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宾语前置句。 例1、(2004年广东卷考15题第2小题)不识吾子奚以知 之? 解析:本句中“以”是介词,“奚”是疑问词作宾词提 前了,翻译时必须将“奚”归到它原来的位置上才符合 现代汉语的规则。 必译文:不知道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 例2、(2004年湖南卷考题)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s解析:此句中“于斯亭”是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翻译 时应将它提到动词“饮酒”之前。 译文: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
3、宾语前置句。 例1、(2004年广东卷考15题第2小题)不识吾子奚以知 之? 解析:本句中“以”是介词, “奚”是疑问词作宾词提 前了,翻译时必须将“奚”归到它原来的位置上才符合 现代汉语的规则。 译文:不知道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 例2、(2004年湖南卷考题)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解析:此句中“于斯亭”是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翻译 时应将它提到动词“饮酒”之前。 译文: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
4、成分省略 ◆(1999年全国高考卷第13题)下列各句 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 项是(3分) ◆A.在郡多有出息,(研)常得郡县为征。 八·B及(琼)欲求谒,度知其意。 ◆C苦请,(颍)遂便为留 ◆D自从(琼)贷粟以给付饥者。 ◆答案:C
w (1999年全国高考卷第13题)下列各句 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 一项是(3分) 4、成分省略 w A.在郡多有出息,(研)常得郡县为征。 w B.及(琼)欲求谒,度知其意。 w C.苦请,(颍)遂便为留。 w D.自从(琼)贷粟以给付饥者。 w 答案:C
示例、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 的一项是(3分) )(2008年广东高考第七题 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 ◆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 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 答案:B。 八A、动词,到 B、“之”代他,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C、代词,他; D、助词,帮助宾语前置
w 示例、下列各句中的“之” ,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 的一项是 (3分)( )(2008年广东高考第七题) w 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w 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 w 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 w 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 答案:B。 A、动词,到; B、 “之”代他,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C、代词,他; D、助词,帮助宾语前置
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 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 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 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 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判断句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 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 A而佳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赞 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判断句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 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 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 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