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 77.大事渲染:大力夸张形容。事:作:渲染:绘画方法,引申为夸张形容的意思 78.声名狼藉:形容名声坏到了极点。狼藉:乱七八糟。 79.习以为常:长期都这样,就把它当成了常规 80.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名望很大。 81.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82.偃旗息鼓:放倒旗子,停止敲鼓。比喻事情终止。这里指停止竞选 83.甘拜下风:真心佩服。比喻自愿承认不如人家。 84.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 85.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害怕繁重的。拈:用手指拿东西 86.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漠:冷淡。 87.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本课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88.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求更好。益:更加。 89.滔滔不绝:形容话很多,连续不断。滔滔:波浪滚滚。 投机取巧:指用狡猾的手段谋取个人利益 通宵达旦:从天黑到天亮 92.为富不仁:有钱而心狠,残酷地剥削、压迫穷人 93.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 94.不辍劳作:不停止劳动。辍:停止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可想。 无独有偶:形容罕见的事物不只一件,居然还有和它同时出现的 97.见微知著:看到一点苗头,就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98.司空见惯:表示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99.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100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101老态龙钟: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的样子。这里形容桌子破旧 102嗟来之食:今泛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103拍案而起:拍着桌子愤怒地站起来 104惩前毖后:把以前的失败作为教训,使以后不再重犯。 11
- 11 - 76.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 77.大事渲染:大力夸张形容。事:作;渲染:绘画方法,引申为夸张形容的意思。 78.声名狼藉:形容名声坏到了极点。狼藉:乱七八糟。 79.习以为常:长期都这样,就把它当成了常规。 80.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名望很大。 81.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82.偃旗息鼓:放倒旗子,停止敲鼓。比喻事情终止。这里指停止竞选。 83.甘拜下风:真心佩服。比喻自愿承认不如人家。 84.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 85.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害怕繁重的。拈:用手指拿东西。 86.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漠:冷淡。 87.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本课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88.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求更好。益:更加。 89.滔滔不绝:形容话很多,连续不断。滔滔:波浪滚滚。 90.投机取巧:指用狡猾的手段谋取个人利益。 91.通宵达旦:从天黑到天亮。 92.为富不仁:有钱而心狠,残酷地剥削、压迫穷人。 93.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 94.不辍劳作:不停止劳动。辍:停止。 95.无可奈何:没有办法可想。 96.无独有偶:形容罕见的事物不只一件,居然还有和它同时出现的。 97.见微知著:看到一点苗头,就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98.司空见惯:表示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99.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100 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101 老态龙钟: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的样子。这里形容桌子破旧。 102 嗟来之食:今泛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103 拍案而起:拍着桌子愤怒地站起来。 104 惩前毖后:把以前的失败作为教训,使以后不再重犯
105屡见不鲜:多次见到,己经不新奇了。鲜:新奇 106不攻自破:不用攻打,自己就溃败了,形容防御薄弱,不堪一击 107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动的水不会腐臭,转动着的门轴不会被虫蛀 109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有这个缺点就改正,没有就在以后注意 110姹紫嫣红:形容各种好看的花。姹:美丽。嫣:娇艳 111精神矍铄:形容老年人很有精神的样子 112挑拨离间:在人与人之间搬弄是非,制造隔阂,使互相猜忌,产生矛盾。 113声色俱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显得非常严厉 114秉烛夜谈:点着蜡烛深夜交谈。秉烛:拿着点着的蜡烛 115才疏学浅:见识不广学问不深。疏:粗,空虚 116深居简出:平日老在家里呆着,很少出门。简:少 117终南捷径:这里指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118自命不凡:自以为不平凡。形容高傲自负的样子。自命:自认为 119循序渐进:按一定的顺序逐渐推进。循:按照 120举一反三:举出一件或一方面己知的事理,可以退之与其同类的许多事理 121明哲保身:原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得危险的事 122风烛残年:比喻临近死亡的晚年(风烛:风中之烛) 123不可救药:病重到不可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得没有法儿挽救(药:治) 124大步流星:形容脚步迈得大,走得快。 125月朗星稀:月光明朗,星星稀少。 126无缘无故:没有什么原因,平白无故 127变卖典质:典质:用土地、房屋或其它东西作为抵压向人借钱 128碌碌无为:平庸无能,无所作为 129成群结队:指聚集到一起,形成了队伍 130.就地取材:在当地选取材料。就当地选用人才, 131.郑重其事:严肃认真地对待这件事 132.世人瞩目:世界上的人都注视(目)。 133.逞强施威:显示自己能力强,施展威风。 134.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也说悬心吊胆
- 12 - 105 屡见不鲜:多次见到,已经不新奇了。鲜:新奇。 106 不攻自破:不用攻打,自己就溃败了,形容防御薄弱,不堪一击。 107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动的水不会腐臭,转动着的门轴不会被虫蛀 109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有这个缺点就改正,没有就在以后注意。 110 姹紫嫣红:形容各种好看的花。 姹:美丽。 嫣:娇艳。 111 精神矍铄:形容老年人很有精神的样子 112 挑拨离间:在人与人之间搬弄是非,制造隔阂,使互相猜忌,产生矛盾。 113 声色俱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显得非常严厉 114 秉烛夜谈:点着蜡烛深夜交谈。 秉烛:拿着点着的蜡烛。 115 才疏学浅:见识不广学问不深。 疏:粗,空虚。 116 深居简出:平日老在家里呆着,很少出门。 简:少 117 终南捷径:这里指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118 自命不凡:自以为不平凡。形容高傲自负的样子。 自命:自认为。 119 循序渐进:按一定的顺序逐渐推进。 循:按照 120 举一反三:举出一件或一方面已知的事理,可以退之与其同类的许多事理。 121 明哲保身:原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得危险的事。 122 风烛残年:比喻临近死亡的晚年(风烛:风中之烛) 123 不可救药:病重到不可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得没有法儿挽救(药: 治) 124 大步流星:形容脚步迈得大,走得快。 125 月朗星稀:月光明朗,星星稀少。 126 无缘无故:没有什么原因,平白无故 127 变卖典质:典质:用土地、房屋或其它东西作为抵压向人借钱。 128 碌碌无为:平庸无能,无所作为。 129 成群结队:指聚集到一起,形成了队伍 130.就地取材:在当地选取材料。就当地选用人才。 131.郑重其事:严肃认真地对待这件事。 132.世人瞩目:世界上的人都注视(目)。 133.逞强施威:显示自己能力强,施展威风。 134.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也说悬心吊胆
