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团,做宣传工作。1928年在上海与人合办一线书店,出版《无轨列车》半月刊。被查封后改名水沫书 店,出版《新文艺》月刊。1931年加入左联。1932年自费赴法国,在里昂中华大学肄业。一年后到巴黎大 学听讲,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1935年回国。次年创办《新诗》月刊。1938年避居香港,主编《星岛日 报》、副刊《星座》及诗刊《顶点》 主编过《珠江日报》和《大众日报》副刊。同时组织“文协” 香港分会并任理事。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1949年回到 内地在国际新闻局法文组从事翻译。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诗集有 《望舒诗稿》 和《灾难的岁月》。早年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 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僧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 《我用残损的手掌》作于1942年?月3日,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歌。 三、掌握下列字词。 锦 荇藻( 蓬蒿( 憔悴( 蝼蚁( 读指导 提示:这首诗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读起来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很确 切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怀。诵读中要注意体会停顿和重音。 我用残损的手掌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沽阴暗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只有那辽无、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子手中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于手掌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生的禾草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 6 - 青年团,做宣传工作。1928年在上海与人合办一线书店,出版《无轨列车》半月刊。被查封后改名水沫书 店,出版《新文艺》月刊。1931年加入左联。1932年自费赴法国,在里昂中华大学肄业。一年后到巴黎大 学听讲,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1935年回国。次年创办《新诗》月刊。1938年避居香港,主编《星岛日 报》、副刊《星座》及诗刊《顶点》。还曾主编过《珠江日报》和《大众日报》副刊。同时组织“文协” 香港分会并任理事。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1949年回到 内地在国际新闻局法文组从事翻译。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诗集有《 》《 》《望舒诗稿》 和《灾难的岁月》。早年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 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 《我用残损的手掌》作于1942年?月3日,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歌。 三、掌握下列字词。 锦幛( ) 荇藻( ) 蓬蒿( ) 憔悴( ) 蝼蚁( ) 诵读指导 提示:这首诗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读起来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很确 切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怀。诵读中要注意体会停顿和重音。 我用残损的手掌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阴暗,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只有那辽无、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子手中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于手掌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生的禾草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岭南的茘枝花寂寞地憔悴,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情彩赏楣 (1)诗中两种不同的色调给读者以强烈刺激。请画出文中起标示作用的修饰语,体会其 表达效果 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如 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如 诗人之所以这样用这些词语,是为了 (2)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而读起来却不觉芜杂,这是为什么? 盛体感知 (1)诗歌从内容上可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拓展延伸 (1)诗歌两部分的写法各异,试作简要分析。 (2)体会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的种种感觉,说说诗人内心深处情 感的变化起伏。 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干瘪、疲惫、簇新、迷惘、绯红、喷薄”等词语 2.了解舒婷的涛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有感情诵读并背诵全诗 能力目标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 7 -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精彩赏析 (1)诗中两种不同的色调给读者以强烈刺激。请画出文中起标示作用的修饰语,体会其 表达效果。 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如: 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如: 诗人之所以这样用这些词语,是为了 。 (2)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而读起来却不觉芜杂,这是为什么? 整体感知 (1)诗歌从内容上可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拓展延伸 (1)诗歌两部分的写法各异,试作简要分析。 (2)体会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的种种感觉,说说诗人内心深处情 感的变化起伏。 3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干瘪、疲惫、簇新、迷惘、绯红、喷薄”等词语。 2.了解舒婷的涛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有感情诵读并背诵全诗。 能力目标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把握诗歌的情感历程,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诵读,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 2.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 教学过程 自主预习 导语设计 同学们,爱国是个古老的主题,从《诗经》发轫,《楚辞》登程,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以屈原为代 表的众多的爱国诗人,他们在诗中抒发的爱国之情总是和忧虑国家的命运相联系的。经历了“文革”浩劫 之苦的朦胧诗人舒婷,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将个体的“我”汇注于祖国的大形象,抒发了富有时代特征 的一代人的严峻思考、深刻反省和顽强追求。