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家》教学设计 说课: 教材分析: 《家》是小学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以诗歌的 形式描写了蒙、维、藏、傣等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表达了各族同胞幸福快乐的 生活,揭示了祖国是个大家庭,各族儿童是一家的主题。全诗共有六小节,四幅 插图。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少数民族有一些简单的了解,生活在维族人聚集的库尔勒, 加之我班就有几个维族同学,所以对维吾尔族的风俗有很多了解,对其他三个民 族的风俗知道的情况不均等。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査阅课外资料的方法,通 过询问、看书、上网等方式继续巩固获得课外知识的能力。 教法学法: 低年级的学生以识字为主,为了体现随文识字又不失课文整体性的原则,我 采用了字→词→句→文的形式来学习,即由字带出词,由词带出句,其中需要重 点记忆的字词再着重强调,随后进行诗歌的整体学习。由于在字词学习时有些疑 问已经解决,所以学习诗歌的内容时很轻松。学生在学习各民族风俗时,通过己 査阅的资料来补充汇报,就能更深刻地了解各个民族的不同风俗 在教学中适当播放本民族的音乐,加深对本民族的印象,让学生在文本和音 乐中轻松学习。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本节课不指导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3、了解一些民族的生活习惯。使学生明白祖国是个大家庭,各族人民是一家, 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一些民族的生活习惯,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教学难点 了解一些民族的生活习惯,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课前准备
《23、家》教学设计 说课: 教材分析: 《家》是小学语文 S 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以诗歌的 形式描写了蒙、维、藏、傣等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表达了各族同胞幸福快乐的 生活,揭示了祖国是个大家庭,各族儿童是一家的主题。全诗共有六小节,四幅 插图。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少数民族有一些简单的了解,生活在维族人聚集的库尔勒, 加之我班就有几个维族同学,所以对维吾尔族的风俗有很多了解,对其他三个民 族的风俗知道的情况不均等。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查阅课外资料的方法,通 过询问、看书、上网等方式继续巩固获得课外知识的能力。 教法学法: 低年级的学生以识字为主,为了体现随文识字又不失课文整体性的原则,我 采用了字→词→句→文的形式来学习,即由字带出词,由词带出句,其中需要重 点记忆的字词再着重强调,随后进行诗歌的整体学习。由于在字词学习时有些疑 问已经解决,所以学习诗歌的内容时很轻松。学生在学习各民族风俗时,通过己 查阅的资料来补充汇报,就能更深刻地了解各个民族的不同风俗。 在教学中适当播放本民族的音乐,加深对本民族的印象,让学生在文本和音 乐中轻松学习。 教学目标: 1、认识 13 个生字,会写 8 个字。(本节课不指导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3、了解一些民族的生活习惯。使学生明白祖国是个大家庭,各族人民是一家, 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了解一些民族的生活习惯,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教学难点 了解一些民族的生活习惯,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课件。 3.学生通过自己的各种方法搜集一些民族的生活习惯。 教学过程: 、兴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除了汉族以外,我国还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出示56个民 族在一起的图片) 是啊,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包括汉族在内的56个民族 56个民族像一家人一样,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2、今天我们到几个少数民族小朋友家里去做客吧!