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下列对于“礼”与“乐”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 项是() A.“礼”是人性的基础,能够引导人们向善和自律; “乐”是协调世间万物的纲纪,能陶冶人们的情操。 B.“礼”的作用在于使人明确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关系; 乐”的作用在于使人们各安其位,和诸相处 C远古时期,“礼”“乐”并存,涵盖一切;周代 以后,“乐”成为礼制的一个重要方面。 D由于“礼”、“乐”的结合,能够起到平衡与调 和的作用,所以孔子常常将其相提并论 礼’“乐’并存,涵盖一切”与原文“礼 即人文,是涵盖一切,包括乐在内的”不符。 答案C
7. 下列对于“礼”与“乐”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 一项是( ) A. “礼”是人性的基础,能够引导人们向善和自律; “乐”是协调世间万物的纲纪,能陶冶人们的情操。 B.“礼”的作用在于使人明确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关系; “乐”的作用在于使人们各安其位,和谐相处。 C.远古时期,“礼”“乐”并存,涵盖一切;周代 以后,“乐”成为礼制的一个重要方面。 D.由于“礼”、“乐”的结合,能够起到平衡与调 和的作用,所以孔子常常将其相提并论。 “‘礼’‘乐’并存,涵盖一切”与原文“礼 即人文,是涵盖一切,包括乐在内的”不符。 答案 C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国的礼乐文明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就已 经有了礼乐仪式。 B.后世许多文字材料都记载着夏朝时期的礼仪, 表明礼仪制度在那时就已初步建立 C.孔子不仅整理、传播了儒家经典“六经”,还 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 D.礼乐文明强调通过礼教,让人们知礼、守礼, 达到社会和谐的境界。 文章“后世许多文字材料都记载着夏朝时期 的礼仪”与原文“夏礼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 的缺乏,已难知其详”不符。 答案B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国的礼乐文明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就已 经有了礼乐仪式。 B.后世许多文字材料都记载着夏朝时期的礼仪, 表明礼仪制度在那时就已初步建立。 C.孔子不仅整理、传播了儒家经典“六经”,还 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 D.礼乐文明强调通过礼教,让人们知礼、守礼, 达到社会和谐的境界。 文章“后世许多文字材料都记载着夏朝时期 的礼仪”与原文“夏礼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 的缺乏,已难知其详”不符。 答案 B
东坡先生被贬谪到儋耳,他把 子瞻和陶渊明诗家安置在罗浮山下,只和幼子 集引 苏过挑着东西过海。在儋耳, 东坡先生谪居儋他住的是用茅草、竹子修的房 耳,置家罗浮之下,屋,每天吃的是苦菜和芋头, 独与幼子过负担渡心中没有那种住室堂皇、食物 日啖蒸字,而华屋精美的想法。子瞻平日没有什 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么特殊的爱好,只是把史地著 中。平生无所嗜好,作当作园囿来游览,把文章当 以图史为园囿,文作音乐来欣赏,到了这时也全 章为鼓吹,至是亦都停下来了,只是喜欢写诗。 者罢去。独犹喜为他写的诗精深华妙,并未显出 诗,精深华妙,不老年人的那种衰弱疲惫的精神 状态
