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语文中考复习专题三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大街镇海浒学校李忠 明 但少闲人如吾两入耳《记承天寺夜游》 像、比如 视之,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其如士石何《愚公移山》 如……何,把……怎么样 法炮制 四意算盘 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 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如,比得上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如 中有善口技者《口技》 的果长事 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送东阳马生序》 稍微 稍县官日有廪稍之供《送东阳马生序》 hao公家给予的粮食 稍正坐《口技》 自调少时用心于学甚劳《送东阳马生序)s少 客意少舒《口技》 稍微 安无躁 略微 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好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性利 胜|观乎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优美的 不胜感激 臣不胜受恩感激《出师表》 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治水必躬亲》 祖死于是《捕蛇者说》 件事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 是,表判断 为正确 隹利是图 无意义,起结构作用 自以为是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甚为之《活板》 书籍 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陈涉世家》 书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陈涉世家》 书谏寡人者,受中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凑书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类 徒属皆曰:“敬受命”。《陈涉世家》 部属,下属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扁鹊见蔡桓公》 情与苏、黄不属《核舟记》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zhd隅咐 朱可历历数也《核舟记》 至八层,裁如星点《山市》 数 数檄典忘祖 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活板》 几个 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屡次,频繁 通级狭,才通人《桃花源记》 吏……通过 2007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理解—6
2007 年语文中考复习专题三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大街镇海浒学校 李忠 明 2007 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理解——6 但少闲人如吾两入耳 《记承天寺夜游》 像、比如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邹忌讽齐王纳谏》 及 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 如……何,把……怎么样 如法炮制 依照 如意算盘 符合 若 皆若空游无所依 《小石潭记》 ruò 好像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如,比得上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世家》 你 更若役,复若赋 《捕蛇者说》 你的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出师表》 如果 善 京中有善口技者 《口技》 shàn 擅长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出师表》 好事 稍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送东阳马生序》 shāo 稍微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送东阳马生序》 公家给予的粮食 稍稍正坐 《口技》 渐渐 少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 《送东阳马生序》 shào 年少 宾客意少舒 《口技》 shǎo 稍微 少安无躁 略微 胜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好地利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shèng 胜利 予观乎巴陵胜状 《岳阳楼记》 优美的 不胜感激 尽,完 臣不胜受恩感激 《出师表》 担当 是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shì 这 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治水必躬亲》 这样 吾祖死于是 《捕蛇者说》 这件事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铭》 是,表判断 是古非今 认为正确 惟利是图 无意义,起结构作用 自以为是 对,正确 书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甚为之 《活板》 shū 书籍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陈涉世家》 文字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陈涉世家》 写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 奏书 属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 shǔ 类 徒属皆曰:“敬受命”。 