这节课我们来学习23课《家》。 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请大家翻开书,轻声地把这首小诗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找到要求会认和会写的生字,和你的同桌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 (教师巡视,参与学生讨论。) 3、(很多同学都用自己的办法记住了这些生字,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屏幕出示词语)我们一起来读读。 (1)族蒙古族维族藏族傣族(出示四族儿童图片) 足丰衣足食 (你怎么区分这两个ZU字?) 俗风俗 各族风俗不相同, 丰衣足食乐万家。 (风俗是什么意思?蒙维藏傣的风俗各是什么?指名回答) (2)达蒙族朋友小满达 蒙古包里安下家。(达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大的最后一笔变成了 点。达字还可以组什么词?) 毡毛毡壁墙壁屋屋顶 毛毡墙壁圆屋顶 (达和毡这两个字的结构都是?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谁用壁再来组个词?谁说说你有什么还办法记住屋顶的屋?) (3)疆新疆 (新疆共有多少个民族?47个)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课件。 3.学生通过自己的各种方法搜集一些民族的生活习惯。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除了汉族以外,我国还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出示 56 个民 族在一起的图片) 是啊,在中国 96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包括汉族在内的 56 个民族, 56 个民族像一家人一样,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2、今天我们到几个少数民族小朋友家里去做客吧!这节课我们来学习 23 课《家》。 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请大家翻开书,轻声地把这首小诗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找到要求会认和会写的生字,和你的同桌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 (教师巡视,参与学生讨论。) 3、(很多同学都用自己的办法记住了这些生字,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屏幕出示词语)我们一起来读读。 (1)族 蒙古族 维族 藏族 傣族(出示四族儿童图片) 足 丰衣足食 (你怎么区分这两个 ZU 字?) 俗 风俗 各族风俗不相同, 丰衣足食乐万家。 (风俗是什么意思?蒙维藏傣的风俗各是什么?指名回答) (2) 达 蒙族朋友小满达, 蒙古包里安下家。(达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大的最后一笔变成了 点。达字还可以组什么词?) 毡 毛毡 壁 墙壁 屋 屋顶 毛毡墙壁圆屋顶 (达和毡这两个字的结构都是?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谁用壁再来组个词?谁说说你有什么还办法记住屋顶的屋?) (3) 疆 新疆 (新疆共有多少个民族?47 个)
架葡萄架 遮绿荫遮院葡萄架(出示葡萄架图) (4) 砌砌墙 牢高又牢 石头砌墙高又牢 牢是什么意思?还可以组什么词? (老、劳、牢区分) 选字填空:(劳)动、辛(劳)、(老)师、(老)人、(牢)固、监(牢)、(牢) 房、(牢)靠 (5)加一加: 扌+般=搬搬进 (搬进是动词还是名词?有提手旁的字大多 是动词。) 衤+包=袍新袍搬进新家穿新袍 (袍子的袍字有衣字旁,说明什么?什么是袍子) (6)猜字谜游戏 木桩旁边蹲女孩,女孩头上顶米筐。楼竹楼座座竹楼真美丽(出示 竹楼图) 由于长满了竹子,所以声音动听。笛竹笛竹楼门前吹竹笛(出示 竹笛图) (7)庭家庭祖国是个大家庭。 童儿童各族儿童是一家。 4、开火车读要求会写的生字。 足楼牢架童笛达屋 5、找出这些要求会写的字中的形声字。(楼、架、达) 6、这三个字都是什么结构?书写时要注意什么?教师示范板书。学生练习书写。 巡视指导贴红花。 、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同桌同学一起读读课文,看看这首诗歌写了哪些小朋友的家? 板贴:蒙族朋友小满达、维族姑娘小帕夏、藏族孩子小扎西、傣族姑娘小罕玉 2、(过渡语:即诗歌的第一小节。屏幕出示。不同族别的小朋友,他们的生活习