135.满腔义愤:充满心中,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 136.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137.鬼鬼祟祟: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138.报仇雪恨:采取行动,打击仇敌,洗雪仇恨。 139.妄自尊大:狂妄的自高自大 140.不攻自破:不用攻打,自己就溃败了,形容防御薄弱,不堪一击, 141.百废待举:许多荒废了的事情都等待着去做。 142.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拒绝听取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143.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极点。疾首:头痛 144疾风知劲草:疾:急速,猛烈 145荼毒生灵:残害人民。荼毒:毒害、残害。生灵:人民。 149旁征博引:为了表示论证充足而广泛地引用材料 150振振有辞: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 专题五:初中语文默写 1.《论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殖。生 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 中的话:择其善着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 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薏来表示;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 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当别人不了解 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 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平?” 2、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 且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本句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 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采用对偶,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 理的句子句诗是:海曰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13 - 135.满腔义愤:充满心中,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 136.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137.鬼鬼祟祟: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138.报仇雪恨:采取行动,打击仇敌,洗雪仇恨。 139.妄自尊大:狂妄的自高自大。 140.不攻自破:不用攻打,自己就溃败了,形容防御薄弱,不堪一击, 141.百废待举:许多荒废了的事情都等待着去做。 142.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拒绝听取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143.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极点。疾首:头痛。 144 疾风知劲草:疾:急速,猛烈。 145 荼毒生灵:残害人民。荼毒:毒害、残害。生灵:人民。 149 旁征博引:为了表示论证充足而广泛地引用材料。 150 振振有辞: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 专题五:初中语文默写 1.《论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生 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 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 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 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当别人不了解 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 、 不亦君子乎。 AAPP 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 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本句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 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采用对偶,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 理的句子句诗是:海曰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突出作者对早春喜爱的诗句是:最是一年春好 处,绝胜烟柳潢阜都。 5.杜牧的《泊秦淮》: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 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商隐的《夜雨寄北》:超越时空,想象曰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 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7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 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8远的《天净沙秋思》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枯藤老 树昏鸦,直道西风瘦马: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 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今曰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 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不以人们 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0.《钱塘灏春行》中的两句诗是:几处早莺争暖挝,進家新燕啄春泥。体现花 草茂盛的句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11《过故人庄》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待到重阳旦,还来就菊花。 12.《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 卷卷有爷名;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丛此替爷征;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 买鞍韆,南市买聾头,北市买长鞭;写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旦辞爸 娘去,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旦辞黄河去,至 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 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 赐百千强;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木 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 朔气传金,塞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