《陈涉世家》 部属,下属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曹刿论战》 类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扁鹊见蔡桓公》 管 神情与苏、黄不属 《核舟记》 类似 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zhǔ 嘱咐 数 珠可历历数也 《核舟记》 shǔ 清点 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山市》 计数 数典忘祖 谈论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活板》 shù 几,几个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shuò 屡次,频繁 通 初级狭,才通人 《桃花源记》 tōng 使……通过
2007年语文中考复习专题三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大街镇海浒学校李忠 明 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 忪乃令凿通衢取土《丁谓营复宫室》 「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通计一舟,为人五《核舟记》 佺,整个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看见 望窗而视,雕栏相望焉《核舟记》 对 达德隆望尊《送东阳马生序》 声望 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治水必躬亲》 相信 信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任 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盲语真实 彖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走 雁门太守行《雁门太守行》 古诗的一种体裁 In 行之有效 军向宠,性行淑均《出师表》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出师表》 行列 胜、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征发)行列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与朱元思书》 表示大约的数量 然相许《愚公移山》 高可二黍许《核舟记》 曳屋许许声《口技》 邻人京城氏之媚有遗男《愚公移山》 y遗留 遗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口技人坐屏障中《口技》 与今“坐”同义 坐坐寂然,无敢啡者《口技 zu同“座” 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使楚》 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例句 果然鹤也(《幼时记趣》沈复) 鹤|变成鹤 鞭数十(《幼时记趣》沈复) 鞭用鞭子抽打 愿为市鞍马(《木兰诗》)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策记功 不能名其一处(《口技》林嗣环) 名说出 会宾客大宴(《口技》林嗣环) 宴举行宴会 狼不敢前(《狼》蒲松龄) 狼洞其中(《狼》蒲松龄 洞打洞 意将隧入(《狼》蒲松龄) 诂洞 10处处志之(《桃花源记》陶渊明) 做标记 007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理解——7
2007 年语文中考复习专题三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大街镇海浒学校 李忠 明 2007 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理解——7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愚公移山》 通向 公乃令凿通衢取土 《丁谓营复宫室》 通达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 相通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岳阳楼记》 顺利 通计一舟,为人五 《核舟记》 全,整个 望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 wàng 看见 启窗而视,雕栏相望焉 《核舟记》 对 先达德隆望尊 《送东阳马生序》 声望 望子成龙 盼望 信 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治水必躬亲》 xìn 相信 愿陛下亲之信之 《出师表》 信任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曹刿论战》 言语真实 信口雌黄 随意 行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桃花源记》 xíng 行走 雁门太守行 《雁门太守行》 古诗的一种体裁 行成于思 做事 行之有效 实行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 《出师表》 品行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出师表》 háng 