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 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 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 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 于朝廷。 18.对邹忌的讽刺艺术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巧妙设喻B.欲扬先抑C.首尾照应D.开门见山 19.对“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的原因理解正确是一项是() A.害怕齐国的攻打 B.佩服齐国内政修明 C.作为处理与齐国关系的权宜之计D.学习邹忌的讽谏艺术 20.对选文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邹忌本来并不美,妻、妾、客却都违心地说他美 邹忌通过比较,得出了自己不如城北徐公美的结论。 群臣吏民只有获得奖赏,才能说出想说的话 D.妻、妾、客虽然身份不同,但赞美邹忌的心理原因是相同的。 21.对选文中人物对话的特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句式参差错落,庄严典雅。B.句式整齐,通俗简介。 C.句式对仗工整,言辞恳切。D.多用长句,言辞含蓄。 答案:18.A19.B20.B21.B 7.(2015年山东泰安市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6-28日 承拙斋家传 张惠言(清) 承君名任,字是常,自号拙斋先生。父兑,以孝闻,事在郡志。 拙斋学于宜兴杭生,通五经四子书,泛览百家,为诗、古时文,然以躬行为务。补 学生员,九试于乡,不得举。以所学授生徒,终其身。作《爱吾庐记》以自述,其辞曰:“爱 吾庐者,拙斋先生读书处也。破屋数椽,不蔽风日:方庭侷武,无佳葩奇卉,可从娱目。有 书数千卷,先生昼夜讲习其中。有四子一孙,各授一经,日与辨析疑义。使为歌诗文辞,点 笔以为乐。役使无童仆,客有至者,则延入,蔬食相对,与之论古圣贤,若晤之几席也。先 生以致知格物为基址,以身体力行为堂奥,以惩忿室欲为墙垣,以推己及人为门户,以书策 吟咏为园囿。保吾墨,全吾真,处而安焉,入而自得焉,盖不足为外人道也。”其指趣如此 常语学者曰:“文词小伎,于身心何所益,读圣贤书,如此尔耶?”子志,试礼部,濒行, 命之曰:“行已有耻,立身之大端也。得失之际,慎之!”志兄弟皆恂谨力学,父之教也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 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 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 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 于朝廷。 18.对邹忌的讽刺艺术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巧妙设喻 B.欲扬先抑 C.首尾照应 D.开门见山 19.对“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的原因理解正确是一项是( ) A.害怕齐国的攻打 B.佩服齐国内政修明 C.作为处理与齐国关系的权宜之计 D.学习邹忌的讽谏艺术 20.对选文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邹忌本来并不美,妻、妾、客却都违心地说他美。 B.邹忌通过比较,得出了自己不如城北徐公美的结论。 C.群臣吏民只有获得奖赏,才能说出想说的话。 D.妻、妾、客虽然身份不同,但赞美邹忌的心理原因是相同的。 21.对选文中人物对话的特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式参差错落,庄严典雅。 B.句式整齐,通俗简介。 C.句式对仗工整,言辞恳切。 D.多用长句,言辞含蓄。 