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活动占20%,作业占30%,小组案例分析或设计占30%。 (2)期末考核:占60%。期末老核采取设计方案和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 结合本课程的所有知识设计大型的案例分析题或者是方案设计题,以小组合作的 形式进行考核,可采取文案设计、现场答辩、参与设计比赛或参加相应的资格考 试的方式进行。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使用教材: 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主要参考书: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考试用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北京:中国劳 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陈维政,余凯成,程文文.人力资源管理(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郑晓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导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姚裕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乔治·伯兰德,斯科特·斯内尔.人力资源管理。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 +.2006. 撰写人:刘英侠 审核人:关辉 课程负责人:金南顺 6
16 堂活动占 20%,作业占 30%,小组案例分析或设计占 30%。 (2)期末考核:占 60%。期末考核采取设计方案和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 结合本课程的所有知识设计大型的案例分析题或者是方案设计题,以小组合作的 形式进行考核,可采取文案设计、现场答辩、参与设计比赛或参加相应的资格考 试的方式进行。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使用教材: 张德.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主要参考书: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考试用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北京:中国劳 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陈维政,余凯成,程文文.人力资源管理(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郑晓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导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姚裕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乔治·伯兰德,斯科特·斯内尔.人力资源管理. 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 社,2006. 撰写人:刘英侠 审核人:关 辉 课程负责人:金南顺
《高等数学E》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选修 英文名称:Advanced Mathematics E 总学时:32学时 讲授学时:32学时 学分 2学分 先修课程:初等数学 适用专业:法学 开课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一、课程简介 高等数学E是面向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专业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的综 合教育课稻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相关各专业的大学生在初等数学的基础上,掌握 些高等数学中最基本的重要数学思想和方法,了解高等数学的语言和功能及其在 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简单应用,提高数学推理、判断、论证和演算能力,改 善知识结构,为他们在未来各自的领域中应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打 下必要的基 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函数 (2学时) 正确理解集合的相关概念,掌握集合的运算,了解有理数集、实数集的性质。 正确理解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反函数、基本初等函数、复合函数和初等函数的概 念。 第二章极限与连续 (6学时) 正确理解数列极限、函数极限和无穷小量的概念与性质,掌握极限的四则运 算法则,了解判定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夹逼准则和单调有界准则),会用两个 重要极限求极限。 正确理解连续的概念,了解初等函数的连续性和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会求简 函数的间断 续区间。 第三章导数与微分及其应用 (8学时) 正确理解导数、微分和高阶导数的概念及导数的几何意义和力学意义,理解 函数可导、可微及连续的关系,熟练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和微分公式,会用 四则运算、反函数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求导数,了解求导数过程中的辩证法思 正确理解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和柯西中值定理:了解用罗必达法则 计算不定式求极限的方法:会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的极值和最大、 最小值。 第四章不定积分 (4学时) 正确理解不定积分的概念和性质,熟练掌握基本积分公式,掌握换元积分法 和分部积分法】 计算 交简单的不定积分。 第五章定积分及其应用 (6学时) 正确理解定积分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微积分基本定理:理解定积分的换元积分 法和分部积分法:会用牛顿一莱布尼茨公式计算定积分:了解求定积分过程中的 辩证法思想:了解建立求总量模型的简便方法 一微元法:会用定积分求较简单 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和旋转体的体积:了解无穷区间上的广义积分