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与传统一脉相承的《祖国啊,我亲 爱的祖国》,去体会诗中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二、资料助读 本文作者,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籍晋江泉州。以后一直生活在厦门。1969年 插队落户于闽西太拔,1972年返城。1980年,调福建文联。插队期间,开始试笔,直至十年后1979年,才 开始发表诗作。著有诗集《》(获全国第一届新诗集优秀奖)、《 》《舒婷顾城抒情诗选》 散文集《 》。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 因家。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诗人把压抑 中释放出不定期的执情释出来的执情化验室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三、检查生字新词预习情况 干瘪()驳船()蜗行()胚芽()迷惘() 隧洞()绯红()淤滩()纤绳() 通读指寻 1.提示:这首诗先抑后扬,体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第 节,长句式,多节拍,每两行表现一个意象,仿佛是一首以低音缓慢升起的乐曲,给人 种沉重感。这种诗句的音韵效果与诗人对贫困祖国的忧患意识十分相似。第二节,诗句简短 急促,把忧国的情绪强化为深深的悲怆。第三节,诗句拉长,节拍增多。这种起伏变化,造 成全诗节奏反复回旋,抑扬顿挫,为第四节把全诗推向巅峰创造了条件。第四节,节奏更快, 而且排比的运用,加强了语言的力度。这就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高峰。 2.学生自由诵读,体会诗句节拍、重音。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菲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 8 - 3.把握诗歌的情感历程,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诵读,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 2.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 教学过程 自主预习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爱国是个古老的主题,从《诗经》发轫,《楚辞》登程,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以屈原为代 表的众多的爱国诗人,他们在诗中抒发的爱国之情总是和忧虑国家的命运相联系的。经历了“文革”浩劫 之苦的朦胧诗人舒婷,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将个体的“我”汇注于祖国的大形象,抒发了富有时代特征 的一代人的严峻思考、深刻反省和顽强追求。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与传统一脉相承的《祖国啊,我亲 爱的祖国》,去体会诗中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二、资料助读 本文作者 ,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籍晋江泉州。以后一直生活在厦门。1969年 插队落户于闽西太拔,1972年返城。1980年,调福建文联。插队期间,开始试笔,直至十年后1979年,才 开始发表诗作。著有诗集《 》(获全国第一届新诗集优秀奖)、《 》《舒婷顾城抒情诗选》, 散文集《 》。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 国家。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诗人把压抑 中释放出不定期的执情释出来的执情化验室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三、检查生字新词预习情况 干瘪( ) 驳船( ) 蜗行( ) 胚芽( ) 迷惘( ) 隧洞( ) 绯红( ) 淤滩( ) 纤绳( ) 诵读指导 1.提示:这首诗先抑后扬,体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第 一节,长句式,多节拍,每两行表现一个意象,仿佛是一首以低音缓慢升起的乐曲,给人一 种沉重感。这种诗句的音韵效果与诗人对贫困祖国的忧患意识十分相似。第二节,诗句简短 急促,把忧国的情绪强化为深深的悲怆。第三节,诗句拉长,节拍增多。这种起伏变化,造 成全诗节奏反复回旋,抑扬顿挫,为第四节把全诗推向巅峰创造了条件。第四节,节奏更快, 而且排比的运用,加强了语言的力度。这就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高峰。 2.学生自由诵读,体会诗句节拍、重音。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菲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合作交流 (1)第一诗节中,诗人创造了几个意象?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第二诗节中所表现的情感是单一的吗? (3)第三诗节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诗人是用哪些意象表达这种感情的? (4)第四诗节中,诗人抒发的感情与第三节有何异同?用自己的理解概括本节内容。 整体感知 1.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各诗节的大意。 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 是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的? 郾究品味 (1)每节诗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 (2)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写的。诗中的“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我”与祖国是一种什 么关系?
- 9 -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合作交流 (1)第一诗节中,诗人创造了几个意象?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第二诗节中所表现的情感是单一的吗? (3)第三诗节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诗人是用哪些意象表达这种感情的? (4)第四诗节中,诗人抒发的感情与第三节有何异同?用自己的理解概括本节内容。 整体感知 1.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各诗节的大意。 2.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 是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的? 探究品味 (1)每节诗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 (2)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写的。诗中的“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我”与祖国是一种什 么关系?
3.请学生发挥想象,仿照课文,在下面这些诗句后添加一句诗,使它们尽可能与原诗和 谐一致 (1)我是于瘪的稻穗, (2)我是失修的路基, (3)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4)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5)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教师示例 (1)我是干瘪的稻穗,滋养你被劳作压身躯。 (2)我是失修的路基,承载你坎坷蜿蜒地前行。 3.学生熟读,背诵全诗。 教学后记
- 10 - 3.请学生发挥想象,仿照课文,在下面这些诗句后添加一句诗,使它们尽可能与原诗和 谐一致。 (1)我是于瘪的稻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失修的路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示例: (1)我是干瘪的稻穗,滋养你被劳作压身躯。 (2)我是失修的路基,承载你坎坷蜿蜒地前行。 3.学生熟读,背诵全诗。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