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程序的模块化设计 64程序调试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程序的基本结构、程序的模块化设计。 2.掌握程序调试。 3理解程序的概念、程序的构成。 授课方式: 授+常 第七章:表单及控件的应用 (6学时) 教学内容: 7.1可可视化编程的概今 7.2表单的操作相 73常用表单控件的应用 1熟练掌握表单的操作、常用表单控件的应用、数据库的表单设计。 2.理解可视化编程的概念。 授课方式: 讲授+演示 第八章:菜单设计 (2学时) 教学内容: 8.1菜单设计概述 8.2下拉菜单的设计 83为顶层表单添加草单 8.4快捷菜单的设计 教学要求: 1掌握下拉菜单的设计。 2.基本掌握顶层表单菜单设计和快捷菜单设计。 授课方式: #授4滨示 第九章:报表设计 (2学时) 教学内容: 9.1快速报表的设计 9.2使用报表设计器设计报表 9.3数据分组报表的设计与应用 教学要求, 1.掌握使用报表设计器设计报表和数据分组报表的设计。 2基本掌握快速报表设计。 授课方式: 讲授+演示 第十章:项目管理 (0.5学时) 10.2项目管理器中文件的操作
21 6.3 程序的模块化设计 6.4 程序调试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程序的基本结构、程序的模块化设计。 2.掌握程序调试。 3.理解程序的概念、程序的构成。 授课方式: 讲授+演示 第七章:表单及控件的应用 (6 学时) 教学内容: 7.1 可视化编程的概念 7.2 表单的操作 7.3 常用表单控件的应用 7.4 数据表的表单设计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表单的操作、常用表单控件的应用、数据库的表单设计。 2.理解可视化编程的概念。 授课方式: 讲授+演示 第八章:菜单设计 (2 学时) 教学内容: 8.1 菜单设计概述 8.2 下拉菜单的设计 8.3 为顶层表单添加菜单 8.4 快捷菜单的设计 教学要求: 1.掌握下拉菜单的设计。 2.基本掌握顶层表单菜单设计和快捷菜单设计。 授课方式: 讲授+演示 第九章:报表设计 (2 学时) 教学内容: 9.1 快速报表的设计 9.2 使用报表设计器设计报表 9.3 数据分组报表的设计与应用 教学要求: 1.掌握使用报表设计器设计报表和数据分组报表的设计。 2.基本掌握快速报表设计。 授课方式: 讲授+演示 第十章:项目管理 (0.5 学时) 教学内容: 10.1 项目管理器 10.2 项目管理器中文件的操作
10.3项目的连编与发布 10.4发布应用程序 数受要求 1掌握项目管理器的创建和项目管理器中文件的操作 2基本掌握项目的连编与发布。 授课方式: 讲授+演示 第十一章:综合实例 (0.5学时) 教学内容 11.1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 11.2“学生管理系统”的系统设计 11.3项目实现 教学要求: 1了解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系统设计与项目实现。 授课方式: 讲授+演示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32学时上机,上机说明及要求见附件。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成绩根据平时成结(出勒、作业、实验)和期末考试成绩进行评定」 课程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均以百分制计算,期末考试采用无纸化上机考试, 计算机自动判分。最后总评成绩分配比例如下: (1)平时成绩100分(出勤20%,作业30%,实验50%),占总评成绩30%。 (2)期末成绩100分,占总评成绩70%。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 )使用教材: 刘德山.Visual FoxPro6.0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第二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年4月. (2)主要参考书: 王毓珠,马希荣.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2 月 刘卫国.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教程.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 审核人:宋 课程负责人:李不贤
22 10.3 项目的连编与发布 10.4 发布应用程序 教学要求: 1.掌握项目管理器的创建和项目管理器中文件的操作。 2.基本掌握项目的连编与发布。 授课方式: 讲授+演示 第十一章:综合实例 (0.5 学时) 教学内容: 11.1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 11.2“学生管理系统”的系统设计 11.3 项目实现 教学要求: 1.了解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系统设计与项目实现。 授课方式: 讲授+演示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32 学时上机,上机说明及要求见附件。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出勤、作业、实验)和期末考试成绩进行评定, 课程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均以百分制计算,期末考试采用无纸化上机考试, 计算机自动判分。最后总评成绩分配比例如下: (1)平时成绩 100 分(出勤 20%,作业 30%,实验 50%),占总评成绩 30%。 (2)期末成绩 100 分,占总评成绩 70%。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使用教材: 刘德山.Visual FoxPro 6.0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第二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 年 4 月. (2)主要参考书: 王毓珠,马希荣.Visual FoxPro 程序设计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年 2 月. 刘卫国.Visual FoxPro 程序设计教程.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 年 11 月. 撰写人:董 雱 审核人:宋 萍 课程负责人:李丕贤
