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哲学及其社会功能 什么是哲学 4、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对世 界的普遍本质、一般规律进行探讨的学问。 哲学研究整个世界,是对于“天道与人道” 的体悟。但是,一般而言,哲学不具体研 究世界的细节。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 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 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 餘。”(《老子七十七章》) 嘉应学院精品课程 21
嘉应学院精品课程 21 第一节 哲学及其社会功能 *什么是哲学 • 4、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对世 界的普遍本质、一般规律进行探讨的学问。 • 哲学研究整个世界,是对于“天道与人道” 的体悟。但是,一般而言,哲学不具体研 究世界的细节。 •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 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 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 餘。 ” (《老子·七十七章》)
第一节哲学及其社会功能 什么是哲学 “天之道,利而不害。”(《老子》第 81章) 天道自然无为,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 和基础。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两极分化” 贫富差距”、“弱势群体”等问题。 什么是“弱势群体”?) 嘉应学院精品课程
嘉应学院精品课程 22 第一节 哲学及其社会功能 *什么是哲学 • “天之道,利而不害。 ” (《老子》第 81章) • 天道自然无为,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 和基础 。 •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两极分化” 、 “贫富差距” 、 “弱势群体”等问题。 什么是“弱势群体” ?)
第一节哲学及其社会功能 什么是哲学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普天之下还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的吗?可它 却“大可无极,深不可测;修极于无穷,远沦 于天涯”(《淮南子原道训》),能够“出于 无有,入于无间”,锐不可当、无坚不摧! 君不见,“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 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 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則灭,木强则折。强 大处下,柔弱处上。”(《老子》第76章) 嘉应学院精品课程
嘉应学院精品课程 23 第一节 哲学及其社会功能 *什么是哲学 •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 普天之下还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的吗?可它 却“大可无极,深不可测;修极于无穷,远沦 于天涯”(《淮南子·原道训》),能够“出于 无有,入于无间”,锐不可当、无坚不摧! • 君不见,“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 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 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則灭,木强则折。强 大处下,柔弱处上。” (《老子》第76章)
第一节哲学及其社会功能 什么是哲学 哲学以世界的普遍本质、世界的存在和发展的最 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1)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然 要碰到主观和客观、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从而 立生对世界普遍本质的不同理解,形成了对整个世 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这就是世界观。 所谓世界观(亦称宇宙论),就是人们对于包括自 然界、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在内的整个世界的一般 看法或总的观点。 嘉应学院精品课程
嘉应学院精品课程 24 第一节 哲学及其社会功能 *什么是哲学 • 哲学以世界的普遍本质、世界的存在和发展的最一 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 (1)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然 要碰到主观和客观、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从而 产生对世界普遍本质的不同理解,形成了对整个世 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这就是世界观。 • 所谓世界观(亦称宇宙论),就是人们对于包括自 然界、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在内的整个世界的一般 看法或总的观点
第一节哲学及其社会功能 什么是哲学 世界观就是如何“观世界”。由此产生“如何看待 人的生死问题、人活着的意义、人活在什么空间和 时间、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世界、这个世界有开端 与结束吗”等人生观、价值观、宇宙观、时空观问 题 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 和总结。 最初,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与哲学融合。 以后,也只是渐渐地,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 有了分工 实际上,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的分化、分工 还在继续
嘉应学院精品课程 25 第一节 哲学及其社会功能 *什么是哲学 • 世界观就是如何“观世界”。由此产生“如何看待 人的生死问题、人活着的意义、人活在什么空间和 时间、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世界、这个世界有开端 与结束吗”等人生观、价值观、宇宙观、时空观问 题。 • 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 和总结。 • 最初,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与哲学融合。 • 以后,也只是渐渐地,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 有了分工。 • 实际上,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的分化、分工 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