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峰小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七年级语文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积累与运用(共30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碑帖请帖 俯首帖耳 B.和蔼 和煦 和解 和衷共济 C.绚烂 炫耀 渲染 故弄玄虚 D.精湛 辗转 栈桥 崭露头角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伫立 崛起 丝不苟 惊慌失措 B.迸溅 烦躁 顾名思义 妇孺皆知 C.沧桑 睿智 无与伦比 抑扬顿挫 D.寒暄 娴 山青水秀 闲情逸致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这布是华丽的! 的!无双的!”每个人都随声附和着。 (2)这部小说通过主人公的故事 了现实的生活 个人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 此变得无比高尚。 A.精致反映虽然 B.精密反映即使 C.精密反应即使D.精致反应虽然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南京当之无愧地获得青奥会主办权。 B.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产生小的灵感,就要相信它的 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 的人 C.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体验到合作之趣,又享受了天伦之乐 D.今天小学同学相聚,我看到了张明,真想不到当年拿起英语书就头疼的他,竟 然能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真得刮目相看了。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海峡两岸“三通”的正式启动,标志着两岸关系取得了历史性重大突破 B.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三鹿奶粉事件”的情况不再发生。 C.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目前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机遇,而且使我们面临严峻的 挑战。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语文试卷第1页共11页
语文试卷 第 1 页 共 11 页 文峰小学 2010——2011 学年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七年级语文 (满分:150 分 时间:12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 3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字帖. 碑帖. 请帖. 俯首帖.耳 B.和.蔼 和.煦 和.解 和.衷共济 C.绚.烂 炫.耀 渲.染 故弄玄.虚 D.精湛. 辗.转 栈.桥 崭.露头角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 分) A.伫立 崛起 一丝不苟 惊慌失措 B.迸溅 烦躁 顾名思义 妇孺皆知 C.沧桑 睿智 无与伦比 抑扬顿挫 D.寒暄 娴熟 山青水秀 闲情逸致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1)“这布是华丽的! 的!无双的!”每个人都随声附和着。 (2)这部小说通过主人公的故事 了现实的生活。 (3) 一个人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 此变得无比高尚。 A.精致 反映 虽然 B.精密 反映 即使 C.精密 反应 即使 D.精致 反应 虽然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南京当之无愧 ....地获得青奥会主办权。 B.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产生小的灵感,就要相信它的 价值,并锲而不舍 ....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 的人。 C. 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体验到合作之趣,又享受了天伦之乐 ....。 D. 今天小学同学相聚,我看到了张明,真想不到当年拿起英语书就头疼的他,竟 然能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真得刮目相看 ....了。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海峡两岸“三通”的正式启动,标志着两岸关系取得了历史性重大突破。 B.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三鹿奶粉事件”的情况不再发生。 C.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目前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机遇,而且使我们面临严峻的 挑战。