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业大学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学院: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部 2009-2010学年第1学期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序号 GB1200130 学分/总学时 48学时 课程类型 √公共课口专业课 专业年级 08级 修读方式 √必修口限选口任选 出题教师 娜日斯 考试方式 √闭卷口开卷口考查 注:1、出题教师负责制定课程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列出答案要点即可),不够可另附页 2、阅卷结束后,将本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与试卷一同装订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注: 1.一、二题为机器阅读评卷,两题总分共50分,机读成绩均填入答题纸 得分表格第一栏中,第二栏不填。 2.试卷答题纸第一题、第二题得分和评卷人栏日均不填。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B)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40分) 1.A2.C3.A4.C5.C6.B7.D8.B9.D10.A11.A 12.D13.A14.D15.D16.D17.D18.D19.D20.C21.A22.D 23.B24.D25.D26.D27.D28.C29.A30.B31.A32.D 33.B34.D35.A36.C37.C38.D39.A40.C 二、判断题(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每题1分,共10分) 41.B42.A43.A44.A45.B46.B47.A48.B49.A50.A 三、简答题(1×6×5=30分) 51.简述感性认识的内容及特点。 (1)感性认识是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3分) (注:答出感性认识是关于事物外部联系的认识,可得2分) (2)直接性或形象性是感性认识的特点。(2分) 52.简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1分) 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 和客观相符合。因此,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一社会实践。 (2分) (注:答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一社会实践,可得2分) (2)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2分) 53.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本性就在于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3分) (注:答出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可得2分) (2)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分) 。-1
- - 1 内蒙古农业大学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学 院: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部 2009-2010 学年第 1 学期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序号 GB1200130 学分/总学时 48 学时 课程类型 √ 公共课 □专业课 专业年级 08 级 修读方式 √ 必修 □ 限选□任选 出题教师 娜日斯 考试方式 √ 闭卷□开卷□考查 注:1、出题教师负责制定课程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列出答案要点即可),不够可另附页。 2、阅卷结束后,将本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与试卷一同装订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注: 1.一、二题为机器阅读评卷,两题总分共 50 分,机读成绩均填入答题纸 得分表格第一栏中,第二栏不填。 2.试卷答题纸第一题、第二题得分和评卷人栏目均不填。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B)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 1 分,共 40 分) 1.A 2.C 3. A 4.C 5.C 6. B 7.D 8.B 9. D 10. A 11. A 12. D 13. A 14.D 15.D 16.D 17.D 18.D 19.D 20.C 21.A 22.D 23. B 24.D 25.D 26.D 27.D 28.C 29.A 30.B 31.A 32.D 33.B 34.D 35.A 3 6.C 37.C 38.D 39.A 40.C 二、判断题(正确的涂 A,错误的涂 B;每题 1 分,共 10 分) 41. B 42. A 43. A 44. A 45.B 46.B 47.A 48.B 49.A 50.A 三、简答题(1×6×5=30 分) 51. 简述感性认识的内容及特点。 (1)感性认识是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3 分) (注:答出感性认识是关于事物外部联系的认识,可得 2 分) (2)直接性或形象性是感性认识的特点。(2 分) 52. 简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1 分) 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 和客观相符合。因此,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 (2 分) (注:答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可得 2 分) (2)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2 分) 53.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本性就在于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3 分) (注:答出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可得 2 分) (2)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 分)
54.简述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2分) (2)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具有改造作用,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控制作用。(3分) (注:答出以上内容之一,可得2分) 55.简述资本的划分及其意义。 (1)根据在剩余价值中所起作用的不同,马克思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1分) (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划分的意义在于: 第一,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 本创造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2分) 第二,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 了科学依据。(2分) 56.简述价值规律的作用。 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3分) 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2分) 四、论述题(在57、58、59三道题中任选2题作答,共20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57.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应该如何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1)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3分) (2)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2分) (3)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2分) (4)联系实际。(3分) 58.试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3分)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2分)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2分) (4)联系实际。(3分) 59.试述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3分)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3分) (3)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1分) (4)联系实际。(3分) -2
- - 2 54. 简述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2 分) (2)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具有改造作用,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控制作用。(3 分) (注:答出以上内容之一,可得 2 分) 55. 简述资本的划分及其意义。 (1)根据在剩余价值中所起作用的不同,马克思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1 分) (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划分的意义在于: 第一,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 本创造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2 分) 第二,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 了科学依据。(2 分) 56. 简述价值规律的作用。 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3 分) 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2 分) 四、论述题(在 57、58、59 三道题中任选 2 题作答,共 20 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57.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应该如何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1)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3 分) (2)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2 分) (3)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2 分) (4)联系实际。(3 分) 58.试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3 分)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2 分)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2 分) (4)联系实际。(3 分) 59.试述马克思主义在 19 世纪 40 年代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3 分)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3 分) (3)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1 分) (4)联系实际。(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