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组织验收准备工作是形成能力的关键,决定能否尽快取得效益。这项工作在仪 器设备签约后就应立即进行。如是引进的监测仪器,采取技术准备与条件准备相结合,尽 快作好准备 2)组织验收工作的实施:仪器设备进站后,由主管仪器负责站长与负责固定资产 人在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的配合下共同开箱验收,并认真做好验收数据的记录、整理及 建帐立卡工作。对仪器的技术验收先进行设备组成和部配件的实物验收,如发现问题及 时与有关部门联系。验收合格后应及时投入运行,并尽早发现使用中的问题以确保在三 保期内处理完各种问题 (3)验收技术资料:其中包括仪器技术指标、原始记录、安装基础图纸及验收报告 等。 3.运行维护、服役管理阶段:监测仪器的财产管理和发挥效能主嬰在服役阶段,并 通过在环境监测活动中发挥的作用效果、时间利用程度和经济效益一方面考虑。为确保 仪器的正常服役,要对仪器进行分类编写、建帐、建档、操作考核、维修保养等工作。 般按监测仪器的使用功能进行分类编号并建帐管理,仪器应有总台帐、分类帐、分户帐, 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关联。建立的仪器档案应包括:验收记录、附件登记、备配件 登记、易损件登记及添置更新记录、仪器设备价值增减登记、仪器操作规程、仪器使用 登记、仪器损坏与事故记录、仪器的调用、移装、改装、检验及维修保养记录等。 监测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应经常进行维护保养,对监测仪器使用考核时应达到能熟知 并正确使用仪器操作键钮和手柄;能用所操作的仪器制作一个祥品分析外,开能掌握使 用中一般故障的排除及应急情况的处理程序;能正确装卸附配件及维修保养仪器。上述 操作合格者方可上岗。 4.更新改造、退役管理阶段:当由于仪器技术老化或先天不足质量有问题等不能适 应监测⊥作时,为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可进行技术改造,以期达到增加功能和效益。但仪 器改造的方案要周峦慎重,经过专职技术人员论证,主管领导批准方可确定。仪器的更 新以技术寿命为主要依据,巧妙地结合经济寿命和物质寿命,充分利用剩余的物质寿命 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原则。 二、监测仪器的质量控制标准 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和其它机电、化工产品设备的质量一样,它是在科研、设计、制 造、使用过程中形成的。产品质量的形成与反馈过程见图5-22。 产品质量:是由设计、制造、使用、辅助闪个过程质量的综合。设计过程形成设计 过程质量,制造过程形成制造过程质量;使用过程形成服务质量;辅助过程形成辅助质 量或后勤质量等。 (一)监测仪器技术标准 仪器设备材料产品质量的衡量标准是产品的技术标准,它是经过严格考核制订出来 的。它明确规定了产品的主要性能基本参数以及保证产品质量的有关內容,它是保证产 品质量的技术法规。也是监测计量认证检定仪器的技木考核标准 环境监测仪器及环保设备的特点是 1.环境监测仪器及环保设备多属系列成套设备。 288
斗学研定 设计过程 私造过程 过和 驳务和辅助过程 生产质虽和形成过程 一质量反馈过程 图522器材产品质量的形成与反馈过程 2.仪器设备广品品种规格繁多、型号混乱、质量与环境监测要求差距比较大。 3.环保仪器设备既要求仪器设备材料本身的质量标准,又要求达到监测和治理的标 准要求、数据的精度和可比性。 4.环境保护监测工作包括了各行各业,因此仪器设备材料标准的制订作比较复 杂。首先要深入调研,拟定标准体系、最终实现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材料标准化。 5.环保监测仪器设备材料产品标准体系制定具体实施须从基础整理着手,广泛调 研,汇集国內外环保产品,把各主要生产厂ˆ家生产的产品质量,按监测及治理的实施情 况,进行不同分类整理。尽可能把各种数锯按确定模式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以取得全 面的各项数据,进行整理。 (二)仪器技术标准体系的研究 监测仪器的质量控制标准有它的特殊性,它既要反映仪器设备本身的性能,又要反 陕监测和污染治理效果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因此,监测仪器控制质量标准须按环保的技 术要求,在明确概念和完全准确的目标的基础上去探讨建立。