子瞻和陶渊明诗 集引 东坡先生谪居儋 耳,置家罗浮之下, 独与幼子过负担渡 海。葺茅竹而居之, 日啖荼芋,而华屋 玉食之念不存于胸 中。平生无所嗜好, 以图史为园囿,文 章为鼓吹,至是亦 皆罢去。独犹喜为 诗,精深华妙,不 见老人衰备之气。 东坡先生被贬谪到儋耳,他把 家安置在罗浮山下,只和幼子 苏过挑着东西过海。在儋耳, 他住的是用茅草、竹子修的房 屋,每天吃的是苦菜和芋头, 心中没有那种住室堂皇、食物 精美的想法。子瞻平日没有什 么特殊的爱好,只是把史地著 作当作园囿来游览,把文章当 作音乐来欣赏,到了这时也全 都停下来了,只是喜欢写诗。 他写的诗精深华妙,并未显出 老年人的那种衰弱疲惫的精神 状态
是时,辙亦迁海康,这时,我也被贬谪到海康,子瞻来信 书来告曰:“古之诗对我说道:“自古以来,已经有诗人 人有拟古之作矣,未写过模拟古人的作品,却没有人追和 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古人的诗。追和古人的诗,便从我东 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坡开始。在诗人中没有谁是我非常喜 吾于诗人,无所甚好,|明作诗不多,但他的诗看上去朴质而 独渊明之诗。渊明作实际上华美得很,着上去清瘦而实际 诗不多,然其诗质而上肥美得很。即使是曹植、刘祯、鲍 实绮,癯而实腴,自照、谢灵运、李白、杜甫众位诗人 曹、刘、鲍、谢、李、都赶不上他。我前后和渊明的诗共 杜诸人皆莫及也。吾百几十首,至于那些得意之作,自认 为在渊明面前并不觉得很惭愧。现在 前后和其诗几百数十我要把它们编成集子并且抄录下来, 篇,至其得意,自谓为的是把它们送给后世的君子,你为 不甚愧渊明。今将集|我把这些记下来 而并录之,以遗后之 君子,其为我志之
是时,辙亦迁海康, 书来告曰:“古之诗 人有拟古之作矣,未 有追和古人者也。追 和古人,则始于东坡。 吾于诗人,无所甚好, 独渊明之诗。渊明作 诗不多,然其诗质而 实绮,癯而实腴,自 曹、刘、鲍、谢、李、 杜诸人皆莫及也。吾 前后和其诗几百数十 篇,至其得意,自谓 不甚愧渊明。今将集 而并录之,以遗后之 君子,其为我志之。 这时,我也被贬谪到海康,子瞻来信 对我说道:“自古以来,已经有诗人 写过模拟古人的作品,却没有人追和 古人的诗。追和古人的诗,便从我东 坡开始。在诗人中没有谁是我非常喜 爱的,我唯独喜爱陶渊明的诗。陶渊 明作诗不多,但他的诗看上去朴质而 实际上华美得很,看上去清瘦而实际 上肥美得很。即使是曹植、刘祯、鲍 照、谢灵运、李白、杜甫众位诗人, 都赶不上他。我前后和渊明的诗共一 百几十首,至于那些得意之作,自认 为在渊明面前并不觉得很惭愧。现在 我要把它们编成集子并且抄录下来, 为的是把它们送给后世的君子,你为 我把这些记下来
但是我对于渊明,哪里只是喜爱他的 然吾于渊明,岂独好诗呢?如对于他的为人,我确实是很 其诗也哉?如其为人,有感触的。渊明临死前写信给陶俨等 实有感焉。渊明临终, 疏告俨等:吾少而人说:‘我年轻时生活穷苦,常常因 穷苦,每以家贫,东为家里贫穷东奔西跑我性子刚烈 西游走。性刚才拙,才智笨拙,和事物多有抵触,自己估 与物多忤,自量为己量照我的性子干下去,一定会给你们 必贻俗患,黾勉①辞留下祸患。于是尽力辞去世事,使你 世,使汝等幼而饥们很小就过着挨饿受冻的生活。’渊 寒。渊明此语,盖 实录也。吾今真有此明这些话,说的是实际情况。我现在 病而不早自知,半生真的有了他这种毛病,由于自己没有 出仕,以犯世患,此早早知道这种毛病,做了半辈子官, 所以深服渊明,欲以却招来了世间的灾祸。这就是我十分 晚节师范其万一也。”佩服渊明、想在晚年学得他一点长处 的原因
然吾于渊明,岂独好 其诗也哉?如其为人, 实有感焉。渊明临终, 疏告俨等:‘吾少而 穷苦,每以家贫,东 西游走。性刚才拙, 与物多忤,自量为己 必贻俗患,黾勉①辞 世,使汝等幼而饥 寒。’渊明此语,盖 实录也。吾今真有此 病而不早自知,半生 出仕,以犯世患,此 所以深服渊明,欲以 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但是我对于渊明,哪里只是喜爱他的 诗呢?如对于他的为人,我确实是很 有感触的。渊明临死前写信给陶俨等 人说:‘我年轻时生活穷苦,常常因 为家里贫穷东奔西跑。我性子刚烈, 才智笨拙,和事物多有抵触,自己估 量照我的性子干下去,一定会给你们 留下祸患。于是尽力辞去世事,使你 们很小就过着挨饿受冻的生活。’渊 明这些话,说的是实际情况。我现在 真的有了他这种毛病,由于自己没有 早早知道这种毛病,做了半辈子官, 却招来了世间的灾祸。这就是我十分 佩服渊明、想在晚年学得他一点长处 的原因