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当代西方科学哲学 本章概述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主要是指以科学为研究对象的哲学。通常把波普尔之前 的诸科学哲学称作逻辑主义,其后的则为历史主义。实证主义是哲学史上头 个打起“科学哲学”旗号的哲学流派。但通常把实证主义、马赫主义、实 用主义、逻辑原子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以及流行于当代的日常语言学派,归 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实证哲学、分析哲学或语言哲学。至于继波普尔之后的兴 起的历史主义学派和科学实在论,由于着重历史考察的方法,着重于科学本 身的探究,注重把哲学建立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基础之上,则归属于科 学哲学。这种科学哲学主要探讨科学理论的真理性标准或选择问题,以及科 学发展的模式问题,试图解释科学活动并为其提供方法论指导。本章主要介 绍的是波普尔哲学、历史主义学派、科学实在论和反科学实在论
第十八章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 • 本章概述 •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主要是指以科学为研究对象的哲学。通常把波普尔之前 的诸科学哲学称作逻辑主义,其后的则为历史主义。实证主义是哲学史上头 一个打起“科学哲学”旗号的哲学流派。但通常把实证主义、马赫主义、实 用 主义、逻辑原子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以及流行于当代的日常语言学派,归 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实证哲学、分析哲学或语言哲学。至于继波普尔之后的兴 起的历史主义学派和科学实在论,由于着重历史考察的方法,着重于科学本 身的探究,注重把哲学建立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基础之上,则归属于科 学哲学。这种科学哲学主要探讨科学理论的真理性标准或选择问题,以及科 学发展的模式问题,试图解释科学活动并为其提供方法论指导。本章主要介 绍的是波普尔哲学、历史主义学派、科学实在论和反科学实在论
第一节波普尔的朴素否证论 波普尔( Karl Popper;1902-1994)生于维也纳的一个犹太人家庭。曾任伦敦大学的逻辑和科学 哲学教授。他的批判理性主义哲学继逻辑经验主义衰落之后,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主义科学哲学 流派。主要著作有:《研究的逻辑》(1933)、《科学发现的理解》(1956)、《开放社会及其 敌人》(1945)、《猜测与反驳》(1963)、《客观知识》(1972)等。 古典经验论把归纳法视为从有限的经验事实向普遍的理性知识扩展 的惟一有效的通道。休谟提出著名的“归纳问题”后,这惟一的通道被打断,经验科学的基础出 现了可怕的裂痕。现代经验论则借助于概率工具从归纳问题的挫败中复兴。波普尔则认为从逻辑 上看归纳推理是不合理的,具体表现在:1、全称命题不能从单称命题的堆积中推出;2、通过归 纳作出的结论总是可错的;3、作为归纳推理基础的归纳原理无法得到证明;否则必定陷入循环 论或先验论。他对归纳逻辑的批判确实是击中了要害,但是归纳逻辑并没有被波普尔一劳永逸地 驳倒,它在科学中仍然占有地位。 波普尔以否证论为旗帜登上哲学舞台的。其中心思想是:一个理论的科学性 标准就在于其可否证性。不能为任何想象的事件所否证的理论是非科学的。可否证性概念是波普 尔否证论的核心概念。首先,它被用来解决科学划界问题;其次,它用于解决归纳问题 可否证性主要是指否证在逻辑上的可能性。说一个理论具有可否证性,意识就是:对于从这 个理论推导出来的陈述,在逻辑上总可以找到与之发生冲突的某种事件。 否证方法是科学方法和认识方法,其特点是科学家努力从各方面对所提出的试探性理论进行 批判,找出其错误和弱点。否证论是波普尔哲学的一个整体性标记。否证方法以波普尔的四段图 式为其公式化形式。而否证论则把这一图式不仅看做方法的图式,而且看做知识增长的模式、科 学发展的图景,甚至还看作物种进化的图式
