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危害叶片,还可危 害茎、叶柄、萼片、花瓣、 果实甚至种子。叶片初期 症状为新叶背面现绿色针 头状小点,后扩展成紫褐 色近圆形的小斑,边缘不 明显。扩大后有不规则淡 褐色轮纹大斑,中央淡黄 褐色,边缘暗紫褐色,有 时相连成片,严重时整叶 焦枯。在潮湿条件下,病 部背面出现暗绿色霉层, 似绒毛状。 牡丹红斑病
主要危害叶片,还可危 害茎、叶柄、萼片、花瓣、 果实甚至种子。叶片初期 症状为新叶背面现绿色针 头状小点,后扩展成紫褐 色近圆形的小斑,边缘不 明显。扩大后有不规则淡 褐色轮纹大斑,中央淡黄 褐色,边缘暗紫褐色,有 时相连成片,严重时整叶 焦枯。在潮湿条件下,病 部背面出现暗绿色霉层, 似绒毛状。 牡丹红斑病
▲灰霉病类 灰霉病可危害多种观赏植物的叶、茎、鳞茎、球茎、花、果等 部位,造成叶斑、溃疡、腐烂等症状,严重影响观赏性。牡丹灰霉 病观赏植物常见的灰霉病之一。 牡丹灰霉病分布于吉林、北京、江苏、浙江、上海、南昌、福州 等地。 1.症状识别 叶、茎、花均可发病。叶上病斑初为水渍状小斑,后扩 大为近圆形、不规则形的褐色斑。潮湿时,斑上长出灰色 霉状物。茎发病,病斑褐色,软腐,植株倒伏。花被害, 变褐腐败。潮湿时,各病部均可产生灰色霉状物。有时可 见小菌核
▲灰霉病类 灰霉病可危害多种观赏植物的叶、茎、鳞茎、球茎、花、果等 部位,造成叶斑、溃疡、腐烂等症状,严重影响观赏性。牡丹灰霉 病观赏植物常见的灰霉病之一。 牡丹灰霉病分布于吉林、北京、江苏、浙江、上海、南昌、福州 等地。 1.症状识别 叶、茎、花均可发病。叶上病斑初为水渍状小斑,后扩 大为近圆形、不规则形的褐色斑。潮湿时,斑上长出灰色 霉状物。茎发病,病斑褐色,软腐,植株倒伏。花被害, 变褐腐败。潮湿时,各病部均可产生灰色霉状物。有时可 见小菌核
主页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后退 退出
2.病原 牡丹葡萄孢菌Botrytis paeoniae Oudem属半知菌亚门、葡萄 孢属。 3.发病特点 以菌核和分生孢子在病株残体上越冬。次春菌核萌发,产生分生 孢子,借风雨传播,引起初侵染和多次再侵染。幼株最易感病。病 害多发生于7~8月。 4.防治要点 (1)及时清除病株、病叶,并销毁。 (2)发病初期,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1: 100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腐霉利 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防治,每隔1~2周喷1次,共喷2~3次
2.病原 牡丹葡萄孢菌Botrytis paeoniae Oudem属半知菌亚门、葡萄 孢属。 3.发病特点 以菌核和分生孢子在病株残体上越冬。次春菌核萌发,产生分生 孢子,借风雨传播,引起初侵染和多次再侵染。幼株最易感病。病 害多发生于7~8月。 4.防治要点 (1)及时清除病株、病叶,并销毁。 (2)发病初期,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1: 100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腐霉利 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防治,每隔1~2周喷1次,共喷2~3次
扶桑灰霉病 灰霉菌侵染花器, 产生水渍状褐色病 斑,湿度大时,病 部生浅灰黑色霉状 物,即病菌分生孢 子梗和分生孢子
扶桑灰霉病 灰霉菌侵染花器, 产生水渍状褐色病 斑,湿度大时,病 部生浅灰黑色霉状 物,即病菌分生孢 子梗和分生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