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苗期病害 立枯病和猝倒病是园艺植物苗期重要病害,其分布范围 广泛。可为害多种蔬菜、果树及观赏植物的幼苗,常导致 死苗、烂苗,甚至毁床,给园艺植物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 失。 第四章 园艺植物 苗期及根部病虫害
第一节 苗期病害 立枯病和猝倒病是园艺植物苗期重要病害,其分布范围 广泛。可为害多种蔬菜、果树及观赏植物的幼苗,常导致 死苗、烂苗,甚至毁床,给园艺植物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 失。 第四章 园艺植物 苗期及根部病虫害
◆ 立枯病 1.症状识别 发病初期,幼苗茎基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 病斑,病株停止生长,叶片失水,萎蔫下垂。 以后病斑绕茎一周扩展,缢缩、干枯,根部变 黑直立枯死。潮湿条件下,病部有褐色菌丝体 和土粒状菌核。 2.病原 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属 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
◆ 立枯病 1.症状识别 发病初期,幼苗茎基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 病斑,病株停止生长,叶片失水,萎蔫下垂。 以后病斑绕茎一周扩展,缢缩、干枯,根部变 黑直立枯死。潮湿条件下,病部有褐色菌丝体 和土粒状菌核。 2.病原 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属 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
辣椒立枯病 主页○ 目录○ 上一页 下-页 后退 )退出
3.发病特点 以菌核在土壤中和病残体上越冬。病菌在土壤中能 够长期存活,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从伤口或表皮直 接侵入危害。病菌借雨水、农具等传播。苗床高湿, 播种过密,光照不足,通风条件差,均有利于发病。 4.防治要点 (1)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无病地育苗。 (2)实行轮作;合理密植;发现病株及时拔除。 (3)旧苗床用30% 土菌消水剂3~4mL/㎡加水 3Kg于土面喷雾。定植后每隔10d喷施1次75%百菌 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3.发病特点 以菌核在土壤中和病残体上越冬。病菌在土壤中能 够长期存活,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从伤口或表皮直 接侵入危害。病菌借雨水、农具等传播。苗床高湿, 播种过密,光照不足,通风条件差,均有利于发病。 4.防治要点 (1)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无病地育苗。 (2)实行轮作;合理密植;发现病株及时拔除。 (3)旧苗床用30% 土菌消水剂3~4mL/㎡加水 3Kg于土面喷雾。定植后每隔10d喷施1次75%百菌 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猝倒病 1.症状识别 初期幼苗茎基部呈水渍状斑,后逐渐变为淡褐色, 并凹陷缢缩。病斑迅速绕茎基部一周,幼苗倒伏,幼 叶依然保持绿色。最后病苗腐烂或干枯。当土壤湿度 较高时,病苗及附近土表常有白色絮状物出现,即菌 丝体 。 2.病原 由多种真菌引起,主要是瓜果腐霉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Eds.) Fitzp., 属鞭毛菌亚门、 腐霉属。病菌腐生性强,能在土壤中长期存活
◆猝倒病 1.症状识别 初期幼苗茎基部呈水渍状斑,后逐渐变为淡褐色, 并凹陷缢缩。病斑迅速绕茎基部一周,幼苗倒伏,幼 叶依然保持绿色。最后病苗腐烂或干枯。当土壤湿度 较高时,病苗及附近土表常有白色絮状物出现,即菌 丝体 。 2.病原 由多种真菌引起,主要是瓜果腐霉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Eds.) Fitzp., 属鞭毛菌亚门、 腐霉属。病菌腐生性强,能在土壤中长期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