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年度报告全文 上海耀华称 重系统有限子公司 其他仪器仪 表制造业 315001620502865793913,488362486064613482,12126119445 公司 陕西华燕航 空、航天 空仪表有限参股公司相关设备制|225,00009835682,792.21437,680495.98480,0114687342,7828987|38,240,62265 公司 报告期内取得和处置子公司的情况 口适用√不适用 主要控股参股公司情况说明 1、全资子公司:汉中一零一航空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汉中一零-2017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5,1962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940%:2017年实现净利润3,530.02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866%,主要原因是本年度需求环境发生变化,航材订货大幅下降、部分客户订货 调整推迟,产品交付不及预期,导致经营业绩下降 报告期内,公司从该公司取得分红收益1,000万元 2、全资子公司:西安中航电测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中航电测2017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7330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12%;2017年度实现净利润3.19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2.19%,主要是由于母公司采购需求增加导致销售收入增长,以及上年同期净利 润基数较小所致 3、控股子公司: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目前持有石家庄华燕70%的股权,石家庄华燕2017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0,59911万元,较上年同期 增长2401%,主要原因是石家庄华燕紧抓国标升级的市场机遇,加大汽车整备质量、外形轮廓和平板制动 等检测系统的推广力度,扩大了市场份额、巩固了市场地位,营业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2017年度实现 净利润5,399.0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94%,主要原因是石家庄华燕成套产品指标先进,市场竞争优势 明显,毛利率较高,同时因加强售后服务,导致销售费用增长较大,净利润增幅低于收入增幅。 报告期内,公司从该公司取得分红收益2,100万元。 4、控股子公司:上海耀华称重系统有限公司 公司目前持有上海耀华45%的股杈,上海耀华2017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4,1886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624%,主要原因是上海耀华瞄准快递等行业快速发展机遇,加强了物联网仪表和物联网智能无人值守系 统的宣传和推广,数字汽车衡仪表和控制仪表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巩固了传统产品市场竞争力。上海耀华 2017年度实现净利润1,1926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899%,主要原因是耀华生产厂房由闵行区搬迁至奉 贤区,增加了厂房装修费用,以及两地生产经营运营成本上升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从该公司取得分红收益450万元 八、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口适用√不适用
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2017 年年度报告全文 21 造 上海耀华称 重系统有限 公司 子公司 其他仪器仪 表制造业 3,150,000 162,050,286.57 93,913,488.36 241,886,306.46 13,482,121.26 11,926,445.79 陕西华燕航 空仪表有限 公司 参股公司 航空、航天 相关设备制 造 225,000,000 983,682,792.21 437,680,495.98 480,011,468.73 42,782,899.87 38,240,622.65 报告期内取得和处置子公司的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主要控股参股公司情况说明 1、全资子公司:汉中一零一航空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汉中一零一2017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5,196.2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9.40%;2017年实现净利润3,530.02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8.66%,主要原因是本年度需求环境发生变化,航材订货大幅下降、部分客户订货 调整推迟,产品交付不及预期,导致经营业绩下降。 报告期内,公司从该公司取得分红收益1,000万元。 