架 葡萄架 遮 绿荫遮院葡萄架(出示葡萄架图) (4) 砌 砌墙 牢 高又牢 石头砌墙高又牢 (牢是什么意思?还可以组什么词? (老、劳、牢区分) 选字填空:(劳)动、辛(劳)、(老)师、(老)人、(牢)固、监(牢)、(牢) 房、(牢)靠 (5)加一加: 扌+般= 搬 搬进 (搬进是动词还是名词?有提手旁的字大多 是动词。) 衤+包= 袍 新袍 搬进新家穿新袍 (袍子的袍字有衣字旁,说明什么?什么是袍子) (6)猜字谜游戏: 木桩旁边蹲女孩,女孩头上顶米筐。楼 竹楼 座座竹楼真美丽(出示 竹楼图) 由于长满了竹子,所以声音动听。 笛 竹笛 竹楼门前吹竹笛(出示 竹笛图) (7)庭 家庭 祖国是个大家庭 。 童 儿童 各族儿童是一家。 4、开火车读要求会写的生字。 足 楼 牢 架 童 笛 达 屋 5、找出这些要求会写的字中的形声字。(楼、架、达) 6、这三个字都是什么结构?书写时要注意什么?教师示范板书。学生练习书写。 巡视指导贴红花。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同桌同学一起读读课文,看看这首诗歌写了哪些小朋友的家? 板贴:蒙族朋友小满达、维族姑娘小帕夏、藏族孩子小扎西、傣族姑娘小罕玉 2、(过渡语:即诗歌的第一小节。屏幕出示。不同族别的小朋友,他们的生活习
惯、礼节等是各不相同的,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家家都是丰衣足食,有衣 穿,有饭吃,家家都是快乐的。)(板书:乐) 这些小朋友呀都热情好客,瞧,离我们最近的维族姑娘小帕夏还给我们发来了邀 请函呢 亲爱的二(6)班全体同学: 我是一名维吾尔族姑娘,我叫帕夏,我和我的家人真诚地邀请你们来我家玩 我家住在天山脚下,房子的名字叫“土拱凉”,冬暖夏凉。我家小院里种满了各 种水果,到了夏天,我们在茂密的葡萄架下做游戏,读书,可开心了!让我们 起分享快乐时光!我们全家等着你们的到来!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你们的维族朋友:帕夏 2007-5-10 3、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小帕夏的快乐吧!到维族朋友家做客,要注意些什么?(有 礼貌,尊重人家的礼节。不说猪肉之类的话,洗手不能甩手上的水。。。 4、(出示维族课文插图,播放维族歌曲。)小帕夏一家已经弹起了冬不拉迎接我 们的到来呢!喜欢第三小节的同学一起来读 (指名读。)请你再来读读。(我似乎看见了土拱凉) (指名读。)请你再来读读。 (你的朗读让我感觉到了小帕夏一家的快乐。他们住在冬暖夏凉的“土拱凉”里, 用酸甜可口的葡萄招待客人,这就是小帕夏一家的快乐。感受到了吗?)(板书: 土拱凉葡萄) 把你的感受读出来。(自由读) 5、蒙族朋友小满达、藏族孩子小扎西、傣族姑娘小罕玉都邀请我们去他们的家 里做客。让我们告别维族姑娘小帕夏一家,策马扬鞭来到辽阔的蒙古大草原。(出 示蒙族插图,播放蒙族歌曲)蒙族朋友小满达已经在蒙古包里等候着我们了! 6、等等,在去别人家之前,要先了解蒙族人的风俗。谁来说说。学生汇报蒙族 人的风俗习惯。 好了,现在我们可以去小满达的家了。 请同学们默读诗歌的第二小节,说说小满达一家的快乐又是什么? 指名回答。(板书:蒙古包奶茶) 谁能通过读让我们也感受到小满达一家的快乐?
惯、礼节等是各不相同的,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家家都是丰衣足食,有衣 穿,有饭吃,家家都是快乐的。)(板书:乐) 这些小朋友呀都热情好客,瞧,离我们最近的维族姑娘小帕夏还给我们发来了邀 请函呢: 亲爱的二(6)班全体同学: 我是一名维吾尔族姑娘,我叫帕夏,我和我的家人真诚地邀请你们来我家玩。 我家住在天山脚下,房子的名字叫“土拱凉”,冬暖夏凉。我家小院里种满了各 种水果,到了夏天,我们在茂密的葡萄架下做游戏,读书,可开心了!让我们一 起分享快乐时光!我们全家等着你们的到来!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你们的维族朋友:帕夏 2007-5-10 3、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小帕夏的快乐吧!到维族朋友家做客,要注意些什么?(有 礼貌,尊重人家的礼节。不说猪肉之类的话,洗手不能甩手上的水。。。。。。) 4、(出示维族课文插图,播放维族歌曲。)小帕夏一家已经弹起了冬不拉迎接我 们的到来呢!喜欢第三小节的同学一起来读。 (指名读。)请你再来读读。(我似乎看见了土拱凉) (指名读。)请你再来读读。 (你的朗读让我感觉到了小帕夏一家的快乐。他们住在冬暖夏凉的“土拱凉”里, 用酸甜可口的葡萄招待客人,这就是小帕夏一家的快乐。感受到了吗?)(板书: 土拱凉 葡萄) 把你的感受读出来。(自由读) 5、蒙族朋友小满达、藏族孩子小扎西、傣族姑娘小罕玉都邀请我们去他们的家 里做客。让我们告别维族姑娘小帕夏一家,策马扬鞭来到辽阔的蒙古大草原。(出 示蒙族插图,播放蒙族歌曲)蒙族朋友小满达已经在蒙古包里等候着我们了! 6、等等,在去别人家之前,要先了解蒙族人的风俗。谁来说说。学生汇报蒙族 人的风俗习惯。 好了,现在我们可以去小满达的家了。 请同学们默读诗歌的第二小节,说说小满达一家的快乐又是什么? 指名回答。(板书:蒙古包 奶茶) 谁能通过读让我们也感受到小满达一家的快乐?