- 14 -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突出作者对早春喜爱的诗句是 :最是一年春好 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5. 杜牧的《泊秦淮》: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 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商隐的《夜雨寄北》:超越时空,想象曰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 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7.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 切同情的诗句是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8.远的《天净沙 秋思》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枯藤老 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 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 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今曰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 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不以人们 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0.《钱塘湖春行》中的两句诗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体现花 草茂盛的句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11《过故人庄》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待到重阳曰,还来就菊花。 12.《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 卷卷有爷名;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 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写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旦辞爷 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 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 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 赐百千强;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 木 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
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雄兔胸扑朔,雌兔眼迷 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3陆游的《游山西村》:历经“山重水复”让人怀疑无路可走,却又意外地呈现 出光明前景(或:表现感到困惑时,突然见到希望)可引用本诗中的诗句是:山 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是这首诗的诗眼,富有哲理。 14杜甫的《望岳》: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 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点明全诗主旨)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5.辛弃疾的《西江月》诗中,畅谈丰收,欢快之情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的诗句 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与“鸟鸣山更幽,蝉噪林逾静”有着异曲 同工的是明月别枝惊鹊: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16《滁州西涧》中描绘春深树茂的幽静画面句子是: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醴 深树鸣: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句子是: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诗 人渲染一种恬淡幽静的意境,蕴涵对无声息者一丝同情的句子是:独怜幽草润边 生,上有黄醴深树鸣。 17.《约客》中有约不来过夜半,困敝棋子落灯花。两句含而不露地表现作者的 寂寞心情。 18.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芳草鲜羡, 英缤纷;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 良田美池桑竹之風: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匠陌交通,鸡 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着,并怡然自乐。 19.《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 不在深,有龙则灵;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文章点 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鑿;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 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 子是:谈笑有鸿僵,往来无自工 20.周敦颐的《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 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出淤泥 而不染,清涛而不妖;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香远益清:写君子行为方正, 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⑥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
- 15 - 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 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3.陆游的《游山西村》:历经“山重水复”让人怀疑无路可走,却又意外地呈现 出光明前景(或:表现感到困惑时,突然见到希望)可引用本诗中的诗句是:山 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是这首诗的诗眼,富有哲理。 14.杜甫的《望岳》: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 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点明全诗主旨)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5.辛弃疾的《西江月》诗中,畅谈丰收,欢快之情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的诗句 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与“鸟鸣山更幽,蝉噪林逾静”有着异曲 同工的是明月别枝惊鹊:明月别枝惊鹊 、 清风半夜鸣蝉. 16《滁州西涧》中描绘春深树茂的幽静画面句子是: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 深树鸣: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句子是: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诗 人渲染一种恬淡幽静的意境,蕴涵对无声息者一丝同情的句子是:独怜幽草涧边 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17.《约客》中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两句含而不露地表现作者的 寂寞心情。 18.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 英缤纷;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 阡陌交通,鸡 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19.《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 不在深,有龙则灵;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文章点 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 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 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0.周敦颐的《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 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出淤泥 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香远益清;写君子行为方正, 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⑥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