2、全资子公司:西安中航电测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中航电测2017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733.0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12%;2017年度实现净利润3.19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2.19%,主要是由于母公司采购需求增加导致销售收入增长,以及上年同期净利 润基数较小所致。 3、控股子公司: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目前持有石家庄华燕70%的股权,石家庄华燕2017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0,599.11万元,较上年同期 增长24.01%,主要原因是石家庄华燕紧抓国标升级的市场机遇,加大汽车整备质量、外形轮廓和平板制动 等检测系统的推广力度,扩大了市场份额、巩固了市场地位,营业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2017年度实现 净利润5,399.0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94%,主要原因是石家庄华燕成套产品指标先进,市场竞争优势 明显,毛利率较高,同时因加强售后服务,导致销售费用增长较大,净利润增幅低于收入增幅。 报告期内,公司从该公司取得分红收益2,100万元。 4、控股子公司:上海耀华称重系统有限公司 公司目前持有上海耀华45%的股权,上海耀华2017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4,188.6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6.24%,主要原因是上海耀华瞄准快递等行业快速发展机遇,加强了物联网仪表和物联网智能无人值守系 统的宣传和推广,数字汽车衡仪表和控制仪表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巩固了传统产品市场竞争力。上海耀华 2017年度实现净利润1,192.6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8.99%,主要原因是耀华生产厂房由闵行区搬迁至奉 贤区,增加了厂房装修费用,以及两地生产经营运营成本上升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从该公司取得分红收益450万元。 八、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年度报告全文 九、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发展趋势对公司的影响 l、与公司业务相关的宏观经济层面或外部经营环境的发展现状和变化趋势 全球经济増速稳健并加快,美国税改方案落地,欧洲在英国“脱欧”以及法德大选落幕后的不确定性明 显下降,欧美、日本、新兴国家的增速预测值普遍上调,全球经济整体形势积极乐观。地缘政治风险、贸 易保护主义及通胀超预期增长将是全球经济最值得关注的三大风险。 国内经济发展向两个百年目标努力迈进,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实现“更高 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为目标,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推动经济发展的三大变革,即“质 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经济保持平稳向好发展态势:传统产业加 速改造提升,工业机器人、无人零售等“互联网+”新经济加速成长,新动能加快集聚:物联网技术逐渐成 熟,智慧家居、可穿戴产品、智慧工厂、智慧交通等战略新兴领域市场迅猛成长,传感器领域企业面临良 好发展机遇。 2、公司所处的行业发展趋势 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仍处于稳步发展阶段,整体竞争格局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但短期内呈现出新 的变化特点: (1)航空和军工:国防武器装备需求不断提升,新型武器装备预研加快,各型号研制任务不断立项 国内航空产业蓬勃发展,新型列装的航空装备需求正逐步提高,现役主战航空装备需求在改进中将缓慢发 展或下降,军方现场保障服务要求不断提高。航空武器装备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基于“传感器”平台核心技 术的驾驶舱控制系统、直升机外吊挂投放系统等测量控制业务未来发展前景广阔:配电类业务向多参量控 制、智能化、系统集成、机电大综合方向发展。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向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深 度融合发展,未来军品市场竞争将更加开放、激烈 (2)应变电测与控制:传统称重产品、称重仪表市场竞争激烈发展缓慢,健康、消费、测试领域有 进一步拓展的空间。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逐渐成熟,传感器的网络化、智能化趋势日益明显;“推 动物流领域转型发展,激发商业创新活力”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智慧物流、无人零售等新兴领域迎来 高速发展机遇。 (3)智能交通:新建汽车检测站趋于饱和且逐年减少,同时受国内取消检测行业生产许可证制度以 及“三检合—”政策影响,检测行业竞争加剧、増速放缓;部分区域率先探索道路尾气遥测,将引导机动车 尾气检测技术发展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驾校、考场建设趋于饱和,驾考驾培行业竞争激烈面临洗牌和整 合,互联网企业跨界进入,智慧驾校加快来临。