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国医彩网 www.chinuyiao.com 陈灏珠 男,中国工程院院士,1924年11月生于香港,原籍广东新会。现任 复大学用风中边心速色新克和塘以合作中心在氏话 究所名所长,世界卫生 导师,上海市心血管 心血管病研 研究中 心专 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老年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名誉副会长、食疗研 究会名誉理事长,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中国介入心 脏病学杂志等的概问。我国心血管病介人性诊断和治疗的奠基人之一 从事医,教、研工作63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左心导管检查,选择性 染料稀释曲线和氢稀释曲线测定,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超声检 查等诊断方法以及人工心脏起搏和直流电复律治疗:最早提出我国心 血管病的流行趋势和防治对策:最早开展冠心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在 国内外率先应用超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救治尼丁引起的致命性快速 心律失常获得成功。 12本,参专著30余本 等奖 大会重大贡载奖2项: 获国家科技 省级科技进步和教学 成果等 ,2003年获上海市医学荣誉奖,206年获中华医 会中国介入心脏病学终身成就奖,2009年获上海市科技功臣奖。1997 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钟南山 男,中国工程院院士,936年出生在福建厦门。现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 实验室主任,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全球慢 性呼吸疾病(GARD)联盟执行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理事,中华 医学会广州市分会会长,广州市科协主席。曾任第23届中华医学会会长。 从事医,教,研工作53年,尤其在哮喘,慢阻肺、慢性咳嫩、肺部感 染,呼吸监护等研究领域均有重要突破与贡献,是近十几年来推动我国 呼吸系统疾病基础和临床研究走向国际前列的杰出学术带头人。先后 “十二五”科技攻关、回家自然利 1,WHO GOLD委员会全球协作课 等重大 “余现 在中华医学会等机构主办的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在国际号 术期刊上发表SC论文50余篇,其中包括Nature Medicine,Lancet,M Am J RespirGrit Care Med等国际权威刊物,被引用次数达438次:出版专 著《哮瑞:从础到临床》.《内科学)(金国统编教材)等17部,专利13 项。凭借杰出的学术成就,至今先后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 内的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13项,并荣获吴阶平医学奖,十佳全国优 秀科技工作者,国家教有部第五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全国道德模范 (敏业奉献)地等
为国医多网 www.com 主审简介 陆再英 女,教授、主任医师。1957年毕业于武汉医学院(现同济医学院) 1981年于瑞士Basel大学获博士学位,1985年被批准为硕士导师,1993 年被批准为博士导师。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先后培养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研究生0余人。曾任中国生物医学 工程起搏电生理学会委员,湖北省医学会武汉分会内科学理事,武汉市 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主任委员,2008年当选为首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粒 学会专家会员。为全国统编教材(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3,4板 编委:全国统编教材(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版副主编,第6, 版主编:教育部成 逊内科学)(人民】 科学) 人民卫 出版社)心血管系统疾病分篇主编;德文教材(内科鉴别诊断学)(中国 医药科技出版社)第18、19版主译:英汉对照读物《内科学》、《诊新学 (上海科技出版社)主编:《英汉医学词汇)(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3版 主编。在教材编写和临床教学中具有丰富的经验。曾任首届全国高等 医学教育卫生部(诊新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2年被聘任 为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材第六届评审委员。在数 十年临床工作的同时十分注重教学,为内科学和诊断学的教学工作何 工作,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冠心病、高血压及心律 失常等领城有丰高的临床经验
户国医彩网 iai.o里 主编简介 葛均波 男,1962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五莲县。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 士生导师。1993年毕业于德国美因兹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现任复 且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复且大 心主任 1987年起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冠心病 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案优化。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 16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863计划(首案科学家)、国家 973子项目(2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日、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 项日等。