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 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B.“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 天空下的荫蔽?”是著名作家冰心深情歌颂母爱的诗句,她的《繁星》《春水》以母爱、 童真、自然为主题,净化了许多读者的心灵 C.一篇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 的具体环境;其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D.我们是听着《水浒传》的故事长大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武松风雪山神庙 吴用智取生辰纲……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7.诗歌理解: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然后我死了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的歌喉,使人体味到 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 民的悲痛和愤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 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 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8.默写。(5分) (1)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论语>十则》中的“ 是最早由 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 (4)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时,引用了唐代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名 句 ”来形容中国当前形势:社会发 展平稳,人民充满信心。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语文试卷第2页共11页
语文试卷 第 2 页 共 11 页 A.《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 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 19 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B.“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 天空下的荫蔽?”是著名作家冰心深情歌颂母爱的诗句,她的《繁星》《春水》以母爱、 童真、自然为主题,净化了许多读者的心灵。 C.一篇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 的具体环境;其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D.我们是听着《水浒传》的故事长大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武松风雪山神庙、 吴用智取生辰纲……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7.诗歌理解: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的歌喉,使人体味到 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 民的悲痛和愤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 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两句诗中的 “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8.默写。(5 分) (1)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论语>十则》中的“ , ”是最早由 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 (4)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时,引用了唐代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名 句“ , ”来形容中国当前形势:社会发 展平稳,人民充满信心。 (5)“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6)《木兰诗》中概述岁月漫长、战争残酷的句子是: (7)赵师秀在《约客》一诗中语近情遥,含而不露地表现了他寂寞心情的诗句是:有 约不来过夜半 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6分) 材料 ①有关部门对不同人群进行测试,要求每人写出“我虽然工作在风光旖旎的地方, 却很寂寞,所以我要跳槽”这句话,结果,写不出或写错旖旎两个字的占95%,寂字 占54%,寞字占65%,槽字占70%;书写潦草的约占70‰。 ②上海有一份汉字书写现状调查显示,年轻人写钢笔字不规范的占70%~80%。 ③北京的一份调查显示,41%的小学生汉字书写达不到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正 确端正整洁的要求 材料二: ①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许多没 有完成识字、写字任务的中小学生也加入到了使用电脑进行文字处理的大军中。这对 汉字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极为不利。为了让汉字更好地服务于现在和将来,政府相继 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据悉,国家语委将推出学生汉字书写等级标准,规范汉字书写 ②这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写得规范美观,而目还要求会认会写 (1)从材料一中提炼出一条主要信息(2分) (2)材料二中的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 ①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 修改: ②这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写得规范美观,而且还要求会认会写 修改 (3)读拼音写汉字,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不含标点)。(2分) ren zhen xie zi yang cheng liang hao de shu xie xI guan 日日十十十十十十日日 10.综合性学习 (1)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戏曲角色分为 四大行当。 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被称为 方歌剧”。(3分) (2)民国时期军阀混战,人民处于深重的灾难中。一日,一位将军骑着马经过一村 庄,见一农家门上贴着一副春联: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读罢,将军 仰天长叹,不禁热泪盈眶。你可知是为什么?(用一成语概括)(2分) 语文试卷第3页共11页
语文试卷 第 3 页 共 11 页 (6)《木兰诗》中概述岁月漫长、战争残酷的句子是: , 。 (7)赵师秀在《约客》一诗中语近情遥,含而不露地表现了他寂寞心情的诗句是:有 约不来过夜半, 。 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6 分) 材料一: ①有关部门对不同人群进行测试,要求每人写出“我虽然工作在风光旖旎的地方, 却很寂寞,所以我要跳槽”这句话,结果,写不出或写错旖旎两个字的占 95%,寂字 占 54%,寞字占 65%,槽字占 70%;书写潦草的约占 70%。 ②上海有一份汉字书写现状调查显示,年轻人写钢笔字不规范的占 70%﹀80%。 ③北京的一份调查显示,41%的小学生汉字书写达不到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正 确端正整洁的要求。 材料二: ①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许多没 有完成识字、写字任务的中小学生也加入到了使用电脑进行文字处理的大军中。这对 汉字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极为不利。为了让汉字更好地服务于现在和将来,政府相继 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据悉,国家语委将推出学生汉字书写等级标准,规范汉字书写。 ②这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写得规范美观,而且还要求会认会写。 (1)从材料一中提炼出一条主要信息(2 分) (2)材料二中的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 分) ①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 修改: ②这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写得规范美观,而且还要求会认会写 修改: (3)读拼音写汉字,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不含标点)。(2 分) rèn zhēn xiě zì ,yǎng chéng liáng hǎo de shū xiě xí guàn 。 10.综合性学习。 (1)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戏曲角色分为 、 、 、 四大行当。 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被称为“东 方歌剧”。(3 分) (2)民国时期军阀混战,人民处于深重的灾难中。一日,一位将军骑着马经过一村 庄,见一农家门上贴着一副春联: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 读罢,将军 仰天长叹,不禁热泪盈眶。你可知是为什么?(用一成语概括)(2 分)
