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6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 古诗文阅读 【2016浙江绍兴】陶渊明:四海与丘山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他出身仕宦家庭,曾祖是东 晋开国元勋,祖父、父亲都作过太守。后家道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多在外祖父孟嘉家生活 陶渊明在《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中描述外祖父:“行不苟合,言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 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任怀得意,傍若无人。”陶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受时 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他既有“猛志逸四海”的追求,又有“性本爱丘山”的志趣。 孝武帝太元十八年,陶渊明怀着大济苍生之愿,担任祭酒一职,后因官场黑暗而辞官。安帝隆 安四年,他又投入桓玄门下。元兴二年,桓玄篡夺帝位,他不愿同流合污而再返田园。元兴三年, 刘裕起兵讨桓平叛。陶渊明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冒险到到建康,担任刘裕参军。 他写诗明志:“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义煕元年秋,他任彭泽县令,《晋书·陶潜传>记载: 以亲煮家贫·起为州祭澒不堪衷职,思良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贵避抱赢疾。复为镇 军、建成参军,谓亲朋日:“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在县, 公田悉令种秫谷,日:“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 素简责,不私事上官。郡遗骨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 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兮 辞》。 宋文帝元嘉元年,他已贫病交加,但对江州刺史檀道济馈赠的粱肉,他挥而去之。檀道济劝他: “贤者在世,天下无遗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答:“潜也何敢望贤, 志不及也。” 虽然生活清贫,但陶渊明能从极平淡、极普通的田园生活中体味到无限的快乐。他在《与子俨 等疏》中描写自己的情趣:“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 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遏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这种快乐在他的诗中随 处可见。他的笔下,田园生活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是“晨兴 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是“采菊东篱下’悠然 见南山”。又如《读<山海经)》(其一):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
浙江省 2016 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 古诗文阅读 【2016 浙江绍兴】陶渊明:四海与丘山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他出身仕宦家庭,曾祖是东 晋开国元勋,祖父、父亲都作过太守。后家道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多在外祖父孟嘉家生活。 陶渊明在《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中描述外祖父:“行不苟合,言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 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任怀得意,傍若无人。”陶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受时 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他既有“猛志逸四海”的追求,又有“性本爱丘山”的志趣。 孝武帝太元十八年,陶渊明怀着大济苍生之愿,担任祭酒一职,后因官场黑暗而辞官。安帝隆 安四年,他又投入桓玄门下。元兴二年,桓玄篡夺帝位,他不愿同流合污而再返田园。元兴三年, 刘裕起兵讨桓平叛。陶渊明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冒险到到建康,担任刘裕参军。 他写诗明志:“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义熙元年秋,他任彭泽县令,《晋书·陶潜传>记载: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贵避抱赢疾。复为镇 军、建成参军,谓亲朋日:“聊欲弦歌①,以为三径②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在县, 公田悉令种秫谷,日:“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 素.简责,不私事上官。郡遗骨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 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兮 辞》。 宋文帝元嘉元年,他已贫病交加,但对江州刺史檀道济馈赠的粱肉,他挥而去之。檀道济劝他: “贤者在世,天下无遗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答:“潜也何敢望贤, 志不及也。” 虽然生活清贫,但陶渊明能从极平淡、极普通的田园生活中体味到无限的快乐。他在《与子俨 等疏》中描写自己的情趣:“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 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遏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这种快乐在他的诗中随 处可见。他的笔下,田园生活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是“晨兴 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是“采菊东篱下’悠然 见南山”。又如《读<山海经)》(其一):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
