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爱这土地》 学习目标 .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体会诗歌中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 学习重难点: 见学习目标2-3 导学课时:一课时 、预习导学 【链接材料】1——作者简介:艾青和《我爱这土地》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淅江 金华人。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们民族的主体—一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长 大后的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他很快成长为一个革命者。1929年赴法国留学,并开始诗歌创作 1932年回国,在狱中写成诗作《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奠定了在诗坛的地位。他的早期诗作多诅 咒黑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沉重忧郁,但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憧憬。他的抗战时期的诗作,为觉醒 了的民族而歌唱,格调高昂。作品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主要诗作 还有抒情长诗《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 【链接材料】2—一—写作背景:《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 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 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1、填空《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我国现、当代著名诗人 原名 这首 诗的感情基调是 最能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2、请用“\”和“¨划分、标注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和重音 (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3、《我爱这土地》一诗中,诗人写到“假如我是一只鸟”,“鸟”的形象与作者要歌颂的“土地 有什么联系? 二、探究展示 1、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唱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 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 3、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
1 1、《我爱这土地》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 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体会诗歌中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 学习重难点: 见学习目标 2-3. 导学课时:一课时 一、预习导学 【链接材料】1——作者简介:艾青和《我爱这土地》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 金华人。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们民族的主体——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长 大后的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他很快成长为—个革命者。1929 年赴法国留学,并开始诗歌创作。 1932 年回国,在狱中写成诗作《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奠定了在诗坛的地位。