答案:18.A 19.B 20.B 21.B 7.(2015 年山东泰安市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6-28 日 承拙斋家传 张惠言(清) 承君名任,字是常,自号拙斋先生。父兑,以孝闻,事在郡志。 拙斋学于宜兴杭生,通五经四子书,泛览百家,为诗、古时文,然以躬行为务。补 学生员,九试于乡,不得举。以所学授生徒,终其身。作《爱吾庐记》以自述,其辞曰:“爱 吾庐者,拙斋先生读书处也。破屋数椽,不蔽风日;方庭侷武,无佳葩奇卉,可从娱目。有 书数千卷,先生昼夜讲习其中。有四子一孙,各授一经,日与辨析疑义。使为歌诗文辞,点 笔以为乐。役使无童仆,客有至者,则延入,蔬食相对,与之论古圣贤,若晤之几席也。先 生以致知格物为基址,以身体力行为堂奥,以惩忿窒欲为墙垣,以推己及人为门户,以书策 吟咏为园囿。保吾墨,全吾真,处而安焉,入而自得焉,盖不足为外人道也。”其指趣如此。 常语学者曰:“文词小伎,于身心何所益,读圣贤书,如此尔耶?”子志,试礼部,濒行, 命之曰:“行已有耻,立身之大端也。得失之际,慎之!”志兄弟皆恂谨力学,父之教也
著《四书质疑录》《拙斋集》若干卷,时文若干篇。年六十有六,嘉庆三年三月十五日卒。 【注】侷武:空间逼仄、狭小。点笔:圈画改订诗文。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九试于乡,不得举。()(2)客有至者,则延入。( (3)常语学者曰( (4)于身心何所益。( 27.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爱吾庐者,拙斋先生读书处也。 (2)使为歌诗文辞,点笔以为乐。 (3)处而安焉,入而自得焉,盖不足为外人道也。 28.承拙斋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集合内容分条说明。 答案 26.(1)任用,选拔(2)领,邀请(3)告诉,对……说(4)好处27.(1)爱吾庐是拙斋先生读书的地方。 (2)让儿孙写作诗歌文章,以圈点批改为乐趣。(③)处在这个地方就心思安宁,进入(房屋) 就怡然自得,这些都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28.(1)博览群书,身体力行(2)安贫乐道, 不慕荣利(3)教诲子孙乐此不疲(4)凭借读书授课,意在修养身心(5勤奋著书(⑥)热情好 客 【文言文翻译】 承君,名任,字是常,自号拙斋先生。他的父亲叫承兑,因为孝顺闻名乡里,从事编写 地方志的工作 承拙斋在宜兴向杭生老师学习,精通五经四书,广泛地涉猎诸子百家,写诗歌、八股 文等,并且把亲自做事当作自己的追求。补学生员,参加了九次乡试,都没有考中。借所 学的知识教授学生,终老一生。作《爱吾庐记》来自我表述,文章的内容是:“爱吾庐是承 斋先生读书的地方。有几间破旧的房屋,不能遮蔽风雨、太阳:庭院狭小,没有奇葩异卉 可以娱乐眼睛。 有书几千卷,先生在房屋中昼夜讲习。有四个儿子一个孙子,分别授予一部经书,每 天和他们辨析所学文章中的问题。让他们写诗歌文辞,以圈点他们的文章为乐趣。没有童仆 使唤,有到爱吾庐的人,就请进来,用粗陋的饭食招待,相对而坐,与他们谈论古今圣贤 之人,就像在几案边会晤一样。先生用穷究事物的原理获得知识作为地基,用身体力行来 登堂入室,用惩戒怨恨、遏制欲望为院墙,用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为门户,用读写书策 吟咏诗歌为花园。保全我没有受到尘俗玷污的本性,处于这个地方就心情安定,进入这个 地方就自得其乐,这些是没有必要向其他人说的。”他的乐趣就是这样。他常常对学生说: “文章、诗歌的词句文法都是小技艺,对身心有何好处?读圣贤书,难道就像这样吗?” 他的儿子承志,进京参加会试。临行前,承拙斋告诉他:“立身行事要有羞耻之心,这是安 身立命的根本,在得失之间,要慎重对待!”承志的兄弟都恭顺谨慎、努力学习,这都是 他们的父亲教的。承拙斋写有《四书质疑录》《拙斋集》若干卷,八股文若干篇。享年六十