受益智慧物流行业快速发展、新国标升级和物联网技术的 逐步成熟,车联网及运营管理平台需求逐步释放,发展机遇日益显现 4)新型测控器件及其他:受益医疗仪器的国产化采购政策,医疗电磁阀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随 着国家环保严管措施逐年落地,民众对环保和健康髙度关注,环保领域电磁阀呈快速发展趋势:工业领域 电磁阀市场庞大,但品种规格繁杂,功能质量要求参差不齐,竞争异常激烈。随着“中国制造2025”、“智 能制造发展规划”的深入推进,高度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智能制造系统将加速取代人工制造流程和传统生产 制造设备,智能装备需求旺盛。 3、公司的行业地位或区域市场地位的变化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集团管控与协同,推进研发体系改革,提升研发效率,助力业务向新兴行业 转型升级,以价值创造为方向,提高各业务单元自主经营能力,切实提升企业组织能力,不断提高公司核 心竞争力。同时,充分利用航空军工产业需求增加、车辆综检国标升级等行业发展机遇,实现相关业务的
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2017 年年度报告全文 22 九、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发展趋势对公司的影响 1、与公司业务相关的宏观经济层面或外部经营环境的发展现状和变化趋势 全球经济增速稳健并加快,美国税改方案落地,欧洲在英国“脱欧”以及法德大选落幕后的不确定性明 显下降,欧美、日本、新兴国家的增速预测值普遍上调, 全球经济整体形势积极乐观。地缘政治风险、贸 易保护主义及通胀超预期增长将是全球经济最值得关注的三大风险。 国内经济发展向两个百年目标努力迈进,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实现“更高 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为目标,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推动经济发展的三大变革,即“质 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经济保持平稳向好发展态势;传统产业加 速改造提升,工业机器人、无人零售等“互联网+”新经济加速成长,新动能加快集聚;物联网技术逐渐成 熟,智慧家居、可穿戴产品、智慧工厂、智慧交通等战略新兴领域市场迅猛成长,传感器领域企业面临良 好发展机遇。 2、公司所处的行业发展趋势 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仍处于稳步发展阶段,整体竞争格局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但短期内呈现出新 的变化特点: (1)航空和军工:国防武器装备需求不断提升,新型武器装备预研加快,各型号研制任务不断立项; 国内航空产业蓬勃发展,新型列装的航空装备需求正逐步提高,现役主战航空装备需求在改进中将缓慢发 展或下降,军方现场保障服务要求不断提高。航空武器装备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基于“传感器”平台核心技 术的驾驶舱控制系统、直升机外吊挂投放系统等测量控制业务未来发展前景广阔;配电类业务向多参量控 制、智能化、系统集成、机电大综合方向发展。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向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深 度融合发展,未来军品市场竞争将更加开放、激烈。 (2)应变电测与控制:传统称重产品、称重仪表市场竞争激烈发展缓慢,健康、消费、测试领域有 进一步拓展的空间。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逐渐成熟,传感器的网络化、智能化趋势日益明显;“推 动物流领域转型发展,激发商业创新活力”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智慧物流、无人零售等新兴领域迎来 高速发展机遇。 (3)智能交通:新建汽车检测站趋于饱和且逐年减少,同时受国内取消检测行业生产许可证制度以 及“三检合一”政策影响,检测行业竞争加剧、增速放缓;部分区域率先探索道路尾气遥测,将引导机动车 尾气检测技术发展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驾校、考场建设趋于饱和,驾考驾培行业竞争激烈面临洗牌和整 合,互联网企业跨界进入,智慧驾校加快来临。受益智慧物流行业快速发展、新国标升级和物联网技术的 逐步成熟,车联网及运营管理平台需求逐步释放,发展机遇日益显现。 (4)新型测控器件及其他:受益医疗仪器的国产化采购政策,医疗电磁阀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随 着国家环保严管措施逐年落地,民众对环保和健康高度关注,环保领域电磁阀呈快速发展趋势;工业领域 电磁阀市场庞大,但品种规格繁杂,功能质量要求参差不齐,竞争异常激烈。随着“中国制造2025”、“智 能制造发展规划”的深入推进,高度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智能制造系统将加速取代人工制造流程和传统生产 制造设备,智能装备需求旺盛。 3、公司的行业地位或区域市场地位的变化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集团管控与协同,推进研发体系改革,提升研发效率,助力业务向新兴行业 转型升级,以价值创造为方向,提高各业务单元自主经营能力,切实提升企业组织能力,不断提高公司核 心竞争力。同时,充分利用航空军工产业需求增加、车辆综检国标升级等行业发展机遇,实现相关业务的