他的早期诗作多诅 咒黑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沉重忧郁,但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憧憬。他的抗战时期的诗作,为觉醒 了的民族而歌唱,格调高昂。作品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主要诗作 还有抒情长诗《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 【链接材料】2——写作背景:《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 1938 年,当时日本侵略 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中国人民奋 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 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1、填空《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我国现、当代著名诗人 ,原名 。这首 诗的感情基调是 。最能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 , 。” 2、请用“\”和“•”划分、标注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和重音。 (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3、《我爱这土地》一诗中,诗人写到“假如我是一只鸟”,“鸟”的形象与作者要歌颂的“土地” 有什么联系? 二、探究展示: 1、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唱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 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 3、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
4、诗歌是按怎样的思路抒写的? 5、“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两行诗作为《我爱这土地》的开头 为全诗定下了怎样的基调? 6、诗歌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 、练习反馈: 阅读《善良的心》,完成后面习题。 善良的心 王建兰 ①开春,他把自己像种子一样随意撒在一个海参养殖场。多次求职碰壁,无奈只能像现在这样 以一个民工的身份被雇用。尽管他的专业就是海水养殖,可是一个三流大学的毕业生,谁能相信他, 敢把动辄百万元的海参养殖池交给他? ②秋天,突然接到了母亲因脑出血要做开颅手术的电话,他惊得魂飞魄散。独自把他和弟弟抚养 成人,又殚精竭虑供养他上大学的母亲,是他生命的全部。他忐忑不安地站在老板面前,卑微得像 根草。他想支走半年的工钱,又嗫嚅着,乞求老板能借给他几千元钱,只要能救母亲的命,他自当 竭尽全力为老板打工抵债。出乎意料,老板似乎没有半点迟疑,为他筹措了一万元钱。他怀揣着这 份温暖,一刻也不敢停留,甚至没有留下任何凭据。临上火车,他对驱车来送他的老板递上欠条, 不料被老板挡了回来:一百个欠条和誓言也抵不过一颗善良的心。他听了,心动如潮。他把那张欠 条藏在贴身的内衣中,同时收藏起的还有一份感动和厚重的情谊。 ③半年过去了,再也没见到他的踪影。年终工友们领工资时有人提起了他,言语里除了对他的 不屑,更多的是对老板过分善良的感喟。直到这时,老板才恍然想起,他的确是好长时间没有一个 电话了 ④年关逼近,打工的人还在回家的途中,不料这时候他回来了,带着成年的弟弟,背着半身不 遂的母亲。他告诉老板,母亲的病刚稳定,知道现在这里正是缺人手的时候,就急急地赶来。他 家人执意要住在海边的一所简陋的屋子里,说晚上可以顺便守棚看护,多双眼睛,会少些不必要的 损失 ⑤就在这一年的元宵节,当人们还沉浸在欢庆的气氛中的时候,四十年一遇的风暴潮轻而易举 地把养殖户多年经营的梦想和希望打得支离破碎。天刚放亮,一宿未眠的老板踏着厚厚的大雪跌跌 撞撞赶往场里去,对于海中围堰的养参大池,老板不抱什么幻想,只奢望着老天能留给他一线生机, 保住海岸边的育苗大棚。大棚里有越冬的参苗,倘若大棚被风吹走,参苗将全部被冻死。 ⑥蓦地,老板在一片歪七竖八的大棚周围,看到一个还倔强地站立的大棚,仔细辨认,那分明 2