颅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因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好一个“不乐复何如”!陶渊明不是没有痛苦和烦恼,只是因为有这种热爱自然、怡然自得的精 神品格,他能比较容易获得心灵的充实和平衡。《晋书‘陶潜传》记载: 陶渊明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 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 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短褐穿蛄,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 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南朝昭明太子萧统十分推崇这位田园诗的开山鼻祖,亲自为陶渊明编集、作序、作传。他认为 陶渊明那些描写田园生活情趣的诗篇可以使人忘却世问的奔竞争夺,培养旷远、真率的情感获得精 神的自由。到了隋唐,陶渊明得到的评价越来越高。北宋年间,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又得到 了进一步的巩固。欧阳修盛赞。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王安石评价“渊明趋向不群, 词彩精拔,晋宋之间’一个而矣”:苏东坡在《与苏辙书》中说:“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 癯③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 (摘编自《陶渊明诗文》及有关资料,标题为编者所加) 注释:①弦歌:出任邑(县)令。②三径:常指归隐后的住所。③癯:瘦。 【读·通文字】 【2016浙江绍兴】9.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6分) (1)妻子固请种粳( (2)索简贵() (3)拳拳事乡里小人邪()(4)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5)或置宿而招之() (6)造饮辄尽() 【2016浙江绍兴】10.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3分) A.吏白应束带见之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B.亦不详其姓字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C.乃赋《归去来兮辞》屠乃奔倚其下(《狼》) D.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2016浙江绍兴】Ⅱ为文中画横线处断句。(用“/”断三处)(3分) 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赢疾 【2016浙江绍兴】1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大意。(3分)
颅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因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 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好一个“不乐复何如”!陶渊明不是没有痛苦和烦恼,只是因为有这种热爱自然、怡然自得的精 神品格,他能比较容易获得心灵的充实和平衡。《晋书‘陶潜传》记载: 陶渊明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 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 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短褐穿蛄,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_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 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南朝昭明太子萧统十分推崇这位田园诗的开山鼻祖,亲自为陶渊明编集、作序、作传。他认为 陶渊明那些描写田园生活情趣的诗篇可以使人忘却世问的奔竞争夺,培养旷远、真率的情感'获得精 神的自由。到了隋唐,陶渊明得到的评价越来越高。北宋年间,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又得到 了进一步的巩固。欧阳修盛赞。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王安石评价“渊明趋向不群, 词彩精拔,晋宋之间’一个而矣”;苏东坡在《与苏辙书》中说:“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 癯③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 (摘编自《陶渊明诗文》及有关资料,标题为编者所加) 注释:①弦歌:出任邑(县)令。②三径:常指归隐后的住所。③癯:瘦。 【读·通文字】 【2016 浙江绍兴】9.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6 分)[ (1)妻子固.请种粳( ) (2)索.简贵( ) (3)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 (4)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ZXXK] (5)或.置宿而招之( ) (6)造.饮辄尽( ) 【2016 浙江绍兴】10.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3 分) A.吏白应束带见之.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B.亦不详其.姓字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C.乃.赋《归去来兮辞》 屠乃.奔倚其下(《狼》) D.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2016 浙江绍兴】ll.为文中画横线处断句。(用“/”断三处)(3 分) 州 召 主 簿 不 就 躬 耕 自 资 遂 抱 赢 疾。 【2016 浙江绍兴】1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大意。(3 分)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参考]起:①站起,起来;②兴起;③起用;④出现,产生;⑤建造。(《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 10版,商务印书馆) 【读·析文章】 【2016浙江绍兴】1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和评论陶渊明的?简要归纳,填入下面方框内。(4分) (1) (2) 抱负情趣-(3) 【2016浙江绍兴】14.文中有三处提到陶渊明的“志”:“猛志逸四海”,“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结合全文,简要写出陶渊明“志”的具体内涵。(4分) 【读·品文学】 【2016浙江绍兴】15.《读(山海经)》(其一)如何体现陶渊明“能从极平淡、极普通的田园生活 中体味到无限的快乐”这一点?请结合这首诗的词句加以品析。(4分 【2016浙江绍兴】16.文章在介绍陶渊明时,为什么要多次引用史料?请简要分析。(4分 【读·悟文化】 【2016浙江绍兴】17儒家主张“济世安民”,道家崇尚“自然平和”。陶渊明是“儒”?是“道”? 结合本文内容以及你的阅读积累,参考名家点评,写出你的看法及理由。(8分) 【儒家情怀】“陶是个知识分子,骨子里是心忧国家,要踏破不平救黎民,治天下。…‘还有‘金 刚怒目’的一面。一时彭泽县里削富济贫、充实国库的政改实验搞得轰轰烈烈。正是:……翻身 怒虎啸川,秀才出手乾坤转!” 梁衡 【道家风骨】“(陶)是个非常平和的田园诗人。他的态度是不容易学的,他非常之穷,而心里很 平静。“他穷到衣服也破烂不堪,而还在东篱下采菊,偶然抬起头来,悠然的见了南山,这是何等自 一鲁迅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参考]起:①站起,起来;②兴起;③起用;④出现,产生;⑤建造。