行列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陈涉世家》 (征发)行列 许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与朱元思书》 xǔ 表示大约的数量 杂然相许 《愚公移山》 赞同 高可二黍许 《核舟记》 左右 曳屋许许声 《口技》 hǔ 拟声词 遗 邻人京城氏之孀有遗男 《愚公移山》 yí 遗留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 wèi 给予 坐 口技人坐屏障中 《口技》 zuò 与今“坐”同义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口技》 同“座”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使楚》 犯……罪 词 类 活 用 1、名词用作动词 例 句 词语 解 释 1 果然鹤也 (《幼时记趣》沈复) 鹤 变成鹤 2 鞭数十 (《幼时记趣》沈复) 鞭 用鞭子抽打 3 愿为市鞍马 (《木兰诗》) 市 买 4 策勋十二传 (《木兰诗》) 策 记功 5 不能名其一处 (《口技》林嗣环) 名 说出 6 会宾客大宴 (《口技》林嗣环) 宴 举行宴会 7 狼不敢前 (《狼》蒲松龄) 前 靠前 8 一狼洞其中 (《狼》蒲松龄) 洞 打洞 9 意将隧入 (《狼》蒲松龄) 隧 钻洞 10 处处志之 (《桃花源记》陶渊明) 志 做标记
2007年语文中考复习专题三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大街镇海浒学校李忠 明 11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陶渊明) 果|实现 有仙则名(《陋室铭》刘禹锡) 名出名 3不蔓不枝(《爱莲说》同敦颐 延 枝牛出枝节 石青糝之(《核舟记》魏学洢) 15居中者椎髻仰面(《核舟记》魏学洢) 椎髻|梳着椎髻 16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吴均) 东西往东往西 17负势竞上(《与朱元思书》吴均) 上向上 18策之不以其道(《马说》韩愈) 策驾驭,驱使 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腰挂在腰间 太守宴也(《醉翁亭记》欧阳修) 宴开宴会 21名之者谁(《醉翁亭记》欧阳修 名命名,取名 22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欧阳修 号取号 D23|欲辨已忘言(《饮酒》陶渊明) 言|用语言表达 24陈胜王(w如g)(《陈涉世家》司马迁 王称王 25皆刑其长史(《陈涉世家》司马迁) 刑惩罚 26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司马迁) 用手指点 目用眼睛示意 27尉果笞广(《陈涉世家》司马迁) 笞|用竹板打 28先威众耳(《陈涉世家》司马迁 威用威力降服 夜篝火(《陈涉世家》司马迁) 篝|用竹笼罩住 2、形容词用作动词 例句 词语」 项为之强(《幼时记趣》沈复) 强同“僵”变得僵硬,累得僵硬 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林嗣环) 善擅长 欲穷其林(《桃花源记》陶渊明) 穷|走完 有龙则灵(《陋室铭》刘禹锡) 灵成为有灵异的水 林寒涧肃(《三峡》郦道元) 肃寂净 风烟俱净(《与朱元思书》吴均) 净|消散,散净 互相轩邈(《与朱元思书》吴均) 轩争着向高处伸展 邈争着向远处伸展 8|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韩愈) 辱辱没 尽粟一石(《马说》韩愈) 10低绮户(《水调歌头》苏轼) 低低低地挂 心乐之(《小石潭记》柳宗元) 乐喜欢 天下苦秦久矣(《陈涉世家》司马迁) 苦苦于 3、名词用作状语 例句 学而时习之(《论语》八则) 时按时 妇手拍儿声(《口技》林嗣环) 手用手 孔子东游(《两小儿辨日》) 东到东方 一屠晚归(《狼》蒲松龄) 在晚上 007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理解—8
2007 年语文中考复习专题三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大街镇海浒学校 李忠 明 2007 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理解——8 11 未果,寻病终 (《桃花源记》陶渊明) 果 实现 12 有仙则名 (《陋室铭》刘禹锡) 名 出名 13 不蔓不枝 (《爱莲说》同敦颐) 蔓 蔓延 枝 生出枝节 14 石青糁之 (《核舟记》魏学洢) 糁 涂染 15 居中者椎髻仰面 (《核舟记》魏学洢) 椎髻 梳着椎髻 16 任意东西 (《与朱元思书》吴均) 东西 往东往西 17 负势竞上 (《与朱元思书》吴均) 上 向上 18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韩愈) 策 驾驭,驱使 19 腰白玉之环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腰 挂在腰间 20 太守宴也 (《醉翁亭记》欧阳修) 宴 开宴会 21 名之者谁 (《醉翁亭记》欧阳修) 名 命名,取名 22 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亭记》欧阳修) 号 取号 23 欲辨已忘言 (《饮酒》陶渊明) 言 用语言表达 24 陈胜王(wàng) (《陈涉世家》司马迁) 王 称王 25 皆刑其长史 (《陈涉世家》司马迁) 刑 惩罚 26 皆指目陈胜 (《陈涉世家》司马迁) 指 用手指点 目 用眼睛示意 27 尉果笞广 (《陈涉世家》司马迁) 笞 用竹板打 28 先威众耳 (《陈涉世家》司马迁) 威 用威力降服 29 夜篝火 (《陈涉世家》司马迁) 篝 用竹笼罩住 2、形容词用作动词 例 句 词语 解 释 1 项为之强 (《幼时记趣》沈复) 强 同“僵”,变得僵硬,累得僵硬 2 京中有善口技者 (《口技》林嗣环) 善 擅长 3 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陶渊明) 穷 走完 4 有龙则灵 (《陋室铭》刘禹锡) 灵 成为有灵异的水 5 林寒涧肃 (《三峡》郦道元) 寒 清凉 肃 寂净 6 风烟俱净 (《与朱元思书》吴均) 净 消散,散净 7 互相轩邈 (《与朱元思书》吴均) 轩 争着向高处伸展 邈 争着向远处伸展 8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马说》韩愈) 辱 辱没 9 尽粟一石 (《马说》韩愈) 尽 吃光 10 低绮户 (《水调歌头》苏轼) 低 低低地挂 11 心乐之 (《小石潭记》柳宗元) 乐 喜欢 12 天下苦秦久矣 (《陈涉世家》司马迁) 苦 苦于 3、名词用作状语 例 句 词语 解 释 1 学而时习之 (《论语》八则) 时 按时 2 妇手拍儿声 (《口技》林嗣环) 手 用手 3 孔子东游 (《两小儿辨日》) 东 到东方 4 一屠晚归 (《狼》蒲松龄) 晚 在晚上