、阅读理解(70分) 、(12分) 社戏(1)(前文) 我在倒数上去的二十年中,只看过两回中国戏,前十年是绝不看,因为没有看戏的意 思和机会,那两回全在后十年,然而都没有看出什么来就走了 第一回是民国元年我初到北京的时候,当时一个朋友对我说,北京戏最好,你不去见 见世面么?我想,看戏是有味的,而况在北京呢。于是都兴致勃勃的跑到什么园,戏文已 经开场了,在外面也早听到冬冬地响。我们挨进门,几个红的绿的在我的眼前一闪烁,便 又看见戏台下满是许多头,再定神四面看,却见中间也还有几个空座,,挤过去要坐时, 又有人对我发议论,我因为耳朵已经隍的响着了,用了心,才听到他是说“有人,不行!” 我们退到后面,一个辫子很光的却来领我们到了侧面,指出一个地位来。这所谓地位 者,原来是一条长凳,然而他那坐板比我的上腿要狭到四分之三,他的脚比我的下腿要长 过三分之二。我先是没有爬上去的勇气,接着便联想到私刑拷打的刑具,不由的毛骨悚然 的走出了。 走了许多路,忽听得我的朋友的声音道,“究竟怎的?”我回过脸去,原来他也被我 带出来了。他很诧异的说,“怎么总是走,不答应?”我说,“朋友,对不起,我耳朵只在 冬冬隍唣的响,并没有听到你的话。” 后来我每一想到,便很以为奇怪,似乎这戏太不好,——否则便是我近来在戏台下不 适于生存了 第二回忘记了那一年,总之是募集湖北水灾捐而谭叫天(2)还没有死。捐法是两元钱买 一张戏票,可以到第一舞台去看戏,扮演的多是名角,其一就是小叫天。我买了一张票, 本是对于劝募人聊以塞责的,然而似乎又有好事家乘机对我说了些叫天不可不看的大法要 了。我于是忘了前几年的冬冬唣唣之灾,竟到第一舞台去了,但大约一半也因为重价购来 的宝票,总得使用了才舒服。我打听得叫天出台是迟的,而第一舞台却是新式构造,用不 着争座位,便放了心,延宕(dang,拖延)到九点钟才去,谁料照例,人都满了,连立足 也难,我只得挤在远处的人丛中看一个老旦在台上唱。那老旦嘴边插着两个点火的纸捻子 旁边有一个鬼卒,我费尽思量,才疑心他或者是目连(3)的母亲,因为后来又出来了一个和 尚。然而我又不知道那名角是谁,就去问挤在我的左边的一位胖绅士。他很看不起似的斜 瞥了我一眼,说道,“龚云甫(4!”我深愧浅陋而且粗疏,脸上一热,同时脑里也制出了决 不再问的定章,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 打,看两三个人互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二 半到十二点,一一然而叫天竟还没有来 我向来没有这样忍耐的等待过什么事物,而况这身边的胖绅士的吁吁的喘气,这台上 的冬冬隍隍的敲打,红红绿绿的晃荡,加之以十二点,忽而使我省悟到在这里不适于生存 了。我同时便机械的拧转身子,用力往外只一挤,觉得背后便已满满的,大约那弹性的胖 绅士早在我的空处胖开了他的右半身了。我后无回路,自然挤而又挤,终于出了大门。街 上除了专等看客的车辆之外,几乎没有什么行人了,大门口却还有十几个人昂着头看戏目, 别有一堆人站着并不看什么,我想:他们大概是看散戏之后出来的女人们的,而叫天却还 语文试卷第4页共11页
语文试卷 第 4 页 共 11 页 二、阅读理解(70 分) 一、(12 分) 社 戏⑴(前文) 我在倒数上去的二十年中,只看过两回中国戏,前十年是绝不看,因为没有看戏的意 思和机会,那两回全在后十年,然而都没有看出什么来就走了。 第一回是民国元年我初到北京的时候,当时一个朋友对我说,北京戏最好,你不去见 见世面么?我想,看戏是有味的,而况在北京呢。于是都兴致勃勃的跑到什么园,戏文已 经开场了,在外面也早听到冬冬地响。我们挨进门,几个红的绿的在我的眼前一闪烁,便 又看见戏台下满是许多头,再定神四面看,却见中间也还有几个空座,,挤过去要坐时, 又有人对我发议论,我因为耳朵已经喤的响着了,用了心,才听到他是说“有人,不行!” 我们退到后面,一个辫子很光的却来领我们到了侧面,指出一个地位来。这所谓地位 者,原来是一条长凳,然而他那坐板比我的上腿要狭到四分之三,他的脚比我的下腿要长 过三分之二。我先是没有爬上去的勇气,接着便联想到私刑拷打的刑具,不由的毛骨悚然 的走出了。 走了许多路,忽听得我的朋友的声音道,“究竟怎的?”我回过脸去,原来他也被我 带出来了。他很诧异的说,“怎么总是走,不答应?”我说,“朋友,对不起,我耳朵只在 冬冬喤喤的响,并没有听到你的话。” 后来我每一想到,便很以为奇怪,似乎这戏太不好,——否则便是我近来在戏台下不 适于生存了。 第二回忘记了那一年,总之是募集湖北水灾捐而谭叫天⑵还没有死。捐法是两元钱买 一张戏票,可以到第一舞台去看戏,扮演的多是名角,其一就是小叫天。我买了一张票, 本是对于劝募人聊以塞责的,然而似乎又有好事家乘机对我说了些叫天不可不看的大法要 了。我于是忘了前几年的冬冬喤喤之灾,竟到第一舞台去了,但大约一半也因为重价购来 的宝票,总得使用了才舒服。我打听得叫天出台是迟的,而第一舞台却是新式构造,用不 着争座位,便放了心,延宕(dàng,拖延)到九点钟才去,谁料照例,人都满了,连立足 也难,我只得挤在远处的人丛中看一个老旦在台上唱。那老旦嘴边插着两个点火的纸捻子, 旁边有一个鬼卒,我费尽思量,才疑心他或者是目连⑶的母亲,因为后来又出来了一个和 尚。然而我又不知道那名角是谁,就去问挤在我的左边的一位胖绅士。他很看不起似的斜 瞥了我一眼,说道,“龚云甫⑷!”我深愧浅陋而且粗疏,脸上一热,同时脑里也制出了决 不再问的定章,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 打,看两三个人互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 点半到十二点,——然而叫天竟还没有来。 我向来没有这样忍耐的等待过什么事物,而况这身边的胖绅士的吁吁的喘气,这台上 的冬冬喤喤的敲打,红红绿绿的晃荡,加之以十二点,忽而使我省悟到在这里不适于生存 了。我同时便机械的拧转身子,用力往外只一挤,觉得背后便已满满的,大约那弹性的胖 绅士早在我的空处胖开了他的右半身了。我后无回路,自然挤而又挤,终于出了大门。街 上除了专等看客的车辆之外,几乎没有什么行人了,大门口却还有十几个人昂着头看戏目, 别有一堆人站着并不看什么,我想:他们大概是看散戏之后出来的女人们的,而叫天却还
