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材:无 2主要参考书」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韦政通.中国文化概论.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 耀写人:干小律 审核人:于宝航 课程负责人:王小健
26 1.教材:无 2.主要参考书: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 韦政通.中国文化概论.长沙:岳麓书社,2003 年. 撰写人:王小健 审核人:于宝航 课程负责人:王小健
西方文化概论A》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选修 英文名称:The Outline of Western Culture 总学时:32 进授学时:32 学分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法学 开课单位:历史学院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旨在提高大学生文化道德素养的通识课。主要讲授作为西方文化源 头的古希腊罗马的人文主义文化、希伯来文化以及中世纪的基督教文 文艺复 兴时期的人本主义文化、启蒙运动的理性文化。涉及到文学、宗教、哲学、法律、 建筑等层面的内容,特别注意凸显推动西方文明进程、对人类社会进步产生深远 影响的思想和成就。试图概括性地揭示西方文化的内涵和本质特征,并适当地与 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对比,从而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 章:古希腊文化 (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爱琴文明 第二节:《荷马史诗》 第三节:古希腊的神话 第四节:古希腊的奥运会 第五节:古希腊的哲学 教学要求:了解爱琴文明的发现:学握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的典型特征: 赏析《荷马史诗》所体现的英雄主义及其对西方后世的影响:了解古希腊神话的 分类及谱系:掌握古希腊神话的特征:对比古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的异同:了解 古奥运会的 奥这 会的异同:掌握古希腊哲学的发展脉络,掌握苏格拉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第二章:古罗马文化 (4学时) 教学内容: 第: 士罗卫立化的 第二节:古希腊罗马建筑对比 第三节:罗马的法学 教学要求:了解伊达拉里亚文化对罗马文化的影响:掌握罗马文化与希腊文 化之间的关系。对比希腊罗马的建筑特色:掌握罗马建筑是对希腊柱式建筑的继 承与创造:赏析古罗马的建筑典范。掌握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多媒体教学 第三章:希伯来 基督教文化 (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希伯来文化 第二节:基督教的兴起 第三节:基督教对西方文明的影响
27 《西方文化概论 A》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选修 英文名称:The Outline of Western Culture 总学时: 32 讲授学时:32 学 分: 2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法学 开课单位:历史学院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旨在提高大学生文化道德素养的通识课。主要讲授作为西方文化源 头的古希腊罗马的人文主义文化、希伯来文化以及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化、文艺复 兴时期的人本主义文化、启蒙运动的理性文化。涉及到文学、宗教、哲学、法律、 建筑等层面的内容,特别注意凸显推动西方文明进程、对人类社会进步产生深远 影响的思想和成就。试图概括性地揭示西方文化的内涵和本质特征,并适当地与 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对比,从而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古希腊文化 (6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爱琴文明 第二节:《荷马史诗》 第三节:古希腊的神话 第四节:古希腊的奥运会 第五节:古希腊的哲学 教学要求:了解爱琴文明的发现;掌握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的典型特征; 赏析《荷马史诗》所体现的英雄主义及其对西方后世的影响;了解古希腊神话的 分类及谱系;掌握古希腊神话的特征;对比古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的异同;了解 古奥运会的起源、古今奥运会的异同;掌握古希腊哲学的发展脉络,掌握苏格拉 底、柏拉图等人的哲学思想。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第二章:古罗马文化 (4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古罗马文化的源流 第二节:古希腊罗马建筑对比 第三节:罗马的法学 教学要求:了解伊达拉里亚文化对罗马文化的影响;掌握罗马文化与希腊文 化之间的关系。对比希腊罗马的建筑特色;掌握罗马建筑是对希腊柱式建筑的继 承与创造;赏析古罗马的建筑典范。掌握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第三章:希伯来——基督教文化 (6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希伯来文化 第二节:基督教的兴起 第三节:基督教对西方文明的影响
教学要求:了解犹太人多灾多难的历史:掌握犹太教对维系犹太人的民族性 的作用:了解基督教兴起的过程:掌握犹太教与基督教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了解 基督教对近现代西方的艺术、思想、教育、医疗方面的影响 多媒体教学 第四章: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化(6学时) 第一节:文梦复兴时期的文化概监 第二节: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文学 第三节宗教改革运动 教学要求: 了解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的背景:掌握人文主义的内涵:赏析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三杰和文学三杰的作品。掌握宗教改革运动对西方文明发展 的影响作用。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第五章: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主义文化(6学时) 第一节:近代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17、18世纪的西方艺术 第三节:中西文化的对比 掌握启蒙运动时期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思想主张:了解17、18 世纪西方巴洛克艺术、洛可可艺术、新古典主义艺术形式:探究欧洲最早过渡到 近代社会的原因:讨论中西文化的异同。 授课方式 多媒体教学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2学时的录像课,2学时随堂考试。 四、考核方式 明确规定该课程的考核方式、课程成绩的组成及各部分的比例。应注重过程 考核,加强平时成绩的管理 考试成绩可按百分制、 五级分制纪录 (1)平时成绩:30%。三次随堂测验,每次10分。三次缺席者取消期末考 核资格。 2)期末考核:70%。以论文的形式。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赵林.西方文化概论(插图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参考书目 姜守明、洪霞编著.西方文化史.北京:科技出版社,2004. [美]爱德华·麦克诺尔等著.世界文明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卡特里奇著,郭小凌等译。剑桥插图古希腊史.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5 朱龙华.罗马文化.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撰写人:张春梅、鲁霞 宙核人 姜德福 课程负责人:张春梅、鲁霞
