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蔺物病虫害综合治穆
自从20世纪40年代人工合成有机农药以来,有机农药的广泛使用 在控制植物病虫害、草害和鼠害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 由于农药的长期使用和滥用,造成了有害生物的抗性、再增猖獗和 农药的残留问题。抗性指的是生物长期接受药剂处理使其后代产生 抗药性。再增猖獗指的是生物群落中原处于自然控制下,不需要采 取控制的生物种群,因为农药控制别的有害生物而杀伤了该种群的 天敌,亦即消除了该种群的自然控制因素,使该种群很快重新增长, 以致形成猖獗为害。再增猖獗与抗药性常相伴而生。因产生抗药性, 而加大用药量,进一步杀伤了天敌,导致更大的再增猖獗。如是形 成恶性循环。残留指的是化学农药在农产品上的残留。一些化学性 质稳定、不易自然降解或生物降解的内吸性农药,残留问题尤为严 重。有些农药对人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人们不仅因直接 接触农产品而受其害;例如,水果、蔬菜不在安全采收期、在农药 残留超标的情况下就采摘上市,供人们食用;同时还通过食物链间 接摄入农药;农药随食物链逐级富集,所含浓度越来越大,因而越 来越富有危险性。产生抗药性,加大用药量,残留量更大,所以二 者是密切相关的
自从20世纪40年代人工合成有机农药以来,有机农药的广泛使用 在控制植物病虫害、草害和鼠害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 由于农药的长期使用和滥用,造成了有害生物的抗性、再增猖獗和 农药的残留问题。抗性指的是生物长期接受药剂处理使其后代产生 抗药性。再增猖獗指的是生物群落中原处于自然控制下,不需要采 取控制的生物种群,因为农药控制别的有害生物而杀伤了该种群的 天敌,亦即消除了该种群的自然控制因素,使该种群很快重新增长, 以致形成猖獗为害。再增猖獗与抗药性常相伴而生。因产生抗药性, 而加大用药量,进一步杀伤了天敌,导致更大的再增猖獗。如是形 成恶性循环。残留指的是化学农药在农产品上的残留。一些化学性 质稳定、不易自然降解或生物降解的内吸性农药,残留问题尤为严 重。有些农药对人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人们不仅因直接 接触农产品而受其害;例如,水果、蔬菜不在安全采收期、在农药 残留超标的情况下就采摘上市,供人们食用;同时还通过食物链间 接摄入农药;农药随食物链逐级富集,所含浓度越来越大,因而越 来越富有危险性。产生抗药性,加大用药量,残留量更大,所以二 者是密切相关的
第一节 综合治理的概念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理想的防治病虫害的方 法。19世纪以来,人们对生物防治有了极大的兴趣。20 世纪40年代,由于人工合成了有机杀虫剂,随后又合成 了杀菌剂等,其使用方便、价格便宜、效果明显,化学防 治成为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手段。但是经过长期大量使用后, 产生的副作用越来越明显,不仅污染环境,并且诱发病虫 害产生抗药性以及大量杀伤有益生物。人们终于从历史的 经验认识到依赖单一方法解决病虫害的防治问题是不完善 的。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防治有害生物对环境产生的不利 影响,提出了“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简称IPM的防治策 略,并成为控制植物有害生物的一种管理方法
第一节 综合治理的概念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理想的防治病虫害的方 法。19世纪以来,人们对生物防治有了极大的兴趣。20 世纪40年代,由于人工合成了有机杀虫剂,随后又合成 了杀菌剂等,其使用方便、价格便宜、效果明显,化学防 治成为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手段。但是经过长期大量使用后, 产生的副作用越来越明显,不仅污染环境,并且诱发病虫 害产生抗药性以及大量杀伤有益生物。人们终于从历史的 经验认识到依赖单一方法解决病虫害的防治问题是不完善 的。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防治有害生物对环境产生的不利 影响,提出了“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简称IPM的防治策 略,并成为控制植物有害生物的一种管理方法
一、综合治理的含义 园艺植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概念是从“有害生物综合治 理”引伸来的。由于园艺产品大多数是直接食用的,因此,其 安全性特别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提倡和推广“无公害园 艺产品”与“绿色食品”,其生产过程正是以更安全、更有效 的园艺植物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为基础的。 早期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主要内容在于使用各种控制措施, 并有简单的协调。而在60年代末期提出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思想,是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的,并具有了系统思想。1967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罗马召开的“有害生物综合控 制”专家讨论会上,提出了“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IPM )的概念:“有害生 物综合治理是依据有害生物的种群动态与其环境间关系的一种 管理系统,尽可能协调运用适当的技术与方法,使有害生物种 群保持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
一、综合治理的含义 园艺植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概念是从“有害生物综合治 理”引伸来的。由于园艺产品大多数是直接食用的,因此,其 安全性特别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提倡和推广“无公害园 艺产品”与“绿色食品”,其生产过程正是以更安全、更有效 的园艺植物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为基础的。 早期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主要内容在于使用各种控制措施, 并有简单的协调。而在60年代末期提出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思想,是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的,并具有了系统思想。1967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罗马召开的“有害生物综合控 制”专家讨论会上,提出了“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IPM )的概念:“有害生 物综合治理是依据有害生物的种群动态与其环境间关系的一种 管理系统,尽可能协调运用适当的技术与方法,使有害生物种 群保持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
我国在1975年春季农林部召开的“全国植物保 护工作会议”上,确定“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 我国的植保工作方针。并作了如下解释:“把防作 为植保工作的指导思想,在综合防治中,要以农业 防治为基础,因地制宜地合理应用化学防治、生物 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 控制病虫害的目的”。从内容上看,我国提出的 “综合防治”与国际流行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的基本含义是一致的
我国在1975年春季农林部召开的“全国植物保 护工作会议”上,确定“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 我国的植保工作方针。并作了如下解释:“把防作 为植保工作的指导思想,在综合防治中,要以农业 防治为基础,因地制宜地合理应用化学防治、生物 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 控制病虫害的目的”。从内容上看,我国提出的 “综合防治”与国际流行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的基本含义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