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监测。而有机污染监测的便携式现场监测仪器,急需开发使用。 在小型仪器自动化方面,进行容量分析的自动化滴定仪器出现得更早;在环境监测 中用得很多的分光光度法仪器也已能完全自动化。前述的氮氧化物自动监测仪器即为自 动分光光度法仪器之一例。把其中的吸入空气样进吸收池改为自动进液体样品,仍使用 流通式吸收池,即成为实验室的自动仪器。液体样品、化学试剂的进入与废液的排出均 用蠕动泵来实现,这种仪器称为“自动连续流动分析系统”。在此基础上,把液体样品的 吸入改为人工注入或自动注入,将测量部分加上电导式或电极式等的检定器就成为“流 动注射分析仪”。 环境监测仪器的类别、性能不同,其对应的仪器性能测试方法也不一样,且往往在 标准条件下测得的仪器性能不一定能满足实际现场条件下的需要。因此,对监测仪器应 按质量控制的标准要求去检验,在使用前还必须在现场校正。 四、监测仪器的维护理 环境监测仪器的标准化管理,研究统一的试验方法和统一的试验条件,并经共同实 验室使之规范化,逐步实现监测仪器在以共同的监测结果为基础决定监测仪器的标准化 性能作出技术标准。监测仪器的指示值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采用什么样的标准 物质,所以还必须建立环境监测用的标准物质的追踪体系定期检定制度。与一般的工业 测试仪器相比,环境监测的分析测试对象大多是mg/1级或四g/L级的微量、超微量成 分,因而要求监测仪器要有相当高的灵敏度,而高灵敏度的测试仪器的管理有其不同于 一般仪器的特性。从环境监测管理的质和量而言,更有其特殊性,可以说即使是在灵敏 度、结构性能等方面都非常好的仪器,如果监测仪器本身不能得到良好的管理,那么,要 想得到可靠的数据也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存在那种完全不用校正、维护、保养、修理并 在长时间使用后仍舵维持可靠性的监测仪器,这是不可能的。 (一)监测仪器管理方法 实施对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管理时,其管理方法和管理基准随仪器的种类(是大气污 染监测仪器,还是水质污染监测仪器)、状态〔是环境质量监测,还是污染源监测)、监 测目的(是常规监测,还是应急监测)等不同而变化。选择适当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基准, 并使之经常得到改进 环境监测仪器管理应分为二类:一类是事务管理,就是按照总记录表进行管理,为 维护仪器的精度,并总是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要记录维护保养的实施状况,按需要建 立维护保养管理的原始记录是十分有效的。见表5-10~5-11 技术管理是按仪器的组成(如釆样装置、分析单元等)和测定原理规定管理项目、管 理基准、管理周期和管理方法,并考虑到各监测站的技术水平,担任此项工作的人数,制 订出能取得最大效果的规划设计,经该监测站研究后实施。另外,在适当的时期对管理 基准进行重新评价并予以适当修正。监测仪器技术管理的基准模式应包括: 1.管理项目:按不同对象列出管理项目 2.管理基准:对不同的管理项目,制定出在操作时不产生人为误差的管理基准。 3.管理周期:依据管理基准决定管理周期。由于测定条件、仪器部件材质等都或多 或少的有差异,故对管理周期的决定最好是凭经验而定
表5-10监测仪器管理记录丧 仪器名称 生产厂家 测定项E 测定范围 出厂年月 仪器号 没置场所 故障情况2 特记事项 表5-11监测仪器管理原始记录亵 日常维护 点检项日:零调整、跨度调整、流量检查、波长校正。 刻度调整 刻度以外的检查 月检查!调整刻度左边点检后的备|年项!状 累加值人注日月况 检查人一 点检累加值,即从定期检查所进行的检点开始,把以后的零、跨度调整值,包括符号在内的修正 值考虑而得总计值。 4.管理方法:制订仪器操作规程和使用记录等。照此实施管理方法,对于不同类型 的仪器可制订出适宜的管理项目、管理基准、管理周期和实施方法,见表5-12~5 294·
表5-12大气采样器的管理基准例表 管理项月 管理周期 管理基 固定时间 管理方法 实施方法 注 对象项月 周月季年 采样管1.堵塞 未堵塞 ←(→△采样管内部的清扫 (探头)2.腐蚀本腐蚀 过滤器1.污染 未污染 (滤头)2.滤孔堵未堵寨|O 4/观之污染应清洗净如清洗不净就 更换 加热保!.温度 在规定 测量加热、保温部分和外壳的绝缘 2.封线 温度导通○ 温器3.绝缘线不漏电 阻抗 污染 未污染 日视用空气逆吹反洗清洗,污染显 导管2.堵寨 未堵塞O○ 著的更换之 3.气帘 未漏 工作平稳定流/○oi·φ→|△|检查有无污染和水分點着、应能灵 流数汁1.动作正常流过规 活动作 计时器|走时均匀计时准确○|O|+→Δ用秒表校正计时器的全程时间差 ①-检查;△—维修;+○→为大致的点检时间 表5-13酸度计的管理基准例表 管 管理周期 管理方法 固定时间 对象项目 (实施方法) 周月季年 玻1.污染 没有变 目视 电2裂口 色或没有○○ 1.洗净,2.更换 通过 极13.内部液液量变化 综合检 .污染 查确定 参 没有变 日视:1,洗净,2.洗不净则更电极特 比2.裂口 部色或没有○○ △|换,3.更换,4更换内部液或补性 4.内部艘液量变化 充 干燥,接 视 2.湿 线间无不 接3.串线 必要的补O○9→4.清净,2清洗后干燥,3.重新 头|4.接触不良 路,接头无 布线,4.扣紧接头 松动,脱落