2007年语文中考复习专题三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大街镇海浒学校李忠 明 5|其一犬坐于前(《狼》蒲松龄) 犬|像狗一样 6复前行(《桃花源记》陶渊明) 前向前 7缮篷溅之(《核舟记》魏学洢 箬篷用箬篷 8石青糝之(《核舟记》魏学洢) 石青用石青 9空谷传响(《三峡》郦道元) 空谷在空荡的山谷里 10在昼犹昏(《与朱无思书》郦道元) 昼在白天 11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柳宗元) 12下见小潭(《小石潭记》柳宗元) 下|在下面 13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柳宗元 空|在空中 14日光下澈(《小石潭记》柳宗元) 下向下 15犬牙差互(《小石潭记》柳宗元) 犬牙像狗的牙齿一 16斗折蛇行(《小石潭记》柳宗元) 斗像北斗星一样 17四面竹树环合(《小石潭记》柳宗元) 环像环一样 l8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范仲淹 南向南 19山行六七里(《醉翁亭记》欧阳修)山|顺着山路 20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欧阳修) 翼然像鸟张开的翅膀一样 2法当斩(《陈涉世家》司马迁) 法|依照法律 22狐鸣呼曰(《陈涉世家》司马迁) 狐像狐狸一样 23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司马迁) 外在外面 24乃丹书帛曰(《陈涉世家》司马迁) 丹|用丹砂 D25功宜为王(《陈涉世家》司马迁 功|论功劳 4、形容词用作名词 词语 温故而知新(《论语》八则) 新断知识 化钟神秀(《望岳》杜甫) 神秀神奇的景色 被坚执锐(《陈涉世家》司马迁) 锐锐利的武器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诸葛亮 善k事 除奸凶(《出师表》诸葛亮 奸凶阡邪凶恶之人 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形容词意动用法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司马迁) 怪似……为怪,诧异 2唐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美似……为美 耻下问(《论语》八则) 耻……为耻 4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惩以…为苦 6、动词用作名词 「例句 增笑耳(《狼》蒲松龄 笑僕笑料 007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理解—9
2007 年语文中考复习专题三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大街镇海浒学校 李忠 明 2007 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理解——9 5 其一犬坐于前 (《狼》蒲松龄) 犬 像狗一样 6 复前行 (《桃花源记》陶渊明) 前 向前 7 箬篷覆之 (《核舟记》魏学洢) 箬篷 用箬篷 8 石青糁之 (《核舟记》魏学洢) 石青 用石青 9 空谷传响 (《三峡》郦道元) 空谷 在空荡的山谷里 10 在昼犹昏 (《与朱无思书》郦道元) 昼 在白天 11 西行百二十步 (《小石潭记》柳宗元) 西 向西 12 下见小潭 (《小石潭记》柳宗元) 下 在下面 13 皆若空游无所依 (《小石潭记》柳宗元) 空 在空中 14 日光下澈(《小石潭记》柳宗元) 下 向下 15 犬牙差互(《小石潭记》柳宗元) 犬牙 像狗的牙齿一样 16 斗折蛇行(《小石潭记》柳宗元) 斗 像北斗星一样 蛇 像蛇一样 17 四面竹树环合(《小石潭记》柳宗元) 环 像环一样 18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岳阳楼记》范仲淹 北 向北 南 向南 19 山行六七里 (《醉翁亭记》欧阳修) 山 顺着山路 20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欧阳修) 翼然 像鸟张开的翅膀一样 21 法当斩 (《陈涉世家》司马迁) 法 依照法律 22 狐鸣呼曰(《陈涉世家》司马迁) 狐 像狐狸一样 23 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司马迁) 外 在外面 24 乃丹书帛曰(《陈涉世家》司马迁) 丹 用丹砂 25 功宜为王(《陈涉世家》司马迁) 功 论功劳 4、形容词用作名词 例 句 词语 解 释 1 温故而知新(《论语》八则) 故 旧知识 新 新知识 2 造化钟神秀 (《望岳》杜甫) 神秀 神奇的景色 3 被坚执锐 (《陈涉世家》司马迁) 坚 铠甲 锐 锐利的武器 4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出师表》诸葛亮 善 好事 5 攘除奸凶(《出师表》诸葛亮 奸凶 奸邪凶恶之人 6 吾与汝毕力平险 (《愚公移山》) 险 险阻的山 5、形容词意动用法 例 句 词语 解 释 1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司马迁) 怪 以……为怪,诧异 2 吾妻之美我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美 以……为美 3 不耻下问 (《论语》八则) 耻 以……为耻 4 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惩 以……为苦 6、动词用作名词 例 句 词语 解 释 1 止增笑耳(《狼》蒲松龄) 笑 笑料