2 4、诗歌是按怎样的思路抒写的? 5、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两行诗作为《我爱这土地》的开头, 为全诗定下了怎样的基调? 6、诗歌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 响? 三、练习反馈: 阅读《善良的心》,完成后面习题。 善良的心 王建兰 ①开春,他把自己像种子一样随意撒在一个海参养殖场。多次求职碰壁,无奈只能像现在这样 以一个民工的身份被雇用。尽管他的专业就是海水养殖,可是一个三流大学的毕业生,谁能相信他, 敢把动辄百万元的海参养殖池交给他? ②秋天,突然接到了母亲因脑出血要做开颅手术的电话,他惊得魂飞魄散。独自把他和弟弟抚养 成人,又殚精竭虑供养他上大学的母亲,是他生命的全部。他忐忑不安地站在老板面前,卑微得像 根草。他想支走半年的工钱,又嗫嚅着,乞求老板能借给他几千元钱,只要能救母亲的命,他自当 竭尽全力为老板打工抵债。出乎意料,老板似乎没有半点迟疑,为他筹措了一万元钱。他怀揣着这 份温暖,一刻也不敢停留,甚至没有留下任何凭据。临上火车,他对驱车来送他的老板递上欠条, 不料被老板挡了回来:一百个欠条和誓言也抵不过一颗善良的心。他听了,心动如潮。他把那张欠 条藏在贴身的内衣中,同时收藏起的还有一份感动和厚重的情谊。 ③半年过去了,再也没见到他的踪影。年终工友们领工资时有人提起了他,言语里除了对他的 不屑,更多的是对老板过分善良的感喟。直到这时,老板才恍然想起,他的确是好长时间没有一个 电话了。 ④年关逼近,打工的人还在回家的途中,不料这时候他回来了,带着成年的弟弟,背着半身不 遂的母亲。他告诉老板,母亲的病刚稳定,知道现在这里正是缺人手的时候,就急急地赶来。他一 家人执意要住在海边的一所简陋的屋子里,说晚上可以顺便守棚看护,多双眼睛,会少些不必要的 损失。 ⑤就在这一年的元宵节,当人们还沉浸在欢庆的气氛中的时候,四十年一遇的风暴潮轻而易举 地把养殖户多年经营的梦想和希望打得支离破碎。天刚放亮,一宿未眠的老板踏着厚厚的大雪跌跌 撞撞赶往场里去,对于海中围堰的养参大池,老板不抱什么幻想,只奢望着老天能留给他一线生机, 保住海岸边的育苗大棚。大棚里有越冬的参苗,倘若大棚被风吹走,参苗将全部被冻死。 ⑥蓦地,老板在一片歪七竖八的大棚周围,看到一个还倔强地站立的大棚,仔细辨认,那分明
就是自己的大棚啊。他狂奔过去,近看才明白:不是老天保佑他,而是人在助他。加固在大棚上的 一道道绳索,堆放在周围的一袋袋沙包,都是那兄弟俩所为。那价值几十万的财产,硬是被兄弟俩 舍命保护下来了。他想象不出那兄弟俩在暴风雪中干了多长时间,更不敢想那样恶劣的气候,即使 出再多的钱,又有谁会不惜冒着塌棚的危险来守候加固? ⑦老板急于找到那兄弟俩。劫后的海滩,一片狼藉。许多人在奔跑着,整篮子地捡拾被浪卷上 来的海参。想到那兄弟俩近水楼台会拾到许多海参,也算是对他们冒死守住大棚的一种补偿吧,老 板心里稍感宽慰。转身走进大棚,老板惊住了,那兄弟俩正在棚里为苗池换水。“怎么不去捡海参? 别人都捡发了。” ⑧他说:“池里盐度太低,并且缺氧,不赶紧换水,参苗会大批死亡,损失的就不是捡几千元海 参的价钱了!对了,最好赶紧投放一些光合细菌……”老板诧异地看着他:一个民工能说出这些专 业术语来?他不好意思地笑了,说自己学的就是这个专业 ⑨在那场风暴潮中幸存的育苗大棚成了老板最骄傲的资本和财富。老板逢人便夸他的仁义和忠 厚,称他是少见的好人,是难得的人才。那棚里的参苗成了抢手货,早已被高价预订一空。还有养 殖户打他的主意,悄悄地“递高价”想挖老板的墙脚,却被他断然拒绝了。他说,不是自己有多么 高尚,只不过是“人心换人心,黄土变成金”啊 ⑩这是个真事,老板是我哥,每遇别人有求之事,哥总是倾力相助,还现身说法告诫我要与人 为善,他说:“做生意,有投入不一定会有回报,唯有善举和爱,可以循环,无论投入多少,冥冥之 中总会有回报,要么是平安如意,要么是逢凶化吉。即便没有奇迹出现,也会收获快乐,得到愉悦 和心安。” (选自《青年文摘》2007年8月,有改动) 本文既写了一个年轻大学生在工作之初经历的几件事,也写了他当时的心理。阅读第①至⑧ 段,填写下面的表格。 时间 心理 春天 多次求职碰壁,以民工身份被雇用 匚秋天 逼近 带着母亲和弟弟返回养殖场 年关 宵 2.阅读第⑦段,揣摩老板“宽慰”和“惊住”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1)宽慰 (2)惊住: 3.结合全文,从老板和大学生两方面谈谈你对文章题目的理解,以及本文带给你的启示。(限 150字以内) 2、《我用残损的手掌》 学习目标 1.提高学生诗歌朗读技巧和诗歌欣赏水平 2.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欣赏凝练的诗歌语言