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年度报告全文 较快增长,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除此之外,公司行业地位没有发生其他的实质性变化。 二)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及2018年发展计划 1、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总体发展战略为:一业领跑,两翼齐飞,四维拓展,多方共嬴。 业领跑”是以智能测控为主业,国内领跑,世界一流,争做“世界电测先锋”“两翼齐飞”是要实现 国内和国际市场、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军品和民品市场、内生式增长和外延式扩张都实现两翼齐飞,实 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四维拓展”是指公司的战略目标将主要通过精品化提升(高端定位,卓越品 质,顶级产品)、系统化发展(向测量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全面系统协调发展)、资本化运作(运用资 本运作方式推动公司跨越发展)、国际化经营(构建全球范围的营销、研发、制造和服务网络)等途径和 手段来实现;“多方共赢”是指通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让“客户、员工、投资者、社会”满意,从而实现 互利共进、和谐共赢 通过以上战略,借助航空工业品牌优势,运用公司覆盖全球的多层级营销网络,选择性地开发传统市 场,积极拓展新兴行业市场,围绕航空主业和智能装备业务,专注智能测控领域,大力发展航空和军工、 应变电测与控制、智能交通、新型测控器件、智能装备及其他物联网相关测控系统等主营业务,内生式和 外延式扩张两种途径并重,做强、做优、做大现存业务,积极拓展新业务寻求更宽更广的发展空间 2、2018年公司发展计划与措施 2018年是公司深化改革、全面落实推进“十三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也是业务转型升级、实现创新突破 发展的关键一年,在全球经济增速稳健并加快,国家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 动经济“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公司将持续深 化改革创新,聚焦新兴业务发展,力推业务转型升级,促进年度经营目标实现。公司2018年重点工作计划 (1)强化战略管控,引导业务单元持续健康发展 以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为牵引,总部和各经营单位加强分工协作,围绕规划确定的重点发展方向、 重点产品,强化宏观环境、供需市场格局跟踪硏究,提升战略经营决策能力。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导冋作 用,持续优化经营计划和绩效考核体系,以推动解决各经营单位短板、瓶颈问题和促进持续发展为目标, 从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发展后劲、集团协同四个维度分维度进行评价并与综合总体评价相结合,引导各 业务单元持续健康发展。 (2)深化研发体系改革,提升研发质量和效率 对接战略回顾,梳理完善产品和技术规划;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严格硏发项目过程监控,提升研发 质量和效率,建立完善两级公共技术平台和标准化体系。强化研发过程效率和质量管控,以重大重点项目 管理为切入点,检验公司研发体系改革实际运行情况。建设完善研发人员培训课程体系,重点加强电子 软件类技术人员及各专业技术带头人的培训与培养。按照“军民共建实验室”的思路,落实军民品试验测试 设备设施需求,加快试验测试条件建设。 (3)建立航空军品服务保障体系,探索自动化和信息化融合 航空军品要落实军品生产交付的指令性保障要求,建立和推行基于准时交付的均衡生产管理体系,全 力保障重点型号任务按期完成。统筹建立军品服务保障体系,提升军民融合背景下的核心竞争力 围绕新零售、智慧物流等新兴业务,统筹规划,合理配置资源,及时完成供应链的筹划组建,满足新 兴业务市场拓展和交付需要。以特型应变计项目、智能传感器为试点,深入研究现有产品的生产流程、工 艺,推进生产线自动化水平的提升,结合ZOS相关模块的部署,探索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2017 年年度报告全文 23 较快增长,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除此之外,公司行业地位没有发生其他的实质性变化。 (二)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及2018年发展计划 1、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总体发展战略为:一业领跑,两翼齐飞,四维拓展,多方共赢。 “一业领跑”是以智能测控为主业,国内领跑,世界一流,争做“世界电测先锋”;“两翼齐飞”是要实现 国内和国际市场、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军品和民品市场、内生式增长和外延式扩张都实现两翼齐飞,实 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四维拓展”是指公司的战略目标将主要通过精品化提升(高端定位,卓越品 质,顶级产品)、系统化发展(向测量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全面系统协调发展)、资本化运作(运用资 本运作方式推动公司跨越发展)、国际化经营(构建全球范围的营销、研发、制造和服务网络)等途径和 手段来实现;“多方共赢”是指通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让“客户、员工、投资者、社会”满意,从而实现 互利共进、和谐共赢。 