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HEAST NORMALUNIVERS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教学政策速递 (第十三期近期教育部文件专刊) 2020年12月 评价改革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2020-10-13.… 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 2020-12-10.... …12 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千意见2020-12-08…17 五育教育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03-20…23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2020-10-15…32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20-10-15…40 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2020-10-20… .48 重要专项 关于2020年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2020-09-18.58 关于开展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工作的通知2020-10-27…62 思政教育 关于进一步完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高校 思政课课程群建设的通知2020-10-2…. .77 关于进一步做好“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工作的通知2020-11-10…81
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的关键课程》的通知2020-9-9.… .84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88 招生运行 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新生入学资格复查和学籍电子注册工作 的通知2020-09-04.… 0.0.0.0000.04 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普通高校艺术类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2020-09-05108 关于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的通知2020-09-18…111 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 通知2020-09-24…120 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2020-10-15…126 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实施方案 2020-0918.… …144 其它 关于做好直属高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2020-09-08.…150 关于防范和惩治教育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规定(试行)2020-09-29.154 关于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通知2020-11-10…157 教育系统“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行动方案2020-09-09…165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语委等八部门联合启动实施“古文字与中华文明 传承发展工程”2020-12-14. …171 关于开展“网上重走长征路”暨推动“四史”学习教育的工作方案2020-09-15 e。0e,,e2,,a,0。,,,。7》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 样的办学导向。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 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 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 疾,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 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系 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发展素质教育,引导全党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 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推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 教育体系,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 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主要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充分发挥教育评 价的指挥棒作用,引导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确保教育正确发展方向。 坚持问题导向,从党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问题入手,破 立并举,推进教育评价关键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坚持科学有效
1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 样的办学导向。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 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 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 疾,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 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系 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发展素质教育,引导全党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 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推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 教育体系,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 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主要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充分发挥教育评 价的指挥棒作用,引导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确保教育正确发展方向。 坚持问题导向,从党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问题入手,破 立并举,推进教育评价关键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坚持科学有效
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坚持统筹 兼顾,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分类设计、稳 步推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坚持中国特色,扎根 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教育发展道路。 (三)改革目标 经过5至10年努力,各级党委和政府科学履行职责水平明显提 高,各级各类学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更加完善,引导教师潜心育人的 评价制度更加健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办法更加多元,社会选 人用人方式更加科学。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 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 二、重点任务 (一)改革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推进科学履行职责 1.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各级党委要认真落实 领导责任,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 教育领导体制,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职责,把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紧紧抓在手上,贯穿学校教 育管理全过程,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理念,坚决克服短视行为、 功利化倾向。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完善定期研究教育工作机制,建立健 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深入教育一线调研、为师生上思政课、联系学校 和年终述职必述教育工作等制度
2 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坚持统筹 兼顾,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分类设计、稳 步推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坚持中国特色,扎根 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教育发展道路。 (三)改革目标 经过 5 至 10 年努力,各级党委和政府科学履行职责水平明显提 高,各级各类学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更加完善,引导教师潜心育人的 评价制度更加健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办法更加多元,社会选 人用人方式更加科学。到 2035 年,基本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 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 二、重点任务 (一)改革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推进科学履行职责 1.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各级党委要认真落实 领导责任,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 教育领导体制,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职责,把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紧紧抓在手上,贯穿学校教 育管理全过程,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理念,坚决克服短视行为、 功利化倾向。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完善定期研究教育工作机制,建立健 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深入教育一线调研、为师生上思政课、联系学校 和年终述职必述教育工作等制度
2.完善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对省级政府主要考核全面贯彻党 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 略、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教育突出问题等情况,既评估最终结果, 也考核努力程度及进步发展。各地根据国家层面确立的评价内容和指 标,结合实际进行细化,作为对下一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依据。 3.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正确政 绩观,不得下达升学指标或以中高考升学率考核下一级党委和政府、 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不得将升学率与学校工程项目、经费分配、 评优评先等挂钩,不得通过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和 学生,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对教育生态 问题突出、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依规依法问责追责。 (二)改革学校评价,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4.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加快完善各级各类学校评 价标准,将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加强和改进学校 党的建设以及党建带团建队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 依法治校办学、维护安全稳定作为评价学校及其领导人员、管理人员 的重要内容,健全学校内部质量保障制度,坚决克服重智育轻德育、 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5.完善幼儿园评价。重点评价幼儿园科学保教、规范办园、安全 卫生、队伍建设、克服小学化倾向等情况。国家制定幼儿园保教质量 评估指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完善幼儿园质量评估标准,将各 类幼儿园纳入质量评估范畴,定期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
3 2.完善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对省级政府主要考核全面贯彻党 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 略、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教育突出问题等情况,既评估最终结果, 也考核努力程度及进步发展。各地根据国家层面确立的评价内容和指 标,结合实际进行细化,作为对下一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依据。 3.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正确政 绩观,不得下达升学指标或以中高考升学率考核下一级党委和政府、 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不得将升学率与学校工程项目、经费分配、 评优评先等挂钩,不得通过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和 学生,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对教育生态 问题突出、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依规依法问责追责。 (二)改革学校评价,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4.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加快完善各级各类学校评 价标准,将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加强和改进学校 党的建设以及党建带团建队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 依法治校办学、维护安全稳定作为评价学校及其领导人员、管理人员 的重要内容,健全学校内部质量保障制度,坚决克服重智育轻德育、 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5.完善幼儿园评价。重点评价幼儿园科学保教、规范办园、安全 卫生、队伍建设、克服小学化倾向等情况。国家制定幼儿园保教质量 评估指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完善幼儿园质量评估标准,将各 类幼儿园纳入质量评估范畴,定期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