17 《高等数学 E》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选修 英文名称:Advanced Mathematics E 总学时: 32 学时 讲授学时:32 学时 学分: 2 学分 先修课程:初等数学 适用专业:法学 开课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一、课程简介 高等数学 E 是面向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专业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的综 合教育课程。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相关各专业的大学生在初等数学的基础上,掌握一 些高等数学中最基本的重要数学思想和方法,了解高等数学的语言和功能及其在 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简单应用,提高数学推理、判断、论证和演算能力,改 善知识结构,为他们在未来各自的领域中应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打 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 函数 (2 学时) 正确理解集合的相关概念,掌握集合的运算,了解有理数集、实数集的性质。 正确理解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反函数、基本初等函数、复合函数和初等函数的概 念。 第二章 极限与连续 (6 学时) 正确理解数列极限、函数极限和无穷小量的概念与性质,掌握极限的四则运 算法则,了解判定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夹逼准则和单调有界准则),会用两个 重要极限求极限。 正确理解连续的概念,了解初等函数的连续性和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会求简单初等函数的间断点和连续区间。 第三章 导数与微分及其应用 (8 学时) 正确理解导数、微分和高阶导数的概念及导数的几何意义和力学意义,理解 函数可导、可微及连续的关系,熟练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和微分公式,会用 四则运算、反函数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求导数,了解求导数过程中的辩证法思 想。 正确理解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和柯西中值定理;了解用罗必达法则 计算不定式求极限的方法;会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的极值和最大、 最小值。 第四章 不定积分 (4 学时) 正确理解不定积分的概念和性质,熟练掌握基本积分公式,掌握换元积分法 和分部积分法,会计算较简单的不定积分。 第五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 (6 学时) 正确理解定积分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微积分基本定理;理解定积分的换元积分 法和分部积分法;会用牛顿—莱布尼茨公式计算定积分;了解求定积分过程中的 辩证法思想;了解建立求总量模型的简便方法---微元法;会用定积分求较简单 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和旋转体的体积;了解无穷区间上的广义积分
第六章微分方程简介 (4学时) 了解微分方程这门学科的发展历史、研究对象和应用领域、及其基本思想、 基本方法和基本观念 了解线性代数这门学科的发展历史、研究对象和应用领域、及其基本思想 基本方法和基本观念。 第七章数学模型简介 (2学时) 正确理解建立数学模型的意义、方法和步骤:了解数学模型的特点与分类。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四、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平时成绩占30%(其中包括出勤、作业和课 堂讨论),期末考核占70%(采用笔试的形式)。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使用教材:张国楚,徐本顺.文科高等数学(第2版).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年9月 主要参考书: 1.华宣积,谭永基,徐惠平.文科高等数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年8月. 2.同济大学编.高等数学(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同济大学主编。线性代数(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撰写人:刚家泰 审核人:刘学生 课程负责人:刘学生
18 第六章 微分方程简介 (4 学时) 了解微分方程这门学科的发展历史、研究对象和应用领域、及其基本思想、 基本方法和基本观念。 了解线性代数这门学科的发展历史、研究对象和应用领域、及其基本思想、 基本方法和基本观念。 第七章 数学模型简介 (2 学时) 正确理解建立数学模型的意义、方法和步骤;了解数学模型的特点与分类。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无 四、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平时成绩占 30%(其中包括出勤、作业和课 堂讨论),期末考核占 70%(采用笔试的形式)。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使用教材:张国楚,徐本顺.文科高等数学(第 2 版).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年 9 月. 主要参考书: 1.华宣积,谭永基,徐惠平.文科高等数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年 8 月. 2.同济大学编.高等数学(第 4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同济大学主编.线性代数(第 2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撰写人:刚家泰 审核人:刘学生 课程负责人:刘学生
《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选修 英文名称:Visual FoxPro Programming 总学时:64 进授学时:32 实验学时:32 学分 3 先修课程: 大学计算机基础 适用专业:法写 开课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一、课程简介 《Visa1下。xD0积常设计》是相据教有都计算机其础里程数学指导委品会提 出的高等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开设的, 一门理论与实 践相结合, 践性很强的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公共课程。它包括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使用 Visual FoxPro进行数据库的管理、SQL查询、结构化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序 设计等内容。