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稿课程名称:口腔解部生理学课程编号:Y160116第五学期授课学期:授课班级:2011级口腔医学专业任课教师:吴文慧河北联合大学口腔医学院
讲 稿 课程名称:口腔解剖生理学 课程编号:Y160116 授课学期: 第五学期 授课班级:2011 级口腔医学专业 任课教师: 吴文慧 河北联合大学口腔医学院
课程口腔解剖生理学中文名称英文Oral anatomyandphysiology授课对象2011级口腔医学二专业本科层次课时2学时授课周节上课教室西三教学楼404教室第1教学周周三第3-4节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牙体解部生理第一节牙的演化第二节牙的分类、功能及临床牙位记录方法授课章节第三节牙的组成部分第四节牙体一般应用名词及表面解剖标志教学目标:1.掌握牙的演化特点。教学目标2.掌握牙的分类、功能及临床牙位记录方法。与要求3.熟悉牙的组成部分4.熟悉牙体一般应用名词及表面解剖标志教学重点:牙的演化特点,临床牙位记录方法,特别是部位记录法,牙的组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难点是临床牙位记录方法,特别是部位记录法:牙的表面解剖标志与难点讲授法:主干内容教学方法比较法:分类与手段教学手段:多媒体教材与教材:口腔解部生理学,皮昕主编,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教具教具:放大牙标本多媒体专业词汇同形牙(homodont)端生牙(acrodont)侧生牙(pleurodont)槽生牙(thecodont)
课程 名称 中 文 口腔解剖生理学 英 文 Oral anatomy and physiology 授课对象 2011 级 口腔医学 专业 本科 层次 课 时 2 学时 授课周节 第 1 教学周 周 三 第 3-4 节 上课教室 西三教学楼 404 教室 授课章节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牙体解剖生理 第一节 牙的演化 第二节 牙的分类、功能及临床牙位记录方法 第三节 牙的组成部分 第四节 牙体一般应用名词及表面解剖标志 教学目标 与要求 教学目标: 1. 掌握牙的演化特点。 2. 掌握牙的分类、功能及临床牙位记录方法。 3. 熟悉牙的组成部分 4. 熟悉牙体一般应用名词及表面解剖标志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牙的演化特点,临床牙位记录方法,特别是部位记录法,牙的组成。 教学难点:难点是临床牙位记录方法,特别是部位记录法;牙的表面解剖标志。 教学方法 与手段 讲授法:主干内容 比较法:分类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材与 教具 教材:口腔解剖生理学,皮昕主编,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教具:放大牙标本 多媒体 专业 词汇 同形牙(homodont)端生牙(acrodont)侧生牙(pleurodont)槽生牙(thecodont)
(一)授课内容:15分钟第一章绪论课程及学习方法介绍10分钟第一节牙的演化1、同形牙(homodont)2、端生牙(acrodont)3、侧生牙(pleurodont)4、槽生牙(thecodont)演化特点:牙列、牙根、数目、分布、牙型25分钟第二节牙的分类、功能、临床牙位记录方法1、部位记录法2、palmer记录系统教学内容与3、通用编号系统时间分配4、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10分钟第三节牙的组成(一)牙的组成1、外部观察:牙冠、牙根、牙颈2、面观察: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牙髓10分钟第四节牙的一般应用名词1、应用术语2、牙冠各面名称20分钟牙冠表面解剖标志1、牙冠突起部分2、牙冠凹陷部分3、斜面4、生长叶10分钟课后小结:1、牙的演化特点2、牙的部位记录法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分配 (一) 授课内容: 第一章 绪论 15 分钟 课程及学习方法介绍 第一节 牙的演化 10 分钟 1、同形牙(homodont) 2、端生牙(acrodont) 3、侧生牙(pleurodont) 4、槽生牙(thecodont) 演化特点:牙列、牙根、数目、分布、牙型 第二节 牙的分类、功能、临床牙位记录方法 25 分钟 1、部位记录法 2、palmer 记录系统 3、通用编号系统 4、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 第三节 牙的组成 10 分钟 (一)牙的组成 1、外部观察:牙冠、牙根、牙颈 2、剖面观察: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牙髓 第四节 牙的一般应用名词 10 分钟 1、应用术语 2、牙冠各面名称 牙冠表面解剖标志 20 分钟 1、牙冠突起部分 2、牙冠凹陷部分 3、斜面 4、生长叶 课后小结: 10 分钟 1、牙的演化特点 2、牙的部位记录法
注解讲授内容第一章绪论举例说明1、题下颌关节疾病的症状、机一、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定义和任务理与解剖的关系2、腮腺肿瘤手术与解剖层次的研究对象:人体口腔、颌面、颈部的正常形态结构、功能活动规律及关系3、牙外部解剖形态与冠修复的其临床应用关系4、牙髓腔结构与根管治疗的关系研究目的:阐明口腔、颌面、颈部的层次关系和器官形态、辨识结构5、颌骨的进化发展与智齿冠周炎的关系特点,掌握功能活动原理,联系临床,为口腔医学临床课程奠定基础。6、咀嚼功能与牙形态、牙根数目的关系二、牙体解剖学定义和任务(DentalAnatomy)7、颈部淋巴结核与机体其它系统结核的联系
讲授内容 注解 第一章 绪论 一、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定义和任务 研究对象:人体口腔、颌面、颈部的正常形态结构、功能活动规律及 其临床应用 研究目的:阐明口腔、颌面、颈部的层次关系和器官形态、辨识结构 特点,掌握功能活动原理,联系临床,为口腔医学临床课程奠定基础。 二、牙体解剖学定义和任务(Dental Anatomy) 举例说明 1、颞下颌关节疾病的症状、机 理与解剖的关系 2、腮腺肿瘤手术与解剖层次的 关系 3、牙外部解剖形态与冠修复的 关系 4、牙髓腔结构与根管治疗的关 系 5、颌骨的进化发展与智齿冠周 炎的关系 6、咀嚼功能与牙形态、牙根数 目的关系 7、颈部淋巴结核与机体其它系 统结核的联系
讲授内容注解牙体解剖学是研究牙体的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的科学研究范围:牙体的解剖形态、生理功能、内层解剖、发育萌出、演化以及牙体与牙周组织的关系。牙体解剖学-是口腔医学的基础课程,与口腔医学各科的医、教、研密切相关。多媒体图片演示三、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1、进化发展的观点2、形态与功能相互影响的观点3、人体整体性观点第二章牙体解剖生理.多媒体图片演示法第一节?牙的演化放大牙模型演示演化特点:牙形:单一同形→复杂异形牙数:多→少分布:广泛→局限
讲授内容 注解 牙体解剖学- 是研究牙体的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的科学 研究范围:牙体的解剖形态、生理功能、内层解剖、发育萌出、演化, 以及牙体与牙周组织的关系。 牙体解剖学-是口腔医学的基础课程,与口腔医学各科的医、教、研 密切相关。 三、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 1、进化发展的观点 2、形态与功能相互影响的观点 3、人体整体性观点 第二章 牙体解剖生理 第一节 牙的演化 演化特点: 牙形: 单一同形 → 复杂异形 牙数: 多 → 少 分布:广泛→ 局限 多媒体图片演示 多媒体图片演示法 放大牙模型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