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医学影像物理( medical imageology)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基础课 【课时】72+24 【学分】4+1 【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 医学影像物理学是影像专业必修课之一,它是一门严格的、精密的基础科学,是影像基础理论 课。其教学质量直接为本专业学生的影像诊断理论水平和实践运用能力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处理好传统物理知识和用现代技术手段来采集成像数据,并按一定 的数学方法用计算机重建数字图象的影像物理的衔接;适当的培养学生能深入挖掘图象所蕴藏的生 物信息和很好的控制图象质量;通过传授知识,注意提高学生的科学方法素质和独立分析,解决问 题的能力 【教学时间安排】 本课程计4+1学分, 72+24学时,学时分配如下: 实验 序号 课程内容/实验名称 课时 备注 类型 1x射线物理 2|x射线影象 3|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 4核磁共振现象 88868 5核磁共振成像 6放射性核素显像 10 7超声物理 8超声波成像 9|医学影像中的辐射防护 10电子示波器的使用 基础 11|线路故障的分析 基础 12单相全波整流电路的工作特性 基础 13倍压整流电路的工作特性 88833333 基础 14三相全波整流的工作特性 基础
【课程名称】:医学影像物理(medical imageology)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 基础课 【课时】 72+24 【学分】 4+1 【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 医学影像物理学是影像专业必修课之一,它是一门严格的、精密的基础科学,是影像基础理论 课。其教学质量直接为本专业学生的影像诊断理论水平和实践运用能力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处理好传统物理知识和用现代技术手段来采集成像数据,并按一定 的数学方法用计算机重建数字图象的影像物理的衔接;适当的培养学生能深入挖掘图象所蕴藏的生 物信息和很好的控制图象质量;通过传授知识,注意提高学生的科学方法素质和独立分析,解决问 题的能力 【教学时间安排】 本课程计 4+1学分, 72+24学时, 学时分配如下: 序号 课程内容/实验名称 实验 类型 课时 备注 1 X射线物理 8 2 X射线影象 8 3 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 8 4 核磁共振现象 6 5 核磁共振成像 8 6 放射性核素显像 10 7 超声物理 8 8 超声波成像 8 9 医学影像中的辐射防护 8 10 电子示波器的使用 基础 3 11 线路故障的分析 基础 3 12 单相全波整流电路的工作特性 基础 3 13 倍压整流电路的工作特性 基础 3 14 三相全波整流的工作特性 基础 3
15旋转阳极启动与延时保护电路 基础 16摄影限时电路与限时保护电路 基础 333 17X线机灯丝逆变电路实验 基础 合计 72+24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章X射线物理 一、教学要求 1.掌握X射线管的结构、特性,X射线产生机理及其辐射场的空间分布。 2.掌握X射线辐射的空间分布 3.理解并掌握X射线与物质相互的主要形式,以及每一种形式与那些量有关。 4.熟练掌握X射线在介质中及人体组织内的衰减,以及运用X射线进行透视以及摄影的原理和方 教学内容 射线的产生 X射线辐射场的空间分布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X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 X射线在人体中的衰减 三、课堂讨论选题 1.连续X射线与标识X射线产生机制的不同之处 2.电流、管电压、X射线管的长度、滤过层的厚度与X射线强度之间的关系。 影响X射线管有效焦点大小的因素有那些 四、课外作业选题 部分课后习题。 第二章X射线影象 学习目的要求
15 旋转阳极启动与延时保护电路 基础 3 16 摄影限时电路与限时保护电路 基础 3 17 X线机灯丝逆变电路实验 基础 3 合计 72+24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章 X射线物理 一、教学要求 1.掌握X射线管的结构、特性,X射线产生机理及其辐射场的空间分布。 2.掌握X射线辐射的空间分布。 3.理解并掌握X射线与物质相互的主要形式,以及每一种形式与那些量有关。 4.熟练掌握X射线在介质中及人体组织内的衰减,以及运用X射线进行透视以及摄影的原理和方 法。 二、教学内容 X射线的产生 X射线辐射场的空间分布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X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 X射线在人体中的衰减 三、课堂讨论选题 1. 连续X射线与标识X射线产生机制的不同之处。 2. 电流、管电压、X射线管的长度、滤过层的厚度与X射线强度之间的关系。 3. 影响X射线管有效焦点大小的因素有那些。 四、课外作业选题 部分课后习题。 第二章 X射线影象 一、学习目的要求
1.了解常规X射线投影成像系统 2.理解X射线影像质量的标准及影响影像质量的因素。 3.了解特殊X射线摄影 4.理解并掌握数字X射线图象的形成,以及对其处理的主要方法。 理解并掌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物理基础。 二、主要教学内容 X射线摄影 特殊X射线摄影 X射线摄影图象质量的评价 数字图象基础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数字X射线摄影 、课堂讨论选题 1.客观对比度、图象对比度与成像系统的对比度分辨力三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2.图象的模糊与那些因素有关? 3.比较时间减影与能量减影的不同。 四、课外作业选题 1.总结能量减影的物理实质。 2.部分课后习题。 第三章运动的守恒定律 学习目的要求 1.理解运动X射线断层摄影原理 2.掌握X射线计算机体层成像:CT成像原理、CT数据采集与扫描方式、CT图象重建原理;了解 CT图像处理方法、CT图像质量、多层螺旋CT。 3.熟练掌握X一CT的几个典型的图象后处理技术。 二、主要教学内容
