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页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后退 退出
2.病原 尖多孢锈菌Phragmidium mucronatum ( Pers.) Schl.,属担 子菌亚门、多孢锈菌属。在其生活史中,要产生5种类型孢子:即 担孢子、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 3.发病特点 以菌丝体在休眠芽内或以冬孢子在发病部位越冬。次春,冬孢子 萌发产生担孢子,借风雨传播,引起寄主发病。以后顺次产生性孢 子、锈孢子、夏孢子。夏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造成 病害流行。秋末,产生冬孢子并在发病部位越冬。 4.防治要点 (1)休眠期清除枯枝落叶并销毁,以减少侵染源。 (2)初春,喷施2~3波美度石硫合剂,杀死越冬菌丝。 (3)发病初期喷施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500~2000倍液,或 25%敌力脱乳油2000倍液,或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防治
2.病原 尖多孢锈菌Phragmidium mucronatum ( Pers.) Schl.,属担 子菌亚门、多孢锈菌属。在其生活史中,要产生5种类型孢子:即 担孢子、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 3.发病特点 以菌丝体在休眠芽内或以冬孢子在发病部位越冬。次春,冬孢子 萌发产生担孢子,借风雨传播,引起寄主发病。以后顺次产生性孢 子、锈孢子、夏孢子。夏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造成 病害流行。秋末,产生冬孢子并在发病部位越冬。 4.防治要点 (1)休眠期清除枯枝落叶并销毁,以减少侵染源。 (2)初春,喷施2~3波美度石硫合剂,杀死越冬菌丝。 (3)发病初期喷施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500~2000倍液,或 25%敌力脱乳油2000倍液,或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防治
月季锈病 危害叶片、嫩枝和花。发 病初期在叶背产生黄色小 斑,外围有褪色环,在黄 斑上产生隆起的锈孢子堆, 表皮破裂,露出橘红色的 粉末,即锈孢子;在叶片 正面生有黄色小点,即性 孢子器;以后在叶片背面 产生略呈多角形的夏孢子 堆;秋后在病斑上产生棕 黑色粉状物,即冬孢子堆。 严重时,叶片枯焦脱落
月季锈病 危害叶片、嫩枝和花。发 病初期在叶背产生黄色小 斑,外围有褪色环,在黄 斑上产生隆起的锈孢子堆, 表皮破裂,露出橘红色的 粉末,即锈孢子;在叶片 正面生有黄色小点,即性 孢子器;以后在叶片背面 产生略呈多角形的夏孢子 堆;秋后在病斑上产生棕 黑色粉状物,即冬孢子堆。 严重时,叶片枯焦脱落
▲炭疽病类 观赏植物炭疽病是一类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常见病害。主要危害 叶片、嫩梢和果实,造成叶片、嫩梢枯死,果实腐烂,甚至全株死 亡。兰花炭疽病是一种分布广泛,为害严重的病害。兰花炭疽病主 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江苏、浙江、上海、广州、福建、北 京、天津等地。除危害兰花外,还危害万年青、紫罗兰、金盏菊、 桂花等植物。 1.症状识别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果实。病害发生于叶缘,病斑为圆形; 发生于叶中部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深褐色,中央淡褐色或灰白色, 周围有黄色晕圈;发生于叶尖端,部分叶段枯死;发生于叶基部,许 多病斑连成片,造成叶片枯死。病斑初为红褐色,后变为黑褐色, 在病斑上可见轮生的小黑点。潮湿条件下,产生橙黄色粘质物
▲炭疽病类 观赏植物炭疽病是一类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常见病害。主要危害 叶片、嫩梢和果实,造成叶片、嫩梢枯死,果实腐烂,甚至全株死 亡。兰花炭疽病是一种分布广泛,为害严重的病害。兰花炭疽病主 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江苏、浙江、上海、广州、福建、北 京、天津等地。除危害兰花外,还危害万年青、紫罗兰、金盏菊、 桂花等植物。 1.症状识别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果实。病害发生于叶缘,病斑为圆形; 发生于叶中部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深褐色,中央淡褐色或灰白色, 周围有黄色晕圈;发生于叶尖端,部分叶段枯死;发生于叶基部,许 多病斑连成片,造成叶片枯死。病斑初为红褐色,后变为黑褐色, 在病斑上可见轮生的小黑点。潮湿条件下,产生橙黄色粘质物
主页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后退○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