《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上机)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FoxPro Programming 课程性质:选修 是否独立设课:否 总学时:64 其中实验学时:32 总学分:3 其中实验学分:1 适用专业:法学 开课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实验项目数:5 必做项目数:5 选作项目数:0 综合性、设计性项目数:1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本组实验是根据教育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教学指导思想,目 开发环境 草握数据库 作:掌握结构 本掌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能够使用Visual FoxPro建立一个小型数据库应用 系统。另外,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大学生用计算机的方法具体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为各专业的后续课程学习以及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技能基础。 主要仪器设备及工具 PC机、WindowsXP操作系统、Intemet网络环境、Visual FoxPro开发环境 及常用的工具软件等。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学时实验实验每组 名称 实验内容 分配类型 要求人数 (I)Visual FoxPro开发环境的 数据库和表 使用。 的建立与操 (2)数据库和表的建立与编辑 作 (3)表的排序和检索 验证 必做 1 4)多表操作 (5)提交上机操作的内容 (1)建立查询。 查询和视图图 (2)律立视图 验证 必做 (3)提交上机操作的内容 1 识别不同的数据类型 数据运算与 (2)常量与变量的使用。 (3)函数的使用。 验证必做 1 函数 (4)表达式的编写 (⑤)提交上机操作的内容 (1)程序文件的建立、运行与调 程序设计的 试 4 基本结构 (2)顺序、选择和循环结构程序 验证必做 1 设计。 2
23 《Visual FoxPro 程序设计》(上机)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英文名称:Visual FoxPro Programming 课程性质:选修 是否独立设课:否 总学时:64 其中实验学时:32 总学分:3 其中实验学分:1 适用专业:法学 开课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实验项目数:5 必做项目数:5 选作项目数:0 综合性、设计性项目数:1 一、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本组实验是根据教育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教学指导思想,目 的是使学生熟悉 Visual FoxPro 的开发环境,熟练掌握数据库的操作;掌握结构 化程序设计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和基本的程序调试和纠错能力;基 本掌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能够使用 Visual FoxPro 建立一个小型数据库应用 系统。另外,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大学生用计算机的方法具体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为各专业的后续课程学习以及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技能基础。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工具 PC 机、Windows XP 操作系统、Internet 网络环境、Visual FoxPro 开发环境 及常用的工具软件等。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序 号 实验项目 名 称 实验内容 学时 分配 实验 类型 实验 要求 每组 人数 1 数据库和表 的建立与操 作 (1)Visual FoxPro 开发环境的 使用。 (2)数据库和表的建立与编辑 (3)表的排序和检索 (4)多表操作 (5)提交上机操作的内容。 8 验证 必做 1 2 查询和视图 (1)建立查询。 (2)建立视图。 (3)提交上机操作的内容。 2 验证 必做 1 3 数据运算与 函数 (1)识别不同的数据类型。 (2)常量与变量的使用。 (3)函数的使用。 (4)表达式的编写。 (5)提交上机操作的内容。 4 验证 必做 1 4 程序设计的 基本结构 (1)程序文件的建立、运行与调 试。 (2)顺序、选择和循环结构程序 设计。 6 验证 必做 1
(3)模块化程序设计。 (4)提交上机操作的内容。 (1)表单设计与应用。 面向对象程 (2)菜单设计与应用。 序设计 (3)报表设计与应用 12综合必做 1 (4)项目管理器的操作 (5)提交上机操作的内容。 四、考核方式 1.实验报告要求: (1)教师对学生上机实际操作进行现场考核以及通过学生提交的实验操作内 容进行考核。 :2)实验操作内容以电子文件的形式提交并存档,包括操作过程的截图和实 际上机操作的结果文件 (3)学生要各自独立完成实验操作的内容,不得互相拷贝。 (4)学生要按时提交上机实验内容,并且按照教师规定的格式上交。 2.老核方式 教师对学生上机实际操作进行现场考核以及通过学生提交的实验操作内容 进行综合评分,占平时成绩的50%。 五、教材及参考书 (1)使用教材: 刘德山.Visual FoxPro6.0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第二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年4日 (2)主要参考书: 王毓珠,马希荣.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习题解答与实验指导.人民邮电出 版社,2005年2月. 刘卫国.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上机指导与习题选解.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3年11月 耀写人:若秀 阳货货人:李不费