28 教学要求:了解犹太人多灾多难的历史;掌握犹太教对维系犹太人的民族性 的作用;了解基督教兴起的过程;掌握犹太教与基督教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了解 基督教对近现代西方的艺术、思想、教育、医疗方面的影响。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第四章: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化 (6 学时) 第一节: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概览 第二节: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文学 第三节:宗教改革运动 教学要求:了解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的背景;掌握人文主义的内涵;赏析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三杰和文学三杰的作品。掌握宗教改革运动对西方文明发展 的影响作用。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第五章: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主义文化 (6 学时) 第一节:近代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17、18 世纪的西方艺术 第三节:中西文化的对比 掌握启蒙运动时期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思想主张;了解 17、18 世纪西方巴洛克艺术、洛可可艺术、新古典主义艺术形式;探究欧洲最早过渡到 近代社会的原因;讨论中西文化的异同。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2 学时的录像课,2 学时随堂考试。 四、考核方式 明确规定该课程的考核方式、课程成绩的组成及各部分的比例。应注重过程 考核,加强平时成绩的管理。考试成绩可按百分制、五级分制纪录。 (1)平时成绩:30%。三次随堂测验,每次 10 分。三次缺席者取消期末考 核资格。 (2)期末考核:70%。以论文的形式。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 赵林.西方文化概论(插图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参考书目 姜守明、洪霞编著.西方文化史.北京:科技出版社,2004. [美]爱德华·麦克诺尔等著. 世界文明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卡特里奇著,郭小凌等译. 剑桥插图古希腊史. 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5. 朱龙华.罗马文化. 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撰写人:张春梅、鲁霞 审核人:姜德福 课程负责人:张春梅、鲁霞
《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选修 英文名称:Public Relation 总学时:32学时 讲授学时:32学时 学分:2学分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法学 开课单位:文学院 、课程简介 公共关系学是汉语言文学及相关专业的学科基础课。该课程着眼于大学生公 关意识和公关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从公共关系的概念、历史、职能,公众的特点、 类型,传播的机制、手段,公关主体应具备的素质等方面全面阐释其基本理论知 识:同时,运用案例教学、 实训等手段,详细介绍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活动策 划、危机管理、公关礼仪等实务内容。 通讨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能初机步应 用于分析、解决具体公关问题,策划具体的公共关系活动方案,提高公关工作的 实践能力。同时,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公关意识,提高学生与外界沟通 交往的能力。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述 (4学时) 教学内容:学习公共关系学的意义:公共关系学的基本含义:公共关系概念 辨析:公关人员的素质要求 教学要求:理解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掌握公共关系的概念、 涵义及特征:了解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庸俗关系、市场营销等的区别。了解公 关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 授课方式:讲授。 第二章:公共关系公众 (4学时) 教学内容:公众与公众分类:公众心理分析:公众关系举要 教学要求:掌握公众的概念和特征,理解公众的不同分类,理解公众的个性 心理特征、心理定势。了解组织内外各种公众关系的重要性,掌握与员工关系、 消费者关系、社区关系、政府关系、媒介关系的处理策略。 授课方式:讲授。 第三章:公共关系传播 (6学时) 教学内容:公共关系传播媒介: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公共关系传播的手段: 网络公共关系 教学要求:了解传播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草握公共关系传播的常用媒介及其 优劣势,了解新媒体的出现对公共关系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掌握影响传播效果的 有关因素:掌握撰写新闻稿、举办新闻发布会和记者招待会、制造新闻等主要的 公共关系传播手段。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实训相结合。 第四章:公共关系职能 (2学时) 39
29 《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选修 英文名称:Public Relations 总学时:32学时 讲授学时:32学时 学分:2学分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法学 开课单位:文学院 一、课程简介 公共关系学是汉语言文学及相关专业的学科基础课。该课程着眼于大学生公 关意识和公关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从公共关系的概念、历史、职能,公众的特点、 类型,传播的机制、手段,公关主体应具备的素质等方面全面阐释其基本理论知 识;同时,运用案例教学、实训等手段,详细介绍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活动策 划、危机管理、公关礼仪等实务内容。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能初步应 用于分析、解决具体公关问题,策划具体的公共关系活动方案,提高公关工作的 实践能力。