在技术标准体系的研究中, 原则上应按如下要求进行: 监测仪器应逐步统一标准化,依照计量法中规定的计量检定法定计量单位,按环 境化学分析计量仪器、环境物理测量仪器、环境生物检验仪器,以及水、气、固、声等 监测仪器系列划分技术标准体系 2.环境监测仪器要符合监测质量保证的要求,必须保证达到国家对环境监测管理规 划的质量要求,并应不断改进提高。 3.凡是认证过的监测仪器应按国家颁布的国家级、部级的各项技术标准指标(从 略)要求,可直接采用不另行制订,但要有环保指标要求。 4.监测仪器的采用设备整体性能参数及采用部件的标准、仪器的有关材质,加工特 殊要求等也应包括在技术标准中 监测仪器设备材料技术标准休系研究实施大纲见图5-23,调查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 ·289·
1.监测仪器设备厂生产情况、产品技术参数。 2.监测仪器设备在使用单位运行情况、控制的技术参数、精度、效率等。 3.通用监测仪器设备的技术标准收集汇编,要求对各类环保产品的特性参数、测试 方法、測试仪器及测试规范进行调查。在调研的基础上按各类产品的技术水平、规格系 列、配套能力的成熟程度,产品使用效益与质量优劣编制产品标准体系系列及实施方案 监测仪器类别与现状 环境监測仪器依其环境计量系统叮概括为三大类:化学计量仪器类的化学污染监测 分析仪器;物理计量仪器类的物理污染监测测量仪器;生物计量仪器类的环境生物检验 仪器。当前,化学污染是环境监测工作的主要对象,环境的化学污染相当复杂,几乎关 联到所有的化学品。从学科分类来说,这属于分析化学。目前,环境分析化学已成为分 析化学中的带头学科,在不断解决各种分析难题中推动分析化学向前发展 环境分析目前主要是在环境监测站内对环境样品中的化学污染物进行定性与定量分 析(主要是定量分析)。而浓度很低的定量分析用经典的化学法是不可能的。因此,各种 仪器分析方法必然要在环境监测中得到广泛的使用。只有一些污染浓度较高的项目,还 可采用经典的重量法和容量法 在环境监测中使用的分析仪器可分成通用的成分分析仪器和专用的污染监测仪器 前者在一般分析化学工作中所通用,如色谱仪、分光光度计等。后者主要用于专项污染 检测,如溶氧仪、测汞仪和汽车尾气测定仪等。由于取得环境样品往往需要一些特殊的 采样设备,所以在这些专用仪器中也常包括如烟尘采样器,大气连续采样器等设备。 从计量方式,环境监测仪器(不包括采样处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测定试样 浓度;一类是求取与绝对量成比例的量。前者,浓度反映构成试样待测成分分子的比例 与流量无关。后者则不然,它所测的量不仅要受浓度的制约,还要受流量的影响。如原 子吸收分光光度、原子荧光光度、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等均属于前者。其所依据的是 朗伯-比尔定律。直接测定试样光密度一类的物理性质并算出浓度值。在这种情况下,无 论试样是气体流动状态还是液体静止状态,浓度都不变。而另一种如大气监测的许多仪 器及气相色谱、离子色谱等它们属于测定绝对量的方法。即这类便器是求取在一定时间 内,在吸收液中(或载气中)所捕集到的待测成分的绝对量。由于是以求取时间平均值 为基本原理的,因而如果在这段时间内,流量发生变化,那么测定值背定会产生误差。 目前国内外化学污染监测分析仪器大体分三类;大中型精密监测仪器;自动监控系 统和小型现场快速监测仪器(不包括采样处理)。 大中型精密仪器 大型精密监测仪器主要有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液相色谱质谱仪(LC/MS 付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及X光荧光光谱(XRF)等。这类 仪器我囤仅少数二级站拥有,尚未普及 中型监测仪器如原子吸收仪(AAS)、气相色谱仪(GC)、高效液相色谱(HPLC)、 离子色谱(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SP)以及极谱仪(POL)等。这类仪器的标 准监测方法已在我国环境监测工作中占主导地位,其中火焰原子吸收(AAS)、紫外可见 分光光度计和极谱仪巳经国产化,目前仪器性能标准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290·
