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类书源流 始于《皇宽》,魏文帝不命王象等人编一 后来有《修文殿御览》(佚) 唐代《北堂书钞》(现存最早类书),虞 世南编(隋·秘书监) 624年的《艺文类聚》,欧阳询编 另有《初学记》、《白氏文帖》
2、类书源流 始于《皇览》,魏文帝曹丕命王象等人编 后来有《修文殿御览》(佚) 唐代《北堂书钞》(现存最早类书) ,虞 世南编(隋·秘书监) 624年的《艺文类聚》,欧阳询编 另有《初学记》、《白氏文帖》
南 堂書钞 海孔廣陶 2 藝文類聚 捆 王E 句篇王 上
3、文集的编撰和出版 1)别集是一人的诗文集,其编撰与出版始于汉魏 之际。别集的史料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是别集以人相从,著述力求搜罗无遗,因此对 研究某一历史人物,是第一手的直接资料。 二是别集文体庞杂,一般包括诗、文、书牍、奏 议等,其中文章有记赞、序跋、记叙、碑志、墓 表、人物传记、记事、杂著等。 三是有些别集的作者是造诣精深的学者,其文集 中不乏纵论经史、考证文献的名作,可为历史研 究取证
3、文集的编撰和出版 1)别集是一人的诗文集,其编撰与出版始于汉魏 之际。别集的史料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别集以人相从,著述力求搜罗无遗,因此对 研究某一历史人物,是第一手的直接资料。 二是别集文体庞杂,一般包括诗、文、书牍、奏 议等,其中文章有记赞、序跋、记叙、碑志、墓 表、人物传记、记事、杂著等。 三是有些别集的作者是造诣精深的学者,其文集 中不乏纵论经史、考证文献的名作,可为历史研 究取证
2)总集是汇总多人文集。 ⑦开创:一说《三国艺文志》著录的《建安七 子集》是总集的滥觞,曹丕是总集的开创者 说最早为西晋挚虞《文章流别集》(佚) ②大量产生:梁·萧统《昭明文选》结束了秦 汉以前文学被经学吞吃的局面,意味着文学的 独立和勃起,影响深远。宋代还有了“《文 选》烂,秀才半”的谚语 也有人认为《诗经》《大藏经》也是总集)
2)总集是汇总多人文集。 ①开创:一说《三国艺文志》著录的《建安七 子集》是总集的滥觞,曹丕是总集的开创者; 一说最早为西晋挚虞《文章流别集》(佚) ②大量产生:梁·萧统《昭明文选》结束了秦 汉以前文学被经学吞吃的局面,意味着文学的 独立和勃起,影响深远。宋代还有了“《文 选》烂,秀才半”的谚语。 (也有人认为《诗经》《大藏经》也是总集)
⑤诗文评类总集的代表作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分上、下部,各25 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等部 分 学术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强调了文学反映现实的原则。 其二,提出了质先于文、质文并重的主张。 其三,建立了文学批评的方法论。 在《知音》篇里,刘勰明确反对秦汉以来文学批 评“贵古贱今”、“崇己抑人”、“信伪迷真” 等错误倾向,认为正确的批评态度应该“无私于 轻重不偏于憎爱”。并且指出批评家应该有深 广的学识修养
③诗文评类总集的代表作: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分上、下部,各25 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等部 分。 学术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强调了文学反映现实的原则。 其二,提出了质先于文、质文并重的主张。 其三,建立了文学批评的方法论。 在《知音》篇里,刘勰明确反对秦汉以来文学批 评“贵古贱今”、“崇己抑人”、“信伪迷真” 等错误倾向,认为正确的批评态度应该“无私于 轻重,不偏于憎爱”。并且指出批评家应该有深 广的学识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