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 92g 复习 中槽教
运筹学 熊中楷教 授 复 习
《运筹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运筹学》 二.学时与学分:64学时 三.适用专业:本科 四.课程教材:清华大学《运筹学》 五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目的:扩大学生知识面,增长学生的定量管理才能 任务:培养学生联系企业实际,定量分析管理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六,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弄清原理,理解案例,模仿应用 七.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学员结合自己实践中可能的应用问题 进行分析 八考试方式:开卷部分联系实际题目 结合自己经历,对一个实际问题进行定量分析 可以建立自己的案例 制定者:熊中楷 中槽教
运筹学 熊中楷教 授 《运筹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课程名称: 《运筹学》 二. 学时与学分:64学时 三. 适用专业:本科 四. 课程教材:清华大学《运筹学》 五 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目的:扩大学生知识面,增长学生的定量管理才能 任务:培养学生联系企业实际,定量分析管理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六. 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弄清原理,理解案例,模仿应用 七.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学员结合自己实践中可能的应用问题 进行 分析 八 考试方式:开卷部分 联系实际题目 结合自己经历,对一个实际问题进行定量分析 可以建立自己的案例 制定者: 熊中楷
教学刘重点复习 教学计划 重点备注 第1次课关于本课程学习意义,教材,作业,学习方法 考试(开卷部分,闭卷要求) 第次课第一章:线性规划( 线性规划的引例与模型2./图解法 图示线性规划的解的各种情况 )无穷最优解 无界最优 第3次课第一章:线性规划(2) 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法 第4次课第一章:线性规划(3) 人工变量法:目的:原理 1大M法 2二阶段法 中槽教
运筹学 熊中楷教 授 教 学 计 划 重点复习 教学计划 重 点 备 注 第1次课 关于本课程学习意义,教材,作业,学习方法 考试(开卷部分,闭卷要求) 第2次课 第一章:线性规划(1) 1. 线性规划的引例与模型 2. 图解法 图示线性规划的解的各种情况: (1)唯一最优解 (2)无穷最优解 (3)无界最优解 重 点 第3次课 第一章:线性规划(2) 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法 第4次课 第一章:线性规划(3) 人工变量法:目的:原理: 1大M法 2二阶段法
教学计划 重备注 第5 例1:下料问题(p37) 问题(38) 例3:生 (p41)例4:资题(p42) 点重点重 第Q欠课第二章:对偶问题(1 对偶问题的引例(经济含意 (经济含意) 偶性质 第7次课第二章:对偶问题(2) 对偶性质的应用二例 例1:用对偶理论证明线性规划无解 例2:用对偶理论求原问题的解 第8次课第二章:灵敏度分析 灵敏度分析的内容: 1.资源数量b变化 2.目标函数中利润系数c 3.技术系数a变化 中槽教
运筹学 熊中楷教 授 教学计划 重 点 备 注 第5次课 例1:下料问题(p37) 例2:配料问题(p38) 例3:生产计划问题(p41) 例4:投资问题(p42) 重 点 第6次课 第二章:对偶问题(1) 对偶问题的引例(经济含意) (经济含意) 对偶性质 重 点 第7次课 第二章:对偶问题(2) 对偶性质的应用二例: 例1:用对偶理论证明线性规划无解 例2: 用对偶理论求原问题的解 第8次课 第二章:灵敏度分析 灵敏度分析的内容: 1.资源数量b 变化 2.目标函数中利润系数C 3.技术系数 aij 变化
教学 教学计划 重点备注 第9次课第三章:运输问题(1 运输问题的引例与模型 1.求初始可行解:最小元素法Vgel方法 第10次课第三章:运输问题(2) 2求检验数:最优解的判别 (2)位势法 第11次课第三章:运输问题(3)产销不平衡 例1.产销不平衡运输问题() 例2.运输问题求解生产计划 例3.运输问题求解港口调度 第12次课 第四章:目标规划(1) 重点 1目标规划的引例与模型 2目标规划的图解法 中槽教
运筹学 熊中楷教 授 教 学 计 划 教学计划 重 点 备 注 第9次课 第三章:运输问题(1) 运输问题的引例与 模 型 1.求初始可行解: 最小元素法 Vogel 方法 第10次课 第三章:运输问题(2) 2求检验数:最优解的判别 (2)位势法 第11次课 第三章:运输问题(3) 产销不平衡 例1.产销不平衡运输问题() 例2.运输问题求解生产计划 例3.运输问题求解港口调度 第12次课 第四章:目标规划(1) 1目标规划的引例与模型 2目标规划的图解法 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