3 就是自己的大棚啊。他狂奔过去,近看才明白:不是老天保佑他,而是人在助他。加固在大棚上的 一道道绳索,堆放在周围的一袋袋沙包,都是那兄弟俩所为。那价值几十万的财产,硬是被兄弟俩 舍命保护下来了。他想象不出那兄弟俩在暴风雪中干了多长时间,更不敢想那样恶劣的气候,即使 出再多的钱,又有谁会不惜冒着塌棚的危险来守候加固? ⑦老板急于找到那兄弟俩。劫后的海滩,一片狼藉。许多人在奔跑着,整篮子地捡拾被浪卷上 来的海参。想到那兄弟俩近水楼台会拾到许多海参,也算是对他们冒死守住大棚的一种补偿吧,老 板心里稍感宽慰..。转身走进大棚,老板惊住..了,那兄弟俩正在棚里为苗池换水。“怎么不去捡海参? 别人都捡发了。” ⑧他说:“池里盐度太低,并且缺氧,不赶紧换水,参苗会大批死亡,损失的就不是捡几千元海 参的价钱了!对了,最好赶紧投放一些光合细菌……”老板诧异地看着他:一个民工能说出这些专 业术语来?他不好意思地笑了,说自己学的就是这个专业。 ⑨在那场风暴潮中幸存的育苗大棚成了老板最骄傲的资本和财富。老板逢人便夸他的仁义和忠 厚,称他是少见的好人,是难得的人才。那棚里的参苗成了抢手货,早已被高价预订一空。还有养 殖户打他的主意,悄悄地“递高价”想挖老板的墙脚,却被他断然拒绝了。他说,不是自己有多么 高尚,只不过是“人心换人心,黄土变成金”啊。 ⑩这是个真事,老板是我哥,每遇别人有求之事,哥总是倾力相助,还现身说法告诫我要与人 为善,他说:“做生意,有投入不一定会有回报,唯有善举和爱,可以循环,无论投入多少,冥冥之 中总会有回报,要么是平安如意,要么是逢凶化吉。即便没有奇迹出现,也会收获快乐,得到愉悦 和心安。” (选自《青年文摘》2007 年 8 月,有改动) 1.本文既写了一个年轻大学生在工作之初经历的几件事,也写了他当时的心理。阅读第①至⑧ 段,填写下面的表格。 时间 事件 心理 春天 多次求职碰壁,以民工身份被雇用 ① 秋天 ② 感动 逼近 年关 带着母亲和弟弟返回养殖场 ③ 元宵 节 ④ 感恩 2.阅读第⑦段,揣摩老板“宽慰”和“惊住”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1)宽慰: (2)惊住: 3.结合全文,从老板和大学生两方面谈谈你对文章题目的理解,以及本文带给你的启示。(限 150 字以内) 2、《我用残损的手掌》 学习目标 1.提高学生诗歌朗读技巧和诗歌欣赏水平。 2.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欣赏凝练的诗歌语言
学习重难点: 见学习目标1-2 导学课时:一课时 预习导学 【链接材料】1—一作者简介:戴望舒(1905、3、5-1950、2、28)笔名有戴梦鸥、江恩、艾 昂甫等。生于淅江抗州。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 旦大学法文班。1926年同施蛰存.杜衡创办《璎珞》旬刊,在创刊号上发表处女诗作《凝泪出门》 和译魏尔伦的诗。1928年与施蛰存.杜衡.冯雪蜂一起创办《文学工场》。1929年4月,第一本诗 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1932年参 加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杂志的编辑工作。11月初赴法留学,入里昂中法大学。1935年春回国。 1936年10月,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等创办《新诗》月刊。 抗战爆发后,在香港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发起出版《耕耘》杂志。1938年春在香港主编 《星岛日报.星岛》副刊。1939年和艾青主编《顶点》。1941年底被捕入狱。在狱中写下了《狱中 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心愿》.《等待》等诗篇。1949年6月,在北平出席了中华文学 艺术工作代表大会。建国后,在新闻总署从事编译工作。不久在北京病逝。 【链接材料】2——写作背景:抗日战争的炮火震动了诗人的心灵,在民族危亡的关头,戴望舒 走出了惆怅的丛林和寂寥的雨巷。1938年他来到香港,主编一家报纸的副刊,编发了不少动员抗战 的诗歌。1941年,日本侵略军占领香港。次年,他被日军逮捕,投入狱中,备受摧残,得了严重的 哮喘病。但监狱的铁窗可以禁锢他的躯体,却禁锢不了他的拳拳爱国之心。他所处的“物理场”受 到限制,但在民族解放运动中,他的“心理场”却变得广阔了。他的心飞出了铁窗,飞到了祖国蒙 难的土地,飞到了志士流血的战场。正是这铁窗关不住的爱国之情,使他眼前浮现了一幅中国地图 的意象,这幅地图又成为他投射主观情思的对应物:地图是祖国母亲的象征,“残损的手掌”则是身 陷囹圄的诗人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对祖国的炽热的爱的写照。 1.掌握下列字词 灰烬jn 蝼蚁1duyi 锦幛( zhang)荇藻( xing zdo)蓬蒿( Peng hao) 憔悴( (qiao cui):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蝼蚁(lωuyi):“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2.