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课程教学目标 导论部分主要是对该门课程体系进行宏观介绍,内容包括中国政治思想史的 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相关内容以及中国政治思想发展演变的历史阶段特征及分 期划分等相关内容进行整体介绍,使学生对该学科内容和特点有初步认识,明确 学习的目的意义及学习方法。 课程教学内容 一、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 (一)学科性质 政治学、历史学、哲学的交叉学科 (二)研究对象 1.国家和法的理论 2.政治哲学 3.社会模式或理想国的理论 4.治国的方略和政策 5.道德和政治的关系问题 6.政治实施理论与政治权术理论 二、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文化模式 和谐文化模式构成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精髓 人际和谐群体和谐天人和谐 三、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文化体系 (一)究天人之际 殷周天命观自然天道观理学天理观 (二)明修身之道 人性论修养论境界论 (三)施治国方略 义利统一是治国的伦理准则 贤者治国是治国的关键环节 民本文化是治国的核心内容 (四)求天下为公 天下为公为理想目标 四、《中国政治思想史》中的分期 封建天下之思想
导 论 课程教学目标 导论部分主要是对该门课程体系进行宏观介绍,内容包括中国政治思想史的 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相关内容以及中国政治思想发展演变的历史阶段特征及分 期划分等相关内容进行整体介绍,使学生对该学科内容和特点有初步认识,明确 学习的目的意义及学习方法。 课程教学内容 一、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 (一)学科性质 政治学、历史学、哲学的交叉学科 (二)研究对象 1.国家和法的理论 2.政治哲学 3.社会模式或理想国的理论 4.治国的方略和政策 5.道德和政治的关系问题 6.政治实施理论与政治权术理论 二、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文化模式 和谐文化模式构成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精髓 人际和谐群体和谐天人和谐 三、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文化体系 (一)究天人之际 殷周天命观自然天道观理学天理观 (二)明修身之道 人性论修养论境界论 (三)施治国方略 义利统一是治国的伦理准则 贤者治国是治国的关键环节 民本文化是治国的核心内容 (四)求天下为公 天下为公为理想目标 四、《中国政治思想史》中的分期 封建天下之思想
包括春秋及战国时代 专制天下之思想 包括秦汉至明清之二千年 近代国家之思想 包括清末戊戌维新时代及辛亥革命以迄于今日 五、学科特点及学习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科特点 1,政治思想的核心地位也正是中国社会现实的反映 2.以研究现世生活之理法为中心,以济世安民为职志 3.中国政治思想自身的特点 重实际而不尚玄理 多因袭,少创造 (二)学习的目的与意义 1.致知 2.致用 (三)学习的方法 明变 求因 评判 作业 1.中国政治思想史这一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什么? 2.学习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目的和方法是什么? 参考阅读书目 1.刘泽华主编:《中因古代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前 言”部分。 2.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简体横排版,“序论” 部分。 3.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绪论”部分。 4.曹德本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导言” 部分
包括春秋及战国时代 专制天下之思想 包括秦汉至明清之二千年 近代国家之思想 包括清末戊戌维新时代及辛亥革命以迄于今日 五、学科特点及学习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科特点 1.政治思想的核心地位也正是中国社会现实的反映 2.以研究现世生活之理法为中心,以济世安民为职志 3.中国政治思想自身的特点 重实际而不尚玄理 多因袭,少创造 (二)学习的目的与意义 1.致知 2.致用 (三)学习的方法 明变 求因 评判 作业 1.中国政治思想史这一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什么? 2.学习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目的和方法是什么? 参考阅读书目 1.刘泽华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前 言”部分。 2.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简体横排版,“序论” 部分。 3.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绪论”部分。 4.曹德本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导言” 部分