续表 管理项目 管 管理周期 固定时间 管理方法 (实施方法) 注 对象项目 准起 温度补 器与变1.污染 无污染 用电极或等价输入信号檢查 传送器2.动作 动怍正常 点、跨度、响应性等 指示器|1.动作动作正常 采用来自放大器(或变换输送 或表头》2.灵敏合要求 △|器)的输入、同时进行采用等价 输入也可。 ±0.lpH 在同条件下交替地将电极浸 以内零漂 入pF7(或pH9)和pH4标准液无 和跨度漂 中,从各均值求偏差。在问一条 记录器 1.复性移24小时 件下观察电极在标准液中的零 (或表头 内±0.1◎◎|·Δ|点漂移和跨度漂移,观察指针的 2.稳定性 以内 颤动情况。在同一条件下将电极寄 %响应 从pH7标准液中移入pH4标液 时间在30 中测定达到最终指示90%时所头 秒以内 需的时间 表5-14分光光度计的管理基准例 管理项目 管理周期 固定时间 管理方法 备 实施方法) 对象项目 周月季年 规定的 光1.电压 稳压电源 电压范190~230V 清晰 没有断 频率50±0.5Hz,稳压翰 亮|丝污染及○ 光 △出稳定度≤1% 源|3动作光线模糊 灯电压…般为5.5V 等问题 光线清晰均匀 试样池污染 没有污染 目枧用溶剂清洗池内 (及比 色皿)/2.均 模问题,⊙ 光径厚度 △|面和窗更换衬垫比色 皿配对,同一光径长度比 色皿间相差≤05% 及时上仪器置,定期史 单,尘污染 1.除尘 换硅胶,仪器避光晒震 2.潮湿2防湿○ 动波长精度保持 3.扳动 420~510nm±2nm 波长准确 10~610m±3nm 610~700nm±4nm 296
续表 管理项目 管理周期 管理基准 固定时间 管理方法 备 实施方法 对象项目 間|月季年 检 以0.001%K2CrO,溶 器 1.动作调整 液注入10mm光径的比 检|2.灵敏 灵敏度不O △色皿内用440m波长进 低于2 行测定在与蒸馏水对比 10-A/格 时读数不低于0.01% 二)监测仪器管理措施 1.建立科学的器材管理系统:各级监测站应成立器材管理小组,负责审核器材的采 购计划、监督器材的发放、定期检査仪器使用及保养情况。组织制订和落实监测仪器设 备及药品材料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措施,研究器材设备的釆购、供应、调配、使用、维修、 保养、计量、检定等各个环节的问题并逐步向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扭转 当前那种“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原始的器材管理方法”的局面 监测中心站可根据需要建立环境监测器材服务中心,以担负起本省或本系统(部 门〕的监测器材部分釆购、供应、维修、技术培训及咨询服务等工作,及时解决仪器设 备使用维修及器材供应采购等方面的问题。做好仪器设备的折旧、调配处理工作,指导 监测器材管理、培训技术人员,使器材管理水平和监测技术水平协调发展。 2.加强对监测器材购置的计划性,做好购置大型仪器设备的可行性论证:环境监测 对象成分复杂,随机多变等特点繁多的监测项目需要多种化学试剂、材料、规格、纯度 数量、种类、采购、保存等应根据年度监测计划与任务。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制订计划 编制预算,防止贪大求洋、盲目采购。一般来说,对一些常用试剂、器材,可根据多年 的用量适当多购一点,避免用一点买一点临用临买的被动现象。有利于污染预算的精确 性,对紧缺器材应预先订购,保证供应。对于用量不大的器材不宜储备过多。 购置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要认真做好可行性研究利用率分析,不可盲日攀比添 置大型仪器设备。当今仪器设备更新换代快,若对其发展状况不了解,对国内外“行 情”掌握不准,可能造成决策失误。 3.建立和完善各种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仪器设备启箱验收制度:对购进的仪器设备应由业务站长、室主任、器材管理 及仪器使用维修人员等组成验收小组,在保证期内(一年)启箱验收,并建立仪器登记 卡,验收后安装调试。若发现仪器破损、配件不全或检验不合格立即向厂方或有关单位 交涉,处理解决。 2)仪器设备建档制度:对每种仪器应建立技术档案,包括仪器合格证、说明书、附 件淸单等,对每种仪器型号规格出厂日期仪器价格、性能、使用维护情况、工作时间等 注册登记,建立档案。以利使用、维修、调出交接处理。并可为同类仪器的购置提供选 择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