(《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 10 版,商务印书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析文章】 【2016 浙江绍兴】1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和评论陶渊明的?简要归纳,填入下面方框内。(4 分) (1)_________ --(2)__________--抱负情趣--(3)___________--(4)____________ 【2016 浙江绍兴】14.文中有三处提到陶渊明的“志”:“猛志逸四海”,“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结合全文,简要写出陶渊明“志”的具体内涵。(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品文学】 【2016 浙江绍兴】15.《读(山海经)》(其一)如何体现陶渊明“能从极平淡、极普通的田园生活 中体味到无限的快乐”这一点?请结合这首诗的词句加以品析。(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 浙江绍兴】16.文章在介绍陶渊明时,为什么要多次引用史料?请简要分析。(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悟文化】 【2016 浙江绍兴】17.儒家主张“济世安民”,道家崇尚“自然平和”。陶渊明是“儒”?是“道”? 结合本文内容以及你的阅读积累,参考名家点评,写出你的看法及理由。(8 分) 【儒家情怀】“陶是个知识分子,骨子里是心忧国家,要踏破不平救黎民,治天下。…‘还有‘金 刚怒目’的一面。一时彭泽县里削富济贫、充实国库的政改实验搞得轰轰烈烈。正是:……翻身一 怒虎啸川,秀才出手乾坤转!” ——一梁衡 【道家风骨】“(陶)是个非常平和的田园诗人。他的态度是不容易学的,他非常之穷,而心里很 平静。“他穷到衣服也破烂不堪,而还在东篱下采菊,偶然抬起头来,悠然的见了南山,这是何等自 然。” ———鲁迅
【考点】其他阅读综合 【分析】本阅读看起来为现代文阅读,实质上是现代文和文言文的综合阅读,而且难度应该是在文 言文的阅读上.因此,理解文中有关文言文的意思为阅读的重点.重点文言文翻译如下: 《晋书·陶潜传》:因为他亲人年迈家里贫穷,被任用为州祭酒.他不等忍受官吏这个职务,没几天 就自己回家了.州里聘用他为主簿,不去,自己种田来养活自己,于是得了瘦弱的病.又做镇军、 建威参军,对亲朋说:“想做个文官,来挣些补贴家用的钱(意译).”管这些事的人听说了,任用他 为彭泽令.在县里,公田全部被陶潜命令用于种秫谷(可酿酒),他说:“让我一直醉酒就够了.”妻 子和孩子坚持请求种粳米.他于是命令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米.向来简慢贵人,不私下巴 结长官.郡里派遣督邮到他的县,他的下属说应该束上带子(穿正装)见督邮,陶潜叹息说:“我不 能为五斗米(这些俸禄)弯腰(丧失尊严),小心谨慎的为乡下的小人做事啊!〃义熙二年,将印绶 交还离开了彭泽县,于是作了《归去来兮辞》 《与子俨等疏》:我少年时曾学习弹琴、读书,间或喜欢悠闲清静,打开书卷,心有所得,便高兴得 连饭也忘记吃了.看到树木枝叶交错成荫,听见候鸟不同的鸣声,我也十分高兴.我常常说,五六 月里,在北窗下面躺着,遇到凉风一阵阵吹过,便自认为是伏轰氏以前的古人了 《五柳先生传》: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 就把这个作为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 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爱喝酒, 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 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 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 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 【解答】(9)本题考査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 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妻子和孩子坚持请求种粳米.固:坚定,坚决 ②向来简慢贵人.素:向来,一向: ③小心谨慎的为乡下的小人做事啊.事:为服务,服侍,侍奉 ④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许:处所 ⑤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或:有时(解释为有的也可以) ⑥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造:往,到
【考点】其他阅读综合. 【分析】本阅读看起来为现代文阅读,实质上是现代文和文言文的综合阅读,而且难度应该是在文 言文的阅读上.因此,理解文中有关文言文的意思为阅读的重点.重点文言文翻译如下: 《晋书•陶潜传》:因为他亲人年迈家里贫穷,被任用为州祭酒.他不等忍受官吏这个职务,没几天 就自己回家了.州里聘用他为主簿,不去,自己种田来养活自己,于是得了瘦弱的病.又做镇军、 建威参军,对亲朋说:“想做个文官,来挣些补贴家用的钱(意译).”管这些事的人听说了,任用他 为彭泽令.在县里,公田全部被陶潜命令用于种秫谷(可酿酒),他说:“让我一直醉酒就够了.”妻 子和孩子坚持请求种粳米.他于是命令 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米.向来简慢贵人,不私下巴 结长官.郡里派遣督邮到他的县,他的下属说应该束上带子(穿正装)见督邮,陶潜叹息说:“我不 能为五斗米(这些俸禄)弯腰(丧失尊严),小心谨慎的为乡下的小人做事啊!”义熙二年,将印绶 交还离开了彭泽县,于是作了《归去来兮辞》. 《与子俨等疏》:我少年时曾学习弹琴、读书,间或喜欢悠闲清静,打开书卷,心有所得,便高兴得 连饭也忘记吃了.看到树木枝叶交错成荫,听见候鸟不同的鸣声,我也十分高兴.我常常说,五六 月里,在北窗下面躺着,遇到凉风一阵阵吹过,便自认为是伏轰氏以前的古人了. 《五柳先生传》: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 就把这个作为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 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爱喝酒, 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 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 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 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 【解答】(9)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 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妻子和孩子坚持请求种粳米.固:坚定,坚决; ②向来简慢贵人.素:向来,一向; ③小心谨慎的为乡下的小人做事啊.事:为…服务,服侍,侍奉; ④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许:处所; ⑤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或:有时(解释为有的也可以); ⑥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造:往,到.