第一章夏商周三代神权政治 课程教学目标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中国政治思想发轫期即商周时期的主要政治观念,这一时 期,社会生产不发达,人们对自然社会的认识都有限,政治思想体现出神权政治 的特色,通过该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对这一时期的政治思想有基本的认识, 这些政治观念奠定了以后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思想根基。 课程教学内容 一、三代的形成 “三皇五帝”的传说 “三皇”主要指燧人、伏羲、神农:“五帝”主要指黄帝、颛顼、帝普、唐 尧、虞舜。 这一时期我国的中原以及江南和西北东北等地存在众多部落,各部落进行战 争,出现了华夏集团、东夷集团、苗蛮集团。这些集团相互争夺战争,逐渐形成 了夏王朝、商王朝、周王朝。 夏建立后(公元前21世纪),实现禅让制(尧舜禹),夏启实行世袭制。 二、商代的政治思想 (一)商代时的神、祖崇拜 1.帝是至上神 在殷商人的观念中,帝是最高的神,它与人间的帝王相对,称为上帝。帝至 高无上,具有绝对权威性,统管一切自然现象,主宰人间一切事物。 2.祖先崇拜 祖先像帝一样统管一切,殷王事事问卜祖先,对祖先还有祭祀制度。 3.帝祖合而为一 (二)商代的王权专制思想 1.王是最高统治者 是王权的象征,拥有至上的权力。 “余一人”处于“承天、祭祖、救民”的地位。 2.王权神化 王权借神而神化。 三、周公尊天敬德思想 (一)“尊天”“敬德”“保民”“慎罚 尊天天即上帝 1.天命无常 “惟命不于常”上帝赐予的大命不是固定不变的 2.由天定主依德来“求民主”,谁能做民主,由天来选定
第一章 夏商周三代神权政治 课程教学目标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中国政治思想发轫期即商周时期的主要政治观念,这一时 期,社会生产不发达,人们对自然社会的认识都有限,政治思想体现出神权政治 的特色,通过该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对这一时期的政治思想有基本的认识, 这些政治观念奠定了以后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思想根基。 课程教学内容 一、三代的形成 “三皇五帝”的传说 “三皇”主要指燧人、伏羲、神农;“五帝”主要指黄帝、颛顼、帝喾、唐 尧、虞舜。 这一时期我国的中原以及江南和西北东北等地存在众多部落,各部落进行战 争,出现了华夏集团、东夷集团、苗蛮集团。这些集团相互争夺战争,逐渐形成 了夏王朝、商王朝、周王朝。 夏建立后(公元前 21 世纪),实现禅让制(尧舜禹),夏启实行世袭制。 二、商代的政治思想 (一)商代时的神、祖崇拜 1.帝是至上神 在殷商人的观念中,帝是最高的神,它与人间的帝王相对,称为上帝。帝至 高无上,具有绝对权威性,统管一切自然现象,主宰人间一切事物。 2.祖先崇拜 祖先像帝一样统管一切,殷王事事问卜祖先,对祖先还有祭祀制度。 3.帝祖合而为一 (二)商代的王权专制思想 1.王是最高统治者 是王权的象征,拥有至上的权力。 “余一人”处于“承天、祭祖、救民”的地位。 2.王权神化 王权借神而神化。 三、周公尊天敬德思想 (一)“尊天”“敬德”“保民”“慎罚” 尊天 天即上帝 1.天命无常 “惟命不于常”上帝赐予的大命不是固定不变的 2.由天定主 依德来“求民主”,谁能做民主,由天来选定
3.以民情视天命上帝的威严或诚心,从民情上可以看到 敬德 用德说明“天”的意向天惟德是选,用德的兴废作为夏商周更替的历史原 因,有德者为王。 保民 保,养也,畜民,畜众。 “保民”强调治民,同时要体察民情。 慎罚 慎罚与德并列,称为“明德慎罚”。德为根本,罚是补充。 要依据成法成典用刑,用刑要注意犯罪者的态度,用刑之心要出于善。 (二)“天子独尊”的王权专制思想 1.把王说成是上帝和天的人格体现 周王变成了神、人一体化,周天子作为天帝的化身。 2.强化尊祖敬宗观念 敬宗与亲亲成为维护宗法制、维护君权不可缺少的东西,周天子为天下之大 宗。 3.宜扬天子至德 天子是德的化身,主张“以德配天”。 (三)宗法政治制度的创设与确立 1.嫡(正妻)长子继承制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春秋公羊传》。 2.宗法制 大宗与小宗 3.分封制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一一确立天子诸侯君臣之分。 逐级层层分封一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二宗”仪式 一“受民受疆土”。 另外,井田制发展起来 作业 1.在周公发布的一系列诰命中阐述了哪些重要的政治观念? 2.这一时期神权政治的特点是如何体现的? 参考阅读书目 1.刘泽华:《先秦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一章、第二 章
3.以民情视天命 上帝的威严或诚心,从民情上可以看到 敬德 用德说明“天”的意向天惟德是选,用德的兴废作为夏商周更替的历史原 因,有德者为王。 保民 保,养也,畜民,畜众。 “保民”强调治民,同时要体察民情。 慎罚 慎罚与德并列,称为“明德慎罚”。德为根本,罚是补充。 要依据成法成典用刑,用刑要注意犯罪者的态度,用刑之心要出于善。 (二)“天子独尊”的王权专制思想 1.把王说成是上帝和天的人格体现 周王变成了神、人一体化,周天子作为天帝的化身。 2.强化尊祖敬宗观念 敬宗与亲亲成为维护宗法制、维护君权不可缺少的东西,周天子为天下之大 宗。 3.宣扬天子至德 天子是德的化身,主张“以德配天”。 (三)宗法政治制度的创设与确立 1.嫡(正妻)长子继承制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春秋公羊传》。 2.宗法制 大宗与小宗。 3.分封制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确立天子诸侯君臣之分。 逐级层层分封——“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二宗”仪式 ——“受民受疆土”。 另外,井田制发展起来。 作业 1. 在周公发布的一系列诰命中阐述了哪些重要的政治观念? 2. 这一时期神权政治的特点是如何体现的? 参考阅读书目 1.刘泽华:《先秦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一章、第二 章
2.刘泽华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 章。 3.曹德本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高等教有出版社1999年版,第一章第 二节、第三节
2.刘泽华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一 章。 3.曹德本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一章第 二节、第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