理清思路 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的最艰苦年代。当时祖国半壁江山沦于敌手,民族处于危亡关头。在诗中, 作者面对现实,把个人的不幸同国家的命运融为一体,以深沉的思想.炽热的感情,抒发了对灾难 深重的祖国的由衷关注和真诚的爱。同时,借助于诗的想象,表达了对“辽远一角”的解放区的向 这首诗以“我”用“无形的手掌”抚摸祖国地图时的联想为抒情线索。“无形的手掌”指的是 诗人的思绪.联想.心理和情感,而“抚摸”则是思绪和联想的展开,心理和情感的流动 文章层次如下 第一层:诗人由“残损的手掌”展开想象,总起下文 第二层:诗人想象着用“残损的手掌”抚摸地图上的沦陷区。感情色彩是消极的,冷色调的。 第三层:诗人想象着用“残损的手掌”抚摸地图上的解放区。感情色彩是积极的,暖色调的
4 学习重难点: 见学习目标 1-2. 导学课时:一课时 一、预习导学 【链接材料】1——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3、5-1950、2、28) 笔名有戴梦鸥、江恩、艾 昂甫等。生于浙江抗州。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1923 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 年,转入震 旦大学法文班。1926 年同施蛰存.杜衡创办《璎珞》旬刊,在创刊号上发表处女诗作《凝泪出门》 和译魏尔伦的诗。1928 年与施蛰存.杜衡.冯雪蜂一起创办《文学工场》。1929 年 4 月,第一本诗 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1932 年参 加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杂志的编辑工作。 11 月初赴法留学,入里昂中法大学。1935 年春回国。 1936 年 10 月,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等创办《新诗》月刊。 抗战爆发后,在香港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发起出版《耕耘》杂志。1938 年春在香港主编 《星岛日报.星岛》副刊。1939 年和艾青主编《顶点》。1941 年底被捕入狱。在狱中写下了《狱中 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心愿》.《等待》等诗篇。1949 年 6 月,在北平出席了中华文学 艺术工作代表大会。建国后,在新闻总署从事编译工作。不久在北京病逝。 【链接材料】2——写作背景:抗日战争的炮火震动了诗人的心灵,在民族危亡的关头,戴望舒 走出了惆怅的丛林和寂寥的雨巷。1938 年他来到香港,主编一家报纸的副刊,编发了不少动员抗战 的诗歌。1941 年,日本侵略军占领香港。次年,他被日军逮捕,投入狱中,备受摧残,得了严重的 哮喘病。但监狱的铁窗可以禁锢他的躯体,却禁锢不了他的拳拳爱国之心。他所处的“物理场”受 到限制,但在民族解放运动中,他的“心理场”却变得广阔了。他的心飞出了铁窗,飞到了祖国蒙 难的土地,飞到了志士流血的战场。正是这铁窗关不住的爱国之情,使他眼前浮现了一幅中国地图 的意象,这幅地图又成为他投射主观情思的对应物:地图是祖国母亲的象征,“残损的手掌”则是身 陷囹圄的诗人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对祖国的炽热的爱的写照。 1. 掌握下列字词。 灰烬 jìn 蝼蚁 láu yǐ 锦幛(zhàng) 荇藻(xìng zǎo) 蓬蒿(Péng hāo) 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蝼蚁(lóu yī):“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2. 理清思路 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的最艰苦年代。当时祖国半壁江山沦于敌手,民族处于危亡关头。在诗中, 作者面对现实,把个人的不幸同国家的命运融为一体,以深沉的思想.炽热的感情,抒发了对灾难 深重的祖国的由衷关注和真诚的爱。同时,借助于诗的想象,表达了对“辽远一角”的解放区的向 往。 这首诗以“我”用“无形的手掌”抚摸祖国地图时的联想为抒情线索。“无形的手掌”指的是 诗人的思绪.联想.心理和情感,而“抚摸”则是思绪和联想的展开,心理和情感的流动。 文章层次如下: 第一层:诗人由“残损的手掌”展开想象,总起下文。 第二层:诗人想象着用“残损的手掌”抚摸地图上的沦陷区。感情色彩是消极的,冷色调的。 第三层:诗人想象着用“残损的手掌”抚摸地图上的解放区。感情色彩是积极的,暖色调的