通过以上战略,借助航空工业品牌优势,运用公司覆盖全球的多层级营销网络,选择性地开发传统市 场,积极拓展新兴行业市场,围绕航空主业和智能装备业务,专注智能测控领域,大力发展航空和军工、 应变电测与控制、智能交通、新型测控器件、智能装备及其他物联网相关测控系统等主营业务,内生式和 外延式扩张两种途径并重,做强、做优、做大现存业务,积极拓展新业务寻求更宽更广的发展空间。 2、2018年公司发展计划与措施 2018年是公司深化改革、全面落实推进“十三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也是业务转型升级、实现创新突破 发展的关键一年,在全球经济增速稳健并加快,国家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 动经济“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公司将持续深 化改革创新,聚焦新兴业务发展,力推业务转型升级,促进年度经营目标实现。公司2018年重点工作计划 如下: (1)强化战略管控,引导业务单元持续健康发展 以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为牵引,总部和各经营单位加强分工协作,围绕规划确定的重点发展方向、 重点产品,强化宏观环境、供需市场格局跟踪研究,提升战略经营决策能力。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导向作 用,持续优化经营计划和绩效考核体系,以推动解决各经营单位短板、瓶颈问题和促进持续发展为目标, 从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发展后劲、集团协同四个维度分维度进行评价并与综合总体评价相结合,引导各 业务单元持续健康发展。 (2)深化研发体系改革,提升研发质量和效率 对接战略回顾,梳理完善产品和技术规划;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严格研发项目过程监控,提升研发 质量和效率,建立完善两级公共技术平台和标准化体系。强化研发过程效率和质量管控,以重大/重点项目 管理为切入点,检验公司研发体系改革实际运行情况。建设完善研发人员培训课程体系,重点加强电子、 软件类技术人员及各专业技术带头人的培训与培养。按照“军民共建实验室”的思路,落实军民品试验测试 设备设施需求,加快试验测试条件建设。 (3)建立航空军品服务保障体系,探索自动化和信息化融合 航空军品要落实军品生产交付的指令性保障要求,建立和推行基于准时交付的均衡生产管理体系,全 力保障重点型号任务按期完成。统筹建立军品服务保障体系,提升军民融合背景下的核心竞争力。 围绕新零售、智慧物流等新兴业务,统筹规划,合理配置资源,及时完成供应链的筹划组建,满足新 兴业务市场拓展和交付需要。以特型应变计项目、智能传感器为试点,深入研究现有产品的生产流程、工 艺,推进生产线自动化水平的提升,结合ZOS相关模块的部署,探索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年度报告全文 (4)加强财务与经营业务协同,提升财务风险管控水平 加强财务与业务流程的融合与协冋同,在财务预算、会计核算、财务分析、项目管理等方面建立完善管 理会计模型,推动财务融入科技硏发、市场营销、生产制造等重点环节;以ZOS系统为牵引,系统梳理财 务管理业务流程,建设财务管理业务标准化工作平台;规范和加强资产管理,以应收账款、存货管理为重 点,全面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与经济运行质量:深入推进财务内控建设,以大额资金支付等为重点,建立财 务事项分级控制体系,提升财务风险评估和预警能力。 (5)深化人力资源改革,全面激活组织能力 构建基于最佳雇主品牌建设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打造学习型组织实现的知识共享平台,培养能支撑 战略发展的“长”、“家”、“匠”、“特”人才队伍,全面激活组织能力:全面完成各系列岗位的职级体系改革, 推动工程技术系列和职能管理系列岗位的任职资格评审工作;以职级体系为基础,全面完成各系列岗位的薪 酬体系改革,实施骨干人才股权激励:加快绩效管理工具、RTC测评工具等成熟管理工具推广,提升组织 能力以EHR为主体,完成人力资源信息化系统的全面使用,提高人力资源系统协同效率 (6)推进信息化建设项目,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着力打造运营管理系统(ZOS)、协同研发、网络硬件三者高效配合的信息化平台。ZOS项目扩大部 署实施范围,开展二期功能规划及开发,军品网络完成一期条件建设及测评。调硏形成跨经营单位的产品 协同设计平台、档案信息化建设方案并组织分阶段实施。 以“质量再提升工程”为抓手,依托ZOS系统建立质量管理平台,部署开展内审和评价,建立适应性和 操作性强的质量管理体系:;推动质量体系和研发体系紧密结合,引进和应用质量分析软件,解决瓶颈技术 质量问题和缺陷,形成质量预防机制:强化质量牵引作用,重点加强基层、基础质量工作落实,建立健全 客户服务保障体系和机制,引导质量评价向兼顾“合格率”和“客户满意度”的全面提升。 三)未来可能面对的风险 1、人力资源风险。