第一节 波普尔的朴素否证论 • 波普尔(Karl Popper,1902-1994)生于维也纳的一个犹太人家庭。曾任伦敦大学的逻辑和科学 哲学教授。他的批判理性主义哲学继逻辑经验主义衰落之后,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主义科学哲学 流派。主要著作有:《研究的逻辑》(1933)、《科学发现的理解》(1956)、《开放社会及其 敌人》(1945)、《猜测与反驳》(1963)、《客观知识》(1972)等。 • 一、对归纳主义的批判 古典经验论把归纳法视为从有限的经验事实向普遍的理性知识扩展 的惟一有效的通道。休谟提出著名的“归纳问题”后,这惟一的通道被打断,经验科学的基础出 现了可怕的裂痕。现代经验论则借助于概率工具从归纳问题的挫败中复兴。波普尔则认为从逻辑 上看归纳推理是不合理的,具体表现在:1、全称命题不能从单称命题的堆积中推出;2、通过归 纳作出的结论总是可错的;3、作为归纳推理基础的归纳原理无法得到证明;否则必定陷入循环 论或先验论。他对归纳逻辑的批判确实是击中了要害,但是归纳逻辑并没有被波普尔一劳永逸地 驳倒,它在科学中仍然占有地位。 • 二、否证论 波普尔以否证论为旗帜登上哲学舞台的。其中心思想是:一个理论的科学性 标准就在于其可否证性。不能为任何想象的事件所否证的理论是非科学的。可否证性概念是波普 尔否证论的核心概念。首先,它被用来解决科学划界问题;其次,它用于解决归纳问题。 • 可否证性主要是指否证在逻辑上的可能性。说一个理论具有可否证 性,意识就是:对于从这 个理论推导出来的陈述,在逻辑上总可以找到与之发生冲突的某种事件。 • 否证方法是科学方法和认识方法,其特点是科学家努力从各方面对所提出的试探性理论进行 批判,找出其错误和弱点。否证论是波普尔哲学的一个整体性标记。否证方法以波普尔的四段图 式为其公式化形式。而否证论则把这一图式不仅看做方法的图式,而且看做知识增长的模式、科 学发展的图景,甚至还看作物种进化的图式
第一节(续1) 他认为科学知识的增长一般经历如下四个程序:科学开始于问题;科 学家针对问题提出各种大胆的猜测和假设;各种猜测或理论之间进行激烈的竞争和批判,并接受 观察和实验的检验,筛选岀逼真度较高的新理论;新理论被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所否证,又出 现新的问题。该认识图式还表示认识的逻辑和科学研究的逻辑。 科学方法的本质特点在于理性和批判。在上述四段图式的发展模式中,贯穿着三种科学精神: 1、从错误中学习和敢于犯错误的精神;敢于批判的精神:敢于“否定”或“批判的精神 “世界1为物理世界,“世界2”为精神世界,“世界3”为指人 类精神活动的产物。三个世界都是实在的,它们之间直接或间接地发生作用。他特别关心世界3, 方面它是人类智力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它同时又是超人类的。它的实在性包含着两重含义, 是它们在世界1中的物质化;二是它们自身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世界3通过世界2对世界1产生 巨大作用。 波普尔说,科学揭示的宇宙图景是:世界1最先存在,然后出现精神世界,世界3则出现在更 高层次上。 在社会政治领域,波普尔还提出了改良主义的社会政治哲学,反对历史决定论。他提倡逐步 的社会工程,即对社会进行逐步的、切实可行的改造
第一节(续1) • 三、科学发展的模式 他认为科学知识的增长一般经历如下四个程序:科学开始于问题;科 学家针对问题提出各种大胆的猜测和假设;各种猜测或理论之间进行激烈的竞争和批判,并接受 观察和实验的检验,筛选出逼真度较高的新理论;新理论被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所否证,又出 现新的问题。该认识图式还表示认识的逻辑和科学研究的逻辑。 • 科学方法的本质特点在于理性和批判。在上述四段图式的发展模式中,贯穿着三种科学精神: 1、从错误中学习和敢于犯错误的精神;敢于批判的精神;敢于“否定”或“批判的精神。 • 四、“三个世界”的理论 “世界1”为物理世界,“世界2 ”为精神世界,“世界3”为指人 类精神活动的产物。三个世界都是实在的,它们之间直接或间接地发生作用。他特别关心世界3, 一方面它是人类智力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它同时又是超人类的。它的实在性包含着两重含义, 一是它们在世界1 中的物质化;二是它们自身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世界3 通过世界2对世界1产生 巨大作用。 • 波普尔说,科学揭示的宇宙图景是:世界1最先存在,然后出现精神世界,世界3则出现在更 高层次上。 • 在社会政治领域,波普尔还提出了改良主义的社会政治哲学,反对历史决定论。他提倡逐步 的社会工程,即对社会进行逐步的、切实可行的改造