(10)本题考查一词多义.答题需要结合句子的意思,解释出相关字词的含义,然后总结归纳得出 答案 A.他的下属说应该東上带子(穿正装)见督邮.之:代词,督邮/孔子说:有有什么简陋的呢?之: 宾语前置的标志 B.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其:代词,他的/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其: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 气,可译为“又” C.于是写了《归去来兮辞》.乃:于是,就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乃:于是,就 D.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以:来因为心中有能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以 因为 故选:C 本题考査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 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 固定句式等 州召主簿”结构完整,其后断句:“不就”省略主语,“就”动词,没有宾语,其后断句:“遂”,于 是,就,一般放在句首,其前断句.故句子断句为: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赢疾 (12)本题考査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 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 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 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以:因为:起:起用:堪:忍受;少日:没几天.句子翻译为:因为(他的)亲人年迈家里贫穷, 起用(他)担任州祭酒.(他)不能忍受官吏这个职务,没几天就自己辞官回家了 (13)本题考査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文章开始介绍其身世(姓氏籍贯和家境),接着介绍了陶渊明 的仕途经历,然后讲他的情趣暴富,最后提到了他的作品特色和文学地位 (14)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字词含义的能力.注意结合不同的语境进行分析.“猛志逸四海”的“志” 是:心怀为国为民、大济苍生的愿望:“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的“志”是:不慕荣利,安贫乐道: 喜欢读书、饮酒、写文章:“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中的“志”是:厌恶黑暗现实,不与世俗同流合 污,向往自由自在、率真自然的田园生活 (15)本题考査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因为相关段落为诗歌,因此,首先要能理解诗歌内容, 然后才能进行总结概括.①能从“草木长”、“树扶疏”、“微雨”“好风”等普通的自然现象中体味到自然 之乐:②能从“众鸟欣有托”想到自己也有居室而感到快乐;③能从“既耕亦已种”、“摘我园中蔬”等
(10)本题考查一词多义.答题需要结合句子的意思,解释出相关字词的含义,然后总结归纳得出 答案. A.他的下属说应该束上带子(穿正装)见督邮.之:代词,督邮/孔子说:有有什么简陋的呢?之: 宾语前置的标志. B.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其:代词,他的/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其: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 气,可译为“又” C.于是写了《归去来兮辞》.乃:于是,就/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乃:于是,就. D.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以:来/因为心中有能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以: 因为. 故选:C. (1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 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 固定句式等. “州 召 主 簿”结构完整,其后断句;“不就”省略主语,“就”动词,没有宾语,其后断句;“遂”,于 是,就,一般放在句首,其前断句.故句子断句为:州 召 主 簿/不 就/躬 耕 自 资/遂 抱 赢 疾. (1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 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 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 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以:因为;起:起用;堪:忍受;少日:没几天.句子翻译为:因为(他的)亲人年迈家里贫穷, 起用(他)担任州祭酒.(他)不能忍受官吏这个职务,没几天就自己辞官回家了. (1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文章开始介绍其身世(姓氏籍贯和家境),接着介绍了陶渊明 的仕途经历,然后讲他的情趣暴富,最后提到了他的作品特色和文学地位. (14)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字词含义的能力.注意结合不同的语境进行分析.“猛志逸四海”的“志” 是:心怀为国为民、大济苍生的愿望;“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的“志”是:不慕荣利,安贫乐道; 喜欢读书、饮酒、写文章;“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中的“志”是:厌恶黑暗现实,不与世俗同流合 污,向往自由自在、率真自然的田园生活. (15)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因为相关段落为诗歌,因此,首先要能理解诗歌内容, 然后才能进行总结概括.①能从“草木长”、“树扶疏”、“微雨”“好风”等普通的自然现象中体味到自然 之乐;②能从“众鸟欣有托”想到自己也有居室而感到快乐;③能从“既耕亦已种”、“摘我园中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