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熟悉Visual FoxPro环境,熟练掌握 数据库的操作:掌握数据库程序设计的方法:基本了解面向对象的概念:能够使 用Visual FoxPro建立一个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另外,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 养大学生使用信息化手段具体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各专业的后续课程 学习以及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技能基础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VisualFoxPro基础 (2学时) 教学内容: 1.1数据库基础知识 12关系数据库 1.3Visual FoxPro 6.0 1.4 Visual FoxPro6.0工作环境的配置 L5 Visual foxPro6.0的文件类型 16 Visual FoxPro6.0的工作方式 1.7 Visual FoxPro6.0的可视化设计工具 1.8 Visual FoxPro项目实例 “学生管理系统”简介 教学要求: 1.掌握数据库、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2.理解关系运算。 3.熟悉Visual FoxPro的工作环境, 授课方式: 讲授+演示 第二章:数据库与表操作 (6学时) 教学内容: 2.1数据库的建立 2.2数据库的操作 2.3数据库表的建立 2.4表的基本操作 2.5自由表 2.6检索与排序
19 《Visual FoxPro 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选修 英文名称:Visual FoxPro Programming 总学时:64 讲授学时:32 实验学时:32 学分:3 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 适用专业:法学 开课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一、课程简介 《Visual FoxPro 程序设计》是根据教育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 出的高等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开设的,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 践性很强的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公共课程。它包括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使用 Visual FoxPro 进行数据库的管理、SQL 查询、结构化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序 设计等内容。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熟悉 Visual FoxPro 环境,熟练掌握 数据库的操作;掌握数据库程序设计的方法;基本了解面向对象的概念;能够使 用 Visual FoxPro 建立一个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另外,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 养大学生使用信息化手段具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各专业的后续课程 学习以及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技能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Visual FoxPro 基础 (2 学时) 教学内容: 1.1 数据库基础知识 1.2 关系数据库 1.3Visual FoxPro 6.0 基础 1.4Visual FoxPro 6.0 工作环境的配置 1.5Visual FoxPro 6.0 的文件类型 1.6Visual FoxPro 6.0 的工作方式 1.7Visual FoxPro 6.0 的可视化设计工具 1.8Visual FoxPro 项目实例——“学生管理系统”简介 教学要求: 1.掌握数据库、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2.理解关系运算。 3.熟悉 Visual FoxPro 的工作环境。 授课方式: 讲授+演示 第二章:数据库与表操作 (6 学时) 教学内容: 2.1 数据库的建立 2.2 数据库的操作 2.3 数据库表的建立 2.4 表的基本操作 2.5 自由表 2.6 检索与排序
2.7数据的完整性 28多工作区操作 数受要求】 1熟练掌 屋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 表的建立与维护、表的排序与检索 2.理解数据库表与目由表的区别、数据的完整性。 3.基本学握多工作区操作。 授课方式: 进授+演示 第三章:查询与视图 (2学时) 教学内容: 3.1查询 3.2视图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查询和视图。 2理解查询与视图的区别 授课方式: 讲授+演示 第四章:SQL的应用 (3学时) 教学内容: 4.1SQL 4.2SQL的查询功能 4.3SQL数据操纵 4.4SQL数据定义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SQL的查询功能 讲授+演示 第五章:数据与数据运算 (2学时) 教学内容: 51数据类型 5.2常量与变量的应用 5.3表达式的应用 5.4函数的应用 教学要求: 1学握数据类型、常量与变量、常用函数。 2.理解表达式 3.了解次常用函数。 授课方式: 讲授+演示 第六章:程序设计基础 (6学时) 6.2程序的基本结构
20 2.7 数据的完整性 2.8 多工作区操作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表的建立与维护、表的排序与检索。 2.理解数据库表与自由表的区别、数据的完整性。 3.基本掌握多工作区操作。 授课方式: 讲授+演示 第三章:查询与视图 (2 学时) 教学内容: 3.1 查询 3.2 视图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查询和视图。 2.理解查询与视图的区别。 授课方式: 讲授+演示 第四章:SQL 的应用 (3 学时) 教学内容: 4.1SQL 概述 4.2SQL 的查询功能 4.3SQL 数据操纵 4.4SQL 数据定义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 SQL 的查询功能。 2.基本掌握 SQL 的数据定义与数据操纵。 授课方式: 讲授+演示 第五章:数据与数据运算 (2 学时) 教学内容: 5.1 数据类型 5.2 常量与变量的应用 5.3 表达式的应用 5.4 函数的应用 教学要求: 1.掌握数据类型、常量与变量、常用函数。 2.理解表达式。 3.了解次常用函数。 授课方式: 讲授+演示 第六章:程序设计基础 (6 学时) 教学内容: 6.1 程序设计概述 6.2 程序的基本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