1. 了解常规X射线投影成像系统。 2. 理解X射线影像质量的标准及影响影像质量的因素。 3. 了解特殊X射线摄影。 4. 理解并掌握数字X射线图象的形成,以及对其处理的主要方法。 5. 理解并掌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物理基础。 二、主要教学内容 X射线摄影 特殊X射线摄影 X射线摄影图象质量的评价 数字图象基础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数字X射线摄影 三、课堂讨论选题 1. 客观对比度、图象对比度与成像系统的对比度分辨力三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2. 图象的模糊与那些因素有关? 3. 比较时间减影与能量减影的不同。 四、课外作业选题 1. 总结能量减影的物理实质。 2. 部分课后习题。 第三章运动的守恒定律 一、学习目的要求 1. 理解运动X射线断层摄影原理; 2. 掌握X射线计算机体层成像:CT成像原理、CT数据采集与扫描方式、CT图象重建原理;了解 CT图像处理方法、CT图像质量、多层螺旋CT。 3. 熟练掌握X—CT的几个典型的图象后处理技术。 二、主要教学内容
X-CT的基础知识 传统XCT的扫描方式 X-CT后处理技术 Ⅹ-CT图象的质量控制 螺旋CT 、课堂讨论选题 1.普通X射线摄影像与X-CT图象最大不同之处。 2.X射线剂量和图象噪声之间的关系。 3.反投影法的总结。 四、课外作业选题 1.部分课后习题 第四章核磁共振现象 目的要求 1.掌握原子核、电子各类运动的轨道磁矩和自旋磁矩。 2.掌握微观核磁共振的条件,以及共振的物理现象、结果等 3.理解并掌握化学位移的概念,并掌握核磁共振谱分析。 主要教学内容 原子核的磁矩 微观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现象的宏观描述 化学位移和核磁共振谱 三、课堂讨论选题 1.原子核置于外磁场中为什么会发生自旋或角动量旋进。 2.样品的磁化强度矢量与那些量有关。 3.说明原子的磁矩和原子核磁化强度的关系
X-CT的基础知识 传统X-CT的扫描方式 X-CT后处理技术 X-CT图象的质量控制 螺旋CT 三、课堂讨论选题 1. 普通X射线摄影像与X-CT图象最大不同之处。 2. X射线剂量和图象噪声之间的关系。 3. 反投影法的总结。 四、课外作业选题 1. 部分课后习题。 第四章 核磁共振现象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原子核、电子各类运动的轨道磁矩和自旋磁矩。 2. 掌握微观核磁共振的条件,以及共振的物理现象、结果等。 3. 理解并掌握化学位移的概念,并掌握核磁共振谱分析。 二、主要教学内容 原子核的磁矩 微观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现象的宏观描述 化学位移和核磁共振谱 三、课堂讨论选题 1.原子核置于外磁场中为什么会发生自旋或角动量旋进。 2.样品的磁化强度矢量与那些量有关。 3.说明原子的磁矩和原子核磁化强度的关系
四、课外作业选题 1.部分课后习题 第五章核磁共振成像 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自由感应衰减信号、MR成像技术、MR图像空间定位和重建技术、MR成像的序列技术 掌握快速成像序列。 3.掌握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原理和方法。 4.掌握MR成像的图像质量评价,以及利用这些技术指标进行权衡和折衷 主要教学内容 磁共振信号与加权图象 磁共振图象的重建 快速成像序列 磁共振血管成像 磁共振图象质量 三、课堂讨论选题 1.采用自旋回波序列,分别为了获得Z1,T,的加权图象,会对序列参数有什么要求呢? 2.快速自旋回波序列与自旋回波序列有何不同 四、课外作业选题 部分课后习题 第六章放射性核素显像 学习目的要求 1.理解放射性核素的概念,放射性核素的衰减规律。 2.解γ照相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理解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成像( SPECT、PET)的基本结构 与工作原理 二、主要教学内容 放射性的概述
四、课外作业选题 1.部分课后习题 第五章 核磁共振成像 一、学习目的要求 1. 掌握自由感应衰减信号、MR成像技术、MR图像空间定位和重建技术、MR成像的序列技术。 2. 掌握快速成像序列。 3. 掌握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原理和方法。 4. 掌握MR成像的图像质量评价,以及利用这些技术指标进行权衡和折衷。 二、主要教学内容 磁共振信号与加权图象 磁共振图象的重建 快速成像序列 磁共振血管成像 磁共振图象质量 三、课堂讨论选题 1. 采用自旋回波序列,分别为了获得 的加权图象,会对序列参数有什么要求呢? 2. 快速自旋回波序列与自旋回波序列有何不同。 四、课外作业选题 部分课后习题 第六章 放射性核素显像 一、学习目的要求 1.理解放射性核素的概念,放射性核素的衰减规律。 2.解γ照相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理解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成像(SPECT、PET)的基本结构 与工作原理。 二、主要教学内容 放射性的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