24 (3)模块化程序设计。 (4)提交上机操作的内容。 5 面向对象程 序设计 (1)表单设计与应用。 (2)菜单设计与应用。 (3)报表设计与应用 (4)项目管理器的操作。 (5)提交上机操作的内容。 12 综合 必做 1 四、考核方式 1.实验报告要求: (1)教师对学生上机实际操作进行现场考核以及通过学生提交的实验操作内 容进行考核。 (2)实验操作内容以电子文件的形式提交并存档,包括操作过程的截图和实 际上机操作的结果文件。 (3)学生要各自独立完成实验操作的内容,不得互相拷贝。 (4)学生要按时提交上机实验内容,并且按照教师规定的格式上交。 2.考核方式: 教师对学生上机实际操作进行现场考核以及通过学生提交的实验操作内容 进行综合评分,占平时成绩的 50%。 五、教材及参考书 (1)使用教材: 刘德山.Visual FoxPro 6.0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第二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 年 4 月. (2)主要参考书: 王毓珠,马希荣.Visual FoxPro 程序设计习题解答与实验指导.人民邮电出 版社,2005 年 2 月. 刘卫国.Visual FoxPro 程序设计上机指导与习题选解.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11 月. 撰写人:董 雱 审核人:宋 萍 课程负责人:李丕贤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A》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选修 英文名称: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总学时:32 讲授学时:32 先修课程: 无 适用专业:法学 开课单位:历史学院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为全校文科专业院系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了解中 国传统文化的在经济 治、 社会、 文化诸方面的基本内容、典型现象和基本特 征,提高学生了解、认识、分析中国文化的素质和水平 ,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 中华民族的热爱,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青年学子在文 化传承中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 (2学时) 第一章:传统经济 (6学时) 教学内容:传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重农抑商政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教学要求:了解传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基本情况,掌握重农抑商政策对 中国文化的影响。 授课方式:进投 章:传统政治 (6学时) 教学内容:政治体制:教育与选举制度:政治思想 教学要求: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政治思想、教育与选举制度的发展过程 和基本内容,掌握传统政治对中因文化的影响。 第三章 传统社会 (6学时) 教学内容:婚姻与家庭家庭的组织原则 宗法制度:社会阶层 教学要求:了解婚姻与家庭的基本要素和功能,掌握宗法制度及其对中国文 化的影响,了解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流动方式。 授课方式:讲授 第四章:传统文化 (8学时) 教学内容:宗教:哲学观念:文学艺术 教学要求:了解原始宗教的基本内容,掌握道教和佛教的基本内容及其对中 国文化的影响,了解文学艺术的基本特点。 授课方式:讲授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4学时的录像及讨论课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察课,考试成绩按五级分制纪录。课程成绩由两部分组成: 1.平时成绩:满分100分,出勤40分、平时作业60分,占总成绩30%, 2.期末考核:笔试,满分100分,占总成绩70%。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25
25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A》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选修 英文名称: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总学时:32 讲授学时:32 学分: 2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法学 开课单位:历史学院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为全校文科专业院系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了解中 国传统文化的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诸方面的基本内容、典型现象和基本特 征,提高学生了解、认识、分析中国文化的素质和水平,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 中华民族的热爱,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青年学子在文 化传承中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 (2 学时) 第一章:传统经济 (6 学时) 教学内容:传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重农抑商政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教学要求:了解传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基本情况,掌握重农抑商政策对 中国文化的影响。 授课方式:讲授 第二章:传统政治 (6 学时) 教学内容:政治体制;教育与选举制度;政治思想 教学要求: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政治思想、教育与选举制度的发展过程 和基本内容,掌握传统政治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授课方式:讲授 第三章:传统社会 (6 学时) 教学内容:婚姻与家庭;家庭的组织原则——宗法制度;社会阶层 教学要求:了解婚姻与家庭的基本要素和功能,掌握宗法制度及其对中国文 化的影响,了解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流动方式。 授课方式:讲授 第四章:传统文化 (8 学时) 教学内容:宗教;哲学观念;文学艺术 教学要求:了解原始宗教的基本内容,掌握道教和佛教的基本内容及其对中 国文化的影响,了解文学艺术的基本特点。 授课方式:讲授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4 学时的录像及讨论课。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察课,考试成绩按五级分制纪录。课程成绩由两部分组成: 1.平时成绩:满分 100 分,出勤 40 分、平时作业 60 分,占总成绩 30%。 2.期末考核:笔试,满分 100 分,占总成绩 70%。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