共发表SC1E收录论文156篇(第一及通讯作者76篇),主编 英文专著】部,中文专著4部。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 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国家科技进步 等奖,中华医学科技 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项。 徐永健 附属同济医院工作至今。1992年晋升授,主任医师 士生导师。现任教育部重点学科“内科学(呼吸系统)“学科带头人,1 生部呼吸疾病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专科学会副主任委 员,中华医学会湖北省分会呼吸病专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结核和呼 吸杂志》副总编辑和其他数家“中华碑”期刊的编委。一直从事呼吸内 科的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热爱人民的医学教育事业,长期从事 医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各种理论教学和临床实习教学工作,教学效果 好,漫同学们的欢。相任教育部结品课程《内科学》的负责人,参编 病的基础与临 卡研究 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分题共5项:开展过多项省部级课题和自选课题 研究工作。获5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与同事们合作发表学术论文彩 篇。获多种省部级荣誉称号。 13
为国医多网 校长林 吉教授:博上生号机,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肾内科主任: 大大 从事临床工作34年,积累了丰富的肾脏疾病诊治经验,尤其擅长肾囊种性疾 病的诊斯和治疗。牵头负责国家“863”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 唐承薇 女,1957年10月出生于上海市。荷兰莱顿大学博士。现任四川大学华 任 从事内科教学30年,担任博士生导师4年:在人民卫生出版社系列教材 中,主编(消化系统整合课程教材》,副主编《消化系统疾病查房释疑》、参编 王 辰 男,1962年8月生于北京。呼吸病学与危重定医学主任医师,教授。中 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卫生部北京医院呼吸病学研究中心主任, 首都医科大学呼吸病学系主任,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刷所长。 吸 九 ical Jounal,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副主编。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10余项,取得 改售临床实践的创新成果项研究成果被国下指作有寒纳在等国一 一完成人获得 周 晋 男,1958年6月生于江苏。现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血 金装是核学会学分达的中国区物会血海分 科专 静脉输注法”,基本解决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高白细胞血症等 临宋难题,曾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黑龙江省科技进步 奖一等奖等成果
户国医彩网 www.chinayikao.com 本《内科学》教材自1979年第1版出版以来,为培养我国的医学人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第7版出版至今已将近6年,在此期间,医学科学理论和临床研究发展迅速,为满足医学理论、医 学知识的更新需求,贯彻落实以“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教有综合改革方案,使之更为适应我国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适时给予更新和修订势在必行。 本教材前7版内每次的内容变更体现了内科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在全国高等医药教材注 设研究会和卫生部教材办公室的指导和组织下,在第7版的基础上,经过编委们的精心修政、编 撰,完成了本教材第8版的编写工作。 本版内科学具有以下特点! 1.保持连续性,全书的总体形式按内科各临床专科分篇,除将内分泌和代谢、营养性疾病放 在同一篇中叙述外,其余总体构架不变。 2.承袭1~7版教材的编写宗台和理念,坚持以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重心的“三 基”原则,注意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在全面介绍各系统疾病时,突出以5 年制医学生必须掌握的临床实用的常见病、多发病的内容为重点,凸显其作为医学本科生教材 的特定要求。注重传承和创新相结合,在坚持基础性的前提下,体现先进性,及时补充经临床实 践充分证明并得到公认的新知识。 3.为及时反映临床上常见病的疾病谱变化以及疾病诊断、治疗手段的进步,本书在第7版 的基础上,根据国际、国内最新循证医学资料和诊疗指南,对各章节的内容作了相应的更新。由 于许多代谢性疾病最终会累及器官,本教材经编委们集体讨论,决定按照代谢相关的内容由代 谢疾病系统负责,累及器官相关的疾病由相关器官所在系统负责的原则,确定高脂血症、高尿酸 血症归入代谢性疾病,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归入循环系统疾病,痛风归人风湿性疾病。同样,系 统性红斑狼疮属风湿性疾病,但狼疮性肾病和糖尿病肾病则放入泌尿系统疾病新增加的继发性 肾病章节。其他增加的章节还包括遗传性肾脏疾病、肾脏替代治疗,药物性肝病和风湿热等。 本着各章节以介绍疾病为主的原则,在循环系统疾病中,删除了心血管疾病的溶栓、抗栓治疗章 节,相关的内容在相应章节中描述。 4,为了更加体现教材用书的特点,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本书同时提供网络增值服务,便 于学生课后复习和自学。本书除主要作为医学院校本科生教材外,对广大临床医生也是更 新知识,提高临床工作能力以及备考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等的重要参考 书籍。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