第二节拉卡托斯的精致否证主义 拉卡托斯( Imre Lakatos,1922-1974),英籍匈牙利人,伦敦经济学院逻辑学教授,当代著名数哲学家和科学 哲学家。主要著作有:《证明与反驳》(1963-1964)、《否证与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970)等。他是波 普尔的学生,原则性地修改了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汲取了库恩哲学中的合理因素,创立了自己的科学研究 随着牛顿理论的垮台,科学家认识到科学的诚实性标准原来是乌托邦。拉卡托斯认 为波普尔的可否证性标准并没有真正解决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问题,因为它忽视了科学理论明显的坚韧性。实 际上经验既不能证明也不能否证任何理论和陈述。因为理论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对精致否证论来说, 只有当一个理论比它的先行理论有更丰富的经验内容,能预见更多的新事实,或者说能导致更多的新的事实的 发现,它才是可接受的,或科学的。精致否证论的最关键特点是它以理论系列的概念取代了理论的概念来作为 发现逻辑的基本概念 科学研究纲领的结构任何科学研究纲领作为一个互相联系着的理论系统,一般都由四个相互联系的 部分组成:由最基本的理论构成的“硬核”;由许多辅助假设构成的保护带;保护硬核的反面启示规则 反面启示法”;改善和发展理论的正面启示规则 正面启示法”。 2、科学研究纲领的进化和退化权衡一个理论的进化和退化的客观标准在于它的经验内容。一个科学研 究纲领在经过调整辅助性假设后,其经验内容增加了,能对经验事实作出更多的预言和解释,它就是一个进化 的或进步的研究纲领,否则就是一个退化的纲领。进步可分为理论上与经验上的进步。前者指在经过保护带的 调整之后,理论上比调整前能作出更多的预言。后者指这种理论的预言经受了观察和实验的检验。 拉卡托斯认为在否证和取代某一研究纲领时必须慎重和宽容。不要急于淘汰一个新的或处于萌芽状态的研 究纲领;一个退化的研究纲领也可能由正面启示法中一个小小的革命或创造性的转换,使之再次转化为进步的 研究纲领。 拉卡托斯的研究纲领的科学发展模式承认科学发展的继承性和连续性,又承认其进步性。 拉卡托斯还把科学和科学史结合起来。他就此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科学哲学 提供规范方法论,历史学家据此重建“内部历史”,并由此对客观知识的增长作出合理说明;借助于历史,可 对相互竞争的方法论作出评价;对历史的任何重建都需要经验的(社会、心理学的)“外部历史”加以补充 当代科学晢学中流行着的多种方法论都为科学史的合理重建提供了理论框架。拉卡托斯认为他的方法论模式比 其他任何模式都更符合科学史,因而是当今最进步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第二节 拉卡托斯的精致否证主义 • 拉卡托斯(Imre Lakatos,1922-1974),英籍匈牙利人,伦敦经济学院逻辑学教授,当代著名数哲学家和科学 哲学家。主要著作有:《证明与反驳》(1963-1964)、《否证与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970)等。他是波 普尔的学生,原则性地修改了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汲取了库恩哲学中的合理因素,创立了自己的科学研究 纲领方法论。 • 一、精致否证主义 随着牛顿理论的垮台,科学家认识到科学的诚实性标准原来是乌托邦。拉卡托斯认 为波普尔的可否证性标准并没有真正解决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问题,因为它忽视了科学理论明显的坚韧性。实 际上经验既不能证明也不能否证任何理论和陈述。因为理论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对精致否证论来说, 只有当一个理论比它的先行理论有更丰富的经验内容,能预见更多的新事实,或者说能导致更多的新的事实的 发现,它才是可接受的,或科学的。精致否证论的最关键特点是它以理论系列的概念取代了理论的概念来作为 发现逻辑的基本概念。 • 二、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 1、科学研究纲领的结构 任何科学研究纲领作为一个互相联系着的理论系统,一般都由四个相互联系的 部分组成:由最基本的理论构成的“硬核”;由许多辅助假设构成的保护带;保护硬核的反面启示规则-- “反面启示法”;改善和发展理论的正面启示规则--“正面启示法”。 • 2、科学研究纲领的进化和退化 权衡一个理论的进化和退化的客观标准在于它的经验内容。一个科学研 究纲领在经过调整辅助性假设后,其经验内容增加了,能对经验事实作出更多的预言和解释,它就是一个进化 的或进步的研究纲领,否则就是一个退化的纲领。进步可分为理论上与经验上的进步。前者指在经过保护带的 调整之后,理论上比调整前能作出更多的预言。后者指这种理论的预言经受了观察和实验的检验。 • 拉卡托斯认为在否证和取代某一研究纲领时必须慎重和宽容。不要急于淘汰一个新的或处于萌芽状态的研 究纲领;一个退化的研究纲领也可能由正面启示法中一个小小的革命或创造性的转换,使之再次转化为进步的 研究纲领。 • 拉卡托斯的研究纲领的科学发展模式承认科学发展的继承性和连续性,又承认其进步性。 • 三、科学史及其合理重建 拉卡托斯还把科学和科学史结合起来。他就此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科学哲学 提供规范方法论,历史学家据此重建“内部历史”,并由此对客观知识的增长作出合理说明;借助于历史,可 对相互竞争的方法论作出评价;对历史的任何重建都需要经验的(社会、心理学的)“外部历史”加以补充。 当代科学哲学中流行着的多种方法论都为科学史的合理重建提供了理论框架。拉卡托斯认为他的方法论模式比 其他任何模式都更符合科学史,因而是当今最进步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第三节历史主义学派的兴起 继波普尔之后库恩着眼于科学的历史和现状,在科学中引进了科学以外的因素,如社会、科学家的心理、 科学家集团的要求和心理状态等因素。库恩( Thomas Mammal Kuhn,1922-1997)哲学的确立标志着西方科学哲 学中“历史主义学派”的兴起。库恩是当代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史家,是历史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曾就学于哈佛大学,先后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主要著作有《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必要的张力 (1977)等。 范式理论是库恩哲学的核心,也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本质内容。“范式”就是指某 科学家集团围绕某一学科或专业所具有的共同信念。这种共同信念规定他们有共同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 为他们提供了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从而形成一种共同的科学传统,规定共同的发展方向,限制 共同的研究范围。范式一般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只有出现更好的范式替代它,并为科学共同体所接受时, 才会出现新旧范式替换的局面。科学革命的实质就是范式的转化和更替。库恩的范式理论归根到底是现代科学 中的整体性观点和方法在哲学上的反映。 库恩认为科学发展是共同体活动的结果,它表现为范式的不断完善和更迭 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般要经历前科学时期。常规科学时期、科学危机时期、科学革命时期四个阶段。整个科学 史就是遵循从前科学时期一常规科学时期一反常和危机时期一科学革命时期一新的常规科学时期的周期运动规 律,而向前推进和发展的。库恩提出,应该把精确性、一致性、广泛性、简单性和有效性五个基本特征作为选 择一种理论或范式的价值标准。 库恩认为人的思维模式一般分为两种,发散式思维和收敛式思维。它们同样为科学 进步所必不可少。这两种思想形式不可避免地处于矛盾中,形成一种必要的张力。科学的发展是与这两种思维 形式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分不开的。 