公司当前正处于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但由于对系统集成产品开发的 人才储备不足,尤其是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人员缺口较大,短期内仍将给公司重点业务和产品的研究开发 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对此,公司将继续加强集团内部技术协同,并积极开展与科研院所等机构的长期技术合作,以项目为 牵引,扎实开展研发工作,加快推进公司在测量控制、自动化等方面的业务进展,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同时,公司将不断建立健全员工激励机制,积极推进股权激励,逐步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的战略储备体系, 努力降低人才短缺对于公司未来发展的制约。 2、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公司虽然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技术、品牌等综合优势,产品技术已接近国 际先进水平,但是,由于目前行业集中度不高,市场份额较为分散,且新的竞争者不断加入,行业竞争逐 渐加剧,产品价格呈下降趋势,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将愈加激烈,有可能对公司目前的市场地位产生不利 影响 公司一直致力于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品牌影响力、积极开拓海内外市场等措施以全方位地增强核 心竞争力,大力拓展应用新领域,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推出新产品,努力提 高自动化水平,降低制造成本,确保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和龙头地位 3、生产能力不足的风险。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领先的市场竞争地位,公司部分业务 近几年发展迅速,订单量相对饱满,存在生产能力不足的风险 对此,公司已制定发展规划,对公司的生产能力进行科学评估和分析,重新梳理生产经营业务布局, 并根据经营发展需要制定可行性方案,适时扩大公司生产能力
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2017 年年度报告全文 24 (4)加强财务与经营业务协同,提升财务风险管控水平 加强财务与业务流程的融合与协同,在财务预算、会计核算、财务分析、项目管理等方面建立完善管 理会计模型,推动财务融入科技研发、市场营销、生产制造等重点环节;以ZOS系统为牵引,系统梳理财 务管理业务流程,建设财务管理业务标准化工作平台;规范和加强资产管理,以应收账款、存货管理为重 点,全面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与经济运行质量;深入推进财务内控建设,以大额资金支付等为重点,建立财 务事项分级控制体系,提升财务风险评估和预警能力。 (5)深化人力资源改革,全面激活组织能力 构建基于最佳雇主品牌建设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打造学习型组织实现的知识共享平台,培养能支撑 战略发展的“长”、“家”、“匠”、“特”人才队伍,全面激活组织能力;全面完成各系列岗位的职级体系改革, 推动工程技术系列和职能管理系列岗位的任职资格评审工作;以职级体系为基础,全面完成各系列岗位的薪 酬体系改革,实施骨干人才股权激励;加快绩效管理工具、RTC测评工具等成熟管理工具推广,提升组织 能力;以EHR为主体,完成人力资源信息化系统的全面使用,提高人力资源系统协同效率。 (6)推进信息化建设项目,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着力打造运营管理系统(ZOS)、协同研发、网络硬件三者高效配合的信息化平台。ZOS项目扩大部 署实施范围,开展二期功能规划及开发,军品网络完成一期条件建设及测评。调研形成跨经营单位的产品 协同设计平台、档案信息化建设方案并组织分阶段实施。 以“质量再提升工程”为抓手,依托ZOS系统建立质量管理平台,部署开展内审和评价,建立适应性和 操作性强的质量管理体系;推动质量体系和研发体系紧密结合,引进和应用质量分析软件,解决瓶颈技术 质量问题和缺陷,形成质量预防机制;强化质量牵引作用,重点加强基层、基础质量工作落实,建立健全 客户服务保障体系和机制,引导质量评价向兼顾 “合格率”和“客户满意度”的全面提升。 (三)未来可能面对的风险 1、人力资源风险。公司当前正处于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但由于对系统集成产品开发的 人才储备不足,尤其是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人员缺口较大,短期内仍将给公司重点业务和产品的研究开发 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对此,公司将继续加强集团内部技术协同,并积极开展与科研院所等机构的长期技术合作,以项目为 牵引,扎实开展研发工作,加快推进公司在测量控制、自动化等方面的业务进展,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同时,公司将不断建立健全员工激励机制,积极推进股权激励,逐步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的战略储备体系, 努力降低人才短缺对于公司未来发展的制约。 2、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公司虽然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技术、品牌等综合优势,产品技术已接近国 际先进水平,但是,由于目前行业集中度不高,市场份额较为分散,且新的竞争者不断加入,行业竞争逐 渐加剧,产品价格呈下降趋势,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将愈加激烈,有可能对公司目前的市场地位产生不利 影响。 