文章结构图 沦陷区 憔悴阴暗 我用残损的手掌抚摸 解放区 太 蓬勃温暖 二、探究展示: 诗中两种不同的色调给读者以强烈刺激。请画出文中起标示作用的修饰语,体会其表达效果。 2、找出诗中的比喻句,分别说明其含义。 3、分别说明诗中运用暗示、烘托、对照手法的语句有何表达作用 4、课文中的重要语句如何理解? 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而我们读起来却不觉芜杂,这是为什么? 6、这首诗前后两部分的感情色彩和描写手法明显不同,结合原诗具体分析一下 7、诗歌史上,戴望舒在探索新诗的音乐性方面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叶圣陶曾称赞他的成名作 《雨巷》,说它为新诗的音节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这首《我用残损的手掌》,语言更加口语化, 押韵灵活错综,读起来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很确切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怀。请说出这首诗用韵的 特点? 、练习反馈: 母亲的病友名单 朱成玉 母亲在肿瘤医院住院期间,认识了一些老姐妹,慢慢地,她们建立了一种相依为命的情感。回 家那天,眼神不好的母亲,让我把她们相互留的电话号码工工整整地抄下来。长长的一排,算上母 亲自己,一共12个危在旦夕的生命 从此,家里的电话忙得不可开交,几乎每天都有母亲的病友打来电话,她们互相询问病情,嘘 寒问暖,相互鼓励,俨然成了天底下最知心的莫逆之交。母亲每天都会守着电话,害怕错过每一个 病友的问候 我们特地为母亲买了个手机,让她可以随时随地接听病友的电话。我把那11个人的号码挨个儿 存进了母亲手机的通讯录里,仿佛存进去一笔巨额财产 那是一群在死亡线上挣扎着的人,她们共同筑起了一道生命的墙。不仅是母亲,她们每个人都 有一本通讯录,那是她们要从死神手里抢回来的生命名单,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要拯救的对象 起初,母亲是悲观的,治疗上不太配合,我们用尽了各种办法使她振作,可都无济于事……
5 文章结构图: 沦陷区 灰 色 憔悴 阴暗 我用残损的手掌 抚摸 解放区 太 阳 蓬勃 温暖 二、探究展示: 1、诗中两种不同的色调给读者以强烈刺激。请画出文中起标示作用的修饰语,体会其表达效果。 2、找出诗中的比喻句,分别说明其含义。 3、分别说明诗中运用暗示、烘托、对照手法的语句有何表达作用。 4、课文中的重要语句如何理解? 5、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而我们读起来却不觉芜杂,这是为什么? 6、这首诗前后两部分的感情色彩和描写手法明显不同,结合原诗具体分析一下。 7、诗歌史上,戴望舒在探索新诗的音乐性方面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叶圣陶曾称赞他的成名作 《雨巷》,说它为新诗的音节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这首《我用残损的手掌》,语言更加口语化, 押韵灵活错综,读起来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很确切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怀。请说出这首诗用韵的 特点? 三、练习反馈: 母亲的病友名单 朱成玉 母亲在肿瘤医院住院期间,认识了一些老姐妹,慢慢地,她们建立了一种相依为命的情感。回 家那天,眼神不好的母亲,让我把她们相互留的电话号码工工整整地抄下来。长长的一排,算上母 亲自己,一共 12 个危在旦夕的生命。 从此,家里的电话忙得不可开交,几乎每天都有母亲的病友打来电话,她们互相询问病情,嘘 寒问暖,相互鼓励,俨然成了天底下最知心的莫逆之交。母亲每天都会守着电话,害怕错过每一个 病友的问候。 我们特地为母亲买了个手机,让她可以随时随地接听病友的电话。我把那 11 个人的号码挨个儿 存进了母亲手机的通讯录里,仿佛存进去一笔巨额财产。 那是一群在死亡线上挣扎着的人,她们共同筑起了一道生命的墙。不仅是母亲,她们每个人都 有一本通讯录,那是她们要从死神手里抢回来的生命名单,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要拯救的对象。 起初,母亲是悲观的,治疗上不太配合,我们用尽了各种办法使她振作,可都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