著《四书质疑录》《拙斋集》若干卷,时文若干篇。年六十有六,嘉庆三年三月十五日卒。 【注】侷武:空间逼仄、狭小。 点笔:圈画改订诗文。 2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九试于乡,不得举.。( )⑵客有至者,则延.入。( ) ⑶常语.学者曰( ) ⑷于身心何所益.。( ) 27.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爱吾庐者,拙斋先生读书处也。 ⑵使为歌诗文辞,点笔以为乐。 ⑶处而安焉,入而自得焉,盖不足为外人道也。 28.承拙斋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集合内容分条说明。 答案: 26.⑴任用,选拔⑵领,邀请⑶告诉,对……说⑷好处 27.⑴爱吾庐是拙斋先生读书的地方。 ⑵让儿孙写作诗歌文章,以圈点批改为乐趣。⑶处在这个地方就心思安宁,进入(房屋) 就怡然自得,这些都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28.⑴博览群书,身体力行⑵安贫乐道, 不慕荣利⑶教诲子孙,乐此不疲⑷凭借读书授课,意在修养身心⑸勤奋著书⑹热情好 客。 【文言文翻译】 承君,名任,字是常,自号拙斋先生。他的父亲叫承兑,因为孝顺闻名乡里,从事编写 地方志的工作。 承拙斋在宜兴向杭生老师学习,精通五经四书,广泛地 涉猎诸子百家,写诗歌、八股 文等,并且把亲自做事当作自己的追求。补学生员,参加了九次乡试,都没有考中。 借所 学的知识教授学生,终老一生。作《爱吾庐记》来自我表述,文章的内容是:“爱吾庐是承 斋先生读书的地方。有几间破旧的房屋,不能遮蔽风雨、太阳;庭院 狭小,没有奇葩异卉 可以娱乐眼睛。 有书几千卷,先生在房 屋中昼夜讲习。有四个儿子一个孙子,分别授予一部经书,每 天和他们辨析所学文章中的问题。让他们写诗歌文辞,以圈点他们的文章为乐趣。没有童仆 使唤,有到 爱吾庐的人,就请进来,用粗陋的饭食招待,相对而坐,与他们谈论古今圣贤 之人,就像在几案边会晤一样。先生用穷究事物的原理获得知识作为地基,用身体力行 来 登堂入室,用惩戒怨恨、遏制欲望为院墙,用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为门户,用读写书策、 吟咏诗歌为花园。保全我没有受到尘俗玷污的本性,处于这个地方就心 情安定,进入这个 地方就自得其乐,这些是没有必要向其他人说的。”他的乐趣就是这样。他常常对学生说: “文章、诗歌的词句文法都是小技艺,对身心有何好 处?读圣贤书,难道就像这样吗?” 他的儿子承志,进京参加会试。临行前,承拙斋告诉他:“立身行事要有羞耻之心,这是安 身立命的根本,在得失之间,要慎重 对待!”承志的兄弟都恭顺谨慎、努力学习,这都是 他们的父亲教的。承拙斋写有《四书质疑录》《拙斋集》若干卷,八股文若干篇。享年六十
六岁,在嘉庆三年三月十五日去世。 8.(2015年山东潍坊市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12分) 吴留村 【清】钱泳 吴留村,中顺治五年进士。其明年,即选江西萍乡县知县,升山东沂州府知府。因事左 补无锡县知县者十三年,政通人和,士民感戴。忽有奸人持制府札立取库金三千两。吴疑 之,诘以数语,其人伏罪。乃告之曰:“尔等是极聪明人,故能作此伎俩。若落他人手,立 斩矣。虽然,看汝状貌,尚有出息。”乃畀以百金,纵之去 后数年,闽寇日炽,吴解饷由海道至厦门,忽逢盗劫,已而尽还之。盗过船叩头谢罪曰 “公,大恩人也。”询之,即向所持札取库金者。由是其人献密计,为内应,将以报吴。时 闽浙总督为姚公启圣,与吴同乡,商所以灭寇之法。康熙十五年冬,八闽既复,姚上闻,特 擢福建按察使,旋升两广总督 留村在无锡既膺殊遇,夙驾将行,锡之父老士庶被泽蒙庥°者,自县治以至河干,直达 于省城之金闾门,八九十里,号泣攀留,行趾相接,不下数万人。其缙绅及受知之士,则操 舟祖道,肆筵设席,鼓吹喧阗;或有执卮酒以献于道路者。连樻数大果依依不悆使君为之恣 然志民之感德如些 (选自《履园丛话》,有删节) 【注】①札:文书。②畀:bi,给予。③庥:xi,保护, 1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后数年,闽寇日炽日 (2)锡之父老士庶被泽蒙庥者被: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因事左补无锡县知县者十三年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B.