改革体现的唯物史观道理是( ) ①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②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③遵从群众意愿, 完全破除旧体制制约 ④通过调整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C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市民梦,这体现了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①正确; 户籍制度改革是在调整上层建筑而不是生产关系,②不选,④正确;③说法错误,我们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 立场上,而不是遵从意愿,“完全破除旧体制制约”的说法也是错误的。] 考点二 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1.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