杯准体系研究作组 收粜和盘阅国 计箅机储合 调研 内外文献及分 监测仪器设备标准休系 研究制定 1.通用临测仪器设备标准汇编及环保指标 要求补充建议 2.编制国内监测仪器设备生产情况 3.编制国内监测仪器设备使用情况 4.研充提出监豳设备的标定持标及标准内容 5.研究制订监测仪器没备技术标准体系的序 列及实施方案 廣写报 组织審定 1.标准体系研究报告 2.制说明 制订监测仪器 设备使用标准 标准化 科学 外购件标准化 资料 研究 材料标准化 标准化统计分析 产品标准化 工艺标准化 标准化定使贯彻 包装标准化 生产技术管理 标准化 图5-23仪器设备标准化流程图 对一台分析仪器通过用计算机控制来实现从样品进入到数据输出的全过程自动化。 需要人工进行的工作是:把各个样品(通常是液态)及所用标准及空白等分别装入自动 进样器的容器,选定分析方法,设定有关参数,确定计算方法等工作,计算机即可在分
析完成后给出各种信息:测得的信号值与计算结果,所得到的校正曲线及其有关数据,所 得的各种曲线或谱图等。这一类仪器国外已大量生产,在各种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 度计、极谱仪等大中型仪器上均已实现。 (二)自动监测系统 对环境监测能全都实现实时监测当然最为理想,但这是不现实的。要实现实时监测 或较简单的连续监测,必须是在工作上要有必要性,在技术上有可行性,在经济上有可 能性,三者缺一不可。 当前,国内外都已进行了环境空气质量的自动监测,因为环境空气流动性大,污染 物浓废变化很快,短时间的采样时间代表性太差,不可能反映环境空气质量及其变化趋 势,因此有必要进行连续监测;环境空气的组分比较简单,虽然污染物浓度很低,但可 能存在的干扰物往往浓度更低,只要监测方法有足够的灵敏度,要对主要污染物进行连 续监测在技术上是可行的。所以,限制着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工作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经济 匕的可能性。在经济发达国家,这种自动监测系统已相当普遍。在我国,还只有少数经 济发达城市建立了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并能维持其运行,大多数城市还只能用连续自 动采样来提高监测数据的时间代表性,但都无法反映污染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就环境水质监测而言,其污染物浓度的变化也较快,也应进行连续监测。但水体的 组分复杂,对大多数污染物的监测来说,于扰问题的解决均较复杂,水体中普遍存在的 悬浮物和有机物几乎对所有项目的连续监测都是一种干扰。 目前所监测的污染物主要是化学污染物,监测方法大多以各种化学反应为基础。这 些化学反应有些灵敏度很高,反应速度也很快,可用以设计连续监测仪器,如一些氧化 还原反应。而灵敏度不够高,反应速度不够快的反应,如太多数显色反应就不能用于连 续监测。只要有可能,用物理原理进行监测,完全避开化学反应,往往能使连续监测较 易实现,如目前普遍采用的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紫外荧光法。因此,对水质的自动监 测来说,除同样存在着经济上的可能性外,技术上的可行性已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 发展。目前国内外已经运行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为数不多,且所测项目也很有限 我国北京、上海、天津及一些省会城市相继建立了水和气的自动监测系统,这些监 测系统目前主要靠进口,且系统故障率较高,尤其是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较难正常运行。这 除了管理水平外,还与资金投入及水处理等问题有关。因此,不能盲目引进,应结合国 情,有选择地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 对于土壤、固体废弃物与生物样品来说,由干其中污染物的浓度变化很慢,根本没 有进行连续监测的必要 在物理污染方面,目前最常进行的是噪声监测。这是种较单纯的物理监测,要实 现连续自动监测在技术上没有困难。但由于噪声的污染源比较明显,其污染规律也比较 明显,因此实现连续监测的必要性不大。国内不少城市已建立的噪声自动显示系统,不 能认为是自动监测系统,因其设置的位置大都不符合规范要求,其显示数值的定期校正 仪器的检定都存在不少因难,因此实际上只能起一种宣传作用,而不能用于监测。 (三)小型及简易现场监测仪器 主要是一些污染专用检测仪器,大多是利用光电原理。已经研制生产了多种便携式 监测仪器,如离子计、pH计、快速COD、BOD和DO检测仪等,可用于多种类型的废 ·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