2007年语文中考复习专题三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大街镇海浒学校李忠 明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郦道元) 奔飞奔的马 浪若奔(《与朱元思书》吴均) 奔库跑的马 7、动词使动用法 例句 词语 解释 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陶渊明) 通使……通过 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刘禹锡) 劳使……劳累 使……平回 3右膝,诎右臂支船(《核舟记》魏学洢) 弯曲 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柳宗元) 生 活下去 8、形容词使动用法 解释 1阮丝竹之乱耳(《陋室铭》刘禹锡) 竖其左膝(《核舟记》魏学洢) 竖使……竖起 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韩愈) 尽使……尽,竭尽 必先苦其心志(《孟子二章》) 苦使……痛苦 5所以动心忍性(《孟子二章》) 忍使……坚韧 二)文言虚词 屠试说明 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 知识归纳 文言虚词是指那些词汇意义比较抽象,能组织实词完成句子结构的词类。初中语文教材要求熟悉并掌握的文言 虛词有15个,即:之、以、而、其、于、者、乃、夫、且、然、所、则、焉、何、乎。其中“之、其、以、于、然” 应该重点掌握 题型分祈及复习策略 近两年的中考题,大多是将词意与作用综合起来考査。那么,怎样才能准确理解、牢固把握文言虚词呢? 1、词性的确定离不开搭配关系 虚词是组织实词完成句子词类,那么,虚词组织完成的句子(或词组)就决定该虚词的词性。如“之”在主谓 结构、偏正结构中为助词,如“鸿鹄之志”:在动宾结构中,“之”在前则为动词,如“吾欲之南海”,在后则为代词, 如“愿陛下亲之信之”。从虚词与实词的组成的短语搭配中,我们就能准确地三分之一虚词的词性 2、词竟的确定高不开语境 常用虚词中也有一些词性单一而词意丰富的,也有多词性多词意的,如何确定词意呢?关键还在于把握前后文 章。我们只要将主干贯连起来理解,就能把结构作用的虚词词意自然地推究出来 3、多积累、多练习、多总结 虚词的用法相对实词来说是比较单一和明确的,只要多练习,并且将相同用法的句子加以比较分析,就会很快 找到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 常用虚词 常用 用法 相当于现代汉 语的词或作用 例 句 之|1、代人、代事、代他(们)、她(们)、公与之乘。(《曹刿论战》) 词物。代人多是第三它(们) 2007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理解—
2007 年语文中考复习专题三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大街镇海浒学校 李忠 明 2007 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理解——10 2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郦道元) 奔 飞奔的马 3 猛浪若奔 (《与朱元思书》吴均) 奔 奔跑的马 7、动词使动用法 例 句 词语 解 释 1 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陶渊明) 通 使……通过 2 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刘禹锡) 劳 使……劳累 3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核舟记》魏学洢) 卧 使……平卧 诎 使……弯曲 4 君将哀而生之乎 (《捕蛇者说》柳宗元) 生 使……活下去 8、形容词使动用法 例 句 词语 解 释 1 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刘禹锡) 乱 使……乱 2 而竖其左膝(《核舟记》魏学洢) 竖 使……竖起 3 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韩愈) 尽 使……尽,竭尽 4 必先苦其心志(《孟子二章》) 苦 使……痛苦 5 所以动心忍性(《孟子二章》) 动 使……心动 忍 使……坚韧 (二) 文 言 虚 词 考试说明 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 知识归纳 文言虚词是指那些词汇意义比较抽象,能组织实词完成句子结构的词类。初中语文教材要求熟悉并掌握的文言 虚词有 15 个,即:之、以、而、其、于、者、乃、夫、且、然、所、则、焉、何、乎。其中“之、其、以、于、然” 应该重点掌握。 题型分析及复习策略 近两年的中考题,大多是将词意与作用综合起来考查。那么,怎样才能准确理解、牢固把握文言虚词呢? 1、词性的确定离不开搭配关系 虚词是组织实词完成句子词类,那么,虚词组织完成的句子(或词组)就决定该虚词的词性。如“之”在主谓 结构、偏正结构中为助词,如“鸿鹄之志”;在动宾结构中,“之”在前则为动词,如“吾欲之南海”,在后则为代词, 如“愿陛下亲之信之”。从虚词与实词的组成的短语搭配中,我们就能准确地三分之一虚词的词性。 2、词竟的确定离不开语境 常用虚词中也有一些词性单一而词意丰富的,也有多词性多词意的,如何确定词意呢?关键还在于把握前后文 章。我们只要将主干贯连起来理解,就能把结构作用的虚词词意自然地推究出来。 3、多积累、多练习、多总结 虚词的用法相对实词来说是比较单一和明确的,只要多练习,并且将相同用法的句子加以比较分析,就会很快 找到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 常 用 虚 词 常用 虚词 用法 相当于现代汉 语的词或作用 例 句 之 代 词 1、代人、代事、代 物。代人多是第三 他(们)、她(们)、 它(们) 公与之.乘。(《曹刿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