公司一直致力于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品牌影响力、积极开拓海内外市场等措施以全方位地增强核 心竞争力,大力拓展应用新领域,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推出新产品,努力提 高自动化水平,降低制造成本,确保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和龙头地位。 3、生产能力不足的风险。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领先的市场竞争地位,公司部分业务 近几年发展迅速,订单量相对饱满,存在生产能力不足的风险。 对此,公司已制定发展规划,对公司的生产能力进行科学评估和分析,重新梳理生产经营业务布局, 并根据经营发展需要制定可行性方案,适时扩大公司生产能力
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年度报告全文 4、资产折旧摊销增加的风险。随着公司新建项目投入使用或逐步投入使用,固定资产规模相应增加 资产折旧摊销随之加大,若不能及时释放产能产生效益,或将对公司经营业务产生不利影响。 为此,公司将结合各个项目实施进度,提前合理布局,加快产能释放,加大市场拓展力度,促使项目 及时产生效益,努力降低由此带来的经营风险 5、重点研发项目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近年来,公司一直致力于产业转型升级,并以重点研发项目 为牵引,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但由于内部研发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客户对于新产品的立项或论证周期 较长,公司可能会面临重点研发项目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对此,公司将继续深入推进研发体系改革,严格研发项目过程监控,提升研发质量和效率,保持与客 户高效沟通,力争重大研发项目按节点完成并产生预期效果 十、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 1、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 √适用口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方式 接待对象类型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 017年04月07日 实地调研 机构 http://www.cninfo.com.cn 2017年09月26日 实地调研 机构 http://www.cninfo.com.cn 2017年11月01日 实地调研 机构 http://www.cninfo.com.cn 2017年11月03日 实地调研 机构 http://www.cninfo.com.cn 2017年11月08日 实地调研 机构 http://www.cninfo.com.cn 2017年12月06日 实地调研 机构 http://www.cninfo.com
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2017 年年度报告全文 25 4、资产折旧摊销增加的风险。随着公司新建项目投入使用或逐步投入使用,固定资产规模相应增加, 资产折旧摊销随之加大,若不能及时释放产能产生效益,或将对公司经营业务产生不利影响。 为此,公司将结合各个项目实施进度,提前合理布局,加快产能释放,加大市场拓展力度,促使项目 及时产生效益,努力降低由此带来的经营风险。 5、重点研发项目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近年来,公司一直致力于产业转型升级,并以重点研发项目 为牵引,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但由于内部研发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客户对于新产品的立项或论证周期 较长,公司可能会面临重点研发项目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对此,公司将继续深入推进研发体系改革,严格研发项目过程监控,提升研发质量和效率,保持与客 户高效沟通,力争重大研发项目按节点完成并产生预期效果。 十、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 1、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 √ 适用 □ 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方式 接待对象类型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 2017 年 04 月 07 日 实地调研 机构 http://www.cninfo.com.cn 2017 年 09 月 26 日 实地调研 机构 http://www.cninfo.com.cn 2017 年 11 月 01 日 实地调研 机构 http://www.cninfo.com.cn 2017 年 11 月 03 日 实地调研 机构 http://www.cninfo.com.cn 2017 年 11 月 08 日 实地调研 机构 http://www.cninfo.com.cn 2017 年 12 月 06 日 实地调研 机构 http://www.cninf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