乃畀以百金,纵之去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C.忽逢盗劫,已而尽还之俄而百千人大哭(《口技》 D.其缙绅乃受知之士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吴疑之,诘以数语,其人伏罪。(2分) (2)询之,即向所持札取库金者。(2分) 17.文中面波浪线的句子没有断句,请根据文意用“/”断开(限三处)。(3分) 连樯数十里依依不舍使君为之泫然士民之感德如此 答案: 4.(1)日:一天比一天地。(2)被:蒙受。(2分,每题1分) 15.C(3分。C项补足音节,无义。A项:表提示与停顿/代词,……的人。B项表承接,就 /表肯定,是。D项:表指代,那些/表祈使,加重语气。) 16.(1)吴留村认为他可疑(值得怀疑),(仅)盘问了几句话,那人就认了罪。(2分。 “诘”“认罪”各1分 (2)(吴留村)询问他,(他)就是以前拿着文件冒领库金的那个人。(2分。“向” “所……者”各1分 17.连樯数十里/依依不舍/使君为之泫然/士民之感德如此
六岁,在嘉庆三年三 月十五日去世。 8.(2015 年山东潍坊市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17 题。(12 分) 吴留村 【清】钱泳 吴留村,中顺治五年进士。其明年,即选江西萍乡县知县,升山东沂州府知府。因事左 补无锡县知县者.十三年,政通人和,士民感戴。忽有奸人持制府札①立取库金三千两。吴疑 之,诘以数语,其人伏罪。乃告之曰:“尔等是极聪明人,故能作此伎俩。若落他人手,立 斩矣。虽然,看汝状貌,尚有出息。”乃畀②以百金,纵之去。[来源: 学科网] 后数年,闽寇日.炽,吴解饷由海道至厦门,忽逢盗劫,已而.尽还之。盗过船叩头谢罪曰: “公,大恩人也。”询之,即向所持札取库金者。由是其人献密计,为内应,将以报吴。时 闽浙总督为姚公启圣,与吴同乡,商所以灭寇之法。康熙十五年冬,八闽既复,姚上闻,特 擢福建按察使,旋升两广总督。 留村在无锡既膺殊遇,夙驾将行,锡之父老士庶被.泽蒙庥③者,自县治以至河干,直达 于省城之金阊门,八九十里,号泣攀留,行趾相接,不下数万人。其.缙绅及受知之士,则操 舟祖道,肆筵设席,鼓吹喧阗;或有执卮酒以献于道路者。连樯数十里依依不舍使君为之泫 然士民之感德如此。 (选自《履园丛话》,有删节) 【注】①札:文书。②畀:bì,给予。③庥:xiū,保护。 1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 分) (1)后数年,闽寇日.炽 日: (2)锡之父老士庶被.泽蒙庥者 被: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因事左补无锡县知县者.十三年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B.乃.畀以百金,纵之去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C.忽逢盗劫,已而.尽还之 俄而.百千人大哭(《口技》) D.其.缙绅乃受知之士 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吴疑之,诘以数语,其人伏罪。(2 分) (2)询之,即向所持札取库金者。(2 分) 17.文中面波浪线的句子没有断句,请根据文意用“/”断开(限三处)。(3 分) 连 樯 数 十 里 依 依 不 舍 使 君 为 之 泫 然 士 民 之 感 德 如 此。 答案: 14.(1)日:一天比一天地。(2)被:蒙受。(2 分,每题 1 分) 15.C(3 分。C 项补足音节,无义。A 项:表提示与停顿/代词,……的人。B 项表承接,就 /表肯定,是。D 项:表指代,那些/表祈使,加重语气。) 16.(1)吴留村认为他可疑(值得怀疑),(仅)盘问了几句话,那人就认了罪。(2 分。 “诘”“认罪”各 1 分) (2)(吴留村)询问他,(他)就是以前拿着文件冒领库金的那个人。(2 分。“向” “所……者”各 1 分) 17.连 樯 数 十 里/ 依 依 不 舍/ 使 君 为 之 泫 然/ 士 民 之 感 德 如 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