同时,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公关意识,提高学生与外界沟通 交往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述 (4学时) 教学内容:学习公共关系学的意义;公共关系学的基本含义;公共关系概念 辨析;公关人员的素质要求。 教学要求:理解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掌握公共关系的概念、 涵义及特征;了解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庸俗关系、市场营销等的区别。了解公 关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 授课方式:讲授。 第二章:公共关系公众 (4学时) 教学内容:公众与公众分类;公众心理分析;公众关系举要。 教学要求:掌握公众的概念和特征,理解公众的不同分类,理解公众的个性 心理特征、心理定势。了解组织内外各种公众关系的重要性,掌握与员工关系、 消费者关系、社区关系、政府关系、媒介关系的处理策略。 授课方式:讲授。 第三章:公共关系传播 (6学时) 教学内容:公共关系传播媒介;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公共关系传播的手段; 网络公共关系。 教学要求:了解传播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掌握公共关系传播的常用媒介及其 优劣势,了解新媒体的出现对公共关系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掌握影响传播效果的 有关因素;掌握撰写新闻稿、举办新闻发布会和记者招待会、制造新闻等主要的 公共关系传播手段。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实训相结合。 第四章:公共关系职能 (2学时)
数学内容:采华信息:潮造形象·决笛咨询:协图沟酒 教学要求:掌握公共关系采集信息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掌握组织形象的特征 塑造组织形象的方法:理解公共关系提供咨询、参与决策的内容方法:理解公共 关系内外协调的内容和方式。 授课方式:讲授。 第五章:公关工作程序 (8学时) 教学内容:公关调研: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公关评估 教学要求:理解公关调研的内容、程序和方法:掌握公关策划的原则、方法 掌握公关策划方案的设计与撰写:掌握公共关系实施的特点、原则、实施中常见 障碍等:理解公关评估的内容和方法、掌握评估报告的撰写。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六章:公关专题活动 (4学时) 教学内容:公关专题活动概念:公关专题活动模式:公关专题活动组织。 教学要求:掌握公关专题活动的概念,理解公关专题活动的几种模式:掌握 庆典、展览、赞助等活动的组织方法。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实训相结合。 第七章:公关危机处理(2学时) 教学内容:公关危机概念:公关危机成因:公关危机处理 教学要求:掌握公关危机的概念、组织产生公关危机的内外原因,掌握处理 公关危机处理的策略,并运用这些策略分析处理社会新近出现的公关危机事件。 授课方式: 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八章:公关礼仪 (2学时) 教学内容:公关礼仪的概念:社交礼仪:商务礼仪。 教学要求:理解公关礼仪的概念,了解一般的社交礼仪常识,了解商务活动 中的有关礼仪知识。 授课方式:观看VCD与实训相结合。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为使学生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后分小组进行公关活动策划方案设 计。要求结合自身兴趣、社会热点设计一项模拟公关活动方案,并制作成PPT在 全体学生中展示, 四、考核方式 总成绩按百分制记录。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 (1)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出勤占10%,课堂发 言占20%,作业及公关活动方案设计占70%。 (2)期末考核:占70%。期末考核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 使用教材: 龙志鹤,张岩松.现代公共关系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 (2)主要参考书: 斯科特·卡特里普.公共关系教程.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 乔·马可尼.公共关系实践与案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 弗雷泽·P,西泰尔.公共关系实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30
30 教学内容:采集信息;塑造形象;决策咨询;协调沟通。 教学要求:掌握公共关系采集信息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掌握组织形象的特征、 塑造组织形象的方法;理解公共关系提供咨询、参与决策的内容方法;理解公共 关系内外协调的内容和方式。 授课方式:讲授。 第五章:公关工作程序 (8学时) 教学内容:公关调研;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公关评估。 教学要求:理解公关调研的内容、程序和方法;掌握公关策划的原则、方法, 掌握公关策划方案的设计与撰写;掌握公共关系实施的特点、原则、实施中常见 障碍等;理解公关评估的内容和方法、掌握评估报告的撰写。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六章:公关专题活动 (4学时) 教学内容:公关专题活动概念;公关专题活动模式;公关专题活动组织。 教学要求:掌握公关专题活动的概念,理解公关专题活动的几种模式;掌握 庆典、展览、赞助等活动的组织方法。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实训相结合。 第七章:公关危机处理 (2学时) 教学内容:公关危机概念;公关危机成因;公关危机处理。 教学要求:掌握公关危机的概念、组织产生公关危机的内外原因,掌握处理 公关危机处理的策略,并运用这些策略分析处理社会新近出现的公关危机事件。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八章:公关礼仪 (2学时) 教学内容:公关礼仪的概念;社交礼仪;商务礼仪。 教学要求:理解公关礼仪的概念,了解一般的社交礼仪常识,了解商务活动 中的有关礼仪知识。 授课方式:观看VCD与实训相结合。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为使学生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后分小组进行公关活动策划方案设 计。要求结合自身兴趣、社会热点设计一项模拟公关活动方案,并制作成PPT在 全体学生中展示。 四、考核方式 总成绩按百分制记录。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 (1)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出勤占10%,课堂发 言占20%,作业及公关活动方案设计占70%。 (2)期末考核:占70%。期末考核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使用教材: 龙志鹤,张岩松.现代公共关系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 (2)主要参考书: 斯科特·卡特里普.公共关系教程.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 乔·马可尼.公共关系实践与案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 弗雷泽·P,西泰尔.公共关系实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