谁能比他读得还好!三个同学读。大家一起来读读。 奶茶真香啊!你们喝到了吗? 7、我们去了两个少数民族小朋友家做客,大家想想,我们都是怎么做的?(先 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再读诗歌,找到表达他们快乐的词语,感受他们丰衣足食 的快乐,然后把这种快乐读出来。) 8、看来你们都已经会当小客人了,还有两个孩子在家里等着我们的光临,你们 找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去吧,一会儿把你们的经历和大家分享。 9、学生汇报:(我和***先去了**的家,*族的风俗是这样的:。。。我们俩把 这个小节读一下。我认为**词可以看出他们是快乐的,因为。。。) 有不同意见的互相补充。 认为能把他们的快乐读出来的同学一起来读 教师相机出示(出示藏族图片,藏族歌曲)(板书:平顶房新袍) 0、谁刚刚从傣族姑娘小罕玉家里出来,给大家汇报一下。 学生汇报:(我和**先去了**的家,*族的风俗是这样的:。。。我们俩把这个 小节读一下。我认为**词可以看出他们是快乐的,因为。。) 有不同意见的互相补充。 认为能把他们的快乐读出来的同学一起来读 相机出示傣族图片,傣族歌曲。(板书:竹楼竹笛) l1、(屏幕出示课文第六小节。)师领读,生接读。板书:大家庭 12、小结:56个民族在祖国这个大家庭中,和睦相处,谁也离不开谁,其乐融 融 四、背诵、小结 我们今天去了四位少数民族小朋友家做客,哪位小朋友的家给你留下了深刻 的印象?为什么? 有这么深刻的印象,你能背诵这一小节吗? 继续汇报。指导背诵 一起来背诵一、六小节 2、小结:56个民族,就像56朵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56种语言,说着同 样的话: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播放爱我中华歌曲)
谁能比他读得还好!三个同学读。大家一起来读读。 奶茶真香啊!你们喝到了吗? 7、我们去了两个少数民族小朋友家做客,大家想想,我们都是怎么做的?(先 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再读诗歌,找到表达他们快乐的词语,感受他们丰衣足食 的快乐,然后把这种快乐读出来。) 8、看来你们都已经会当小客人了,还有两个孩子在家里等着我们的光临,你们 找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去吧,一会儿把你们的经历和大家分享。 9、学生汇报:(我和***先去了***的家,*族的风俗是这样的:。。。。。。我们俩把 这个小节读一下。我认为***词可以看出他们是快乐的,因为。。。。。。) 有不同意见的互相补充。 认为能把他们的快乐读出来的同学一起来读。 教师相机出示(出示藏族图片,藏族歌曲)(板书:平顶房 新袍) 10、谁刚刚从傣族姑娘小罕玉家里出来,给大家汇报一下。 学生汇报:(我和***先去了***的家,*族的风俗是这样的:。。。。。。我们俩把这个 小节读一下。我认为***词可以看出他们是快乐的,因为。。。。。。) 有不同意见的互相补充。 认为能把他们的快乐读出来的同学一起来读。 相机出示傣族图片,傣族歌曲。(板书:竹楼 竹笛) 11、(屏幕出示课文第六小节。)师领读,生接读。板书:大家庭 12、小结:56 个民族在祖国这个大家庭中,和睦相处,谁也离不开谁,其乐融 融。 四、背诵、小结 1、我们今天去了四位少数民族小朋友家做客,哪位小朋友的家给你留下了深刻 的印象?为什么? 有这么深刻的印象,你能背诵这一小节吗? 继续汇报。指导背诵。 一起来背诵一、六小节。 2、小结:56 个民族,就像 56 朵花,56 个兄弟姐妹是一家,56 种语言,说着同 样的话: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播放爱我中华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