库恩认为科学范式不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或对客观规律的反映,而是在不同 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科学共同体的共同的心理信念。范式的变化也不是认识的深化,而是心理变化或格式塔 转换。科学家们认识的世界并不是客观实在的世界,而是主观约定的世界。新旧范式之间是不可通约的和不可 比较的。范式不是客观世界的知识,而仅仅是一种方便的假设。他把真理比喻为科学家集团共同使用的工具, 即一种用以解除科学研究中的各种难题的工具。新旧范式的更替仅仅是信念的更替,就像宗教信仰的更换一样, 它们之间不存在继承性和连续性。他仅仅是从实用主义立场来理解进步的,认为后继的理论在应付环境变化或 解决难题方面总比早期的理论好
第三节 历史主义学派的兴起 • 继波普尔之后库恩着眼于科学的历史和现状,在科学中引进了科学以外的因素,如社会、科学家的心理、 科学家集团的要求和心理状态等因素。库恩(Thomas Sammal Kuhn,1922-1997)哲学的确立标志着西方科学哲 学中“历史主义学派”的兴起。库恩是当代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史家,是历史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曾就学于哈佛大学,先后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主要著作有《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必要的张力》 (1977)等。 • 一、“范式”理论 范式理论是库恩哲学的核心,也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本质内容。“范式”就是指某 一科学家集团围绕某一学科或专业所具有的共同信念。这种共同信念规定他们有共同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 为他们提供了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从而形成一种共同的科学传统,规定共同的发展方向,限制 共同的研究范围。 范式一般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只有出现更好的范式替代它,并为科学共同体所接受时, 才会出现新旧范式替换的局面。科学革命的实质就是范式的转化和更替。库恩的范式理论归根到底是现代科学 中的整体性观点和方法在哲学上的反映。 • 二、科学发展的动态结构 库恩认为科学发展是共同体活动的结果,它表现为范式的不断完善和更迭。 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般要经历前科学时期。常规科学时期、科学危机时期、科学革命时期四个阶段。整个科学 史就是遵循从前科学时期-常规科学时期-反常和危机时期-科学革命时期-新的常规科学时期的周期运动规 律,而向前推进和发展的。库恩提出,应该把精确性、一致性、广泛性、简单性和有效性五个基本特征作为选 择一种理论或范式的价值标准。 • 三、两种思维模式 库恩认为人的思维模式一般分为两种,发散式思维和收敛式思维。它们同样为科学 进步所必不可少。这两种思想形式不可避免地处于矛盾中,形成一种必要的张力。科学的发展是与这两种思维 形式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分不开的。 • 四、不可知论和约定主义 库恩认为科学范式不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或对客观规律的反映,而是在不同 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科学共同体的共同的心理信念。范式的变化也不是认识的深化,而是心理变化或格式塔 转换。科学家们认识的世界并不是客观实在的世界,而是主观约定的世界。新旧范式之间是不可通约的和不可 比较的。范式不是客观世界的知识,而仅仅是一种方便的假设。他把真理比喻为科学家集团共同使用的工具, 即一种用以解除科学研究中的各种难题的工具。新旧范式的更替仅仅是信念的更替,就像宗教信仰的更换一样, 它们之间不存在继承性和连续性。他仅仅是从实用主义立场来理解进步的,认为后继的理论在应付环境变化或 解决难题方面总比早期的理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