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PLC作为装置控制器的主要特点 1)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便于实现机电一体 化及信息控制一体化。 2)构成的控制系统的开发周期短,调试方便。 3)模块组合灵活、柔性大,设计者可根据系统控 制要求和技术指标,合理地选用相应档次的PLC,配 制相应的扩展模块,并可根据系统发展需要进行功能 扩充。 4)模块化结构便于系统在线维护,缩短维修时间。 5)丰富的指令系统便于系统在硬件尽可能少改动 情况下,改变生产工艺。 6)便于网络联接,便于组成DCS或FCS系统。 如果系统技术指标对上述几方面有较高的要求时, 可优先考虑采用PLC作为系统的控制器
(2) PLC作为装置控制器的主要特点 1) 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便于实现机电一体 化及信息控制一体化。 2) 构成的控制系统的开发周期短,调试方便。 3) 模块组合灵活、柔性大,设计者可根据系统控 制要求和技术指标,合理地选用相应档次的PLC,配 制相应的扩展模块,并可根据系统发展需要进行功能 扩充。 4) 模块化结构便于系统在线维护,缩短维修时间。 5) 丰富的指令系统便于系统在硬件尽可能少改动 情况下,改变生产工艺。 6)便于网络联接,便于组成DCS或FCS系统。 如果系统技术指标对上述几方面有较高的要求时, 可优先考虑采用PLC作为系统的控制器
2、技术设计 (1)技术设计需完成下述内容 1)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对某些重要环节作 必要的试验;写出试验报告。例如PLC编程 中的某些特殊要求,新型传感器的测试结果 等。 2)绘制电气控制的电气原理图(包括可编 程序控制器I/O接口)。 3)编写系统参数计算书。 4)选择整个系统的电气元件,提出专用元 器件的技术指标,编写元件明细表
2、技术设计 (1) 技术设计需完成下述内容 1) 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对某些重要环节作 必要的试验;写出试验报告。例如PLC编程 中的某些特殊要求,新型传感器的测试结果 等。 2) 绘制电气控制的电气原理图(包括可编 程序控制器I/O接口)。 3) 编写系统参数计算书。 4) 选择整个系统的电气元件,提出专用元 器件的技术指标,编写元件明细表
5)设计电气箱、控制面板等电气系统结 构件及总装接线图。 6)编写PLC内部元件分配表,编写软件流 程图、梯形图或助记符程序。 7)编写技术设计说明书,介绍系统原理、 主要技术指标和运行、操作、维护说明书。 (2)PLC控制部分设计步骤说明 1)确定受控对象与PLC间的输入、输出信 号关系。 2)根据控制要求的复杂程度、控制精度, 估计用户程序的容量、数据区容量、定时器 计数器数量及采用的内部元件
5) 设计电气箱、控制面板等电气系统结 构件及总装接线图。 6) 编写PLC内部元件分配表,编写软件流 程图、梯形图或助记符程序。 7) 编写技术设计说明书,介绍系统原理、 主要技术指标和运行、操作、维护说明书。 (2) PLC控制部分设计步骤说明 1) 确定受控对象与PLC间的输入、输出信 号关系。 2) 根据控制要求的复杂程度、控制精度, 估计用户程序的容量、数据区容量、定时器、 计数器数量及采用的内部元件
3)选择PLC机型和模块配置的主要依据是 上述1)、2)条款中涉及到的硬件要求,同时 从控制功能和数据处理要求方面考虑PLC指令 系统的功能。 4)根据选用的PLC及给定的元件地址范 围(如输入、输出、计数器、定时器、数据区 等),对每个使用元件赋予相应名称和地址, 以避免编程过程中重复使用而出错。 5)根据受控对象的控制及有关动作转换 逻辑,绘制PLC的控制流程图
3) 选择PLC机型和模块配置的主要依据是 上述1)、2)条款中涉及到的硬件要求,同时 从控制功能和数据处理要求方面考虑PLC指令 系统的功能。 4) 根据选用的PLC及给定的元件地址范 围(如输入、输出、计数器、定时器、数据区 等),对每个使用元件赋予相应名称和地址, 以避免编程过程中重复使用而出错。 5) 根据受控对象的控制及有关动作转换 逻辑,绘制PLC的控制流程图
6)由控制流程图编出相应控制功能的PLC 用户程序(梯形图、状态图或助记符)。 7)将编写的用户程序输人PLC,程序输入 有两种方式: ①用简易编程器键人助记符程序; ②用图形编程器或计算机等专用设备输入程序, 经串行通讯口写入PLC的用户程序内存中
6) 由控制流程图编出相应控制功能的PLC 用户程序(梯形图、状态图或助记符)。 7) 将编写的用户程序输人PLC,程序输入 有两种方式: ①用简易编程器键人助记符程序; ②用图形编程器或计算机等专用设备输入程序, 经串行通讯口写入PLC的用户程序内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