没有来…… 然而夜气很清爽,真所谓“沁人心脾”,我在北京遇着这样的好空气,仿佛这是第 遭了 这一夜,就是我对于中国戏告了别的一夜,此后再没有想到他,即使偶而经过戏园 我们也漠不相关,精神上早已一在天之南一在地之北了。 但是前几天,我忽在无意之中看到一本日本文的书,可惜忘记了书名和著者,总之是 关于中国戏的。其中有一篇,大意仿佛说,中国戏是大敲,大叫,大跳,使看客头昏脑眩 很不适于剧场,但若在野外散漫的所在,远远的看起来,也自有他的风致。我当时觉着这 正是说了在我意中而未曾想到的话,因为我确记得在野外看过很好的戏,到北京以后的连 进两回戏园去,也许还是受了那时的影响哩。可惜我不知道怎么一来,竟将书名忘却了。 至于我看好戏的时候,却实在已经是“远哉遥遥”的了,其时恐怕我还不过十一二岁。 【注释】(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二年十二月上海《小说月报》第十三卷第十二号。 (2)谭叫天(1847-1917):即谭鑫培,又称小叫天,当时的京剧演员,擅长老生戏。(3)目 连:释迦牟尼的弟子。据《盂兰盆经》说,目连的母亲因生前违犯佛教戒律,堕入地狱 他曾入地狱救母。《目连救母》一剧,旧时在民间很流行。(4)龚云甫(1862-1932):当 时的京剧演员,擅长老旦戏。 本文是《社戏》原文开头部分,写“我”成年后两次看戏的经历,联系课文那次看 戏的过程,请指出这几次看戏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4分) 2、你认为作者写这两次看戏的经过与课文中看戏形成了一种怎样的关系?分别表达了 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3、课文中“老旦本来是我所最怕的东西……”与选文中的哪个情节有联系?(2分) 4、选文中一组画线的句子有怎样的表达作用?(2分) (22分) ①小时候,常常遇到一些女孩用“兰”字作名,干吗要用“兰”作名呢?我产生 了好奇心,去问父亲。父亲说,兰是一种草,开的花特香,兰草貌似柔弱,但生命力 极强,逗人喜爱,因此人们爱用“兰”为女孩子命名,希望她们像兰草一样娴淑温柔 美貌端庄,健康成长。父亲的话我似懂非懂,但产生了想见兰草的愿望 ②但家乡没有兰草,后来,我上了初中、高中,来到县城,那里也没有兰草 ③去年九月中旬,我们奉命来到了扒口行洪的小河口镇灾区救灾。行洪区的高处 已经露出了水面。少数回归的群众,已在残堤上搭起了临时灾棚,等候着重建家园 为了迎接行洪区中小学生归校,我们急于了解学校的受灾情况。这是一所我十分熟悉 的学校:雄伟的教学大楼,整齐的教师宿舍。特别是校园美化,全市有名。四季花香, 语文试卷第5页共11页
语文试卷 第 5 页 共 11 页 没有来…… 然而夜气很清爽,真所谓“沁人心脾”,我在北京遇着这样的好空气,仿佛这是第一 遭了。 这一夜,就是我对于中国戏告了别的一夜,此后再没有想到他,即使偶而经过戏园, 我们也漠不相关,精神上早已一在天之南一在地之北了。 但是前几天,我忽在无意之中看到一本日本文的书,可惜忘记了书名和著者,总之是 关于中国戏的。其中有一篇,大意仿佛说,中国戏是大敲,大叫,大跳,使看客头昏脑眩, 很不适于剧场,但若在野外散漫的所在,远远的看起来,也自有他的风致。我当时觉着这 正是说了在我意中而未曾想到的话,因为我确记得在野外看过很好的戏,到北京以后的连 进两回戏园去,也许还是受了那时的影响哩。可惜我不知道怎么一来,竟将书名忘却了。 至于我看好戏的时候,却实在已经是“远哉遥遥”的了,其时恐怕我还不过十一二岁。 【注释】⑴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二年十二月上海《小说月报》第十三卷第十二号。 ⑵谭叫天(1847—1917):即谭鑫培,又称小叫天,当时的京剧演员,擅长老生戏。⑶目 连:释迦牟尼的弟子。据《盂兰盆经》说,目连的母亲因生前违犯佛教戒律,堕入地狱, 他曾入地狱救母。《目连救母》一剧,旧时在民间很流行。 ⑷龚云甫(1862—1932):当 时的京剧演员,擅长老旦戏。 1、本文是《社戏》原文开头部分,写“我”成年后两次看戏的经历,联系课文那次看 戏的过程,请指出这几次看戏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4 分) 2、你认为作者写这两次看戏的经过与课文中看戏形成了一种怎样的关系?分别表达了 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 3、课文中“老旦本来是我所最怕的东西……”与选文中的哪个情节有联系?(2 分) 4、选文中一组画线的句子有怎样的表达作用?(2 分) 二、(22 分) 兰 草 ①小时候,常常遇到一些女孩用“兰”字作名,干吗要用“兰”作名呢?我产生 了好奇心,去问父亲。父亲说,兰是一种草,开的花特香,兰草貌似柔弱,但生命力 极强,逗人喜爱,因此人们爱用“兰”为女孩子命名,希望她们像兰草一样娴淑温柔, 美貌端庄,健康成长。父亲的话我似懂非懂,但产生了想见兰草的愿望。 ②但家乡没有兰草,后来,我上了初中、高中,来到县城,那里也没有兰草。 ③去年九月中旬,我们奉命来到了扒口行洪的小河口镇灾区救灾。行洪区的高处 已经露出了水面。少数回归的群众,已在残堤上搭起了临时灾棚,等候着重建家园。 为了迎接行洪区中小学生归校,我们急于了解学校的受灾情况。这是一所我十分熟悉 的学校:雄伟的教学大楼,整齐的教师宿舍。特别是校园美化,全市有名。四季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